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96個志愿怎么填報
新高考96個志愿怎么填報
沖:依據近幾年的分數和位次,可以選擇比自己的分數高20分以內,或錄取位次比自己位次高一點的學校專業,但不要好高騖遠,報考一些與自己成績差距過大的學校和專業,“沖一沖”的志愿一般可以填報10個。
穩:這一部分的志愿一般填報一些比較穩的學校和專業,考生可以選擇與自己分數和位次差不多的或者稍稍低于自己成績一些的學校和專業,用來“穩一穩”的志愿可以多填一些,可以填報50個左右。
保:為了不滑檔,沒有學校可以讀,考生還要選擇一些比自己分數低20-40分左右或者位次比自己低不少的學校和專業用來“保底”,這一部分可以填報25個左右。
墊:每年各省份的招生政策及各學校的招生計劃都有一定的變化,為了確保考生一定有學校可以讀,小編建議大家還可以選擇10個比自己分數低50分左右的學校和專業。當然,如果考生不想“將就”,這部分也可以舍棄。
新高考96個志愿如何錄取
平行志愿是同一個錄取批次中,考生可以填報若干個志愿,如新高考實行的96個平行志愿,學生可以填報96個學校(專業類)。96個志愿按1、2、3…96排順,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檔。
對每一個考生來說,就是先將其“投檔”到志愿順序號為“1”的學校,按照從高分到低分順序依次錄取,額滿即止。考生如果未被錄取,再“投檔”到順序號為“2”的學校,這個學校也是按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以此類推。
這些志愿學校錄取時,只管“分數”,不管“志愿序號”。也就是說,兩名考生都報了重慶大學計算機專業,“志愿序號1”考生并不比“志愿序號10”考生有優勢,如果分數排序在錄取計劃數外,同樣不能被錄取。反之,“志愿序號10”考生只要分數足夠高,照樣成為重慶大學計算機專業錄取的第一名。
新高考志愿填報的規則有什么
1、在填報本科志愿時,考生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填報的學校和專業,考慮自己的興趣、特長和發展方向。
同時,還要考慮到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文化水平,根據各個高校的招生計劃和錄取分數線,科學合理地填報志愿。填報本科志愿的時間通常在高考成績公布后的一周左右,考生需在規定時間內登錄高考志愿填報網站,按照系統提示填報志愿。
2、填報專科志愿時,考生可選擇已報考本科院校的專科分校或其他專科學校,也可以選擇放棄已報考本科院校的錄取資格,改報專科學校。
填報專科志愿的時間通常在高考成績公布后的一個月左右,考生需在規定時間內登錄高考志愿填報網站,按照系統提示填報志愿。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填報的志愿需按照規定的志愿順序填報,一旦填報完成,將不能再進行修改。
新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
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衡量,包括考生自己所在的學校類型,學校每年高考情況,自己在學校所處的位置。
給自己合理定好位,高考志愿填報的學校排好序,考生和家長要注意每年下發的《招生報考指南》、《招生簡章》,并從正規渠道了解報考信息,要了解志愿學校的收費標準,結合家庭情況填報。
填報高考志愿一定要注意梯度。“志愿梯度”不但指志愿學校,也指志愿專業。就是說,不但填報的學校志愿要有梯度,填報同一學校中的專業間也應有梯度。
高考志愿填報有哪些注意事項
1、考生在具體操作時,宜結合使用兩種以上篩選方式來確定自己的目標院校,這樣篩選出來的結果,相對來說更科學。
2、在進行數據對比時,考生不能僅僅盯著某一兩年的數據,而是要對比分析近三四年的歷史數據。
3、在尋找“與自己分數相匹配的院校”時,應留足上下浮動的空間,以便為下一步設計志愿梯度作準備。
4、由于每年考生分數分布狀況不同,且少數高校在湘招生批次有調整,比如前一年是二本招生,后一年是一本招生。因此鎖定的目標院校只能作為參考,最終志愿填報方案還需綜合考慮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