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生活知識點總結(2)
第三課 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2)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3)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4)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2、我國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們的公共生活(2)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公共服務。
3、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原則?
宗旨:為人民服務;原則:對人民負責
4、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的基本要求?
(1)工作態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2)工作作風: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3)工作方法: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5、政府為公民求助提供的途徑?
①開設熱線電話②設立信訪部門③推行電子政務 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制度
第四課 我國政府受人民監督
6、什么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公職人員行使行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
7、政府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對人民負責原則
重要性:①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
②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其公職人員不變質,增強政府的權威。
③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8、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具體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當④高效便民⑤誠實守信⑥權責統一
基本要求:(1)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以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2)建立權責明確的執法體制,促使行政權力授予有據、行使有規、監督有效;
(3)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9、為什么要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必要性+意義)
必要性:權利是把雙刃劍。政府權力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權力一旦被少數人濫用,就可能滋生腐敗,貽害無窮。為了防止權利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來為人民謀利益。
意義:
(1)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
(2)政府只有接受監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止工作失誤;
(3)才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
(4)才能更好地適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確的決策;
(5)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于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10、怎樣監督政府的權利?
(1)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包括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和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行政系統外部的監督有: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中國共產黨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社會與公眾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行政系統內部的監督有:上級政府的監督,政府內部的監察、審計、法制等部門的監督。)
11、如何接受人民監督?(理解)
我國政府為了方便人民群眾對政府及其公職人員進行監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陽光工程”。
12、“陽光工程”意義
(1)一方面是規范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
(2)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權益,目的是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開放紅頭文件的查閱,說明政府的群眾意識、服務意識正在逐步加強。
(3)利于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眾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
(4)利于群眾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5)利于群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6)利于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13、政府權威
含義:執政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認同的威望和影響力
從根本上講,一個政府的權威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
政府權威的體現:有權威的政府必定①是依法行政的政府,他會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從未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②是廉潔、高效、團結合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他在廣大民群眾中有較高的信譽;③山谷富有威望和影響力的政府,他得到人民的認可和擁護,有令必行,有禁則止;④對社會經濟發展、政治文明、文化繁榮都會有促進作用。
有無權威政府的區別: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覺的認可和服從。
如何樹立權威:堅持權為民所用;堅持情為民所系;堅持利為民所謀。
第五課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
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地位和職權?
性質: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地位: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它監督。
職權:全國人大及其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15、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16、人民代表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權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除審議各項議案、表決各項決定外,還享有提案權和質詢權。
義務: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的權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參加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
17、政體與國體的關系
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政體由國體決定,政體反映國體。適當的、健全的政體,對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階級統治有重大作用。,政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18、民主集中制體現
(1)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上,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2)在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會才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3)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關系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19、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和地位和基本內容:
含義: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擇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內容:國家的權力屬于人民;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20、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為什么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 (2)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
(3)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4)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21、“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是一種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
下一頁更多有關“高考政治生活知識點總結”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