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
2017年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一):一般銷售商品業務收入的處理
第二,結轉對應的銷售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 ,貸記“庫存商品”等。
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預收賬款、應收票據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2017年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二):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
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判斷企業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已轉移給購貨方,需視情況不同而定。大多數情況下,所有權上的風險和報酬伴隨著所有權憑證的轉移或實物的交付而轉移。
(二)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企業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后,如仍然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或仍然對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則此項銷售不能成立,不能確認相應的銷售收入。
【提示】如企業對售出的商品保留了與所有權無關的繼續管理權,則不受本條件的限制。
(三)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企業在銷售商品時,如估計價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收入確認的其他條件均已滿足,也不應當確認收入。
【提示】如果企業判斷銷售商品收入滿足確認條件而予以確認,同時確認了一筆應收債權,以后由于購貨方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收回該債權時,不應調整原會計處理,而應對該債權計提壞賬準備、確認壞賬損失。
(四)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計量。
(五)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成本如果不能可靠地計量,相關的收入也不能確認。
【提示】收入確認的時間:
1.采用預收貨款方式銷售商品的,在發出商品的時候確認收入。
2.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銷售商品的,在辦妥托收手續時確認收入。
3.采用交款提貨方式銷售商品,在開出發票收到貨款時確認收入。
4.采用支付手續費委托代銷方式銷售商品,在收到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
2017年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三):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概述
留存收益包括企業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兩個部分。
盈余公積是指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
未分配利潤是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經過彌補虧損、提取盈余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后留存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
二、留存收益的賬務處理
(一)利潤分配
1.利潤分配概述
利潤分配是指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企業章程、投資者的決議等,對企業當年可供分配的利潤所進行的分配。
企業本年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潤(或減年初未彌補虧損)和其他轉入后的余額,為可供分配的利潤。
可供分配利潤=當年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年初未分配利潤(或年初未彌補虧損)+其他轉入
(二)盈余公積
公司制企業的法定盈余公積按照規定比例10%從凈利潤(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積主要是公司制企業按照股東會或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其他企業也可根據需要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在計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的基數時,不應包括企業年初未分配利潤。如果以前年度有虧損,應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再提取盈余公積。
企業提取的盈余公積經批準可用于彌補虧損、轉增資本(或股本)、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等。
2017年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四):資本公積
一、資本公積概述
資本公積是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額超出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以及其他資本公積等。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和其他資本公積等。
【提示】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實行股權激勵的,如果在等待期內取消了授予的權益工具,企業應在進行權益工具加速行權處理時,將剩余等待期內應確認的金額立即計入當期損益,并同時確認資本公積。
二、資本溢價(股本溢價)
1.資本溢價
非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投資者投入資產的金額超過投資者在企業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通過“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科目核算。
2.股本溢價
在按面值發行股票的情況下,企業發行股票取得的收入,應全部作為股本處理;在溢價發行股票的情況下,企業發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等于股票面值部分作為股本處理,超出股票面值的溢價收入應作為股本溢價處理。
三、其他資本公積
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和利潤分配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如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和利潤分配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投資企業按應享有份額而增加或減少的資本公積。
常見的情況為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方發生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和利潤分配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賬務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或做相反分錄)
如果以后將該長期股權投資處置了,那么計入資本公積的部分應該轉入損益中,即計入投資收益中。分錄是: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或做相反分錄)
四、資本公積轉增資本的會計處理
借:資本公積
貸:實收資本(或股本)
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概述
留存收益包括企業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兩個部分。
盈余公積是指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
未分配利潤是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經過彌補虧損、提取盈余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后留存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
二、留存收益的賬務處理
(一)利潤分配
1.利潤分配概述
利潤分配是指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企業章程、投資者的決議等,對企業當年可供分配的利潤所進行的分配。
企業本年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潤(或減年初未彌補虧損)和其他轉入后的余額,為可供分配的利潤。
可供分配利潤=當年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年初未分配利潤(或年初未彌補虧損)+其他轉入
(二)盈余公積
公司制企業的法定盈余公積按照規定比例10%從凈利潤(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積主要是公司制企業按照股東會或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其他企業也可根據需要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在計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的基數時,不應包括企業年初未分配利潤。如果以前年度有虧損,應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再提取盈余公積。
企業提取的盈余公積經批準可用于彌補虧損、轉增資本(或股本)、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等。
猜你感興趣:
1.2017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歸納
2.2017年初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必備知識點
3.2017年初級會計職稱會計實務練習題及答案
4.2017年初級會計考試初級會計實務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