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公布2024高考報名人數
距2024年高考不到一個月,截至目前,湖南、江西、海南等省份已公布高考報名人數,均高于去年,呈現上漲趨勢。其中,湖南省報名人數為73萬人,創歷史新高。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多地公布2024高考報名人數,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多地公布2024高考報名人數
湖南:增加4.6萬人
據湖南日報:2024年,湖南高考報名人數共有73萬人,比上年增加4.6萬人,報名人數創歷史新高。
江西:增加1.69萬人
據江西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作為全國第四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7省(區)之一,2024年江西省將首次迎來新高考。
今年,江西省高考報名人數為64.21萬名,6月統考實際考生有55.26萬名。今年增長1.69萬人。
海南:增加4027人
據海南頭條news消息:2024年海南省高考報名人數74096人,比去年增加4027人。
廣東梅州:增加1423人
據梅州發布:廣東省梅州市2024年普通高考報名人數為43883人,比去年增加1423人。其中夏季高考33566人,比去年減少1379人,物理方向考生19966人,歷史方向13600人。
云南保山:18056人報名
據保山新聞網:2024年,保山市高考報名18056人,其中,普高生17222人、三校生834人。
2024高考考試時間安排
教育部正式發布《關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024年高考時間公布如下:
全國統考于6月7日開始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
6月7日
9:00至11:30語文
15:00至17:00數學
6月8日
9:00至11:30文科綜合/理科綜合
15:00至17:00外語
有外語聽力測試內容的一般應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
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
2024年高考總分多少分
除了傳統高考總分為750分,還有部分新高考地區總分有所不同。
新高考總分一般來說是750分,但是部分地區政策不同,總分有所差異,海南900分,上海滿分660分,
1、上海高考總分為660分
上海高考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另外3門選考科目每門滿分為70分,總分為660分
2、海南高考總分為900分
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不分文理科,每科原始分數滿分150分,以轉換后的標準分呈現考生成績。
學生自選的3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每門卷面滿分100分,以轉換后的標準分呈現考生成績。
兩個標準分合成后作為高校錄取總成績,總成績滿分為900分。
高考如何備考
一、高考備考需要調整生物鐘,提前進角色
科學研究表明每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中大腦的興奮期和抑制期是呈波浪形的,即一段時間的興奮期之后,必然是相對的抑制期。顯然,如果考試時間在我們大腦的興奮期,那是再好不過的;反之,考試時間正好處在我們大腦的抑制期,那就糟糕了。事實上,平時我們同學中有不少這種現象,夜越深,大腦越興奮(即處于興奮期),第二天上午頭腦昏昏沉,即大腦處于抑制期,這種情況,顯然不利于考試。因此,我們在考前幾天就應調整好作息時間,晚上九點半睡,第二天早上六點左右起床,如此調節生物鐘,讓我們大腦的興奮期與考試時間同步,這樣,我們就等于提前進入了角色,有利于考試時水平的正常發揮。
另外,考試那天,一般應提前半小時進考點一方面可消除新異刺激,穩定情緒,從容進入考場;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大腦提前開始簡單的該考試科目的學科活動。如那個半天將考數學,我們的大腦就可提前開始簡單的數學活動,進入單一的數學情境,如把些基本公式、定理在腦子里回顧一下,或最后看一眼易忘記或記錯的公式定理。
二、高考備考需要消除焦慮、精中精力
考試時一旦怯場,則會面對試題頭腦空空,平時熟悉的公式、定理也無法回憶起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等到心情平靜下來,已浪費了許多時間,看到許多未作的題目,則會再次緊張,形成惡性循環,這時要迅速進行心理調節,使自己快速進入正常應考狀態,可采用以下方法調節焦慮情緒:
1、自我暗示法。用平時自己考試中曾有優異成績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績,我有困難的題目,但別人不會做的題目也很多。
2、決戰決勝法,視考場為考試的大敵,用過去因怯場而失敗的教訓鞭策自己決戰決勝。
2
024高考前注意事項有什么1、適度運動。
臨考前夕,學生大都不愛運動,主要是學習緊張沒時間運動。但我還是希望同學們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適度運動,比如散步、跑步、打一會兒球,或跳幾分鐘繩,或在陽臺上做一會兒操,等等。這樣,可以緩解緊張的神經,提高學習效率,保證考試時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清醒的大腦。
2、適度交流。
同齡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同學間適度交流,進行感情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學之情對增強信心、減緩壓力有很大的幫助。當然,考前時間寶貴,切不可長談。除了和同學交流外,還可與老師、家長、親友交流。
3、充分準備。
認真做好考前的復習和準備工作,注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訓練,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從而預防考試焦慮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