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何填報志愿指南
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興趣和適合
這個問題可以在高考結束后就開始考慮,自己的興趣是什么,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畢竟大學可不像中學那樣老師每天盯著你學習,興趣將會是大學時期學習的動力。從興趣點出發,選擇的專業會帶來更多的樂趣,而且也很容易學業有成。
先考慮大學還是先考慮專業
首先是根據自己的位次來大致確定一些大學,然后按照沖一沖、穩一穩和保一保的原則進行填報。
畢竟同一學校的不同專業錄取分數是不同的,每個學校的名氣也是不同的。那是先考慮大學還是先考慮專業呢?
對于成績比較好的考生來說,尤其是有望沖擊211、985高校的考生,優先考慮大學是比較好的。上大學不僅僅是學習知識,學校的環境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自己會遇到什么樣的老師,遇到什么樣的同學,甚至會影響到今后的社交圈子,好的大學不僅學習氣氛濃,而且學習資源豐富,也會有更好的見習和實習的機會。
在第一點我們強調說要選擇自己感興趣,并且適合自己的專業,其實專業的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今后的薪資,畢竟有些行業例如金融、IT等相關行業薪水相對其他行業來說是比較高的。
對于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能夠考上的都不是名牌大學,那還是要以專業優先,不要太過于苛求學校的整體排名和口碑。
考慮地域問題
有些人覺得上大學就要選個離家遠的城市,當年我也有這種想法,作為一個河北人,不知道為什么心心念佳木斯,只是覺得自己從來沒去過那么遠的地方,或者是覺得這個城市名字很好聽。這并不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首先要考慮地域的影響力
這是很多人忽視的事情,其實一個城市對個人的發展是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的,大城市不僅可以拓寬眼界,還可有利于建造更優質的朋友圈。建議考慮發展水平高、發展快、經濟和人文環境都比較優越的城市。
其次考慮個人身體因素和適應問題
這個尤其是北方到南方去上學或者南方的到北方城市去上學,畢竟氣候環境差異大,剛開始可能會出現各種不適應,不過現在的孩子從小出門旅游多,適應起來也比較快。
還要考慮地域文化,尤其是一些宗教信仰的城市,是需要好好考慮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能夠順利融入。
在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為了能去大城市大學,而忽視了學校和專業,畢竟學校和專業才是填報志愿的首先考慮兩個因素,如果發生了沖突,地域問題是要給這兩個因素讓步的。
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
考生要做到“知分、知線、知位”。“知分知線”,即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數及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而“位”指的是考生高考總分在全省同科類考生排位中的對應位置,即“一分一段表”上的位次。
“考生可查找一分一段表,對比自己的位次和各高校往年錄取位次。圈定略高于、持平、略低于自己位次的十幾所高校,以便縮小范圍,重點了解。”
高考志愿填報的注意事項
在填報高考志愿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不要根據自己的喜好猜測隨便選擇大學,一定要根據數據分析結果來填報高考志愿,然后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不要跟風,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成績科學分析,看學校每年招錄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這些都是自己參考的重要因素。
填報高考志愿的竅門
1、了解招生錄取政策
考生填報志愿前,要認真審閱所在省招委員會制定的《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通知》,藝術生特長生、普通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志愿批次、志愿填報以及投檔原則等。尤其是錄取規則,需要詳細了解。
2、查閱招生專業目錄
考生要根據自己的模擬高考成績,排位情況,查閱省招生辦公室編寫的《招生專業目錄》以及《志愿填報指南》,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和專業進行填報。
3、身體體檢
有身體體檢要求的高校和專業,考生要對自己的體檢情況詳細了解,尤其是關于省招辦下發的相關身體體檢指導意見,要確認自己是否符合條件。
報志愿要注意院校專業要求
考生要注意自己所報考專業與自己的體檢結論是否匹配。今年在考生的體檢告知書中設置了“政策提醒”欄內容,關聯了體檢結論中受限項目對應的受限專業情況,特別要注意其中“學校可以不予錄取”和“學校有關專業可以不予錄取”部分的受限結論,防止因體檢原因被學校退檔。另外,也要查看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看是否有對身體條件的特殊要求。
高考一共能報幾個志愿
高考一共能報6個平行志愿,可以報6個學校,每個學校專業可報6個。平行志愿有三個“一”,一個是同一批次,一個是一個投檔時間段內,再一個是可以填幾個并列的院校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是志愿并列、位次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
各批次均實行平行院校志愿設置,即每個批次設置了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從志愿)。其中,平行院校志愿和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5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服從調劑志愿;院校服從志愿可填報10所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