陳祥榕個人事跡優秀作文
陳祥榕個人事跡優秀作文篇1
因在邊境沖突中誓死捍衛國土,中央軍委日前給陳祥榕追記一等功。
2月19日,解放軍報刊發的長篇通訊《英雄屹立喀喇昆侖》,首次披露對峙事件詳細過程。
陳祥榕的老家位于寧德市屏南縣甘棠鄉下山口村。當日,記者趕到屏南,見到了烈士陳祥榕的姐姐陳巧釵和其他親屬。
時隔幾個月,一提起弟弟陳祥榕,陳巧釵就淚流滿面。
“穿上軍裝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負的是軍人的天職,所以我也很為他感到驕傲。”她哽咽著說。
比起同齡人,他更懂事更堅強
姐弟倆相差6歲,但在陳巧釵看來,2001年出生的陳祥榮從小就很獨立、有主見,雖然一笑就會露出兩顆小虎牙,但很多時候更像是個哥哥般的存在,照顧著一家老小。
早年,陳祥榕的父母都遠在海南種植芒果,姐弟二人待在老家屏南由祖母照料生活起居。不幸的是,在陳祥榕13歲時,爸爸被查出患有淋巴癌。當時正值芒果豐收季,媽媽要照顧果園,換取救治金,沒法回老家。照顧爸爸的重擔便落到了姐弟倆身上。
“十三四歲的孩子都愛玩,但弟弟一直守在病房里,經常凌晨三四點還在給爸爸按摩腿部。”陳巧釵說,爸爸所患的淋巴癌經常引發右腿疼痛,因此,無論多晚,留在醫院陪夜的陳祥榕都會爬起來替爸爸按摩,緩解疼痛。
爸爸重病,也讓陳祥榕變得比同齡人更懂事、更堅強。
陳祥榕就讀的初中離家較遠,需騎車上下學。有一回,他騎車不小心摔斷了手臂,硬是咬著牙一聲不吭回到家。第二天,媽媽不經意發現他的手臂腫得老高,趕緊帶他上醫院打石膏。
“他就是不想給家里添負擔,不希望媽媽分精力照顧他。” 陳巧釵說。
“我們倆自幼跟著奶奶長大。弟弟很孝順,到部隊后,逢年過節都會給奶奶寄錢。”陳巧釵說,弟弟犧牲的消息,家人至今還不敢告訴奶奶,“奶奶已84歲高齡,害怕她受不了這種打擊。”
最近,老人經常問起孫子的消息,家人只敢對奶奶說,祥榕在前線為國家效力,不但立了功,還送他去讀書,以后不能常回家了。
要去就去最艱苦的地方,到前線去
陳祥榕從小就想去當兵。讀初中時,他就曾問過當時的班主任陳臻蘇,參軍需要什么條件。
當得知既要身體好,又要政審過,他覺得離夢想更近了一步,在心中默默種下一顆種子。
2019年,陳祥榕高中畢業后報名參軍,“要去就去最艱苦的地方,到前線去。”他把自己的想法堅定地告訴小叔陳臻寶。
因打聽到新疆的部隊能夠上前線,他便動了去新疆的心思。從福建到新疆,山高路遠,家人都舍不得他去。
“苦怕什么,去部隊不吃苦還要享福?” 陳祥榕幾次私底下跟小叔這樣說。
參軍前有為期一周的集訓,當時部隊領導說,看陳祥榕集訓情況,如能過關,就定兵到新疆去!為此,他每日5點便起,繞縣環城路跑步一圈,回到家中吃過早飯,再去集訓場地參加訓練,不敢有絲毫懈怠。
“那些天和弟弟說話,感覺他眼里都有亮閃閃的光。”陳巧釵無不感慨地說,他當時覺得自己的夢想即將實現,渾身上下都是朝氣。
一周集訓下來,陳祥榕表現亮眼,從眾多新兵中脫穎而出。他到新疆入伍的事情就這樣敲定了。當年9月,他被派往離家數千公里之外的新疆,成為連隊一名新兵。
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蓄意挑起事端。
在日記本上,陳祥榕對一次戰斗這樣記錄:“面對人數遠遠多于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2020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非法越線、率先挑釁、暴力攻擊中方前出交涉人員,蓄意制造了加勒萬河谷沖突。
寧灑熱血,不失寸土!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邊防官兵對暴力行徑予以堅決回擊,陳祥榕作為盾牌手戰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懼、英勇戰斗,直至壯烈犧牲。
雪山回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戰斗結束清理戰場時,有人發現一名戰士緊緊趴在營長身上,保持著護住營長的姿勢。這名戰士,正是陳祥榕,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群山聳立的加勒萬河谷。
陳祥榕個人事跡優秀作文篇2
閩東日報消息,2021年2月19日,《解放軍報》發表長篇通訊《英雄屹立喀喇昆侖》,文章首次披露2020年6月份中印邊境對峙事件詳細過程。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烈士陳祥榕家鄉在寧德屏南,18歲入伍時便寫下值得我們此生銘記的戰斗口號——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初春的屏南,草木復蘇,但我們心情卻無比的沉痛。這里是一生秉忠報國的清代名將甘國寶故里,素有“紅旗不倒縣”之稱的老區縣,也是陳祥榕的家鄉。
這里的人們崇文尚武,曾經走出了一批批忠肝義膽的閩東兒女,也書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紅色往事。時光流轉、初心不改,“00”后陳祥榕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續寫著“閩東之光”。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盡管家境不好,在所有親朋好友眼里,陳祥榕從小就是對家負責,樂觀堅強孝順的孩子。小時候跟小朋友玩,游戲時手被玻璃劃了很深的一道傷疤,縫了十幾針都沒有打麻藥,就眼淚吧嗒吧嗒地掉,完全沒有哭出聲音。
姐姐陳巧釵說:“陳祥榕從小因為有習慣性流鼻血,每次流血一灘一灘的,還安慰周邊的人不要怕,只是習慣性流鼻血,非常勇敢。”
陳祥榕13歲那年,爸爸不幸得了淋巴癌,母親在海南要打理芒果園補貼家用,姐姐上大學,陳祥榕留守照顧爸爸。“因為癌癥,爸爸晚上會腿疼,都是弟弟整夜整夜的給爸爸按摩,才13歲的孩子,真的非常懂事。”陳巧釵哽咽著說道。
第二年上初中,爸爸從醫院轉回家里療養,因為中學離家遠,陳祥榕要騎自行車上學,一次不小心把手摔斷了,他怕父母擔心,回家就沒去爸爸房間照看,回來說自己困回房間睡覺,因為媽媽要照顧爸爸,就顧及不上陳祥榕。
“第二天整個手都腫起來了,他說爸爸生病了,不想再給家人添麻煩。打完石膏后還笑著說沒事。”陳巧釵說。
在初一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他認為自己是家里的唯一男孩,要給奶奶、媽媽和姐姐擔起責任。“他對奶奶非常的孝順,從來沒有發過脾氣,語氣就沒有重過。還有一個小兩歲的堂弟,玩具什么都是讓給弟弟。他在我面前也常常玩笑自己是‘哥哥’。”陳巧釵說。
陳祥榕將對家人的愛,也帶給了同學、朋友。有一年,他班上班長被無牌無證車輛撞傷,陳祥榕知道后,在自己家里經濟條件很困難的情況下,將自己零花錢捐了出來,還到廣場上幫同學募捐。
陳祥榕受堂姐的影響,打算去當兵。為了過體能測試,每天早上5點鐘就起床,沿著公路跑步,靠著自己的努力順利入伍。“弟弟那時候的眼里有光。”陳巧釵說。
2019年,陳祥榕高中畢業后報名參軍,他對小叔陳臻寶說,要去就去最艱苦的地方,要到前線去。當得知在新疆的部隊能夠上前線,他便動了去新疆的心思。從福建到新疆,千里迢迢,山高路遠,家人都舍不得他去那么遠的地方當兵。只有陳祥榕自己在較勁兒,便跟小叔說,“苦怕什么,去部隊不吃苦難道還要享福?”
陳祥榕的初中班主任陳臻蘇,如今還清晰記得祥榕入伍前來找他的樣子:“他很開心的來告訴我要去當兵了,而且是說邊防兵。他說我要上前線,很自豪……”
入伍前夕,整個家族給陳祥榕餞行,媽媽還帶著他回老家看了外公。在回縣城的路上,媽媽叮囑陳祥榕:“要守紀律,刻苦訓練。再苦也不能當逃兵,不能給屏南人丟臉。”“死也要死在邊疆上。”陳祥榕斬釘截鐵地回答。
家國兩相依。2019年9月,陳祥榕將這份對家的熱愛帶到了軍旅中,將赤誠鐫刻在了喀喇昆侖。
“陳祥榕入伍后的第一個月就寄錢給奶奶。他在部隊也很守規矩,從來不向我們透露過半點部隊的事情,只是告訴我們一切都好。他常常微信轉錢給我,說給媽媽奶奶買好吃的。內蒙古的戰友給他寄的牛肉干也寄給我。看到軍報的長篇通訊后,我才知道是如此的艱苦,我為弟弟驕傲,也為他的戰友們驕傲,為所有的戍邊英雄們驕傲。”陳巧釵說。
《解放軍報》這樣寫道:清晨,當哨聲響徹營房,班長李確祥又想起了一笑就露出兩顆小虎牙的陳祥榕,想起了那個新兵的第一次沖鋒。那是2020年5月初,外軍越線尋釁滋事,李確祥和陳祥榕等緊急前出處置。李確祥問年輕的戰友:“要上一線了,你怕不怕?”陳祥榕回答:“使命所系、義不容辭!”
他們趕到前沿后與對手殊死搏斗,堅決逼退越線人員。陳祥榕在日記中自豪地寫道:“面對人數遠遠多于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是18歲的陳祥榕寫下的戰斗口號。班長孫濤問他:“你一個‘00后’的新兵,口號這么‘大’?”“班長,這跟年齡沒關系,我就是這么想的,也會這么做的。”他堅定地說。而他也的確做到了。
2020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非法越線、率先挑釁、暴力攻擊中方前出交涉人員,蓄意制造了加勒萬河谷沖突。
寧灑熱血,不失寸土!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邊防官兵對暴力行徑予以堅決回擊,陳祥榕作為盾牌手戰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懼、英勇戰斗,直至壯烈犧牲。
陳祥榕個人事跡優秀作文篇3
2020年6月,在與外軍的邊防斗爭中,陳祥榕英勇戰斗,直至壯烈犧牲。今年2月,中央軍委為他追記一等功。看看新聞Knews記者來到陳祥榕的家鄉,走進戍邊英雄的成長故事。
從小就有從軍夢 要去最艱苦的地方
烈士陵園和陳祥榕的家相隔不遠。每天早晨,陳祥榕的姐姐都會在家中,眺望烈士紀念碑,就像是姐弟間特殊的問候。
陳祥榕的家里人說到,他的房間一直保持著他入伍前的模樣,在家人眼中,祥榕從小就是一個負責,樂觀、堅強又孝順的孩子,而且從小就有從軍夢。
隨著年齡的增長,陳祥榕想成為一名軍人的夢想越來越堅定。不僅如此,他還想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當兵。
由于福建和新疆氣候、環境差異較大,家人一度擔心陳祥榕能否適應。在選拔面試的過程中,陳祥榕的身體條件,未能成為首選,之后,祥榕堅持每天五點起來,堅持鍛煉,功夫不負有人心,他最后一刻入選了新疆邊防部隊。
為祥榕送行 誰料到成了永別
出發前一晚,整個家族舉辦了一場歡送會,身著軍裝的陳祥榕成為了主角,可誰能料到,這一別便是永恒。因為遵守紀律,陳祥榕很少和家人提及部隊的事情。但最后的一次通話,卻讓祥榕媽媽印象深刻。
陳祥榕媽媽說,“當時,祥榕說去山上,但信號不好,沒有多聊,只是叫我放心”。
2020年5月初,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非法越線、率先挑釁,蓄意制造了加勒萬河谷沖突。陳祥榕和戰友緊急前出處置,戰斗結束清理戰場時,有人發現一名犧牲的戰士緊緊趴在營長身上,保持著護住營長的姿勢。這名戰士,正是陳祥榕,他的生命定格在了19歲。
身為母親,失去兒子的痛苦常人沒有辦法體會,可陳祥榕媽媽知道,當兵的目的就是保家衛國,軍人在戰場上就應該保持勇敢、無畏。
英雄故事在故鄉流傳 激勵學生不斷前行
現在,陳祥榕生前就讀的屏城初級中學,教室的墻上掛著陳祥榕的圖片,黑板報也是有關陳祥榕的故事。在這里,幾乎所有中小學的開學第一課,都是有關衛國戍邊英雄陳祥榕的事跡的愛國主義教育。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素有“紅旗不倒縣”之稱。今年清明,屏南革命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上,被刻下了第163個名字,陳祥榕。這位在喀喇昆侖邊侖邊防線上的“00后”戰士,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捍衛國家主權。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陳祥榕這樣寫的時候,班長孫濤問他:“你一個‘00后’的新兵,口號這么‘大’?”
“班長,這跟年齡沒關系,我就是這么想的,也會這么做的。”
陳紅軍關愛最多的“娃娃”之一,就是19歲的陳祥榕。
而最終,陳祥榕犧牲的時候,也緊緊趴在了陳紅軍的身上,保持著護住營長的姿勢。
這個笑著吃橘子,經常露出兩顆小虎牙的男孩,在犧牲的時候,還沒滿19歲。
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群山聳立的加勒萬河谷。
陳祥榕出生于2001年,高中剛畢業就應征入伍,因為他從小就想去當兵。
“入伍那天,他的眼睛里面都閃著光。”
和其他人相比,他還是個年紀不大的新兵,但在5月初與外軍的第一次殊死搏斗之后,他卻沒有懼怕,而是在自己的日記里寫下——
“面對人數遠遠多于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他13歲的時候,父親被查出患有淋巴癌,而媽媽要掙錢換取醫療費,照顧父親的重擔便落到了陳祥榕和姐姐身上。
“十三四歲的孩子都愛玩,但弟弟一直守在病房里,經常凌晨三、四點還在給爸爸按摩腿部。”
中國00后戰士用血肉身軀抵擋外敵,全網爆哭:他們為我而死
他是主動請纓到前線的。
家里人不太舍得他,但他卻說:“要去就去最艱苦的地方,到前線去。苦怕什么,去部隊不吃苦還要享福?”
他為了能夠有去新疆前線的體魄,每天5點鐘起床去跑步,吃過早餐再去集訓場,才在眾多新兵中脫穎而出。
9月,他離開了福建,去到了數千里之外的新疆,開始駐守邊關。
他離開前,整個陳氏家族給陳祥榕餞行,媽媽還帶著他回老家看了外公。
母親叮囑他:“要守紀律,刻苦訓練。再苦也不能當逃兵,不能給屏南人丟臉。”
那個時候,他說……“死也要死在邊疆上!”
陳祥榕84歲的奶奶,至今還不知道他已經犧牲的消息。
“他從小就想去當兵,入伍那天,眼里面都閃著光。到部隊后,他逢年過節都會給奶奶寄錢。”
而那位中年喪夫,老年喪子的母親,在烈士魂歸故里的時候,在部隊首長詢問時,只是輕聲說道。
“家里沒什么困難,我沒有要求。”
“我只想知道,榕兒戰斗的時候,勇不勇敢?”
陳祥榕個人事跡優秀作文篇4
“00后”戰士陳祥榕,寫下過這樣的戰斗誓言“清澈的心,只為中國”,他才18歲,干凈、純粹,有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有著實現一切的可能性,但是他卻把這份初心貢獻給了祖國的山河大地,把年輕的熱血撒在了高原的風雪邊關。陳母說:“我只想知道榕兒在戰斗的時候勇敢不勇敢”。大好河山,寸土不讓,愛國和忠勇是他們身上最美的光輝。那些戍邊戰士,那些解放軍人,他們也有家,他們是誰的兒子,是誰的父親,是誰的愛人?他們在保家衛國的時候,是他們的家人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們為國家主權,為領土安全,為社會安定身先士卒,英勇無畏,戍邊英雄事跡感動了全國。
千里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盡管已經立春,但喀喇昆侖高原依舊冰封雪裹,氣溫最低時接近零下30攝氏度。面對極寒缺氧的惡劣天氣,萬千官兵發揚喀喇昆侖精神,捍衛著英雄誓死捍衛的國土,肩負著英雄用生命踐行的使命。
指導員張志鵬:“英雄的事跡精神,極大鼓舞了邊防官兵的戰斗意志。現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但全體官兵衛國戍邊的熱情高漲。我們寧肯高原埋忠骨,決不丟失一寸土。”
喀喇昆侖高原雖然高寒缺氧,因為戍邊官兵的堅守,有了生命的色彩;
雖然古老蒼涼,因為駐訓官兵的到來,有了火熱的氣息。
一代代邊防軍人,把青春揮灑在喀喇昆侖,也把最純粹的忠誠鐫刻在喀喇昆侖。誓死捍衛這片土地,成為他們最崇高的使命,最堅定的信念。
陳祥榕個人事跡優秀作文篇5
6月的喀喇昆侖高原,依然寒意襲人,這里有連綿的雪山、巍峨的冰峰、深邃險峻的峽谷、交錯密布的冰河。喀喇昆侖高原冰封雪裹,極寒缺氧,也被稱為“生命禁區”。然而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戰士,毅然決然地扎根在這茫茫群山,挺立于冰封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捍衛祖國的邊境線,守衛大好河山,寸土不讓。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年僅19歲的陳祥榕寫下這樣的文字。他是中印邊境沖突犧牲官兵里年齡最小的烈士。
萬里長空忠魂舞,英雄風骨尚凜然。2020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按照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和雙方之前達成的約定,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著幾名官兵,前去交涉,卻遭對方暴力攻擊。官兵們與數倍于己的外軍展開殊死搏斗,團長祁發寶成為重點攻擊目標,頭部遭到重創。陳祥榕作為盾牌手戰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懼,奮力反擊,直至英勇犧牲。
2001年,陳祥榕的老家在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甘棠鄉下口村。由于家境不好,父母長期在外,他和姐姐由奶奶照顧。在親朋好友眼里,他是一個對家庭負責,樂觀、堅強、孝順的孩子。2019年,高中畢業后的陳祥榕決定報名參軍。入伍前,母親叮囑他說:“要守紀律,刻苦訓練。再苦也不能當逃兵,不能給屏南人丟臉。”最終,陳祥榕將這一片赤誠永遠鐫刻在了喀喇昆侖。
寧灑熱血,不失寸土!臨死之時,他用身體死死地護住營長陳紅軍,用生命詮釋了自己對母親的諾言——“死也要死在邊疆”。
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我們的歲月靜好,皆因有他們的默默守護。時光易逝,我們要永遠記得這些英雄。愿山河錦繡,國泰民安!
陳祥榕個人事跡優秀作文篇6
巍巍喀喇昆侖,座座雪峰聳峙。
千里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
近日,一段還原喀喇昆侖戍邊英雄與數倍于己的外軍英勇戰斗的現場視頻首次披露,無數中國人民為之熱淚盈眶、熱血沸騰,感謝、感激、感動之情交織于心。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英雄雖已離去,精神卻永垂不朽,年輕干部作為新時代黨的新鮮血液、干事創業的主力軍,要銘記烈士、深植英雄精神,從戍邊英雄身上汲取奮勇前行的磅礴偉力。
19歲的陳祥榕犧牲后,母親只想知道“兒子戰斗時勇不勇敢”!這句話卻讓人扎心,痛得想成為這位母親的兒子。
我很想告訴英雄母親,你的榕兒很勇敢,他的勇敢感動了無數的中國人。全中國都會永遠記得住那個面帶稚氣吃桔子的小戰士。
這個勇,是一次次艱苦的軍事訓練訓出來的。
這個勇,是一次次生動的政治教育教出來的。
這個勇,是一場場真實的戍邊戰斗練出來的。
所以,戍邊官官常說:我們身后就是祖國,當國家受到侵犯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沖鋒向前。
所以,陳祥榕在第一次與印度侵略者戰斗后,他在日記中自豪地寫道:“面對人數遠遠多于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陳祥榕個人事跡優秀作文篇7
我們祖國的邊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就是懸崖上綻放的寒梅,如今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是他們用生命守護而來,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去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某邊防團團長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到對方蓄謀暴力攻擊,他們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與敵方展開殊死搏斗,最終4名戰士英勇犧牲。看到沖突現場視頻的那一刻,眼淚決堤了,他們完成了作為一名邊防軍人的使命。“祖國山河,寸土不讓。”這不是一句空話。一位戰士犧牲時年僅19歲,他在日記里寫下:“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簡單的.幾個字,卻飽含了他對祖國深深的愛,只為這幾個字,他卻付出了生命。
加勒萬河谷沖突現場視頻公開后,“他們是為我而死”的網絡話題被熱烈討論。是戍邊英雄化身界碑守護著你我,是戍邊英雄讓人們意識到世界環境的波譎云詭,是戍邊英雄讓我們將目光凝向每一顆愛國之心。“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是18歲的戍邊英雄陳祥榕寫下的戰斗口號,在他英勇犧牲后,陳祥榕的母親說:“我沒有什么要求,我只想知道榕兒戰斗的時候勇不勇敢。”陳祥榕烈士犧牲時不滿19歲,他將最好的青春、最清澈的愛留在了雪山,也將最清澈的愛國心、最純粹的初心傳遞給了每一位青年人。
我眼里,今天寫下的文字就算是無力,情感就算是蒼白,依然阻止不了我對軍人的崇敬,對軍人的贊美。在這些可愛可敬的軍人前,我要用我的文字,用我一顆真誠的心,為英雄們獻上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