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如何填報志愿
所謂“院校專業組”,即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
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科目選考要求必須相同。考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選擇志愿為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組,專業調劑限于同一專業組內調劑。
這樣一來,高校招生方式更加靈活,更有主動性,但對于考生而言,雖然可報考的專業大大增多了,但同時被動調劑的風險也增高了。
新高考可以填幾個志愿
對于大部地區來說,新高考志愿可以選4至6個學校,然后每一所學校都可以選擇6個專業填報,同時還可以選擇服從調劑。這樣計算下來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多個院校專業可選,如果報的不高的話,有很大可能被錄取。
對于新高考改革地區,以浙江為例,高考可以報80個專業,這樣聽起來非常多,但是每個都是1所院校1個專業對應的。相比之下,反而有可能沒有上面一種情況總志愿情況多。
通過以上兩種新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對比可以發現,第一種以院校為主,第二種以專業為主。當然,大家不可能每個院校都服從調劑,也很少有人填滿80個志愿。所以在填報志愿時還是要以錄取為主。
新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理清志愿填報的思路: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既要從現實依據出發,又要參考歷史數據。現實依據主要包括:高考總分、考生位次和選考科目一分一段表等;歷史數據主要包括:近三年的院校投檔分數線及相應名次、各專業錄取最低分、平均分及相應名次等。
了解平行志愿:“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錄取”。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順序,并不是只要成績達到所填報的4個平行志愿院校錄取條件,就可能會被4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時錄取。而是只要考生檔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志愿就不再檢索,對每個考生而言投檔錄取機會仍然只有一次。
根據學校選報。若考生比較看重學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選定幾個目標院校,然后在院校內選擇心儀的專業。考生在初選院校時,應詳細了解擬報考院校的基本情況,在全面了解學校的基礎上,選定自己感興趣又符合報考條件的專業。
新高考志愿填報變化
相對于以往填報志愿是按照院校為單位進行填報志愿,1所院校即為1個志愿,按“1所院校+多個專業”的方式進行志愿填報。改革后以“院校專業組”為志愿填報單位,1所院校將拆分若干院校專業組,1個院校專業組即為1個志愿,按“院校專業組+專業(類)”的方式進行志愿填報。即由“院校+專業”,轉變為“院校專業組+專業”。
一所院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專業對考生的選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不同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不能合并在一個院校專業組;同一院校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專業可以在一個組,也可以分成多個組。
普通類分普通類(物理)、普通類(歷史)兩類。選考物理的考生只能填報物理科目組合下的院校和專業,選考歷史的考生只能填報歷史科目組合下的院校和專業。同時高校對再選科目也有要求,考生填報時也要注意需符合要求進行填報。
新高考填報志愿的竅門
1、選擇“學校+專業”。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從全國各地的學校中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學校與專業,全都記錄到一張紙上。(先不要考慮自己的成績,但要著重關注自己的體檢情況)
2、根據前三年的各地高校在本省的招生情況,從高到低將自己的志愿進行排序,將自己喜歡的放在前面。(但因為新高考不分批次,所以往年的數據可能不太準確,若是想找準確一些的,可以去查查看或買一些有用的書,也可以自己根據院校專業的水平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