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好高考志愿要避免這些錯誤
時間:
未知2
填報技巧
2、只看學校不看專業
不少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過于注重學校,而并不考慮專業。高校招辦主任表示,有些學校的“名氣”也許并不大,但該校的某個特色專業在該學科領域占據著較高水平點。建議考生填報志愿時,要以專業為最重要的選擇依據。首先,了解每個專業具體的學校內容及未來的就業方向。第二,尊重考生的專業選擇,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填報。
3、不服從調劑導致“死檔”
這種錯誤是填報時最不應該發生的,“服從分配”就可以在檔案被某所大學調入后,所報的各專業均未被錄取時,調劑到其他未錄滿的院系中。這項規定,擴大了考生本人被錄取的機會。如填了“同意服從分配”,就會增加幾十個專業錄取的機會。而一旦被退檔,若所填第二志愿的院校已滿額,這樣很可能會降低錄取批次,甚至參加全市補填志愿。
今年,不少在京高校都按大類招生,這樣的目的是讓考生先進行通識教育,入學一年后提供一次到三次轉專業的機會。因此,考生不必在填報志愿上較真兒,不服從分配就等于失去了有可能進入到大學的機會。
4、志愿沒有拉開梯度
今年改為大平行錄取,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后,很多考生和家長不清楚志愿順序,認為“平行”就是只要分數高,隨便哪所學校都可錄取。
本市多名高校招辦主任建議填報時一定要將六所志愿學校拉開梯度,前兩個可以報“踮腳尖能夠到的學校”,抱著沖一沖的態度,中間的兩所學校一定要報和自己平時成績相符的學校,也就是說,沒有意外,以自己的成績便能達到錄取線的學校。后兩所學校則要報保底的學校。
5、錄取特殊要求沒注意
一些高?;驅I在錄取時,除高考分數外,對考生有特殊要求。例如軍?;驀郎鷷罂忌眢w素養以及視力等。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必須認真閱讀各學校各專業的錄取要求,滿足條件后再填報。往年,均會出現因沒有看清錄取條件而浪費志愿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