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山西分數線公布
1、志愿表格中除高考成績外,其余內容全部由考生本人逐項認真填寫,不能委托他人代寫,要求用鋼筆書寫,勿用圓珠筆。要書寫工整,字跡清楚、不能涂改;2、凡報考外語和藝術院校專業的考生,可兼報文史類的其它系(科)專業,報考科技外語專業和體育院校專業的考生,可兼報理工農醫類的系(科)專業。3、考生要按當年本省、區招生委員會公布的各類院校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計劃認真、慎重地選擇每批志愿,將選擇好的各批志愿學校及專業仔細地填入志愿表格中指定的欄目內,不可草率填寫。志愿表格上交后,一律不準更改。4、考生所填的每張志愿表格中各批志愿學校及專業的順序要嚴格一致,學校與專業的代碼要準確無誤,以便將考生的各項信息正確地輸入計算機內儲存。
高考山西分數線公布精選篇2
一、一分一段表
一分一段表指的是每一個分數在全省的考生有多少名,它能夠幫你計算出自己排位。指全省同科類的考生的檔案分從高到底的排列,再按每一分一段,統計出本段的人數,從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分段的本段人數相加,就是累計人數。
二、梯度志愿
梯度志愿是一種投檔模式。遵循“志愿優先、遵循分數”的原則。提前批高校在院校招生計劃數的120%以內自主確定投檔比例。
這一批次允許考生填報若干個按順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稱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錄取時,凡第一志愿填報同一所院校的考生,遵循從高分到低分按計劃比例進行投檔;第一志愿投檔錄取完畢后,才進行第二志愿投檔錄取;第二志愿錄取結束后,再進行其他志愿投檔,依此類推。
三、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種新的投檔錄取模式,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對同一科類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即所有考生排一個隊列,高分者優先投檔。每個考生投檔時,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
四、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全省考生高考成績水平和招生計劃,按一定的比例確定的投檔新生的各批次、各科類最低成績標準。
招生院校只能在本院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錄取考生,只有高考特征成績達到或超過批次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可能被投檔到高校,由高校選擇錄取。
由于重點高校都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因此本科第一批次的控制分數線又被稱為“重點線”和“國本線”。相應地,本科第二批控制分數線又被稱為“省本線”和“本科線”。
五、院校調檔分數線
院校調檔分數線又稱調檔線,是指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愿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調檔分數線。省招辦在投檔過程中,將填報了該校志愿且成績在批次線上的考生檔案,按特征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進行投檔,自然形成調檔分數線。
通常情況下,許多院校調檔分數線往往高于批次線,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院校調檔分數線等于批次線。一個考生在升學志愿中選報了某高校,能不能被錄取,首先取決于他的成績是否達到了這所學校的調檔線。
六、高校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注明),層次(本科、高職或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
招生計劃分配的原則和辦法,預留計劃數及使用原則,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系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七、專業級差
“專業級差”是院校在安排考生專業時,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一個或幾個分數值,來確定選報不同專業志愿考生的錄取專業,這種分數值就是“專業級差”。
也就是院校在錄取考生第一專業志愿和非第一專業志愿時的分數差額,各專業志愿間級差分數,如3分、2分、1分等。例如,某高校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級差分為“3、1、0、0”。也就是說,該校第一、二專業志愿之間分數級差為3分,第二、三專業志愿間級差為1分,其余專業志愿之間級差為0分。
八、三大專項計劃
根據教育部政策,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計劃統稱為“專項計劃”;
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簡稱為“國家專項計劃”;
地方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簡稱“地方專項計劃”;
農村學生單獨招生計劃簡稱為“高校專項計劃”。
國家專項計劃定向招收貧困地區學生。地方專項計劃定向招收各省(區、市)實施區域的農村學生。高校專項計劃定向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
九、投檔比例
即調檔比例,是指某一院校在考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調閱考生檔案數與院校招生計劃數之間的比例。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的地區,院校的投檔比例一般在100%~110%,并在各院校的《招生章程》予以公布。
例如,一本批次的某高校在某省當年招生計劃為100人,公布的投檔比例為110%,那么,省級招生部門在錄取投檔時,在生源充足的情況下,則要向該校投檔110人,供高校擇優錄取。該省招辦向該高校首次投檔,其中第110人的分數,就是該校當年在該省的調檔線。這110人經該高校按“德智體”全面考核后,選擇錄取其中的100人,其第100人的分數,就是該校當年在該省的實錄線或叫最低錄取線。
一般來說,實錄線≥調檔線≥省控線。
十、錄取批次
錄取批次是省招生主管部門為高效開展錄取工作和優先照顧重點院校的錄取,劃分時間段分期分批地錄取。一般分為: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本科三批次;專科批次。
提前批次,是軍事院校、公安院校、藝術和體育類等院校錄取批次;本科一批次,是重點大學錄取批次;本科二批次,是一般普通院校錄取批次;本科三批次,是獨立學院、民辦院校錄取批次。
目前,許多省份把三本劃歸或合并到二批次錄取,有些省份一本二本批次也已合并。考生前一個批次錄取不了的,可以參加后一個批次錄取,但后一批次的考生不能跨界進入前一個批次的錄取。
十一、大小年現象
是某些院校在歷年招生錄取中,報考人數(批次最低控制線上)很不穩定、起伏較大,引起該校錄取線較大幅度波動的趨勢。
十二、線差
線差分可分為考生線差分、高校錄取線差分。
考生線差分=考生的高考總分-省控分數線
如李同學高考成績500分,所在省份二本分數線為485分,那么該生線差分就是15分。
院校錄取線差分=投檔分數線-省控分數線
如X大學錄取投檔線為505分,某省二本省控線為485分,那么該校錄取線差分為20分。
線差的作用主要用于對不同年度的錄取分數進行分析和比較,因為很多院校在不同年度的錄取分經常會發生很大變化,但錄取線差波動一般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