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實務重要知識點
中級會計實務重要知識點(一):自營方式核算
中級會計實務重要知識點(二):固定資產分期付款
固定資產分期付款(3年或3年以上)
例:甲公司于2012年初購入一臺生產用設備,總價款為1 000萬元,分三次付款,2012年末支付400萬元,2013年末支付300萬元,2014年末支付300萬元。稅法規定,增值稅在約定的付款時間按約定的付款額計算繳納。假定資本市場利率為10%,無其他相關稅費。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1.首先計算固定資產的入賬成本:
該設備的入賬成本=400/(1+10%)+300/(1+10%)2+300/(1+10%)3=836.96(萬元)
2.2012年初購入該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 836.96
未確認融資費用 163.04
貸:長期應付款 1000
3.每年利息費用的推算表:
日期 | 年初本金 | 當年利息費用 | 當年還款額 | 當年還本額 |
2012年 | 836.96 | 83.70 | 400.00 | 316.30 |
2013年 | 520.66 | 52.07 | 300.00 | 247.93 |
2014年 | 272.73 | 27.27(倒擠) | 300.00 | 272.73 |
4.2012年末支付設備款及增值稅并認定利息費用時:
A.借:財務費用 83.7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83.7
備注:如果此設備需要安裝,且2012年全年處于安裝期,則此分錄應作如下調整:
借:在建工程 83.7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83.7
B.借:長期應付款 400
貸:銀行存款 400
C.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8
貸:銀行存款 68
5.2013年末支付設備款及增值稅并認定利息費用時:
A.借:財務費用 52.07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52.07
B.借:長期應付款 300
貸:銀行存款 300
C.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
貸:銀行存款 51
6.2014年末支付設備款及增值稅并認定利息費用時:
A.借:財務費用 27.27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7.27
B.借:長期應付款 300
貸:銀行存款 300
C.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
貸:銀行存款 51
中級會計實務重要知識點(三):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 例子 |
年限平均法 | 例:有一廠房,原價500000元,預計使用20年,預計凈殘值率2% 則: 年折舊率=(1-2%)/20*100%=4.9% 月折舊率=4.9%/12=0.41% 月折舊額=500000*0.41%=2050(元) |
工作量法 | 例:卡車,原價60000元,預計里程500000公里,預計凈殘值率5% 本月行駛里程400公里 則: 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60000*(1-5%)/500000=0.114(元/公里) 當月折舊額=400*0.114=45.6(元) |
雙倍余額遞減法 | 例:2010年8月購入,原價20000元,預計使用5年后殘值200元 則: 年折舊率=2/5*100%=40% 第一年計提折舊=20000*40%=8000(元) 第二年計提折舊=(20000-8000)*40%=4800(元) 第三年計提折舊=(20000-8000-4800)*40%=2880(元) 最后兩年計提折舊均為 (20000-8000-4800-2880-200)/2=2060(元) |
年數總和法 | 例:2010年8月購入,原價20000元,預計使用5年后殘值200元 則: 第一年折舊額=(20000-200)*(5/15)=6600(元) 第二年折舊額=(20000-200)*(4/15)=5280(元) 第三年折舊額=(20000-200)*(3/15)=3960(元) 第四年折舊額=(20000-200)*(2/15)=2640(元) 第五年折舊額=(20000-200)*(1/15)=1320(元) 2010年折舊額=6600*(4/12)=2200(元) 2011年折舊額=6600*(8/12)+5280*(4/12)=6160(元) 2012年折舊額=5280*(8/12)+3960*(4/12)=4840(元) 2013年折舊額=3960*(8/12)+2640*(4/12)=3520(元) 2014年折舊額=2640*(8/12)+1320*(4/12)=2200(元) 2015年折舊額=1320*(8/12)=880(元) |
會計處理
借:制造費用(生產車間)
管理費用(管理部門、未使用固定資產)
銷售費用(銷售部門)
其他業務成本(企業出租固定資產)
研發支出(企業研發無形資產時使用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
貸:累計折舊
猜你感興趣:
1.考中級會計師心得感言
2.中級財務會計重點知識點
3.中級會計師學習心得總結
4.中級會計職稱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