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低碳生活的征文素材
關于低碳生活的征文素材篇1
“低碳”這個詞已經成為21世紀的代名詞,低碳也是因為此刻的人們最終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才創造出的這個詞。所以我決定,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要處處“低碳”,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一切從出行開始,我出門盡量少坐出租車,距離短的就步行,距離長的就坐公交車。我發現,一段時間后,我既節省了路費,又鍛煉了身體,真可謂兩全其美。
之后,就要從節水做起了。我盡量用洗衣水來清潔馬桶、拖地……每次喝水,我會記著要喝多少就接多少水,絕不多接,節儉飲用水資源。慢慢的,我發現,地拖得越來越干凈,連我都能照的出來了。
最終,就是節電了。一到晚上,我們家就燈火通明,每個房間的燈都開著,有時,電視機前沒有人,電視依舊開著,浪費了不少電。我告訴爸爸媽媽,離開房間后要隨手關燈。不看電視時,記得將電視關掉,并且少用電腦。在白天,能不開燈,就不要開燈。我們一家人都那么做,我相信,我們家的電費必須會少不少的。兩個月后,媽媽再去交電費時,發現少了好幾度電呢!
我從網上了解到:在北京,人們為了讓汽車少排出尾氣,有了單雙號汽車在不一樣日期行駛。制訂了無車日,也是期望大家能夠低碳生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關于低碳生活的征文素材篇2
“低碳”這個詞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它主要是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在各種新聞節目及網上,我們也時常聽到或看到這個名稱。并且,許多家庭也把低碳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可是,在一番熱血后,又有多少人真正實行了呢?
首先,我想說低碳中的一個重點:少使用一次性物品。這一點在家庭里實行得很好,可是,如果你去一些小飯店,夜市和早市,或者到旅館,你就會發現,一次性餐具、牙刷及毛巾隨處可見。服務員遞給你一雙一次性筷子,又有多少人會說:“請給我換一雙可多次使用的筷子。”可見,平常百姓去的小餐館、小旅店中,“一次性風潮”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根除。不過,像在清華大學食堂中我就沒有發現任何一次性消費品。
其次,我想說一下水的再利用。在我家里,淘米過后的水會用來沖廁所和澆花。我想這的確是一種既經濟適用,又切實可行的辦法。可是,在我進行的小范圍調查問卷中:有五成以上的人表示從來不考慮將淘米水再利用;有三成的人表示如果想起來或方便的話就會這么做;只有不到兩成人說他們經常這樣做。在另一份調查問卷中:有九成的人說知道淘米水再利用有利于環保和低碳;不到一成人說無所謂。可見,目前一些低碳措施對老百姓來說只是一種概念,還不能做到實際行動的程度。
在我的口頭調查上,得知一些低碳生活方式被漸漸普及,例如:紙張的雙面利用、隨手關燈關水龍頭、少坐私家車、用布袋或購物籃購物和少用空調。而一些卻不被人所用,例如:等車時熄火、水的再利用、小飯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爬樓梯上樓。
面對類似情況,我給出的建議有:1.有關部門多宣傳低碳的生活方式;2.學校專門開展此類活動;3.在電視上多播放公益廣告;4.監管部門加強對污染企業的治理。
最后,我希望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夠得到普及,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健康,我們的地球越來越美好!
關于低碳生活的征文素材篇3
所謂低碳,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節水節電,綠色出行都代表低碳生活。今天下午,我就在我們小區進行了一次關于低碳生活的小調查。
晚上六點,我進行了第一項調查——用電情況的調查。現在已經是春天,白天很長,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完全不用開燈。可在我巡視小區三圈后發現:如果我們小區有200戶人家,就有20戶人家提前開燈,占10%,雖說這個數字并不驚人,可是如果光我們這一個小區的20戶人家,每天早開1小時,浪費的電也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想。
晚7點,我進行了第二項調查——垃圾箱。據說,在一個城市中,最能體現市民的文明程度的就是垃圾箱,最能體現一個小區公民素養的也是垃圾箱。在日本,扔一個瓶子分三步:第一步,把瓶蓋扔進一種類型的垃圾箱;第二步,把瓶身扔進一種類型的垃圾箱;第三步,把瓶身上的廣告紙扔進另一種垃圾箱里。但再看看我們小區,扔垃圾都是一股腦兒全扔進去。再看垃圾箱里面,大多都是一次性用品(快遞包裝箱,外賣盒,一次性筷子等等),這些白色垃圾在空氣中要三百年才能降解。如果焚燒,焚燒后的氣體中有大量致癌物,如果埋在泥土里,會讓植物不結果,讓大樹失去生命。
晚八點,我進行了第三項調查——出行用車。進行這項調查,我首先來到地下停車場,那里大約有120輛車。我又來到地上停車場,那里大約有180輛車。這樣看來,在200戶人家中,平均每家有1.5輛車。這些車中有98%是燒油的,只有2%是電動的。那些汽車排出的尾氣中含有苯,鉛,二氧化碳等對人身體有害的氣體,讓人們染上呼吸道感染病,還會造成霧霾。
通過這次的調查,我的內心像充滿了鉛一樣沉重壓抑。我們應該樹立低碳生活的觀點,成為一個有素養的公民。少開車,多騎自行車,保護環境。節約一滴水,少用一度電。只有我們人人貢獻一點力,世界才能越來越美好。低碳生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建更好的明天!
關于低碳生活的征文素材篇4
我曾看到過這么一張照片,幾只無助的北極熊,因冰面融化而墜入深海中,并掙扎著向遠方冰層游去,也許是開始尋找新的家園。
這張圖片讓我如鯁在喉。我依稀記起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二十多年后北極熊將瀕臨滅絕,那時北極冰川大面積融化,海平面急劇上升,人類所能生存的`陸地也會越來越狹窄。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人類。
正是我們的肆無忌憚,讓我們的母親——地球陷于危難之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氣溫不斷攀升,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再者人類對地球所造成的危害又何止這一點。湖泊濕地消失、土地沙漠化、酸雨危害、地震……每一處災害的幕后黑手中都可以看到人類活動的身影。
再說,人類不僅是受到全球危害影響的群體,那些動植物遭受災難更深重。由于氣溫上升,候鳥逐漸忘卻遷移習性,一陣寒流席卷而過,滅絕是必然的結局。森林的大肆砍伐,讓成千上萬的動物失去美麗的家園。
我們有必要去倡導形成綠色消費、綠色經營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少用塑料袋,少買不必要的衣物,多吃蔬菜,多坐公交車,多騎車,將垃圾分類……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匯成河,粒米也能湊成蘿!倘若人人都能做到,“低碳生活”將不再是空話。
關于低碳生活的征文素材篇5
今年暑假前夕,學校給我們布置了特殊任務,要求暑假里人人講低碳,開學后還要召開表彰大會。我便下定決心,和家人一起過低碳生活。
星期天早上,爸爸還是和往常一樣對我說:“我帶你去兜風。”說著就把我往汽車里拉。我見了,忙沖上前說:“我們現正提倡過低碳生活呀!汽車排出的尾氣對身體有害,而且也污染環境,我們還是步行吧!”奶奶也大加贊賞:“路程不遠,還是步行吧,這樣不僅可以環保又可以鍛煉身體,豈不是一舉兩得!”爸爸聽了,笑瞇瞇地說:“好的,低碳節約過日子!”
中午回家時,我看見媽媽在樓梯口一直咳嗽,原來媽媽在生蜂窩煤爐子啊!只見火爐里冒出一團團濃濃的煙,我馬上趕過去:“媽媽,你違反規則了。”“什么呀?”媽媽不解地問。“爐子里冒的黑煙里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它對會空氣造成污染,對我們身體有害。”媽媽聽了,就改用電磁爐做飯。
在我的影響下,放暑假還不到十天,全家人就養成了節能的好習慣:不用一次性筷子、使用節能燈、節約每一滴水……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災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我們必須要過低碳生活,做一個環保時尚的減碳達人。
關于低碳生活的征文素材篇6
我一直以為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會排放二氧化碳,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勢力在侵害著我們大家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
上周五下午第二節,語文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環保課。雙休日這兩天里,我上網查了關于環保的資料,漸漸地我知道了怎么樣減少碳污染。開始了“低碳生活”。
以前我總把房間里的電燈開上個徹夜,水從晚上滴到早晨,冰箱里放的到處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樣既浪費水電,又增加了二氧化碳的生成。
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能得到改善,低碳生活必須從我做起。
于是,我定制了一些讓低碳生活的習慣:
1.除了做作業看書必須開燈,其他時間沒必要開的燈能不開就盡量少開;
2.mp3和手機或一些需要充電的電子設備一充滿就拔掉插頭;
3.冰箱里盡量能排放整齊,有什么東西盡可能一、兩次拿完;
4.夏天開空調時,開的時間盡量短些,幾個小時就關掉。用風扇或扇子扇。
在以后的日子我們一定要重視“碳”排放,不要再讓它危害到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美好的環境。
關于低碳生活的征文素材篇7
要綠色,要低碳,要環保。今年國慶長假,我和爸爸決定騎車出行,做環保小衛士!
我跨上變速車,前邊的齒輪調到一檔,后面的齒輪調到最大的齒輪上,騎起來就像掉了鏈子一樣輕松。我整裝待發,帶了瓶礦泉水就出發了。
我一開始騎得很輕松,把爸爸遠遠地甩在了后面,沾沾自喜的我覺得勝利在握。去姥姥家要30里路呀,我才騎了將近10里就累得喘不過氣來了,我可真想打退堂鼓啊!渾身無力的我看著爸爸,爸爸騎得很輕松,悠哉悠哉。我問爸爸:你為什么騎得那么輕松呢?爸爸回答:騎車靠的是耐力,騎得太快了,很消耗體力,一定要堅持。我喝了一口水,就模仿爸爸的動作,仔細地騎著,心情輕松了許多!
就要到姥姥家了,可前面馬路上塞車了,原來是一輛大卡車和一輛小轎車發生了碰撞,情況非常嚴重,堵車堵得很厲害,我們費了好大的勁才從這片車海中逃出,回頭望去,那一條條長龍車緩慢地移著我想:生活好了,家家有車,方便了自己,出行可成大問題了!
終于到姥姥家了,筋疲力盡的我高興地笑著,爸爸摸著我的頭不住的點頭說:兒子,好樣的!綠色出行更健康。
這次騎車之旅,我收獲了許多。我明白了:世界需要環保,我們要少開車,低碳環保,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