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知識點
2017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知識點(一):競業限制
(1)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
(2)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2.競業限制補償金
(1)競業限制補償金不能包含在工資中(2016年新增),只能在勞動關系結束(終止或解除)后,在競業限制期內,由用人單位按月支付,數額由雙方約定。
(2)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和經濟補償(競業限制補償金),當事人解除勞動合同時,除另有約定外,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或者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后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2016年新增)
(3)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和經濟補償,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后,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3個月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請求解除競業限制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2016年新增)
(4)在競業限制期限內,用人單位請求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在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額外支付勞動者3個月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2016年新增)
3.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2年。
4.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后,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按照約定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2016年新增)
5.禁止用人單位對勞動合同服務期和競業限制之外的其他事項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6.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017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知識點(二):服務期
1.約定服務期的條件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2.服務期的特征
(1)對勞動者提供的是專業技術培訓,包括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培訓;
(2)培訓的形式可以是脫產的,半脫產的,也可以是不脫產的;
(3)培訓費用的數額較大;
(4)服務期的年限可以由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確定(沒有法定上下限限制,自由協商)。如果勞動合同期滿,但約定的服務期尚未到期的,勞務合同應當續延至服務期滿,雙方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5)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3.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的違約責任
(1)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2)數額
①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
②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3)支付憑證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對勞動者培訓出資,則無權要求勞動者按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同時,即使用人單位單方面聲稱已出資,但不能提供相應的支付憑證,則因其缺乏證據,也不能要求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
4.勞動合同解除與服務期違約金的支付
(1)概覽
(2)勞動者的法定過錯情形
①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②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③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④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⑤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3)用人單位的法定過錯情形
①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②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③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④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⑤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⑥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⑦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2017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知識點(三):營業稅納稅人
(一)納稅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是指:
(1)勞務——提供或接受方在境內。
(2)轉讓無形資產(不含土地使用權)——接受方在境內。
(3)轉讓或出租土地使用權——土地在境內。
(4)轉讓或出租不動產——不動產在境內。
(二)扣繳義務人
1.境外的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在境內未設有經營機構的,以其境內代理人為扣繳義務人;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以受讓方或者購買方為扣繳義務人。東 奧初級欄目精選稿件。
2.非居民在中國境內發生營業稅應稅行為而在境內未設立經營機構的,以代理人為營業稅的扣繳義務人;沒有代理人的,以發包方、勞務受讓方為扣繳義務人。
【知識點】:營業稅征稅范圍
1.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是指有償提供應稅勞務、有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有償銷售不動產的行為。
2.視同發生應稅行為
(1)單位或者個人將不動產或者土地使用權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
(2)單位或者個人自己新建建筑物后銷售,其所發生的自建行為;
(3)財政部、國家稅務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3.混合銷售行為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貨物又涉及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為混合銷售行為。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其他單位和人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非增值稅應稅勞務,不繳納增值稅。
(1)提供建筑業勞務的同時銷售自產貨物的行為: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4.兼營行為。
5.特殊業務的征稅規定
(1)水利工程水費,屬于其向用戶提供天然水供應服務取得的收入,應按“服務業”稅目征收營業稅。
(2)電信單位自己銷售電信物品,并為客戶提供有關的電信勞務服務的,征收營業稅;銷售無線尋呼機、移動電話,而不提供有關的電信勞務服務的,征收增值稅。東 奧初級欄目精選稿件。
(3)林木管護勞務,單獨提供林木管護勞務,行為屬于營業稅征收范圍,符合條件的免征營業稅;銷售林木以及銷售林木的同時提供林木管護勞務的行為,屬于增值稅征收范圍,應征收增值稅。
(4)汽車按揭服務和代辦服務,單獨提供按揭、代辦服務業務,不銷售汽車的,應征收營業稅;隨汽車銷售提供的汽車按揭服務和代辦服務業務征收增值稅。
(5)自2004年7月1日起,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各種收入,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無必然聯系,且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提供一定勞務的收入,例如,進場費、廣告促銷費、上架費、展示費、管理費等,繳納營業稅。東 奧初級欄目精選稿件。
(6)納稅人提供的礦山爆破、穿孔、表面附著物剝離和清理勞務,以及礦井、巷道構筑勞務,屬于營業稅應稅勞務,應當繳納營業稅。
(7)納稅人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并、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債務和勞動力一并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不屬于營業稅征收范圍,其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征收營業稅。
猜你感興趣:
1.2017年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基礎考點
2.2017年初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必備知識點
3.2017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法律基礎考點及試題
4.2017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練習題及答案
5.2017初級會計師經濟法基礎模擬試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