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季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高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進入大學,而進入什么樣的大學,由考生自己來決定。
或許很多家長和考生會問,這個不是根據分數來定嗎,分數出來了,夠得上什么大學,就去什么大學,有什么可選的,我想選擇清華,就能去嗎?
事實上,在分數固定的情況下,可供選擇的學校也不止一所,這就需要考生和家長進行橫向對比,再做選擇。
1、可以優先選擇綜合性大學。
綜合性的大學平臺大,能夠給你提供的資源多。同時,如果考生讀了不那么理想的專業,之后想轉專業或者讀第二學位,選擇空間也會更大。
2、可以選擇離家遠一些的大學。
選大學的重要要素之一就是距離上的遠近。專家建議,要選離家遠一點的地方。
離家遠一點的地方,盡管遠離父母的懷抱,但能培養自己的獨立生活技能和品格,還能感受不一樣的文化氛圍,交到更多的新朋友,拓展自己的眼界,為大學生活增添色彩。
第二、選擇什么地區?
如果考生一直都有向往的城市,直接選擇就好了,但如果還沒有明確的目標,就要好好考慮了。
一般來說,考生可以將大城市作為首選。
大城市經濟體量大,優秀的教育資源多,各種公共設施、資源完備,有更多的學習進步空間。
所以,可以優先選擇北上廣深,然后是其他的一線城市和經濟發達的省會城市,比如南京、杭州、武漢、成都、西安等。
但在中西部地區,根據你的專業選自己喜歡的地區,也有好的地區。
例如甘肅,雖地處西北地區,但文化氛圍卻很濃厚。如果恰好考生喜歡研究中國歷史的話,在甘肅這樣的地方上學是很不錯的。
綜上所述,地區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考生要謹慎選擇。
第三、選擇什么專業?
除了選大學,學什么專業也非常重要。
在高考報考的時候,很多考生會根據對高中科目的興趣情況選擇自己的大學專業,比如喜歡語文,就覺得自己對文學專業一定感興趣;不喜歡物理,就認為一定要排除所有物理相關理工科專業。
這是不科學的填報方法。高中更多的是普及教育,而大學的課程更加具有專業性。如果僅僅根據自己對高中科目的理解,來決定自己未來的專業,是遠遠不夠的。
選擇專業的標準首先要基于考生自己是否真的喜歡,是否是真心想學。如果考生對數學極其感興趣,那就選數學系,不要因為覺得學數學畢業出來不好找工作所以就不選數學了。
選自己喜歡的才能學好,才能深入地學習,這個非常重要。
當然,這里要提醒考生,除了選擇自己真心喜歡的專業,還要注意一點就是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傾向,例如很多考生都會選法律、經濟、金融、會計、計算機等專業,是因為在大家的觀念里,這些專業畢業以后更加“好就業”。
如果僅僅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不錯的待遇,就花上四年的時間學習不喜歡的專業,畢業后去做一份并不喜歡但是很穩定的工作,這對一個人本身也是很痛苦的事。
更何況,能夠在一個專業領域有較大突破的人,基本都是發自內心喜歡這個專業的。
填完志愿需要做的六件事
一、再次核對個人填報信息
填報結束后,最好再進行檢查,安全退出系統10分鐘后再次登入網頁,如果所填信息無誤才表明志愿填報工作完成。
考生和家長在填報結束后,一定要妥善保管好網報密碼,防止丟失和泄露。逾期不得再登錄修改,不上網填報志愿的考生按自動放棄處理。
為避免臨近截止時間前網絡擁堵、停電、計算機損壞等意外情況,建議考生在志愿填報截止時間30分鐘前完成志愿修改。
二、時刻保持手機通信通暢
志愿填報完,招生辦和院校聯系我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手機。有時候,你的專業需要調劑等特殊情況的時候,院校會撥電話咨詢,如果你的手機關機了,欠費了,或者外出旅游信號不好等情況下一直聯系不上,這時為了不耽誤時間(招生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和整個錄取流程,有可能就直接把你KO了。
三、保管好身份證、準考證
千萬不要認為高考查分結束后,就再也用不到準考證了。有的高校開學入學的時候是要求你提供當年高考準考證的,到時候你要是找不到了,那么……
四、關注省教育考試院錄取動態
及時關注省教育考試院的錄取動態,每年都有填報志愿失誤,沒有被錄取的情況,這時候要進行征集志愿。如果你一直等,沒有被錄取,又錯過了補報的時間,那就錯過該批次的大學了。
五、檢查身份證是否到期
9月份你就要去上大學了才發現自己的身份證已經過期,那時候買車票或取車票、進站等都成了問題!所以要提前檢查身份證是否即將過期,及時重新辦理。
六、提防騙子寄來的假驚喜
1、有些高校會開辦一些邀請學生和家長參觀校園的活動,這時候也請謹慎觀察詢問,是否真正的是高校活動,謹防被騙。
2、收到假的錄取通知書年年有,故而,我們就必須學會鑒別錄取通知書的真偽。
最直接的鑒別
①你的志愿中沒有填過的學校,寄來了錄取通知書,那肯定是假的。
②一切讓你交費的行為,那肯定是假的。
如果收到是你報考學校的通知書,那么最好也要這樣鑒別:
查錄取真偽
進入招生辦正規渠道查詢詳細的錄取信息,看是否和錄取通知書上的一致。包括錄取學校名稱/專業/層次等。
查學校真偽
可在教育部網站/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本身招生考試院等官方網站查詢,高校是否具有普通高等學校學歷教育資格。
查學籍真偽
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學籍學歷注冊管理規定,新生入學后要和省級招生機構進行信息核對,核對無誤后,考生可在本校及學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的學籍注冊網上查詢自己是否已取得了學籍。需進全國普通高校學籍查詢系統網址查詢學籍信息。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認識自己,選對專業
選專業某種程度上可以說 與分數無關,而與考生的職業興趣、性格、能力傾向等個體特征密切相關,需要考慮個人特征與專業的匹配性,專業與職業、專業與就業之間的關系等問題。
一般而言,要回避不喜歡的和自身能力與學科弱項方面的專業,盡可能選擇自己感興趣、屬于自己能力特長范圍的專業。如果有自己喜歡的方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無疑是非常方便的,興趣和愛好很容易就會轉變為動力。
大部分的高中同學在過去的3年可能都沒有培養出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考慮選擇適合自身的專業類型。可以通過職業傾向測試和興趣測試等測試來認識自己。即使不是百分百準確的心理學測試,也是非常不錯的評價指標,可以進一步幫助用戶辨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選擇適合的專業方向。
合理估分,理性定位。
分數永遠是志愿填報的關鍵因素。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省模考、校排名等,尤其高考后要通過高考估分,知曉自己所處的報考批次和大體上在全省的位次,制定自己的升學路徑。
高考分數的本質是全省排名,即考生位次,位次是平行志愿規則下投檔的核心依據。高考分數決定考生在全省排名,決定在哪個批次填報志愿,也就是可以進入哪個層次的大學就讀,同樣決定考生在某個批次中挑選大學和選專業的優先權。
選擇大學區域,篩選大學
在估分和合理定位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確定的專業類別,提前查閱上年度招生計劃,如考生處于一本線上,就可以篩選出上年度在省市招錄有自己喜歡專業的一本高校,然后初步排除那些顯然不想去和顯然去不了的大學,形成自己志愿填報的大學備選庫。
大學區域選擇將就直接決定了學校的選擇范圍,也決定了未來四年學生學習生活的大環境。能夠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發達城市學習和生活,對青年學生的成長無疑是有有利的。而對小城市而言,很多專業看不到就業出路、或者就業面相當局限。人生要面臨的選擇很多,選大學、選職業、選伴侶、選行業、選合作伙伴等等,選大學是人生面臨的第一個重大選擇。
根據規則,合理填充自己的志愿表
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是兩種各不同的投檔方式,從規則來看,平行志愿可以給考生們規避很多的風險,在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當中,考生可以更隨意沖刺更高級的目標院校。反而在順序志愿上面,強調了院校的順序,考生能否被錄取不完全由分數來決定,而第一志愿變得尤為重要。除了投檔模式,在規則方面還要了解批次設置、志愿設置、投檔流程、專業錄取原則等方面的報考規則需要掌握。
讀懂了錄取規則,才能知道報志愿是一個怎樣的流程,考生們可以根據各批次的錄取規則、志愿設置,選擇對應的大學及其專業組合成一個合理的志愿表。
小技巧幫助大家填報志愿
一、報考志愿提前準備
很多家長考生認為,高考志愿填報幾天就能搞定,其實不然。考生及家長需要對所要填報的高校有個大致的了解,需要掌握這些學校前幾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并測算出當年大致的錄取分數線,等等。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報得巧,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是拿不下來的。因此,希望家長和考生一定要重視高考志愿填報,早作準備,不要等到考試完了以后再抓,那樣很可能就來不及了。
二、結合分數篩選出自己想上的學校
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和高校去年招生最低分數線確定自己可以沖的幾所高校和比較穩的幾所高校。
三、考生和家長要認真挑選專業
在確定好的這些高校里面,如果孩子想上理工科院校,那么就在理工科院校中選擇填報;如果孩子喜歡文科專業,就可以在文科院校中進行挑選。
有的學校為了吸引高分考生,會給予一些高分考生專業承諾,比如只要A順位報考某學校,學校就會保證這個考生錄取,并且上到自己喜歡的專業。
如果這些高校里有高校可以給你這樣的承諾,那就一定要把這個高校標注為重點考慮對象。
四、報志愿要有梯度,爭取更好的機會
平行志愿的考生,在填報志愿高校順位時,一定要有梯度,要拉開檔次。比如A的高校預估提檔線一定要比的高校預估提檔線高出很多,至少10到15分的樣子。
其次,BC順位,都要報好學校且風險較小的高校。還有就是最后的兩個學校,一定要報肯定能上的學校。
高考志愿報考的其他指南
1.每年的錄取情況會有所變動,而且還要看你的生源地。仔細對比斟酌,你想去學校想學的專業近五年的錄取情況,進行分析。
2.選擇服從調劑。
3.第一個志愿可以報一個有點懸的學校,闖一下試試,萬一人數不夠被錄取了呢。
4.后面兩個一定要保底,就是要確定自己的分數能夠進的學校。
5.所報學校的專業可以按照取分的高低來選擇,或者是自己的興趣愛好。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考志愿報考的小技巧,幫助大家填報志愿,選擇一個好的學校和專業對自己來說是尤為重要的,考生和家伙在哪個一定要謹慎。
高考志愿填報指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考生和家長想要報好志愿,首先就要搜集足夠的信息和資料。做到知己知彼,這樣才能胸有成竹。選擇心儀的高校和專業時,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考生和家長搜集的信息要包括:政策信息、招生形式、招生章程、批次線以及相關科目的成績等。小編列舉的這些只是主要信息,當然還有其他需要了解的,考生和家長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進行搜集整理。
考生和家長可以經常去查詢一些官方網站上發布的信息,這些網站上的信息往往都具有權威性,及時性和準確性。另外,學校發的報考指南,上面關于政策、條件、加分、怎么錄取等都介紹的很詳細。當考生和家長搜集整理完這些信息后,就可以開始填報志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