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錄取分數線
湖南高考錄取分數線精選篇1
高考本身和隨之而來的那個暑假,也許是很多人人生中對比最強烈的兩段人生旅程。有人說過,高考前的日子也許是我們一生中離科學家最近的年代,是知識最淵博的時候。當知識的庫存到達這個最高點以后,接下來的日子很多人選擇了放下一切,去追隨另一種讓自己更加舒適的狀態。高考后的那將近3個月的時間,成為了放肆發泄的時間。
后高考時代,有人選擇了為自己充電加碼,有人選擇了接觸社會體驗生活,有人選擇了開啟懵懂青春的愛情。不管你是文藝騷年還是普通騷年、學霸騷年還是2B騷年,都曾用自己的方式致“后高考時代”。
學習篇 家長逼學車生活逼學廚
新疆人古冬冬(化名)在成都工作一年多,20__年高中畢業的那個夏天,剛剛考完試,老爸就和他商量去駕校學車。
接下來的一周是學習理論考試的時間,高考時的背功還在,輕松過關。訓練科目的10多天時間,對古冬冬來說是一項煎熬。每天下午兩點出門,6點回家,在烈日下和其他學員擠在一輛沒開空調的桑塔納上,經歷著“一塊豬肉被烤成肉脯”的感覺。偶爾同學們打電話約出去玩,他都只能非常痛苦地拒絕。
事實上,古冬冬的這個暑假除了學車以外,還學了一件事:做飯。做飯和學車一樣,都是在非情愿狀態下練就的。當時他姥姥因為肺炎而住院,父母上下班之余還得照顧姥姥,于是,高中忙于學習、日常生活技巧完全一竅不通的古冬冬和與他同樣一輩子沒有做過飯的姥爺一起守家。
“女學霸”充電自費學電腦
目前已在成都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劉小姐來自華北平原。她的家鄉向來以“學生特別會考試”、“高考競爭慘烈”而著稱。在高中尤其是高三,除了體育課還能“茍延殘喘”,美術課、音樂課、計算機課等副科全部都要用來給主科補課。到高中畢業時,大部分家里沒有電腦的同學幾乎對電腦操作一竅不通。
20__年的夏天,在高考查完分知道自己已經是整個縣里文科第二名的時候,劉小姐做出了決定:報名參加電腦培訓班。“雖然對當時我們家的境況來說,培訓費是相當高的一筆開支,但也許是對于高考以后的嘉獎,父母都同意了。”想到上大學后用電腦的地方比較多,在父母支持下,劉小姐背著鋪蓋卷兒,來到市區學習電腦操作。
“現在想起來,其實都是非常基本的操作,打字,操作office軟件等。”劉小姐學電腦的地方是專業培訓學校,學校要求住宿,沒有特別情況不能輕易出校園。那一年,首屆《超級女聲》熱播,劉小姐和同學白天學習電腦操作,晚上就看《超級女聲》的比賽消遣。“大概是上了3周課,等到培訓班上完了,錄取通知書也收到了,就開始準備入學事宜。現在覺得那個夏天真是過得超級充實。”
直到現在,劉小姐的生活中仍然帶著讀過電腦培訓班的烙印——在85后中,她是少有的用五筆打字的人,因為當時電腦培訓班只培訓五筆打字法。
表白篇 表白與戀愛遭女神拒絕
20__年6月8日晚10點,德陽市某個小KTV里,17歲的王天宇用當年的“街機”諾基亞5300發出了電池用光前的最后一條短信,“我喜歡你,做我女朋友好么?”發完短信的幾秒鐘后,手機黑屏。他收到了電池用光前的最后一條短信,“我早就把你當親人了。”
用同學歐陽小瑩的話說就是:“這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狠,也是最溫柔,同時否定一切回旋余地的拒絕。”作為高考結束當天晚上全中國無數個被拒絕的男孩之一,王天宇絕對不是最傷心的那個,但卻是足夠傷心的那個。
王天宇事后承認,他其實從很早之前就對伏晴晴動了情。他說,原本的計劃是伏晴晴要是答應了他,他不論如何都要和對方報填同一所大學,“要是她沒答應我,我也要跟她一個學校,至少保證以后和她在一起的人不比我差。”故事的結局是,兩人還是上了同一所大學,然后,伏晴晴有了男朋友,不是王天宇。
打工篇 為體驗賺錢賣書做搬運
“5塊一本,買夠4本,打9折。”在20__年6月下旬,仁壽縣的某個中學門口,一個皮膚黝黑,瘦得不行的小男生擺起了書攤,海淀、黃岡和一切讓當時以至于現在學生看見都會抓狂的教輔書。所有的書都是他從盜版書商那里進來的,老板看他年紀小,幾乎以成本價批發給了他。
但是這個剛剛參加完高考,名叫李騰龍的男生沒有意識到,6月的學校只剩下空蕩蕩的教室,沒有剩下愿意掏錢買盜版教輔的苦逼學生。不過,原本和陌生人搭腔都不大敢的他,卻在半個月后已經能巧舌如簧地說服路過的初中補習生提前買下高中的教輔書,而且,還是盜版的。在人生第一次擺攤相對失利后,李騰龍轉身投入了超市的門下,這一次,是當搬運工。
“早上6點起,晚上12點睡覺,中午還沒有午休。一天就掙30塊錢。”為什么不在高考之后“瘋狂”地玩樂,李騰龍說,“也許就是想做點不一樣的事吧。老是聽父母說賺錢不容易,自己也想體驗下賺錢的感覺。”
湖南高考錄取分數線精選篇2
由于湖南高考分數線還未公布,所以小伙伴們可以參考往年的高考分數線作為參考。
湖南高考錄取分數線精選篇3
首先,相同層次院校不同地域錄取差距大。很多考生非常看重大學所在的地理位置,一些地處沿海地區、發達城市的大學,往往成為很多考生的首選。但考生必須清楚地知道,就同等辦學層次的學校而言,地處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學錄取分數線一般都要比中西部地區大學高,對于分數超出某批次控制分數線不多或根本就沒有成績優勢的考生來講,報考地域較偏的院校錄取幾率更大。
其次,熱門專業不同地域錄取分數相差大。以近年來最熱專業之一的醫學類專業為例。一般來說,處于西北、東北地區院校的醫學類專業錄取分數就比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院校醫學類專業低,有的不同院校相同專業的錄取分數差值甚至達到了幾十分之多。
再次,不同地域院校各有所長須綜合考慮。從高校辦學特點上講,不同地域高校,辦學特色也比較鮮明,即使是相對地域偏些的高校,不少學校也有自己的優勢學科和專業,而不能僅以學校所處地域作為判斷學校辦學質量和水平的依據。
最后,對分數相對較低考生來說,選擇學校更要注重地域的豐富性。如果考生都往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擠,則容易造成志愿扎堆人為“提高”分數,從而使得競爭更加激烈,尤其是對于那些分數比較“尷尬”的考生,如果把選擇的覆蓋面放大些,多關注地域較偏的學校,錄取幾率則可能更大。
因此,錄取場相關負責人提醒,考生選擇學校時,首先應看自己是否適合這所學校(專業),而不要太看重這所學校所處的地域位置。只有在淡化了地域因素之后,選擇面才會更加廣闊,尤其在選報征集志愿的院校時,地域選擇的多樣性可能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