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迎來新政策支持
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近日聯合發布公告稱,自公告印發之日起1年內在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監管代碼(1210、9610、9710、9810)項下申報出口,因滯銷、退貨原因,自出口之日起6個月內原狀退運進境的商品(不含食品),可實現退運進境“零稅負”。
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貿易機制逐步完善、國際物流網絡持續疏通,我國跨境電商渠道加快拓寬,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通過這一渠道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業內人士分析,部分跨境電商出口商品可能會滯銷或者退換貨,其中的多數商品被企業在海外以促銷、轉賣或銷毀等方式處理,但仍有少量需退運進境。
這一政策將為跨境電商出口企業挽回不少退運成本,使企業減少后顧之憂,也將為跨境電商行業發展注入信心。
“這項政策無疑將促進跨境電商行業更好發展。”在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看來,推動政策落地落實,不僅需要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更需要跨境電商企業依法經營,嚴格按照政策規定享受稅收優惠。
學什么專業能做跨境電商
想做跨境電商,需要學習跨境電子商務專業。
跨境電子商務專業是融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心理學、外語、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現代物流于一體的新型交叉學科。培養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網絡營銷、外語、法律和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具有利用網絡開展商務活動的能力和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現代物流方法改善企業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電子商務高級專門人才。
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主要學跨境電子商務基礎、國際貿易基礎、市場營銷、零售基礎、國際商務文化與禮儀、商務數據分析、跨境電商政策法規、跨境電商英語、跨境電商運營、選品管理、國際市場推廣等課程。
什么是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及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電子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電商物流及異地倉儲送達商品,從而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
跨境電商分為出口跨境電子商務和進口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具有涉及報關活動、涉及國際貿易合同的特征。基于網絡空間來看,其特點有全球性、無形性、匿名性、即時性、無紙化和快速演進。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分為企業對企業(即B2B)和企業對消費者(即B2C)的貿易模式。B2B模式下,企業運用電子商務以廣告和信息發布為主,成交和通關流程基本在線下完成,本質上仍屬傳統貿易,已納入海關一般貿易統計。B2C模式下,我國企業直接面對國外消費者,以銷售個人消費品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郵寄、快遞等方式,其報關主體是郵政或快遞公司,目前大多未納入海關登記。
零基礎做跨境電商的方法
(1)電商平臺的分析與選擇
最先,必須對每個服務平臺有充足的掌握與解析。每一服務平臺的管理制度、進駐標準、資費標準等。
(2)平臺入駐
依據規定,遞交有關材料申請注冊店面,打開跨境電商的第一個小步。每一服務平臺的進駐方法都各有千秋,普遍需要遞交企業資料及法定代表人材料。
(3)市場觀察與人群分析
繼上一步,進入平臺后,我們需要觀察對應平臺的市場和人們的需求。其事實上,這一步我開始在平臺入駐前放置。后來,如果我認為先鎖定消費者,然后去選擇交易平臺。
(4)產品的選擇與定價
選擇產品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也是許多新手賣家一開始困惑的原因之一。
首先,選擇產品的第一條鐵律:侵權產品不能碰!商品侵權行為,輕則封禁停業,嚴重處罰幾十幾百萬,因小失大。
一般來說,產品是從中國幾大批發平臺中挑選出來的,如1688、批發戶、義烏采購等。或線下攤位、義烏小商品、廣州服裝。
產品價格相對簡單,價格=產品成本+運費+包裝+平臺成本+利潤。
(5)倉儲與物流
不建議新手賣家在上架前先儲備存貨。沒有積累經驗,胡亂囤積商品,只會帶來損失。甚至許多老賣家也很頭疼。產品下市、反季節、侵權等問題會導致產品積壓。物流是最關鍵的是穩定的時效,國際運輸路線遙遠,客戶等待時間短,滿意度高。
做跨境電商前的注意事項
(1)做好市場調查
進入其他市場,你需要了解這個市場的消費文化,因地制宜,建立相應的營銷策略。比如了解當地的競爭對手、你在目標市場的工作分工、當地消費者的喜好、購物渠道、支付方式、配送方式等等。
(2)確保你的電商系統能適應國際市場
如果電商系統適應,能減少你不少麻煩。Magento就是一個不錯的系統,支持多語言的產品描述,提供無縫式庫存管理等。除此之外,還有Shopify。
除了Magento和Shopify,其他類型的平臺也可以銷售商品,其中包括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平臺。電商平臺里,亞馬遜、eBay、阿里巴巴和Snapdeal等都是最受歡迎的平臺。
(3)制定本地化的內容和營銷策略
找到適合你的市場后,需要注意這些本地化問題:當地語言。要把這些東西翻譯成本地語言,包括產品詳情、賬單、條款、隱私政策和網站內容;當地貨幣和支付方式。用當地貨幣顯示價格,提高消費者的信任;當地法規。按照目標市場的規定制定條款、隱私政策、保障條例和退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