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
居里夫人一生獲得的榮譽很多,但她將名聲、財富視若浮云。她不僅把自己所掌握的全部有關鐳的知識無條件地告訴給所有求教于她的人,還把自己付出艱辛勞動取得的鐳鹽和獲得的獎金,送給了醫院,最有趣的是她把好多獎章、獎杯拿來給女兒當玩具。愛因斯坦評價她說:“在我認識的所有名人里,居里夫人是唯一不被盛名所顛倒的人。”
居里夫人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要學她堅定、善良,不重名利,做一個真正的強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2
有一本書讓我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那就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個人傳記之一的《居里夫人自傳》。它的作者是世界上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瑪麗 居里。
居里夫人小的時候,大姐因病去世,悲慟欲絕的母親也隨后撒手人寰,這讓她幼小的心靈經受了沉重的打擊。受父親的影響,居里夫人很喜歡科學,由于用功讀書,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中學畢業后因為家境不佳,便找了一份家庭老師的工作。居里夫人在教課之外,晚上一般都是用來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居里夫人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這為她以后在科學實驗的道路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我看到“我住在頂層閣樓里,冬天非常冷,取暖爐又小,屋子里怎么也燒不暖和,而且還經常缺煤,所以屋子里臉盆中的水夜晚常常結冰,為了睡得暖和一些,我把所有的衣服全壓在被子上,為了省錢省時間,我常常是一點點面包加一杯巧克力或是一個雞蛋加一個水果充饑,我獨自處理家務,沒有任何人幫助”時,淚水忍不住嘩嘩地滴落了下來。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家里的大人每天將我們伺候得舒舒服服的,每天吃著各種豐盛的飯菜卻還嚷嚷著這不好吃那不好吃,天氣一點點熱時就吵著要開空調,剛剛冷下來就想打開暖氣爐,不知道這是在浪費電,更不懂得環保。在這么好的環境下也還是不滿足,真是讓我有些羞愧呀。
居里夫人與皮埃爾居里結婚后,他們幾乎將全部的時間都用在了實驗室里做實驗。在經費不足實驗場地也不好,并且做化學實驗時還會產生有毒氣體的情況下,居里夫人和她的先生依然孜孜不倦地不厭其煩地做著實驗。最終因為發現了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些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同時也告訴我------失敗并不可怕,它是成功路上的基石,也是另一種開始。只要堅持下去,成功就會來到。在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更加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于是在放射性方面又取得了巨大成功,再一次獲得了諾貝爾獎。成功之后居里夫人還在不斷地刻苦研究試驗,為國家效力,為后人造福。在我慶幸自己生長在如此美好的時代時,我也告訴自己以后一定要珍惜擁有的,不去埋怨更不要輕易地放棄??《居里夫人自傳》深深地感動了我,我要嚴格地要求自己,不再找任何理由和借口,在學習成長的路上勇往直前。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3
這些不知名的小花,開在葉片細小的莖稈上,它們樸實奔放;我每天都帶它去上學,它陪伴我走進校門,走進課堂。最后,媽媽又把抄在紙上的東西整整齊齊的譽寫在她自己裝訂并繪畫的一個本子上,而且媽媽在每個單詞后面畫了線,想讓我認認真的抄上幾遍,記住單詞的拼寫與規律,在天快亮的時候媽媽又裝成圣誕老人,悄悄地放進圣誕襪里。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當教師的爸爸和當校長的媽媽,都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與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藹可親的父母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天的父母學習。他們從未對孩子進行過什么啟蒙教育,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因為他們知道,大自然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她的父親從未引導過孩子的興趣,讓她們自己在生活中去尋找自己的樂趣。至于母親,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和以往一樣地操持家務,不遺余力地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孩子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這種高尚的精神,讓我們每個人都敬佩不已,他們犧牲自己,而換來了兒女們的快樂與進步。
在居里夫人十七歲那年,為了給姐姐湊學費,她孤身一人背井離鄉,去外省當家庭教師,一當就是六年。這六年的生活,讓她逐漸意識到了社會與人性的復雜,這也讓她的身心更加成熟了。
整本書中,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的日子,最讓我感動。她為了避免干擾,便從姐姐家搬到了一個小閣樓上。每天七點起床,一直學習到凌晨三點才就寢。冬日的巴黎寒風刺骨,居里夫人只能將一床薄被和所有的衣服都蓋在身上。她那一點點的生活費只能以水果充饑。她就盡快是穿著打補丁的衣裙和破皮鞋度過了在大學的生涯。看到這里,我突然很想擁有居里夫人拼搏時的那股勁頭。但我們這些生活在安定社會的孩子們,做什么都是三分鐘熱度。那股勁一過,那點激情肯定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在我終于明白了:其實成功的秘訣人人都懂,但有恒心的人只占少數,所以,成功者總是寥寥無幾。所以,有恒心的人,做事才能成功。我若想成功,必須痛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盡快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其實在我心中,居里夫婦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結合的最高意義——家庭與事業的統一。他們的相戀是那么的奇特:一場“純學術”的談話讓他們互生好感;簡陋的小閣樓成了他們探討學術問題兼約會的場所;最終,“科學”這個共同理想,把兩個天才結合在了一起。而且他們無償地將鐳的提煉方法公開于世。在生活上,他們幾乎毫無要求。 “榮譽”和“財富”在他們面前顯得如此渺小。居里夫婦為那些有學問的年輕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樣!
讀完《居里夫人傳》一書,我十分佩服她的成長經歷,佩服她的求學生涯,也佩服她的恒心和大公無私,更佩服她那奇特和美好的愛情。
向居里夫人致敬……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4
我在這個寒假看了很多的書,其中我比較喜歡《居里夫人自傳》這本書。這本書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居里寫的,她把居里夫人的一生寫的生動、形象。
居里夫人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后來,她最愛的大姐因病去世,這讓居里夫人的童年充滿了悲傷。因家里生活條件貧困,居里夫人十幾歲的時候就去外地當了家庭教師。直到二十四歲,才完成了上大學的夢想。上大學的居里夫人非常刻苦,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因此她在科學研究工作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還樂于指導別的科學家,給他們了巨大大的幫助。直到去世前還牽掛著她工作的事情。
從這本書,我懂得了,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5
《居里夫人傳》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叫瑪麗婭的小女孩成長為居里夫人的故事。瑪麗婭是個聰明的小女孩,但她在學習中卻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汗水,歷經磨難和千辛萬苦,專心一意,意志堅定地追尋自我的目標。最終取得了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們分離出來,她靠的是在難以想象的極端困難情景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
我喜愛這本書,不是因為它有美麗的插圖,也不是因為羨慕瑪麗婭在科學上的成功。而是因為瑪麗婭雖然很聰明,但她從不偷懶,對學習專注并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她的成功離不開一點一滴的汗水,我很佩服她的這種學習態度。
瑪麗婭從小就很勤奮,當其他小孩子在高興地玩耍時,僅有她是一個人在默默地學習,不受干擾地看書。為的就是掌握更多的知識。她也很愛國,從小她因為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而格外熱愛她的祖國‐波蘭。但由于當時生活在沙皇俄國的統治下,她不得不把這份愛國之情埋在心底。
當她有本事回報祖國時,她和她的二姐拿出了積攢下的大部分積蓄用于波蘭研究院的建設工程。把自我的研究成果應用到她的祖國,造福人民。
在家她是一個賢良淑德的好妻子,孩子們的好母親,在外,她是一個樸素的學者,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個時代的偉大傳奇。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質方面也為人類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稱贊她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居里夫人是人類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座永遠的豐碑。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即使小時候是聰明的孩子,可是如果不勤奮也不會取得成功,更不能很好地報效祖國。而愛國之情,無論是身在異國他鄉還是身在親愛的祖國,都是不分彼此的,人時刻都應當要有愛國和感恩之心。
自從看完這本《居里夫人傳》后,瑪麗婭這位偉大的居里夫人已經成為了我的偶像。她的努力,她的成功就是我學習的目標,也是我前進的動力,我由衷地佩服她。
《居里夫人傳》這本書使我受益無窮,終生難忘。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6
《居里夫人傳》大家肯定不陌生,這一本書的作者,就是【法國】艾夫·居里。并且,這一本書詳細的解說了居里夫人的生活經歷,就是從居里夫人出生,一直解說到居里夫人去世,包括居里夫人在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和失戀的那種痛苦。艾芙·居里,是法國人,居里夫婦得第二個女兒,就從事音樂工作。
居里夫婦結為夫妻之后,在婚后的第二年,他們的大女兒伊雷娜出生了。由于居里夫人非常好學,就在生大女兒伊雷娜恢復之后,就再次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這時法國的亨利·柏克勒爾發現了鈾的放射性。居里夫人就懷著極大的興趣,并閱讀了柏克勒爾的報告,并親自對鈾進行了實驗,另外又對已經知道的八十種元素也一一進行了測試。
居里夫婦在實驗里研究了四年,在1898年,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支持著,他們終于發現了兩種新的放射性元素,那就是——釙和鐳。
為了證明鐳的存在,他們又辛苦的工作了四年,提煉了幾十噸鈾瀝青礦的殘渣。在一九零二年的時候,他們終于獲得了純正的鐳鹽,并測定了鐳的原子量。通過了努力,又獲得了金屬鐳。為此,巴黎大學授予居里夫人理學方面的博士學位。和居里夫人獲得博士學位的這一年,這一對夫婦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受到了許多的羨慕,那肯定也遭遇到了不少的侮辱。但是,這一對頑強夫婦不怕困難,并且,還克服住了許許多多的困苦。
但是,不幸的事情就要降臨了,降臨在居里夫人的身上。艾爾·居里過馬路時被馬車撞到,車輪從他頭上輾過。就在這兩位學者譽滿全球的時候,居里夫人失去了她非凡的伴侶。
大家肯定知道,居里夫人可不是一個膽弱的人,居里夫人可是一個頑強的人。居里夫人不但沒有因為過于悲傷,而放棄工作,居里夫人還拒絕了政府發給比埃爾·居里的遺孀和遺孤的國家撫恤金。居里夫人不但繼任了居里在巴黎大學的講座,擔任了居里實驗室主任,并且,完全承擔起家庭的全部責任。
大家覺得居里夫人是不是很厲害呢,我個人覺得居里夫人確實非常的厲害,我們應該學習居里夫人這頑強的一點哦!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7
提起居里夫人,大家都很熟悉吧,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事跡可真是了不起,一生曾兩度獲得諾貝爾獎,最近我閱讀了《居里夫人傳》這本書。
居里夫人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家境貧困,她的祖國被侵占,受著沙皇統治。她的童年充滿了憂患,但卻樹立了她堅定的理想信念,十分刻苦地學習。在年輕時,她住在簡陋破爛的小屋里,在艱苦的環境中為夢想而奮斗。在那里他結識了埃比爾居里,他倆結了婚,一起鉆研科學。1898年,居里夫人發現了新放射性元素,一個命名為釙,一個命名為鐳,,釙的放射生比鈾百倍,鐳比鈾強一百萬倍。1903年,居里夫人榮獲了諾貝爾物理獎。在20年后居里夫人患上了白內障,做了一次手術,又在1924年11930年做了兩次手術,但他還是對科學不離不棄,可真是堅強啊!又過了十年,居里夫人得了白血病,但在1935年,她卻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1935年7月5日她他走了,偉大的科學家走了,但她偉大的事跡仍然在每個人的心中。她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只有辛勤的汗水才會有豐厚的回報,無論遇見什么困難挫折都不能放棄。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8
這個假期里,我讀了《居里夫人自傳》這本書,它是法國獲得過兩屆諾貝爾獎的人,這本書是她寫自己的生活的。在她十六歲時就讀完了波蘭中學,不但在巴黎大學當了女教授,還在1911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十分坎坷的,早在幼年時就失去了母親,這對她來說是多么大的大的打擊呀!但她不但沒有屈服,還同丈夫一起煉出了鐳,就在他們高興時,丈夫又遭遇了車禍,雖然她受到了很沉重的打擊,但她還憑借自己的毅力做了進一步的研究,并第二次獲得了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就是一位這樣的女性,不管經歷了怎樣的挫折,不管遭受了多大的打擊,還是依然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這種精神多讓人敬佩,又讓多少人自愧不如,我們都因該向她學習,學習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9
寒假里,當我讀完《居里夫人傳》這本書時,我心潮澎湃,佩服從四面八方涌來,居里夫人身上那種無私、堅強、勇敢、刻苦、執著等等精神像十八級地震一樣震撼著我,然后又神不知鬼不覺得改變著我。
這本書主要寫了居里夫人為了夢想,為了親人而不懈努力直至成功的輝煌歷程。居里夫人是有史以來唯一贏得兩次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并獲得7個國家24枚國際獎章。她在科學上有如此成就,跟她的艱苦奮斗是分不開的。在年少時,居里夫人雖然家境貧困但她卻十分刻苦地學習;在年輕時,居里夫人獨自住在異地一個簡陋的破閣樓上,在艱苦的環境中為夢想而奮斗;在中年時期,居里夫人為了研究鐳,在破舊的研究室里不辭勞苦……
我自己覺得居里夫人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兩點:第一是做人要有大愛;第二是做事要勤奮。當世界上第一顆價值連城的鐳誕生的時候,當時就有國際商人想以幾百萬法郎買下這一克鐳,盡管居里夫人的生活已經很拮據,她的身體也越來越差,很現實得需要錢來生活和看病,但“財富”在她面前顯得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她無償地將鐳的提煉方法公諸于世,并把世界上第一顆純鐳捐獻給了國家,捐獻給了世界。這種為了全人類的大愛精神,我覺得是我們最最值得學習的地方。其次是做事要勤奮。以前我設定好學習計劃,結果是虎頭蛇尾——激情退卻的太快。我現在不敢求像偉大的居里夫人那樣名聲顯赫,只求不違背自己的信念,做自己理想中的事情。每當覺得自己的好行為與居里夫人的信念有幾分相似時,就會有幾分自豪感。瑪麗·居里我最欽佩的女性。她讓我懂得了,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會有豐厚的回報!但現在,我只能從點滴做起,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下力求完成創造與奉獻。現在我終于明白了:有大愛和勤奮的人才能真正的成功!我若想成功,必須痛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集小愛為大愛,集勤勞為勤奮。
如果我們能好好學習居里夫人這些可貴的精神品質,就算我們沒有居里夫人那樣的天才,相信一定也能做出一點成績,為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奉獻出我們最大的力量,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10
在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學者,她從小就對科學很著迷;她節儉樸實,全身心致力于科學研究;她以頑強的毅力與淵博的知識,譜寫出史無前例的科學篇章;她淡泊名利,一生榮譽無數卻視為身外之物。她是居里夫人,一位為人類科學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女性!
翻開《居里夫人傳》,縱觀著居里夫人意義非凡的一生,感受著她質樸的生活態度,品味著她對科學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她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猶如仰望天際最耀眼的星辰,我被深深地震撼并產生濃濃的敬意。
居里夫人在結婚前,名叫瑪妮雅·斯可羅夫斯基,出生在波蘭一個普通的家庭。她從小便顯示出過人的天賦,但年幼的她卻早早地品嘗到失去親人的痛苦———她的母親和大姐姐相繼離世。當時波蘭正處于被沙皇統治的黑暗時期,她不得不在俄國督學面前卑躬屈膝。黯淡無光的生活,磨煉出她堅忍不拔的品格和一腔愛國熱情與報國忠心。中學后,為了積攢學費與資助姐姐布羅妮雅,她獨自一人遠離家鄉去當家庭教師,直到攢足錢后去巴黎求學。之后,她與著名學者比埃爾·居里結婚。婚后兩人經過刻苦的鉆研,發現的新的化學元素———鐳。
當時的瑪麗·居里,沒有經費,沒有實驗室,沒有助手,為了在瀝青中提取那僅占百萬分之一的鐳,她每一天應對著滾滾濃煙,攪動著幾乎和她一樣重的棍子,在信念的支持下,她艱難卻堅定地工作著!在她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花了四年的時間最終提煉出了一克鐳。這一克鐳,雖微小,但卻使科學邁進了一大步,并帶動了放射學、物理學和化學的發展,她也所以獲得了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雖然名譽重重,但她卻對名譽、財富視若浮云,并把所有鐳的知識無償告訴向她求教的人,還將凝結著自我四年心血的一克鐳送給了許多醫院。
居里夫人的高貴品格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她的經歷告訴我們:人必須要有夢想,并為此披荊斬棘,就能開辟出一條光明之路;只要秉著正確的信念,踏平挫折,就能抵達成功的彼岸;應對困難,只要冷靜細致分析,找到正確的方向,勇往直前,就能看到勝利的曙光!正如居里夫人所說:“如果能隨夢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欺的思想而行,必須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11
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誰嗎?誰又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呢?她就是世界著名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
去年寒假,愛心人士捐贈了一大批書籍給我們學校,而我也有幸從這批書里讀到了一本關于居里夫人的書,書的名字叫《居里夫人自傳》。
《居里夫人自傳》詳細地描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居里夫人生于波蘭首都華沙。從小家境貧寒,但學習成績十分優異。她和丈夫皮埃爾?居里與好友亨利?貝克萊爾因為在放射性上的研究與發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又因成功分離鐳元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居里夫人倡導用放射學救護傷員,并親赴前線,推動了放射學在醫學領域里的運用。
與此同時,她還發明了流動光醫療車。真是名不虛傳啊!
居里夫人應邀赴美為放射學的研究籌款,增進了法美國人民的友誼。作為杰出的科學家所沒有社會影響,她為科學事業,為人類幸福而無私的精神高尚情操更是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讀了這本傳記,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取得好成績,就要付出許多的心血與汗水。要有所成就,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了。和居里夫人相比,我當真是慚愧不已,平時我做事沒有恒心,沒有毅力,不懂堅持,就像做數學題一樣,遇到一些難題,一旦做不出來,我就不愿多費腦筋,而是希望家長幫助我完成??
俗話說得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今后我一定要 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獨立思考,認真鉆研,不能被困難擊垮了,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的精神。
居里夫人,一個偉大的人,一本勵志的書!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12
居里夫人是父母五個孩子最小的一位,但是她出生后,她的母親已經感染了結核病,她從少沒有得到母女那種親呢行為,哪怕是一個擁抱,她的母親親切地叫她瑪妮雅。當她四歲的時候,她的智商就過人了,她能流利跟著讀姐姐書本的內容,但是他的父母不想過早開發她的智力,她想看書時,是用別的事情去代替。對比現在早教班像春后竹筍那樣多,是因為很多家長太渴望小孩成長了。不要過早開發智力,真的值得學習。
當瑪妮雅讀書時,不幸失去了大姐和母親的疼愛,童年多少有一些心里陰影。學生時代,她刻苦學習,非常用功,是日后成為科學家不可缺少的原因之一。
瑪妮雅父親是一位好父親,雖然失去了母親,但是父親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指引人。讀完中學后,瑪妮雅去了做家庭教師,寄錢給姐姐讀書,讓人感受到手足情深。期間和那戶家庭的兒子相愛,但是由于門第的原因,對方家庭竭力反對,戀情無疾而終。
最觸動我的是瑪妮雅在巴黎求學期間,由于費用不多,每天只能吃一點,啃一小蘿卜和半磅櫻桃,用功到清晨三點鐘,只睡4個小時,艱辛程度可想而知。所以一個人的成功不是隨隨便便的,背后付出的辛酸,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呢?
居里夫人為了科學研究,無論處于什么環境,都堅持不懈,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當確定一個目標的時候,無論發生什么事情都要堅持下去,總有實現目標的.時候,當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不妨看看《居里夫人傳》這本書。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13
近日重讀《居里夫人傳》再次被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所感動。記得第一次看完這本書后就激動不已自覺終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樣。她的一生對于我有了太多太多的啟示。
在我看來這個本名瑪妮雅·斯可羅多夫斯基的普通女孩日后之所以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賦以及她所處的那個時代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
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盡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為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渡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長大后為了給姐姐等借學費年少的居里夫人飽嘗了世態炎涼。
十七歲那年她孤身一人背景離鄉去外省當家庭教師一當就是六年。這六年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她逐漸意識到了社會的復雜人性的復雜。失戀的痛苦經歷更教會她該如何選擇終生伴侶如何從本質上去認識一個人。看來“長大”的確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磨難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我的心中仍是憧憬多于憂患。但我知道是校園那堵圍墻幫我暫時擋住了狂風暴雨。終有一天我必須走出去獨自應對驚濤駭浪。
希望我在受傷之后不會跨掉。我明白栽跟頭是必然的可關鍵是跌倒了要能夠爬起來繼續前進。居里夫人在她成長的轉折點上頑強地挺了過來我相信我也定能跨過一道道坎。
整本書對我觸動最大也是最具現實意義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學的那章。她經濟拮據獨自住在一個陰冷的小閣樓上挨餓受凍早起晚睡。
她穿著打補丁的衣服裙子墊著硬紙板的破鞋度過了在索爾本大學的求學生涯。看到這里我真的不知道說些什么了。現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至于空有雄心壯志卻拿不出半點實際行動。看訂的學習計劃哪回不是落個虎頭蛇尾一紙空文的下場。我很想有居里夫人拼搏奮斗的那股子勁兒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
但我清楚有些東西看的時候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可放下書本跑到外頭叫太陽一曬那點所謂的“激情”便十有九揮發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幾日肯定消失得無影無蹤。
其實成功的秘訣人人都懂問題在于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恒的人只占小數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須痛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居里夫婦的結合是兩顆高尚心靈的碰撞。這碰撞迸發出耀眼的人性光輝在這對純粹的學者心中科學是最神圣的是屬于全人類的。
因此他們無償地將鐳的提煉方法公諸于世。“榮譽”和“財富”在他們面前顯得如此渺小。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將一個嚴酷的現實擺在我們面前;探求真理沒有捷徑可走那必將是一條清貧而又寂寞的漫漫長路。若無足夠的毅力就不要涉足。科學研究容不得半點虛假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用之人永遠無法踏進科學的圣殿。
真正的學者是心懷宇宙的。也只有具備這樣的胸襟方能發現真理并且真正懂得真理的價值。這是我們一些感悟但還有一些東西忽隱忽現難以捕捉。我看只有邊生活邊體會了。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14
我讀了《居里夫人傳》這本書以后,覺得居里夫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堅持不懈,無私奉獻。一個人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并要堅持不懈。一個人如果非常自私,一心想著自己,那么也是沒有太大成就的。我們要向陶行知說的那樣: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然而,居里夫人就是這樣做的。
居里夫人小時候雖然生活貧窮,但她仍然堅持不懈的讀書。當居里夫人來到巴黎索爾本大學求學時,穿著舊衣服,住著簡陋小房,用茶水和面包充饑。大學里的圖書館深深地吸引了她,一次,在圖書館里看書,居然忘了吃飯,結果昏倒在了圖書館里面,這是多么的認真刻苦啊!平常,我們在做作業,思考問題時總是怕苦怕累不愿意多想,可曾想過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多么好,可卻還在偷懶;但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居里夫人居然還在認真刻苦的學習著,思考著,真是太佩服她了!
居里夫人視名利如浮云,她一生清貧,這并不是因為她與金錢無緣。當居里夫人發現“釙”和“鐳”兩種新元素時,就已經有人想用高薪來聘請她去任教,但居里夫人卻拒絕了,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放著那么多的薪水不拿,而要拒絕呢?因為居里夫人熱愛科學,她不想把研究科學的時間減少,她要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科學上。可見他多么熱愛科學事業啊!居里夫人提煉出鐳后,有人建議她申請專利,這樣可以使她的生活過得富裕,可是她拒絕了。居里夫人從事科學事業并不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是為了造福全人類啊!多么偉大無私的奉獻啊,多么值得我們去學習啊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15
讀完《居里夫人傳》,我的心被這位高尚的女科學家的偉大精神所深深震撼了。
居里夫人通過不屈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詮釋著一個個奇跡,讓我們贊嘆不已。她不僅有高尚的品質和人格,還有著巨大的貢獻。她因為發現并提煉出鐳,在191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人。但她卻淡泊名利,繼續研究科學。她對事業那么執著,有著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我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一個不為盛名而顛倒是非的人。”居里夫人給我們敘寫了一個個傳奇。她的經歷告訴我們,知識是多么的可貴,如果不是因為她勤于學習掌握知識,如果不是她擁有鍥而不舍,頑強不屈的精神之柱支撐著就不會發現并提煉出鐳。
讀了這本傳記,使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現在這種精神無形地激勵著我,使我明白了許多,也讓我今后的學習有了新的目標與追求。
居里夫人鍥而不舍,堅定不移的精神永遠照亮著我的心門,我要像她一樣,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不息。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16
居里夫人通過不屈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詮釋著一個個奇跡,讓我們贊嘆不已。看了這本傳記,居里夫人的求學階段和研究科學的部分在傳記中描繪了出來,我總仍不住去細讀幾遍,并用一支黑色的水筆把感動的地方圈畫出來。有時我總忍不住贊嘆她幾句;我贊嘆她的話猶如長江的流水,說也說不完,永遠不到盡頭。
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一個女神。她不僅有高尚的品質和人格,還有著巨大的貢獻。她因為發現并提煉出鐳,在191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人。但她卻淡泊名利,繼續研究科學。她對事業有著很深的執著,還與著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我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一個不為盛名而顛倒是非的人。”
居里夫人給我們敘寫了一個個傳奇,一個個奇跡。偏偏是在她最艱難的情況下,完成學業和偉大成就。她的經歷告訴我們,知識是多么的可貴,如果不是因為她甘于刻苦學習并掌握知識,如果不是她那鍥而不舍,頑強不屈的精神之柱支撐著,就不會發現并提煉出鐳。這個偉大的成就是無人否定的,大家都崇拜她,贊頌她。
讀了這本傳記,使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現在這種精神是不斷但無形地激勵著我。使我明白了許多,也讓我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標和計劃。我原來緊封著的“窗戶”,因為我被居里夫人的精神徹底征服了;現在這扇窗戶悵然、豁達地打開了。
居里夫人鍥而不舍,堅定不移的精神永遠照亮著我的心窗,直至成功之道。并再一次地感動了我。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17
“居里夫人是近代科學史上的一個奇跡,她猶如一顆光芒四射、璀璨耀眼的巨星劃過科學的星空,留下永久的光耀。”封面的文字震撼著我,在這個寒假,出于對居里夫人這個傳奇名字的好奇,我仔細閱讀了《居里夫人傳》一書。
從書中,我知道:居里夫人原名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卡婭,是法國物理學家,探究放射性現象,發現了鐳、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以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因此成為唯一一位在兩個不同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
書中講述的是居里夫人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作者艾芙?居里向讀者詳細介紹了她的母親在科學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與她崇高的品質、她不怕困難、鍥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她的處事態度分不開,在不知不覺中,這些也影響著作為女兒的作者自己。合上書頁,我覺得居里夫人對困苦災難的忍耐和忘我的工作精神蕩滌著我的心靈,如同一股催我奮發的力量,指引我向前、向前。
書中說:“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時候,幸福也會輕而易舉的擊敗一個人。承受幸福,是要珍視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對一壇陳年/老酒,一飲而盡往往會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細品慢咂,才會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說得真是精彩極了,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承受,對疾病、痛苦、壓力的承受需要的是鍥而不舍的毅力、勇往直前的果敢;對幸福、榮譽、贊美的承受需要的是不驕不躁的平和,孜孜進取的行動。在生活中,我們會告誡自己要克服困難,迎難而上,可又有幾個在榮譽和贊美面前不會驕傲自滿呢!
居里夫人傳讀后感200字篇18
我讀了《居里夫人傳》這本書后,覺得居里夫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堅持不懈,無私奉獻。一個人如果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并且要堅持不懈。一個人如果非常自私,一心想著自己,不顧別人的感受,那么也是沒有太大成就的。我們要像陶行知說的那樣: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然而,居里夫人就是這樣做的。
居里夫人小時候雖然生活貧窮,但她仍堅持不懈的讀書。當居里夫人來到巴黎索爾本大學求學時,穿著舊衣服,住著簡陋小房,用茶和面包充饑。大學里的圖書深深地吸引了她。有一次,在圖書館里看書,居然忘了吃飯,結果餓暈了,這是多么認真刻苦啊!平常,我們做作業,思考問題是總是怕苦怕累,可曾想過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多么好,可還在偷懶;但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居里夫人居然還在認真刻苦的學習著,我真是太佩服她了!
居里夫人視名利如糞土,她一生清貧,這并不是因為她與金錢無緣。當居里夫人發現"釙"和”鐳"兩種新元素時,就已經有人想用高薪來聘請她,但居里夫人卻拒絕了,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放著那么多錢不要,而又拒絕呢?因為她熱愛科學,多么偉大的奉獻啊!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