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起!多項高招政策有調整
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從2024年高考開始實施。
這次高校選考科目優化調整,主要是強化了相關專業對高中學習物理、化學科目的基礎性要求。高校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絕大多數“理工農醫”類專業均要求中學階段必選物理、化學兩門科目。此外,部分高校根據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要求,還對經濟類、金融類、管理學類、心理學類等專業提出了選考物理的要求;對文物保護技術等專業提出了選考化學的要求。
到2024年基本實現
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全覆蓋
到2024年基本實現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全覆蓋,不斷提升省級統考水平和質量。2024年起,不再跨省設置校考考點。
2024年起,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和人才選拔培養要求,實行分類錄取。逐步提高高考文化課成績要求,切實扭轉部分高校藝術專業人才選拔“重專業輕文化”的傾向。
僅三所高校可招
一定數量英語專業保送生
2024 年起,除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外交學院可繼續招收一定數量的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生安排在英語語種相關專業,其他高校招收的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生均安排在除英語以外的小語種相關專業,鼓勵高校培養“小語種+”復合型人才。
高水平藝術團不再
從高校招生環節選拔
2024年起,高水平藝術團不再從高校招生環節選拔,由相關高校從在校生中遴選培養。
高水平運動隊專業測試
全部納入全國統考
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報名條件,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含)以上技術等級稱號者方可以報考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運動隊考生文化考試成績全部使用全國統一高考文化課考試成績。專業測試全部納入全國統考,由國家體育總局牽頭組織實施,高校不再組織相關校考。
2024年起,招收高水平運動隊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對考生的高考成績要求須達到生源省份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其他高校對考生的高考成績要求須達到生源省份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80%。對于體育專業成績突出、具有特殊培養潛質的考生,允許高校探索建立文化課成績破格錄取機制。高水平運動隊錄取學生中,高考文化課成績不低于招生高校相關專業在生源省份錄取分數線下20分的學生,可申請就讀相應的普通專業。其余學生限定就讀體育學類專業,原則上不得轉到其他類專業就讀。
此外,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報名條件,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含)以上技術等級稱號且近三年在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規定的全國性比賽中獲得前八名者方可以報考高水平運動隊。
2022高考的招生方式是什么
1、按分招生
按分錄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高考,是我國高校招生的主要選拔方式,是教育部考試中心或相關省市的自主命題。各省市高考政策以各地公布為準。
2、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力的優秀學生,為自主招生考試做準備。一般要通過四個層次,分別是報名、初試、高考、筆試和面試。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一般需要是在高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異,在某一領域有特長,在各種競賽和比賽中獲獎的考生,以及在高中階段科技創新和發明創造方面取得突出成績并獲獎的考生。具體條件以相關院校自主招生簡章公布為準。
1、 綜合評價招生
一、參加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單獨發布招生簡章;
二、考生網上報名申請;
三、考生參加高考外還需參加招生院校組織的校測;
四、綜合評價招生錄取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高校綜合測試成績、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并按一定的百分比例計算形成考生綜合分,最后按綜合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其中高考成績占比不低于50%。
4、保送生招生
保送生是由某些中等學校推薦保送,經有關普通高等學校考察統一,免予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而直接錄取的學生其實,簡單的說,保送生就是無需參加高考,經過學校推薦,就可以進入大學就讀。
5、三大專項計劃招生
三大專項計劃為: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
2022能報考三大專項計劃
一、哪些區域的學生可以報考
國家專項計劃:定向招收貧困地區學生。實施區域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
地方專項計劃:定向招收各省(區、市)實施區域的農村學生。具體實施區域由各省(區、市)根據本省情況確定,實施區域要對本省(區、市)民族自治縣實現全覆蓋。
高校專項計劃: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具體實施區域由各省(區、市)根據本省情況確定。
注意:
1.國家專項計劃招收的學生若在規定的貧困地區實施區域內,城鎮戶籍和農村戶籍均可報考。
2.想要報考三大專項計劃的學生要及時關注各省發布的實施區域名單,不要錯過升學機會。
二、對應區域的學生還需哪些報考條件
國家專項計劃: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條件:①符合2022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②本人具有實施區域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具有當地戶籍;③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
地方專項計劃:報考條件由各省(區、市)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
高校專項計劃: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基本條件:①符合2022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②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在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③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
新高考政策和以前的區別
1.文理分科不同
以前高考將普通高中生分為文科生和理科生兩類,數學試題也是文科理科不同。現在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學生將依據個人學習興趣、學科優勢和高校分專業選科要求選擇確定等級考科目,學生的知識結構將變得更加多元。
2.科目與分值不同
以前高考的考試科目分為兩類:語數外+理綜(理化生)、語數外+文綜(史地政)。其中,語數外每科滿分均為150分,文綜或理綜滿分均為300分。
新高考實行“3+3”模式,前一個“3”是指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數外三科,每科滿分均為150分,其中外語進行2次考試;后一個“3”是指考生自主選擇的3門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自主選擇3科參加等級考試,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新高考還有“3+1+2”模式,所謂3+1+2,其中“3”代表語、數、外三門必考科目,“1”指的是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課,最后這個“2”是指從政治、生物、化學、地理中選2門課。
3.招生錄取模式的變化
現行夏季高考的招生錄取模式是由招生學校依據考生的高考總成績擇優錄取考生。新高考后,夏季高考采用“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即:由招生學校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考生。
新高考政策好嗎
新高考一改之前的文理分科模式,帶來了12種選科組合,在選科上更側重于學生的興趣特長等。
但是,新高考選科看似選擇更寬,實際上卻變窄了,而且后續也帶來了很多弊病,讓不少考生在新高考中“栽跟頭”。即使是學霸,一旦選科不慎,同樣會在新高考遭遇“翻車”現象。
其實,新高考實行新模式,目前并未全面實施,很多省市尚處于“吃螃蟹”的第一年,對新高考的了解并不透徹,選科時難免會出現失誤。
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愛好或特長等,選擇自己具有優勢的學科組合,可以實現學生高考分數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