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全力保障2023高校畢業生就業
內蒙古全力保障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11月24日,內蒙古教育廳、內蒙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召開2023屆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促進大學生盡早就業、順利就業。
記者獲悉,內蒙古將在穩崗拓崗、開發落實政策性崗位、增強數字化建設、強化就業育人實效、落實落細就業幫扶、確保就業數據真實準確、促進人才培養等7個方面下功夫,推進供需精準對接,充分發揮就業與招生、人才培養聯動的重要作用,切實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全力以赴保障2023屆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同時,內蒙古各高校要切實扛起主體責任,聚焦重點難點,緊密結合實際,創新思路舉措,千方百計促進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
2023屆高校畢業生預計1158萬人 明年起取消就業報到證
11月17日從教育部獲悉:為促進2023屆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教育部日前啟動“2023屆高校畢業生校園招聘月”系列活動,在全國范圍內持續推出專場招聘會、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就業育人主題教育、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等系列活動,搭建招聘對接平臺,促進供需雙方精準對接。據介紹,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
“校園招聘月”期間,教育部將會同有關方面舉辦40場以上系列招聘活動。此外,還將舉辦“24365校園招聘服務”線上招聘月活動,面向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人群等組織20場以上系列專場招聘;聯合相關行業協會和社會招聘機構,啟動“共建共享崗位精選計劃”;組織全國普通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19個分行業就指委舉辦20場以上“高校畢業生行業領域專場招聘會”,為相關專業畢業生提供豐富的崗位信息。
據介紹,畢業生求職就業手續將進一步簡化。教育部發布通知明確,從2023年起,不再發放《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取消就業報到證補辦、改派手續,不再將就業報到證作為辦理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落戶、檔案接收轉遞等手續的必需材料。
就業報到證有什么用處
就業報到證,由1999年以前的“派遣證”轉化而來,是應屆普通高等學校、應屆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普通高等教育統招生)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也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時,須持“報到證”。由教育部印制,省、市、自治區教委(教育廳)簽發,分上下兩聯,上聯交畢業生本人報到使用,下聯由學校裝入畢業生檔案。
就業報到證是畢業生轉移人事檔案關系和戶口關系的憑證。
就業報到證的用途主要包括:
1、是教育主管部門正式派遣畢業生的憑證;
2、是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的憑證;
3、是用人單位接收畢業生的重要證明;
4、是任何一個合法的人才中心、檔案管理機構接收畢業生檔案的證明;
5、是用人單位給畢業生落戶、接管檔案的重要憑證;
6、是畢業生的干部身份證明。
大學生就業前景和趨勢
社會對于畢業生學歷層次的需求越來越高。目前我國社會中高層次的人才嚴重短缺,對高層次的復合型、外向型和開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近些年,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總體需求信息量呈逐年遞減趨勢。同時,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也存在較大的差距?,F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重在人品和能力,對專業反而相對看得淡一些。
且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居高不下的問題,仍然是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主要難題。有些畢業生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單位”,但同時又有許多基層一線的用人單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畢業生,特別是西部欠發達地區難以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客觀上反映了畢業生求高薪、求舒適、求名氣的心態較為普遍。
在供需形勢總體平衡的前提下,存在著諸多的不平衡現象。不同專業之間的需求冷熱差距相當明顯。短線專業的供需比可達1∶30,而有些長線專業的需求則幾乎為零。高校專業結構調整的滯后也影響大學生的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己經市場化,但大學的教育體制改革較緩慢,表現在專業設置調整后,畢業生所學習的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這是制約高校畢業生就業最突出的原因。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缺乏科學的需求預測和規劃,有較大的盲目性,專業人才的產出與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給嚴重大于需求。
不同地區之間的需求反差現象也相當明顯。越是經濟發達、知識人才密集的地區,對于高校畢業生的需求越急迫,接收畢業生的量越大;而一些經濟相對落后、人才稀少的地區,反而越不好安排畢業生。同時這些邊遠地區或內地不發達地區,仍然實行計劃分配的做法,不利于畢業生求職就業;有些地區實行地方保護政策,收城市增容費,辦理畢業生接收手續復雜,戶口指標審批難。
應屆畢業生適合8大工作有哪些
1、銷售
提名理由:在每一個發展正常的公司,銷售人員開的車都比老總的好。千萬別因為各個行業銷售人才缺口的百萬量級就一腳踏進來,專家們說,做到了顧問型銷售的才是一流,并非人人都能練就九陽神功第十重。
銷售是一項報酬率非常高的艱難工作,也是一項報酬率最低的輕松工作。銷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小可做一針一線,大可做跨國集團。但究其本質,都是相似的。你的行動決定了你的報酬。
你可以成為一個高收入的辛勤工作者,也可以成為一個收入最低的輕松工作者。這一切完全取決于你對銷售工作是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做的。
2、IT工程師
提名理由:無論是熬夜干活的“軟件工人”還是閑著數輛保時捷跑車沒時間開的金領新貴,這個行業給了每個從業者均等的朝陽曙光,不信?看看那些跟“刀抗母”有關的公司股票吧。
隨著人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掌握電子信息產業技術的人必定身價隨之上漲。
在這一點上,似乎全世界都達成了共識:根據美國人力資本服務機構DBM公司對其數千名職業顧問和再就業專家進行的調查發現IT業的工作需求將大幅反彈。位列增長最快工作排行榜前20位的工作中,有七種工作需要專業計算機技術。
此外隨著有閑階層的出現,網絡游戲會越來越發達,相關產業以及服務方面的人才缺口也將達到百萬以上。
這是一個需要承受巨大工作壓力的職業,目前薪資收入一般在15萬元左右,那些擁有尖端技術的工程師還會有更好的薪資收入。
3、建筑設計師
提名理由:房地產有多熱,建筑設計師就有多熱。更何況,他們的衡量標準不是工作量,而是創意。國內高級建筑設計師的年薪在30-100萬人民幣之間,那些因為一項設計而改變城市的設計師的年薪則不可計也。
4、高級技師
提名理由:哪所大學能培養出高水平的汽車修理工?培養出一個高技術的藍領會比寫字樓里案頭工作的白領更有價值,因為他們并非理想中工作的主流,高級技師已經成為稀缺資源。
5、公務員
提名理由:100萬人爭考公務員的場面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一個來自清華大學的應屆生說:前幾年,幾乎所有同學都一窩蜂考托出國,現在大家都忙著備戰公務員考試。公務員的工資可能不吸引人,但“有錢難買我得閑”。
100萬人爭考公務員的沸沸揚揚的場面很能折射出該職位的市場價值。單純就職位薪資而言,公務員的職位收入并不能進入職業薪資收入的前列,但該職業的舒適程度似乎沒有任何職位可以倫比。
公務員崗位穩定的優點,在社會很多行當不再提供“鐵飯碗”的背景下越來越顯著。許多公務員規規矩矩過日子,把職業穩定性加進去,終生是當地的中上收入水平。
公務員這個職業,舒適性較高,隨著“大市場,小政府”的實施,公務員職位將日益稀缺,市場價值不斷提升也在情理之中。
6、職業經理人
提名理由:職業經理人!這個游戲只適合有才能有野心的人玩。在這個職業,你有權調配手中資源和千軍萬馬;有可觀的收入,有受人尊重的理由,有實現價值的平臺。
職業經理人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強勢的經濟推動力量——公司的發展依賴職業經理人,一個企業的好壞與否、成敗與否,完全依靠職業經理人。
7、人力資源總監
提名理由:二十一世紀最貴的是什么?人才?非也!找人才的人。千里馬易得,千里馬經難求。人力資源部門的位置正在上升成為組織管理者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
社會進入到21世紀,企業管理也變為主要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隨即被提升到戰略層次,之前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人事管理工作也轉變為戰略管理的下層建筑。
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來講,為了更好扮演老板戰略伙伴的角色,也必然要求他將這些基礎性工作外包給專業機構操作,以便自身騰出時間和精力進行戰略層次的思考。
企業對人力資源外包服務重復性需求,才使人力資源外包獲得發展的足夠動力。人力資源外包活動不是針對某一個企業,而是滿足于這一類服務需求,這是人力資源外包的社會屬性。
8、投資經理
提名理由:首先,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才能成為投資經理;其次,優秀的投資經理永遠是被錢追著跑;最后,生產工具只有一副頭腦而已。投資經理目前的人才缺口為3-5萬,未來三年的需求量將成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