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如何填比較穩
投檔分數線在高考填報志愿前是不知道的,因此,在省控線出來后,需要我們合理估算。具體分數可能出現誤差,但有一個穩妥的方法是計算該校錄取線和省控線之間的差值。
2、了解高考志愿填報院校的各項招生信息
想要了解志愿院校招生比例,可以去查一下填報院校的招生簡章,里面都有明確說明。還有的院校是聲明提檔后不會退檔,因此這都需要大家細心查證。
3、拉開平行志愿間學校的差距,控制風險
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沖一沖是指錄取成功幾率較小,但還是有,因此冒險嘗試一下,不過此類志愿也不能填太多,曾有考生全部填報“沖一沖”類型的志愿,結果一個都沒錄上;穩一穩是指成功幾率較大的志愿,應該不會出現差錯。
高考志愿填錯了怎么辦
考生志愿信息網上提交成功后,志愿即時有效。在填報志愿截止時間前,考生可上網修改自己的志愿信息。各省份對于高考填報志愿都是統一規定時間,改時間段內任何填報信息都是可以隨時修改的,但是一旦錯過了高考志愿報名時間就不能修改信息了。
考生可以通過填報志愿,表達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種院校、喜歡什么專業等;各高校又以考生填報的志愿為其錄取的基本依據,從眾多的報考者中擇優選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報志愿對于考生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填報高考志愿需要做哪些準備
1、了解招考政策。
高校招生章程作為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資料,考生需要仔細閱讀。高考志愿填報錄取規則及流程其包含了挺多內容,比如錄取批次設置、填報志愿模式、投檔流程、志愿填報時間、錄取批次安排、志愿設置及填報數量、招生錄取規定等是考生和家長必須了解的。
2、對自身做全面評估。
在高考志愿填報的一個關鍵,就是如何對考生綜合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比如平時學習成績與水平,對自己的高考考分段有個大致了解;對于自己興趣的考查,主要看當前潛在的職業興趣和對各門學科的學科興趣。
3、熟悉專業及院校,初篩志愿。
新高考省份高考志愿填報,不同專業對于對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有要求,所以大家要了解不同的專業組對專業選科的要求有何不同,結合興趣愛好、特長優勢,與職業規劃及發展意愿與專業方向做好匹配,初篩專業,避開受限專業。
高考分數下來怎么報考學校
了解自己分數在城市的排名
盡管高考志愿難填,但還是有規律可循。專家建議,拿到“一分一檔表”后,考生首先要從中尋找自己的高考成績,看看全省與自己同分數的考生共有多少人,再看在這個分數之上,全省還有多少考生。這就可以了解到一條重要信息:全省今年究竟有多少考生比自己的考分高?有多少競爭對手?自己在全省排名中處于一個什么分數段?
明確錄取幾率,仔細對比位次
了解自己的排名后,考生不可直接拿自己今年的成績硬套往年的錄取結果,應以今年自己的位次值與往年的同位次值考生相對比(即對比往年、今年“一分一檔表”中的信息)。
統籌兼顧,還要看其他因素
在“一分一檔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到底該選院校,還是選專業?專家建議,院校和專業的選擇還是要看考生個人的意愿。要結合自身情況,如興趣愛好、未來的理想等,同時結合高校的學科和專業設置情況、地理因素、校園的文化氛圍、院校對相關科目要求等選擇。
根據“分線差”來選大學
用“分線差”填報大學志愿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分線差”指兩種分數差,一種是院校招生最低分與省控線之差,另一種是考生分數與省控線之差,這兩種“分線差”比較好理解,比較簡單計算,我們通過數據對比很容易得出兩種“分線差”高低,然后根據“分線差”選擇出大學。
比如某個大學近三年招生最低分超省控線60分、65分、66分,而考生高考成績高省控線75分,那考生就可以報考這所大學,若是高考成績高于省控線60分,可60分卻低于院校招生分數與省控線的“分線差”,那考生報考這所大學就比較危險,可能就不會被大學錄取。
根據“分線差”數據可以一目了然地選出大學,但是“分線差”會因為高考試題難度、省控線高低、考生成績高低而變化,當然也會根據大學招生人數、報考大學的人數而變化。
比如2022年財經類高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河南理科招生“遇冷”,招生最低分數僅為527分,超理科一本省控線25分,可2021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河南理科招生最低分是652分,超理科一本省控線108分,此時再利用“分線差”時,我們就需要去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2019年招生數據,否則我們很容易滑檔,這一點大家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