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及填報規則
2、一般報高考志愿會分為三次,第一次是提前批報志愿(藝術、體育、國家專項、對口招生等),預計時間在25日-28日。
3、第二次高考報志愿大家必須重視了,因為是本科一批、二批、地方性專項計劃本科批,這里的本科批、二批次高考報志愿你的分數比較過本科線才有希望報考,選擇高校時要根據院校歷年錄取分數及排名來綜合對比進行報考,這個報考給大家留得時間比較長,在7月2日-7月5日進行報考。
4、第三次高考報志愿是專科報考,一般時間在7、8月份。
新高考志愿填報是什么規則
1、高考錄取批次設置方面的變化,將公費師范生和免費醫學定向生放在了本科提前批B段,實行平行志愿。小語種、海洋運輸等專業放在了本科批,實行平行志愿。
2、高考志愿填報模式的變化:平行志愿批次的志愿單位發生了變化。志愿填報具體到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以專業(專業類)+學校為單位,即1個“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愿,專業成為關鍵和基礎。
高考志愿單位的改變直接帶來了數量的變化,改革后普通類每次最多可填報96個志愿,藝術類、體育類每次最多可填報70個志愿。
3、增加了選考科目要求。新模式下,高考考生選報專業需要關注每個專業的選科要求,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要求。
4、取消了“院校專業服從調劑”。 “專業(專業類)+學校”的填報模式,取消了專業調劑,考生不用擔心被調劑的風險。
2023高考填報志愿流程:
1、登錄指定網頁。
2、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3、閱讀考生須知。
4、修改初始密碼。
5、選擇批次填報志愿。
6、檢查核對。
7、保存志愿信息。
高考填志愿怎樣避免滑檔
第一:拉開平行志愿間學校的差距,控制風險
遵循“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九字口訣。沖一沖是指錄取成功幾率較小,但還是有,因此冒險嘗試一下,不過此類志愿也不能填太多,曾有考生全部填報“沖一沖”類型的志愿,結果一個都沒錄上;穩一穩是指成功幾率較大的志愿,出差錯可能性低;保一保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志愿,以防萬一還是要填一兩個。
第二:合理估算填報院校的投檔線
投檔分數線在填報志愿前是不知道的,因此,在省控線出來后,需要我們合理估算。具體分數可能出現誤差,但有一個穩妥的方法是計算該校錄取線和省控線之間的差值。
比如去年省控線520,某校錄取線550,高出省控線30分,這30分就是該校在該省的位置排名,為了提高準確性可以多結合幾年的數據進行計算。
第三:了解填報院校的各項招生信息(招生比例、招生要求)
先簡單介紹一下什么是招生比例,例如有的學校招生比例是1:1,計劃招生1000人,那么該校就會提檔1000人;但有的學校的招生比例可能是1:1.1或者1:1.2,計劃招生1000人,但這個學校可能會多提100到200個人的檔案。如果你的成績恰好排在這多余的100到200人之間,你就可能存在提檔后被退檔的風險。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在填報志愿者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正確把握填報志愿者的梯度,可以提高被錄取的概率。因此,考生應處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之間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間的梯度,在每一批高考中,填寫第一名志愿者是非常重要的。
在填寫所有志愿者時,我們必須注意梯度,仔細填寫第二個和第三個志愿者。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一些高校每年都會以政策法規和志愿分數的年級差異的形式在第二和第三名志愿者中選出最佳人選。
在每年的招生中,一些高校總是缺少第一志愿學生。他們需要招募第二名志愿者,甚至通過調整和分數降低來完成招募計劃。因此,我們不應該僅僅因為第一個志愿者的滿員率高就忽視第三個和第一個志愿者的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