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好高考志愿 職業規劃要趁早
先選專業再選學校
“讓我孩子學金融,以后掙大錢。”“學什么都不要學中文,不好找工作。”雖然大學四年需要考生自己去面對,但因為自我認知不夠,每逢報志愿不少人都會將其交由家長做主。家長站在“過來人”角度輔導時,不可避免地會闖入很多誤區。其中最常見的一個,便是“先選學校還是先選專業”。幾乎近半家長都是先選學校,直接導致的一個后果便是,有不少學生一畢業就改行。事實上,在就業環境日益嚴峻的今天,應把專業放在第一位,把學校放在第二位。“跟風熱門專業,哪個吃香報哪個”的現象,也占有相當大一部分比例,對一些沒聽過的新興專業則直接忽略掉。教育專家建議,對家長的建議,既不要輕言不顧,也不要盲目聽從,而要有取有舍地去采納。
自己喜歡最重要
“做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事情”,是填報志愿的核心所在,也是將來能否幸??鞓饭ぷ鞯谋WC。因為只有喜歡,才不會把工作當成生存手段,而是追求的事業。眾多國內外研究機構的研究結果已顯示:如一個人對某件事、某種工作有興趣,就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能長時間保持高效而不知疲憊;反之只能發揮其20%~30%。
如何確認自己的興趣點?目前,越來越多人在求職時會借助“人才測評系統”來了解自己最匹配哪些崗位。事實上,這對報志愿亦有一定幫助??忌部梢酝ㄟ^一些專業的測試軟件,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和職業興趣,喚醒內在潛能,進而確定專業方向。國外不少學生都是借此不斷修正目標和選修課程。
Tips
志愿填報常見誤區
●不顧實力,盲目沖刺名校。
●只考慮分數,不考慮興趣。
●只盯著本地院校,選擇地域限制個人發展。
●重“熱門專業”,輕“新興專業”
●重“錄取分數”,輕“錄取原則”。
●填報院校梯度不合理,各檔次之間最好各相差20分左右。
●不服從調劑。但如果不準備復讀,一定要留個保底的志愿。
●專業無所謂,押寶在入學后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