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北京卷政治試題含答案
高中政治答題方法
1、體現類
體現型的設問有“體現了什么?”、“怎樣體現?”“從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一般來說,它的設問是上述材料體現了所學政治學科的知識點。
應把教材中所有與材料相關的知識點一一羅列,然后將這些知識點與材料中的關鍵語句加以比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個要點。
答題時,可先把材料中的關鍵句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說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觀點或知識點。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觀點或知識點,然后列出材料的相應措施或做法。
2、依據類
依據型問題的問法一般是讓你說出“做這樣一件事的依據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課本上的基本觀點、原理。答依據題不要答重要性或意義。
3、為什么類
為什么型的設問有“為什么說?為什么要?”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必要性)、意義(重要性),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性。(四)意義類
此類簡答題是針對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義來設問的,一般用“積極影響”、“經濟、政治意義”、“意義”作引導詞。答題時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這樣的排比句。
高考政治考前復習技巧及經驗
全面復習教材中所有的知識點
萬變不離其宗,在政治課復習過程中必須做到全面、系統。所謂"面"就是全面復習,就是要求學生要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和基本事實。這是做好復習的前提。
由于中學思想政治課內容涉及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基礎知識,各知識點之間又相互聯系,要全面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并非易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深鉆細研考試大綱教材的基礎上,對基礎知識和重點、難點作全面、詳細的梳理、排序,指導學生牢固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讓他們列出各章節的復習提綱,形成知識網絡,從而對知識進行鞏固復習。
各相關知識點之間存在聯系,復習必須做到歸類連線
所謂歸類連線就是指導學生把教材中有關"標志"、"原因"、"表現"、"意義"、"作用"、"區別"、"關鍵"、"本質"、"聯系"等問題進行歸類整理,形成知識線,然后根據知識線設計練習題,采取填空、選擇、簡答等題型進行綜合訓練,突出基礎知識,體現重點、難點。
在題型歸類訓練中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教師應向學生講清各類題型的答題思路、方法和技巧,以限度地避免失誤。針對有些學生對于閱讀理解題、判斷說明題、理解說明題拿不準、答題沒有把握的情況,要提醒學生開拓思路,盡可能地把與本題目相關的內容列舉出來,然后加以適當選擇,這樣可以避免可能出現的失誤;二是教師還要講清題型變化特點,拓寬學生思路,提高靈活變通能力。近年來,政治試題除了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考查,更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
整合熱點突出重點
政治高考不會遠離熱點,抓好熱點復習是政治復習的必要環節。復習熱點要注意歸納共性,如存款加息、人民幣匯率改革等熱點就可以整合為宏觀調控;要注意抓住熱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如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各個熱點專題都貫穿著這一主線,再如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調整產業結構和實現增長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中心環節;要注意抓住主要內容和主要角度,突出重點,要有一定的邏輯層次。
如對新農村建設的復習只要抓住三點即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是什么),建設新農村的原因、意義(為什么),如何建設新農村(怎樣辦)。另外,相關的熱點材料、典型的事例要有所了解,這實質上是微觀切入的問題,符合高考命題情景創設的特點。做到以上幾點就可使專題復習宏觀在胸、微觀在握,分析、理解問題就有深度,不至于答題就事論事,泛泛而答。
高考政治復習能夠持之以恒
有一個法國謎語,也是一道的數學推理題,叫“荷花塘之謎”是這樣說的: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積擴大兩倍,30天后就會占滿整個荷塘,那么第28天的時候荷塘里會有多少面積的荷花?我們可以算出來:從四分之一面積擴大到整個面積需要兩天,也即第28天,荷塘里會有四分之一面積的荷花。
題目很簡單,但它背后蘊含的道理卻不簡單。對每一朵荷花而言,它們的變化速度是一樣的,在第29天到來之前,它們費心盡力,也只完成目標的四分之一;而最后的兩天卻如有神助,拓展了絕大多數。
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才會發生質變的飛躍的。而這個量變的積累過程是艱苦的緩慢的,是一定要學會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要遠離淺嘗輒止,千萬別奢望一步登天!
越是到了高三,學習就越不容易。也許是最困難的時候,但也正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候。我們在緊張的備考中,要胸懷自己的目標,憑每日細小的進步和成功去創造高考政治的輝煌。
提高政治成績的竅門
深入理解教材
很多學生以為只要背完書,政治就學完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實際上,背書只是學政治的基礎,而且,只靠背書,考試只能是考合格的層次,要成績再上一個臺階,取得優秀的成績,還要學會看書。將課本的內容看深、看廣、看懂,理解課本的內容,并養成邊看書邊思考的好習慣。并且要對老師講課時所說的重難點進行著重理解。
帶著問題去學習
是從基本概念切入問題,如初三政治第七課《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中什么叫依法治國?為什么要依法治國?怎樣才能依法治國?三是從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切入問題。可以這樣問自己:這個觀點的依據是什么?在現實生活中有什么表現?它對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實踐有什么指導意義?
做好課堂筆記
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筆記,一份永恒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須記筆記。同時做筆記能充分調動耳、眼、手、心等器官協同工作,可以幫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