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弟子規感想800字
《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先師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特別要講信用;然后要有一顆慈悲的愛心,對一切事物都平等博愛,善待天地萬物,自覺保護生態環境;更要主動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最后在利用剩余的時間和精力,來好好地學習其他有益的學問。
我們90年代的小孩,似乎每個人都呈現出不同于別人的個性。有的.時候,我們愛去哪就去哪,根本不會跟父母說;有些時候,我們回到家里,就一頭栽進房間里,根本也不會跟父母說。其實,在背后的父母都隱含著無比的擔心。孩子在外邊的時候,擔心他是否迷路了,被拐了。我們根本不會想象到他們的焦慮,只會自己玩,不會想到別人的感受。我們愛我們的父母就該“出必告,反必面”,即出去的時候告訴父母知道你們去哪里,回來的時候,要當面告訴父母我們回來了,讓他們放心。
曾經,我跟我的哥哥姐姐們相處,或許是因為我們玩得太熟了,所以我總愛直稱呼他們的名字。也許是因為習慣了吧,我叫他們名字時候,他們也不見怪,哥哥姐姐們也沒跟我說過什麼怨言。但其實,他們自己背后可能有些怨言,但卻不會跟我說任何,或許怕我難為。我愛哥哥姐姐們就該“稱尊長,勿呼名”,即稱呼長輩的時候,不要直稱呼他們的名字,要稱號“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稱呼,尊重他們,因為他們是長輩。
我最喜歡不分大小的跟長輩說話。有的時候,遇到我跟他們意見不同時,我總愛大聲反駁,不分尊卑。他們有時候也會教訓一下我,但我總是這樣子左耳入右耳出,不太理會。其實,他們內心也很不滿,但也不會狠狠地罵我,而我也不會想到這一點。我們愛長輩就該“尊長前,聲要低”,即與長輩說話的時候呢,聲音要柔和適中,不要大大聲音地駁回,雖然他們比不會很嚴厲地教訓,但其實他們內心也不好受的。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2
《弟子規》是國學經典的一部分。假期中,我和媽媽一起誦讀、理解,真的是收獲不小。
“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蔽以凇墩撜Z》中就讀過,是這樣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备嬖V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應該怎么做。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告訴我們要不斷的反思自己的行為,做一個見賢思齊,道德高尚的人。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备嬖V我們學習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的理解、掌握、運用。
《弟子規》教我們做一個有孝道、有道德、有誠信、善學習的人,真是讓人受益匪淺。我記得曾在中央12套“第一線”欄目中看過這樣一個節目《遲來的愛》,講的是海南某監獄的事情,這個監獄在對犯人進行改造中,不僅僅限于政治學習和法制教育,而是從人的洗心動念處入手,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倫理道德教育植入監獄的勞動改造中。他們選擇的是《弟子規》,誦讀經典與“親情幫教會”的開展,觸動了服刑人員內心的道德律,讓服刑人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或許就是“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觸動了他們的內心吧。
不過,《弟子規》中也有我覺得不妥當的,比如說:“邪僻事,絕勿問”、“不關己,莫閑管”,我覺得就是現在說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做人做事這樣子總是不好的。媽媽說:國學經典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多的理論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學習都有所指導,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根據現在的情況進行思考,批判性的學習接受,也就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磥碚b讀《弟子規》,不能一味的死讀死記,還要動腦思考,活學活用呀!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3
《弟子規》這本書的內容,是圣人對學生的訓示,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還要對自已行為約束,誠實可信,博愛眾生并親近有德行的人。
百善孝為先,而“孝”和“弟”這兩個字則是弟子規貫穿中心的“一條線”?!靶⒌堋崩锩孢€包含一個很重要的態度,就是恭敬之心,對長者的恭敬。而一個人的道德、學問都是從“孝”跟“敬”當中不斷地提升。其實一個人只要做到“孝”跟“弟”,相信他就可成為國家棟梁。
學習《弟子規》,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常常讀《弟子規》,并細細思量,我真是受益匪淺,感慨良多啊!
父母把我們帶到人間,他們用自己濃濃的親情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對父母來說,我們是上天贈給他們的禮物,但在我們心中,父母是無可替代的,爸爸、媽媽良苦用心,諄諄教誨的話語,你們也常常隨著自己的意愿,想聽就聽吧,若有一點不如意就頂撞回去,以至離家出走,更厲害的,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今天想來,你們不覺得慚愧嗎?
羊跪乳,鴉反哺,為人子女理當“孝”字為先。“孝”就是心懷感激,用愛作出回報。我們的父母大都承擔著家庭的負擔,每日里,有的或在工廠車間、野地農田辛勤勞作,有的或在書山文海之中與科學技術領域艱辛探索,他們用汗水和心血努力回報社會,同時還對我們呵護有加,似明燈引領我們一步一步前行。作為兒女,每天惦記著父母,為父母辛勞,這應該是做人的起碼良知,是作為后人應盡的最基本的責任。我們現在年紀還小,有些事情還無能力做到,但按照父母的意愿與希望,抓緊時間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每天讓父母開心,這無疑是我們今天必須努力去做的。我認為這才是一個學生所盡孝道的最好體現。
“入則孝”,一個在家能敬重、孝順和關愛父母長輩的人,其品格與德性的延展必然會有一顆感恩于博愛之心,就一定會在社會生活中始終善行善為,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古有大孝之女花木蘭,大孝之男岳飛;今有著名孝子許世友無不為國家民族創下驚天偉業便是有力例證!
我深信:“心中有愛,就有‘孝’?!备改感枰氖恰罢鎼邸?,而不是敷衍了事的“奉養”。我們要誠心孝順父母,并化成行動,這樣父母一定會非常感動,那也就能報答父母恩情的萬分之一了。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4
在暑假里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使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在生活中首先要孝順父母,愛護兄弟姐妹。要想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講信用。以前媽媽說我做錯事的時候,我總是很不耐煩,現在我知了這樣是不對的。在暑假里我幫媽媽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掃地,拖地,收拾自己的書桌……弟子規使我變成了一個懂事的孩子。
《弟子規》里有這么一句話:“借人物,及時還;人借物,有勿慳。”在書中的解釋是說:借了別人的東西,應當及時歸還。如果別人向你借東西,有的話就痛快的借給別人,不要小氣。我想起有一次我的水性筆沒墨了,問同桌借。她卻說::“不借!這是媽媽買給我的,可好寫了,我怕你會弄壞的!”我很生氣,一節課都沒有理她。在我苦苦哀求下,媽媽終于幫我買了一支有喜羊羊和美羊羊彩色圖案的水性筆,我可喜歡了,于是心想:要是同桌來借筆,我堅決不借!哼!誰叫她先前不借給我!機會來了,下午第一節寫字課,我拿出筆來,故意慢慢地寫,想象著同桌會怎樣來借筆。可左等右等等不到,卻感覺身后有人拿尺子戳我?;仡^一看,原來是郭全。他用哀求的眼神對我說:“我筆沒墨了,借你的一支?!蔽冶緛聿幌虢璧?,可他又不是同桌,好像應該借。但我這只水性筆那么漂亮,萬一他弄壞怎么辦?
這可是我求了媽媽好久才買的呀。本來是要向同桌炫耀的,現在卻要借給其他人。借還是不借呢?猶豫中,同桌卻說話了:“他不會借的,要是我,我也不借!”我這時才發現同桌說的話有點對,一支新的筆,誰不愛?還真有點不想借。可是,如果不借給他,不就像我昨天沒借到筆那樣難受了嗎?哼!我才不像你這么小氣呢!
想著,我趕緊把筆遞給郭全,還叮囑他:“要小心用啊。”他點點頭,充滿感激的說:“謝謝你!”從此,不管誰問我借東西,我都會借,因為我體會到了借不到東西時難受的心情。通過這件事我感悟到,問別人借東西時,如果別人不借,不要埋怨他們,或許他們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別人問我們借東西時,我們有的就一定大方借給他,否則別人會很難過的,可能下次我們再問別人東西別人就不借給我們了。如果沒有也明白告訴他,好讓他再問別人借。就像老師說的:“好借好還,再借不難?!?/p>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5
今年暑假,爺爺要我學習《弟子規》。他說這本手冊主要講述了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要我對照自己的行為認真閱讀。我一聽來了興趣,心想自己平常是許多大人夸獎的好孩子,應該不會與書中所說的有多大差距吧。
我每天認真閱讀《弟子規》,慢慢地,我發現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上還存在許多缺點。
《弟子規》中說:“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笨墒俏夷?房間里亂七八糟,床上一個文具盒,地上一支鋼筆,三年級的書和四年級的書被胡亂地堆在一起。墻壁也成了一幅五花八門的“展覽圖”,這邊畫個小白兔,那邊畫只大老虎。我的書案成了我的“調色板”和“算術驗算紙”,盡是五顏六色的圈圈和橫七豎八的算術式。還有,奶奶經常叫我整理房間,而我卻我行我素。比如練毛筆字,我有時忘記蓋上墨盒,奶奶說一走進我的房間,就會聞到一股墨汁“香味”。她還從洗衣機里撈出過一件“黑衣”。咦?我怎么會有黑衣服呢?原來是我不小心把毛筆扔到洗衣機里去了。唉,真是粗心大意。
《弟子規》中說:“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薄半m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笨晌移蜁鲗?,我的書桌成了“舊書攤”,要想找一本急用的書,簡直比登天還難。在看書時,如果有同學叫我去玩,我就會一蹦三尺高,把書往身后匆匆一扔就溜出去了。一本新書在我手上用不了幾天就會變成“爛渣書”,你看,四年級的數學書被我折騰得“粉身碎骨”,語文書也成了“書a耙”,可我從來不去理會它們?,F在想來,我的好好整理一下,保持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弟子規》中還說:“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唉,說到這一點,我很慚愧。我只要一生氣,往往會大發雷霆,任憑誰怎么開導,我都不理睬。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下棋,只要爸爸的棋子比我的多,我就嘀咕著不想再下。不管爸爸怎么說,我就是不下。最后,當然免不了讓爸爸舉起“手”向我揮來。雖然我不敢再頂撞,但是我還是堅持不肯下。我主要是害怕失敗。我現在知道了,這種陛格不好,需要慢慢改掉。
讀完《弟子規》,我認識到了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上的缺點,也找到了改正缺點的信心,因為“圣與賢,可馴致”!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6
《弟子規》那本金色的小書,短小而精悍。傳承著中華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凝聚著一輩輩人。
那一個笑聲與淚水交織的夏天,別了母校,剛摘下紅領巾,滿帶稚氣的我考上了華泰。剛開學,學校就發了一本小小的書——《弟子規》,還要全文背誦。剛開始,我只是應付著讀著。一天早上,家中停了電,出于無聊,我隨手拿起那本小書看了起來。漸漸才發現它——《弟子規》的內容如此精彩。
我讀它、品它,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讀了弟子規中的的《入則孝》后,讓我感到十分慚愧。原以為為父母做幾件家務事就是“孝”了,現在才發現其實什么是“孝”我一點都不懂。反而,父母對我百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要的東西想方設法的滿足我,還反倒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甚至有時候他們對自己過于擔心還覺得他們很煩,討厭他們。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記得有一次,吃飯的時間到了,媽媽喊我吃飯,而不聽話的我卻始終沉迷于精彩的電視節目中不肯離去,媽媽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應付,等到爸爸媽媽都吃完了,我也沒有去。等到節目結束了,我有感覺肚子餓了,走出房間一看,桌上已沒有飯菜了。我氣憤極了大喊:“媽媽,我要吃飯,怎么沒有了呢?”媽媽急急忙忙的從房間走出來:“沒有了!你要吃飯?我給你去做?!庇谑菋寢尲贝掖业臑槲胰プ鲲垺?。而我還在埋怨著…。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太不應該了
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當我們蹣跚學步時,是他們用他們溫暖的大手緊握你的小手;當我們生病時,是他們將我們擁入他們暖和的懷抱;當我們學習遇到困難時,是他們為我們耐心的講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對我們無私的付出。你們發現過嗎?他們頭上已悄悄爬上歲月的痕跡——因我們而生——那一絲絲銀發……
感恩父母,他們只需要你以后過得好就好,他們只需要你在他們工作勞累時在他們耳邊輕輕說的那一聲:我愛你們。
品讀《弟子規》,品讀《入則孝》,實踐《弟子規》實踐《入則孝》。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做人基本準則——《弟子規》吧!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7
《弟子規》這本書短小而精悍,它傳承了中華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 聽媽媽的話……”每當聽到周杰倫這首歌,我就會想到一句經典的話——百善孝為先。而《弟子規》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讓我明白了“孝”字當先。
在我“呀呀”學語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弟子規》。小時候的我能把《弟子規》倒背如流,卻不明白其中的深刻的道理。直到今年學校舉行的《弟子規》千人誦讀活動中,我認真的去讀它,品它,才從中認識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入則孝”中的一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它讓我明白了要聽從父母的話、孝敬父母。小時候的我就是家里的“小皇帝”,整天被爺爺奶奶寵著,一點家務也不干。慢慢地我長大了,媽媽叫我做家務,爸爸吩咐我每天中午一回到家就煮飯,可我的惰性已成為習慣,覺得做家務是很無聊很累的事。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中午加班到12點多,我中午11點就回到家了,可我一回家,什么事也不干,在一旁看電視,當爸爸媽媽回來的時候,看見廚房里冷清清的,未免有一絲心酸。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長大了,要為父母分擔家務,多干活,這樣以后你才會自強自立。”當時聽了媽媽的話,冥冥之中有點感悟。再加上這個學期舉行的《弟子規》誦讀活動,我自讀自悟,知道了要要孝順父母,聽從他們的話。作為兒女,我們一定要孝敬父母,為父母分擔家務。我覺得父母親上班很辛苦,幫他們做家務是理所應當的?,F在,我每天中午回家都自覺地煮飯、晾衣服……媽媽也直夸我是個懂事的乖兒子。
品讀了《弟子規》,它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使我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兜茏右帯肪褪俏业牧紟熞嬗眩覍⑴c它一直相伴,學習這做人的基本準則。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8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簡簡單單的二十四個字概括了整篇弟子規的內容。第一句話就點明了弟子規是圣人們對我們的教導。后面十八個字把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部分都概括了,弟子規本身就講的是做弟子,做學生,做兒女的規矩,于是我們便帶著這樣的想法,開始讀弟子規。
初讀弟子規,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感受,等讀了五、六遍,六、七遍以后,才琢磨出點意思來,我反復讀,感受越來越深,這時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講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講的是和大眾相處時要相互愛護,并且親近有德行的人,多向他學習,這些都是非常重要不做不行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好好的學習對自己有幫助的知識了。整篇文章都在講應該怎么做兒女,應該怎么做學生,應該怎么做人。
我在讀弟子規,一定少不了父母的陪同。于是,我們一起讀弟子規,理解弟子規,交流心得。有一天,我在爸爸的手機上看到一條短信,叫養生小專家。里面說修身養性排名第一的就是寫毛筆字。因為我也寫毛筆字,所以我也深有體會,你在不靜心的情況下是寫不好字的,但是你沉下心來寫一會兒,心就會靜下來。正如余力學文一段中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說的一樣,你不好好寫字,心靜不下來,沉不住氣,在心理上就會得疾病了。古人在清朝康熙年代就已經知道這個道理了。
在弟子規里,在家要孝順父母,要虛心聽從父母的教誨;在外邊要尊敬師長,懂得長幼有序,并要學禮、懂禮等;為人處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誠實守信,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衣著要端正,說話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人在世上還要有一顆博愛的心,要愛天地萬物,愛萬物生靈,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養,更要親近有仁德之人,不強人所難等,這些是我得到的啟發。
讀完弟子規,理解完弟子規后,我發現我有些地方做得好,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好的地方我會繼續保持,并發揚光大,不好的我會改正并做到更好!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9
我相信大家對《弟子規》并不陌生,可是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樣的書?朋友們,請允許我把我與它的故事給你慢慢道來。
記得,我第一次與《弟子規》的親密接觸,是在三年級上學期的課外閱讀課。李老師對《弟子規》這本書很是情有獨鐘,老師說過,學習《弟子規》關鍵是要領會書中的道德規范、處世準則,以指引人生航船。只要我們深刻領悟書中要義,我們就不會在驚濤駭浪中觸礁,就不會在艱難跋涉中迷途——天呀!好厲害的樣子!時至今日,我仍然最期待李老師上的課外書閱讀課,覺得他深奧的言語背后必有深意。李老師的多次“慫恿”下,我竟能把《弟子規》一字不落的背誦下來。
每當我打開《弟子規》總序開篇——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李老師抑揚頓挫的解說言語和嚴肅的形象,總會在我腦海浮現。我終于理解李老師當時的解說,“總序開篇”從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么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
我發現在學校的文化長廊,或品讀或徜徉都是一種人生的享受。琳瑯滿目的古籍今典和沁人心脾的書香,讓人仿佛置身于與先賢古哲交談的文化盛宴……為什么千年前的《弟子規》對今人仍有如此重要意義?我想就像李老師說的那樣吧——它是堅強的,是不屈的。它的意義是讓人們難以抗拒的,它的真理是每一個人都應具有的。它的美麗,是世人共睹的。
讀書是有力量的,讀一本好書如同得知心的朋友讓人循循向善,讀一本經典則能開辟人生境界,讓人踏地頂天無愧于世。感謝李老師的“慫恿”讓我在浩瀚的書海中,發現并愛上屬于自己的美麗一角。我將以《弟子規》為范——我的老師,我的朋友,它指引著我走向黎明,引領著我走向成功。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10
在我的假期生活中,我讀過了許多的好書,有《皮皮魯系列》、《最后一頭戰象》、《再被狐貍騙一次》、《三國演義》等。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我的老朋友,它就是《弟子規》。當我走進一年級的殿堂時他就進入了我的腦海之中,但那時我是似懂非懂。可當我再次拿起它時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和做人的道理。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百善“孝”為先。也就是說孝敬父母和長輩是中華傳統的美德。我們在孝敬爸爸媽媽的同時,爸爸媽媽高興了,我們也會得到一份快樂的。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時,我不由的低下了頭,因為當爸爸媽媽有事情叫我的時候,我就像沒長耳朵一樣,沒有做到“應勿緩”。當早晨媽媽叫我起床的時候,我也沒有立刻就動身,總是懶洋洋的說:“在躺一會兒”也沒做到“行為懶”。讀完這幾句話以后,我立刻改掉了我的壞習慣。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我和弟弟玩,不小心把奶奶的花盆踢炸了。奶奶問我們的時候,我說了謊話。自從我學了《弟子規》“信”中的“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后,我明白了犯了錯誤能改正錯誤就等于沒有做過錯事一樣。假如犯了錯誤而加以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從此以后,我犯錯誤時都是勇敢地向爸爸、媽媽承認錯誤,并且改正錯誤,爸爸媽媽還表揚了我。
《弟子規》中的“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對我的感觸也挺深。早晨要早早的起床,晚上睡覺要晚一些。因為人的一生很快就過去,從幼年到老年是轉瞬即至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加倍珍惜眼前的時光?!吧賶巡慌?,老大徒傷悲,”“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所以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但是我們有些同學總是磨磨蹭蹭,不懂得珍惜時間,要知道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珍惜時間。我們都聽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所以從現在起讓我們共同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時間的主人。
最后,希望我們大家共同和《弟子規》手拉手,獲得更多的知識,做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11
同學們肯定都知道《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吧!但你們知道《弟子規》嗎?它全文僅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作者李毓秀用樸實無華、壓韻順口的語言講述了我國古代的基本道德和規范。我特喜歡!
《弟子規》里有“入則孝”、“兄弟睦”、“出則悌”、“信為先”等篇章,“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就是其中的一篇。它告訴我們,看到別人好的地方,就要向他學習,馬上下決心,立志要趕上他;即使相差很遠,也要立下一個長遠的規劃,逐漸趕上去。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那就是“見賢思齊”。
由此我想到了一件事。我從小就學舞蹈,由于個兒小,練基本功特別費勁,老是比別的同學“慢半拍”。別的同學在學“倒立”了,我還不會“下腰”;別的同學已能筆直地跨“一”字了,我還在用力壓腿……最讓我頭疼的是那個“側手翻”了。我生性膽小,兩手著地后右腿不敢蹬地騰空,所以只能像小青蛙一樣跳過去。見到同學們一個個翻得像模像樣,那樣的輕松,那樣的漂亮,那樣的“賢”,我既羨慕又著急。怎么辦呢?“思齊”唄!向老師請教,向同學們學習,非趕上他們不可。課間休息時,同學們都去玩了,我馬上跑到基本功王老師面前說:“王老師,我想學好側手翻,您能再教教我嗎?”“好呀!老師再給你講講動作要領?!蓖趵蠋煗M面笑容地說。老師耐心地把整個動作分解開,一點點讓我領會,還叫來一位做得好的同學示范。就這樣,我終有所悟,重新練習。一遍,二遍,三遍……當汗水浸透我的衣裳時,我已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一個側手翻了。我十分高興,堅定了學好側手翻這個基本功中技巧性特強的動作的信心,繼續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當課間休息結束、同學們圍過來的時候,我終于能穩穩地蹬、踢、撐、翻,表演似的來了一個漂亮的側手翻。啊,成功了!我欣喜若狂。
古人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止”即“之”)。此話說得好,我們確實應當見到崇高的道德和品行就要“仰之”,“行之”。我想: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會遇到眾多的“高山”, 一定會看到特好的“景行”。我們一定要“仰之”,“行之”,“見賢”而“思齊”。這樣,我們才會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功。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12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一本傳統美德培養的守則,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背誦了弟子規?,F如今,每年暑假我都會拿出來重新朗讀,而每次都會有新的認識,新的感受!
讀了《弟子規》后,最使我受到啟發的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p>
這段話的意思是,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推辭投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我們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應該虛心接受,不能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傷心。理解了這段話的意思后,我不由得深感內疚:平時爸爸媽媽叫我,我總會假裝沒聽見,只管玩我的,媽媽要是讓我做事,我也總會毫不猶豫地說讓爸爸去做……
《弟子規》還有這樣的一句話,我一直記憶猶新?!坝H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幾年前,我奶奶來縣城看病后返回老家。爸爸每個周末都回去看奶奶,而且每次都要住幾天??吹絼e的小伙伴周末都出去玩,我就哭著給爸爸打電話,不停問他什么時候回來。爸爸說:“乖寶寶要聽話,你需要我,可是奶奶現在更需要我” 當時我不明白,現在完全懂了。父母都有老去的一天,當他們躺在床上不能動了,就是我們回報父母恩情的時候,“烏鴉反哺,羊跪乳”動物都懂的,何況我們人了!
反復朗讀《弟子規》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孝敬父母、尊重師長、團結同學。“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蔽覀兩钤谕黄{天下,同一個校園里。班里有的同學家庭條件不好,也有的父母不在身邊在外地工作的,每天上學總會出現丟三落四的,或者缺少必要的文具,我覺得他們更需要愛和幫助。早晨上學時,我常常多帶些口罩,橡皮和筆。爸爸看到總會笑著說,學雷鋒嗎?我說是的。我付出了愛,同時我也收獲了滿滿的愛。
《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行為準則:“好學多問肯鉆研,勤勞篤行樂奉獻。明禮守法講美德,孝親尊師善待人。” 《弟子規》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反復閱讀,定能受益終身!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13
幸福的一生又匆匆過去,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快樂讓末學仿佛回到了童年那么天真,無邪,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純真,純善。這使得末學更不敢對自己松懈,更是戰戰兢兢。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家庭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
因為:“童蒙養正圣功也”。幼兒正是長養天性的時期,“先入為主”。他們現在就是一杯清水,一張白紙,給他什么,他就是什么!古人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的一言一行時刻都在影響著孩子們,而我們的言行由思想決定,所以,抉擇中最重要的就是“擇念”。因此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是,我們需要的是解決,而非指責?!靶杏胁坏?,反求諸己”,就像蔡老師說的那樣,千萬不要意氣用事,用自己的一己之見來下定論,不然會后悔莫及。一定要用理智,智慧來進行判斷。那么,要想有智慧,就要不斷去學習,學習中華圣賢經典智慧,因為它是經過時間驗證的,永恒不變的真理和規律,它超越了時間跟空間,古今中外都需要。也只有這樣的智慧值得我們用短暫的生命好好去追求和深入,這樣,才不會走太多彎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嘛”!
老師還講到,思想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行為決定著一個人的習慣,習慣會形成一個人的性格,性格改變著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小到個人,大到國家,社會,要想解決問題和沖突,根本就在思想。每個人從小就懂得感恩利他的話,我想,整個社會必然是和諧圓滿的了。
反觀之,現在的社會人人都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折手段。其根源還是被欲望所遷?!坝钪敲浴?,欲望是個無底洞,是無止境的。我們要教孩子長德行而非欲望。
厚德方能載物,大學里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只有之所先后,才能則近道已。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14
《弟子規》這本書是學童們的生活規范,他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這本書主要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親情,友情,學習,孝等內容。
就拿孝來說吧,它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個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兜茏右帯罚械囊痪湓?,讓我們印像深刻,“親愛我,孝向難,親憎我,孝方賢?!边@句話的意思是:父母親愛護子女,子女能孝順父母親,那是及其天然的事,這樣的孝順又有什么困難呢?如果父母親了、討厭我們,卻還能夠用心盡孝,那才是難能可貴。一般人總認為,父母要對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義務,這和菜市場的討價還價有什么區別呢?
作為我們青少年,能做到這點是非常值得贊賞和學習的。不過大多數人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都從來沒有為父母付出過,從來都只有索取。連古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何況我們呢?父母生我們,養育我們,為我們付出了巨大的辛勤和勞動。區區這點小事我們都做不到嗎?父母和子女有了代溝。子女不愿意跟父母多多溝通。父母批評了我們,我們就怒氣沖天,頂撞父母,把父母當仇人一樣。家庭沒有了融洽的氣氛。其實父母這樣做都是為了我們好,只是他們的表達方式我們無法理解,但是我們應該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只有這樣父母和我們之間沒有了任何代溝,就像朋友一樣,可以互相說心里話。小家庭和睦溫暖,那社會這個大家庭就更加安定了。希望古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也能做到。人生在世父母與我們最親,給我們恩情也最重,努力學習侍奉父母的禮節,把孝道當成一項偉大的事業,用心經營,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間。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庭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勒逸的環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固成金石堡壘。
讀了《弟子規》讓我受益匪淺,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我要時時暢讀,把它當成自我反省的鏡子和行為的指針,不斷完善自我!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15
今天爸爸又叫我讀《弟子規》。我可是讀了N遍了,曾經背都背得滾瓜爛熟,現在還讀,豈不是浪費時間?如果用來玩悠悠球該多好啊!因此我老大的不愿意,可是又沒辦法,誰叫他是我老爸呢?!
于是我無奈地拿著書,有氣無力地哼著:"弟子規 圣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哼著哼著,幾年前第一次學《弟子規》的情景又浮現出來:和藹可親的蔡禮旭老師笑瞇瞇地問我們,《弟子規》是用來干什么的呀?有同學回答是用來讀的,也有同學回答是用來背的……蔡老師伸出一個手指頭堅定地說《弟子規》是用來"做"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對照《弟子規》我發現我有不少地方還沒做到。"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我有時只顧自己玩,對父母、老師的話當作耳邊風,父母、老師沒有打我是對我的愛護,我應該體諒他們的良苦用心,從現在起要認真做到"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我趕緊坐好,認真的讀起來。"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爸媽叫我早點起床,要么鍛煉身體,要么誦讀經典,因為一日之計在于晨,一生之計在于勤!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我有點懶散,有點拖拉,這其實是浪費時間,看來,這又得改了。爸爸教我"坐如鐘,站如松,臥如弓,走如風!"又說"靜如處子,動如脫兔"良好的學習習慣無疑會提高學習效率,爸爸說這也是珍惜生命的表現。
而"勿畏難 勿輕略"則是鼓勵我在學習中要知難而上,不要輕易言放棄,要刻苦鉆研,在鉆研中獲得樂趣。
當讀到"非圣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時,自我感覺良好,因為我讀的就是圣賢的書,有些同學看一些不適合的書,讀這些書,不但蔽聰明,壞心志,而且浪費了讀好書的時間,損失可大了。
感謝爸爸又讓我讀《弟子規》,從中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優點。我要把《弟子規》當作我的良師益友,讓它作為我生活學習的指南。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16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边@是《弟子規》的總訓?!靶ⅰ北环旁诹耸孜?,可見“孝”是做人的基礎,是道德的根本,正所謂“百善孝為先”。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字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很注重孝道的民族。古代的圣賢——堯、舜、禹、孔子、孟子等人,沒有一個不教導人要孝順父母,尊敬父母。沒有一個不是自己努力去實踐孝道的。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傳統美德,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后來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學習了《弟子規》,對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想想我們成長的過程,每一步都滲透著父母的心血,一句句愛的叮嚀,一個個溫暖的懷抱,一次次期待的眼神。他們把最好的給了我們,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恩,不去孝敬他們呢?
現在的我們生活幸福,在父母家人的呵護下健康快樂的成長。我的父母每天起早貪黑,早出晚歸的,為了給我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不辭辛勞,任勞任怨,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不能幫上什么忙,我只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來表達我的感激之情。有的時候,父母的艱辛我們是無法體會的,現在的我們年齡尚小,還不能和父母一起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回報父母,盡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來減輕父母的負擔;我們可以在出門時對爸媽說一聲“再見”,進門時投一個微笑,讓爸爸媽媽的心里感覺暖暖的,我們可以給忙碌一天的父母搬一把椅子,可以給口渴的父母倒一杯水,我們對勤勞的父母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在他們生日的時候做一張賀卡,寫上真誠的祝福。孝敬父母,其實真的不難做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體現出來。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連小草都知道報答春天的光輝,何況是人呢!所以,今后我會時刻想著父母,孝順父母,聽父母的話,把學習搞好,不讓父母為我操心,長大后用實力回報父母,孝不能等待,千萬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懂得感恩、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17
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非淺。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兜茏右帯吩鲩L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幾點體會: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弟子規里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和睦,孝在中?!币馑际牵盒值芘笥岩ハ嘧鹁?,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粗敗?,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們應感恩老師,因為老師打開我們智慧的大門,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我們的成長歷程中,濃濃的師愛一直伴隨左右。
要感恩國家,今天如果沒有國家,沒有一切的施政,我們就沒有辦法生活在安定的社會里。一個對國家、社會有責任心的人,才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一切,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精彩。
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讀弟子規感想800字篇18
暑假期間我來到了圖書館看了《弟子規》一書,這本書每句話都很短,只有十二個字,但 里面的含義非常豐富,深刻的影響著我。
《弟子規》是教我們學生在家孝敬父母,外出和別人友好相處,在學校尊敬師長的行為規范。從古代到現在,小學生們都在學習這本書。
《弟子規》一開頭就教我們首孝悌,次謹信,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謹慎、講信用。接著就教我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和姐姐,哥哥平時基本上都做到了,除了有時我看書入迷了聽不到父母叫我的聲音。
父母養大了我們,我們小學生該怎樣孝敬他們呢?《弟子規》是這樣教我們的: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感到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感到涼爽。早晨起床,要先向他們請安問好;傍晚回來了,要向父母報平安。
《弟子規》中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這段話我不太理解,讀了更讓我感動的故事臥冰求鯉,我知道了如果父母疼愛我,我孝順父母,并不是一件難事;如果父母討厭我,我卻還能用心盡孝,那才算得上難能可貴。
王祥是西晉時臨沂人,他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親給他娶了后媽。后媽經常虐待他,可是王祥覺得她是長輩,一直都很孝順她。
一年冬天,后媽想吃鮮魚,可到處都買不到。王祥只好跑到河邊,他就用自己的體溫融化堅冰。最終把魚帶回了家,后媽被王祥的孝心感動了。
王祥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我也要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父母累了,我就給他們捶捶背捏捏肩;媽媽胳膊疼了,我就給她揉一揉;有好吃的東西就先讓父母嘗一嘗。當父母老了的時候,我也要天天給他們講故事,做家務;他們提出的問題我都會認真地回答。
《弟子規》教會了我很多很多,今后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