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招呼的英語常用語怎么說
英語是世界上適用范圍最廣,也是世界通用語言,作為學生,我們的必修課程之一便是英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打招呼的英語常用語怎么說,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打招呼常用語 |
常用寒暄語 |
英語發展 |
英語學習方法總結 |
打招呼常用語
Hi/Hello, Mr. Smith.你好,史密斯先生。
So long/See you, Mr. Smith.再見,史密斯先生。
I’m glad/pleased to know/see/know you.很高興見到/認識你。
How nice to meet you.見到你真高興。
Good/nice/glad/pleased to see/meet you again.很高興再次見到你。
Small world, isn’t it?又見面了。
I’m glad to have met you.見到你很高興。
I hope we’ll meet again some time.希望不久后能再見到你。
Haven’t seen you for some time/a long time.好久不見了。
It’s been a long time.好久不見了。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了
What a surprise !真沒想到會(在這里)遇見你。
I didn’t expect to meet you here!真沒想到會(在這里)遇見你。
返回目錄
常用寒暄語
How’s everything/business?一切/生意都好嗎?
How’s life?過得好嗎?
How are things with you?過得好嗎?
What’s new with you?近況好嗎?
Anything new?近來如何?
You’re keeping well.過得不錯嘛!
What are you doing these days?近來忙什么?
How was your weekend?周末過得如何?
How are you?身體如何?
Are you better?好點了嗎?
Are you well?好嗎?
Are you feeling better now?現在感覺好點了嗎?
I’m very well indeed, thank you.確實很好,謝謝。
Quite well, thank you.很好,謝謝。
Pretty good, thank you.很好,謝謝。
Fine, just fine.很好,很好。
I’m just great.好極了。
I’m on top of the world, thanks.幸福極了。
Couldn’t be better.好得不能再好了。
Fair to middling, thanks.還算好。
Ok, thanks.還不錯,謝謝。
Pretty fair, thanks.相當不錯,謝謝。
Not bad, thanks.并不太壞,謝謝。
No complaints.無可抱怨。
Just so-so, thanks.一般,謝謝。
No, nothing much.不,不怎么好。
Same as ever.和從前一樣。
Oh, the usual rounds.哦,老樣子。
Bearing up, bearing up.馬馬乎乎。
Still alive– just not at all well.還算活著,真是一點也說不上好。
Surviving, thanks.湊合,謝謝。
返回目錄
英語發展
英語是從古代從丹麥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德國、荷蘭、周邊移居不列顛群島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朱特族白人說的語言進化而來的,通過英國的殖民地活動傳播到世界各地。 由于歷史上接觸了許多民族的語言,其詞匯從一元到多元變化,語法也從“多折射”到“少折射”,語音也發生了規律的變化。 從19世紀到20世紀,英國和美國在文化、經濟、軍事、政治和科學方面的領先地位使英語成為國際語言。 現在很多國際場合都使用英語作為交流媒體。
英語也是與電腦聯系最密切的語言,大部分編程語言與英語聯系在一起,隨著網絡的使用英語的使用越來越普及。 英語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 低地撒克遜語、丹麥語、德語、荷蘭語和英語也很接近。 法國諾曼人在11世紀征服了英格蘭王國,帶來了數萬法語和拉丁語詞匯,大大豐富了英語詞匯,而且廢除了相對較多的母語詞匯。
返回目錄
英語學習方法總結
中國人學英語,最常用的方法是背單詞,甚至有人以能背出一本詞典為榮,但是詞典上的解釋是死的,語言的運用卻是活的,機械的理解會造成很大的誤解。詞典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于語境。可以說,單詞沒有多少實際運用的價值,機械記憶的單詞量再大,也不會真正提高你的外語水平。要養成背誦句子的好習慣,因為句子中既包含了發音規則,又有語法內容,還能表明某個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特定含義。
不要學“古董英語”。任何語言都是活的,每天都會發展,學習陳舊的語言毫無新鮮感,而且基本無處可用。不鮮活、不入時、不風趣幽默的語言不是我們要學的語言,多讀外文報紙、多看原版影視作品才會有助于補充新詞匯。
很多人以為,把單詞拆成一個個字母背熟就可以正確地拼寫出來,其實,科學的方法是把讀音、拼寫和用法融為一體,同步進行,眼口手腦并用,并把它應用到句子里面去理解。
聽不懂也要聽
練習聽力時,許多人抱怨聽不懂,因而喪失了聽的樂趣,往往半途而廢。其實,即使聽不懂也是一種學習,只不過你自己覺察不到而已。雖然暫時聽不懂,但你的耳膜已經開始嘗試著適應一種新的語言發音,你的大腦在調整頻率,準備接受一種新的信息代碼,這本身就是一次飛躍。
所以切記:聽不懂時,你也在進步。
練習聽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學上的無意注意,只要一有時間,就要打開錄音機播放外語磁帶,使自己處于外語的語言環境中,也許你沒聽清楚說些什么,這不要緊,你可以隨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聽,只要你的周圍有外語環境的發音,你的聽力就會提高。
敢于開口
學英語很重要的一點是用來和他人交流,但開口難也是中國人學英語的一大特點。問題出在以下幾點:
一是有些人把是否看懂當成學習的標準。拿到一本口語教材,翻開幾頁一看,都看懂了,就認為太簡單了,對自己不合適。其實,練習口語的教材,內容肯定不會難,否則沒法操練。看懂不等于會說,把這些你已經學會的東西流利地表達出來,才是口語教材最主要的目標。
二是千萬不要用漢字來記英語發音。學習一門外語如果發音不過關,始終不會真正掌握一門外語,而且的害處是不利于培養對外語的興趣,影響下一步學習。現在有人把用漢語發音標注英語,比如把“goodbye”記作“古得拜”,甚至把這種做法作為成果出版,這樣做肯定后患無窮。
不敢開口的第三點是怕語法有錯。沒有具體問題,一般不要去讀語法書。超前學習語法,會使你如墜云里霧里,喪失學習外語的樂趣和信心。
而且,語法好比游泳理論,對于沒有下過水的人來說,游泳理論是用處不大的。同樣,對于語言實踐不夠豐富的初學者,直接學習語法的用處不是很大。所以,一定要結合語言實踐來理解語法,語法是學會語言后的一種理論思考。學語言不存在對錯,只要能說出來,意思讓人家明白就可以了,不用費盡心機考慮用什么句型,只要能選準一個單詞就行。
學口語的辦法,不是做習題,不是背誦,也不是看語法書,而是反復高聲朗讀課文,這種做法的目的是培養自己的語感,只有具備了語感,才能在做習題時不假思索、下意識地寫出正確答案。而且,當你熟練朗讀幾十篇課文后,很多常用句子會不自覺地脫口而出,所謂的“用外語思維階段”就會悄然而至。
“盯住”一套教材
現在市場上學英語的材料鋪天蓋地,這給了大家更多的選擇余地,但處理不好也會帶來不良后果——今天用這個教材、明天換另一種,學習便失去了系統性。正確的做法是選中一套教材,以它為主,其余材料都作為補充。
還有,目前市面上不少考試材料都以“真題”為賣點,不少考生把希望寄托于做“真題”上,以為這樣就能通過考試。其實,很多正規的考試取材十分廣泛,經過了嚴格的難度論證,使用過的材料絕不可能二度使用。
面對這樣的考試,僅僅以做題備戰顯然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做題只能起到幫助考生了解題型的作用……對考生來說,語言能力的提高才是關鍵。
不要頻繁更換學校不要盲目崇拜外語學院,這些學院確實有很長的歷史和經驗豐富的老師,但是有時也有局限性,教材陳舊、觀念陳舊、方法陳舊是他們的通病和致命缺點。
學習英語沒有“速成”之說。學好英語也沒有捷徑,只有方法的好壞。
比如記英語單詞,低著頭拼命默寫就不是一個好辦法。好的方法是大聲朗讀,反復訓練發音器官和耳朵,把聲音銘刻在腦子里。這樣既可以提高聽力,又可以改進口語發音,還記了單詞。默寫只是訓練了眼睛和手,可是它們不能替你聽和說。這就是好學校和普通學校的差別,好學校通過學習方法的訓練,能讓學員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提高,但這還是需要學員的付出和努力的。不要期望高學費能回報顯著的學習效果,付出比較高的學費并不意味著不要學習。
更不要在急用英語的情形下,病急亂投醫,不管學校學習方法是否適合自己,先上著再說,等覺得不合適了再換。這對于孩子尤其不好——英語學習進行不下去,就停止或換班,不但會讓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磨沒了,而且,由于師資水平不一,孩子學到的是“夾生英語”,以后想要糾正過來都比較困難。所以,家長們選擇好、決定好可信任的教學思想、方法和師資之后,不要輕易換來換去,這樣只會給孩子的外語學習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尋找一個學習伙伴
學習英語還要有較大的動力。每次你坐下來學習,無論在家里還是在語言中心,都需要短期動力集中精力讀和聽。但更需要長期動力,保證每天經常做這樣的事情——這是最難的。所以許多人開始學習英語,過一段時間很快就放棄了——我們學習英語不是一個持續的提高過程,而是通過一系列的突然提高以及間隔著似乎沒有變化的階段,這就是所謂“高原效應”。在幾個月的學習中,你都可能注意不到英語的巨大提高,在這些時候,學習者最容易失去長期的動力并放棄學習。
避免“高原效應”的好辦法是,盡量不要完全一個人學習。如果你不能到語言中心學習,至少你應嘗試找一個“學習伙伴”,這樣,你們能夠互相鼓勵和支持。當然,如果能到一個好的語言中心學習就更不錯了。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