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寫的中秋節作文
要說最開心的當屬看那晚會上趙本山大爺的小品,他的小品是我們全家的最愛,每逢過年過節,只要有趙本山的小品的晚會我就一定會在那等著趙大爺登場。可問題是人也有生老病死,萬一那天趙大爺退休了或是掛了該誰來彌補我這顆幼小的心靈的遺憾呢?所以,我每年都要祈求上帝保佑趙大爺千萬不能掛啊,也正因我的擔心,所以我也在努力的學習趙大爺身上笑星精神。
而我現在我終于學了點皮毛可以在家人面前賣弄了,除了看趙大爺的小品,我還愛吃那本土產的“滕王閣月餅”,那月餅使我回憶起了我童年的快樂回憶,勾勒起我那想要玩幼兒游戲的心,讓我有種不想長大的沖動。
我想今年的中秋一定會很爽的,祝我中秋節快樂想事成。
學生寫的中秋節作文篇2
“今人不是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此詩句出自李白筆下的《把酒問月》。多么優美的詩句,而又有些滄桑和凄涼,啊,這就是潔白無瑕的月亮嗎?
夕陽的火紅色漸漸從天邊退去,一輪粉紅色的月亮從天邊緩緩飄到夜空中。月亮是一個婀娜的舞女,舞姿是那么文靜而又賢淑,美得讓我不得不如癡如醉地,一往深情地望著她。
每當心中懷念家人時,總會去看看那皎潔的明月,把思念之情寄托于月亮之上,讓自己有一絲安慰。
中秋節是一個家人團聚的日子,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日子。我們正在那柔和的月光下,吃著美味的月餅,看著天空的明月,大家竟是多么開心。
望著月亮,看著樓下車水馬龍,心中不由地升起一陣傷感,望著那作業多如一座山,便想到那月中的嫦娥。可是廣寒宮里只有嫦娥自己,雖然沒有作業,可她沒有家人和朋友,多么寂寞呀!還是生活在有家人和朋友的世界里才會更加快樂。
夜空中的月是皎潔的,是無私的,月亮供我們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各種各樣的情感,七情六欲。在月亮上,我們的心情能夠平靜下來,放松下來,用不著忐忑不安,惴惴不安。月亮的清明把我們的煩惱一掃而光。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古人把月亮的美抒發在自己的筆下,讓我們有了一個有血有肉,內涵了千萬情腸的月亮,月亮也就越發美麗而多情。
再看看夜空,彎彎的月亮掛在天幕上,凄涼,神秘,孤獨,寂寞,溫馨,含情,幽怨,也正是這些,讓我們看一眼就忘不了,無論在什么情況下,百看不厭,如醉如癡,是啊,我們對月亮有著永久的寄托!
月亮,我們珍貴的精神花園,我們靈魂的舞池。
學生寫的中秋節作文篇3
今天,20_年9月14日,是20_年的中秋節。
今天姑媽、姑伯、昊子表哥都要來我們家吃飯。俗話說,中秋節時的月亮是圓的,表示一家人團圓,還真不耐。平時,要么昊子哥哥到外地上大學不能回來;要么就是姑伯要談生意,沒有時間來;再就是爸爸要去襄樊工作也不能來。現在,一家人終于能團聚在一起了。
今天菜的類容真豐富:有雞湯、紅燒肉、還有油燜大蝦,好吃極了。我先吃了一塊紅燒肉,好吃極了!又吃了一口油燜大蝦,更是好吃,簡直就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一家人吃完了飯,都坐在沙發上看“中秋晚會”,主題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演的節目很精彩,里面還表演了許多幽默的小品,逗得我們哈哈直笑。
突然,我想了一個問題,邊問媽媽:“中秋節的來歷是什么呀?”
媽媽笑著說:“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農歷即陰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關于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哦,原來是這樣。”我說。
后來,我們又吃了宵夜——月餅。月餅有很多不同的餡,有:蛋黃餡、蓮蓉餡、豆沙餡……。因為豆沙和蓮蓉餡太膩了,于是,奶奶泡了一壺鐵觀音。以前中秋晚會上就有這樣一句話:”吃月餅,喝熱茶,越吃越熱。
我吃著月餅,望著天空,只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不禁讓我想起了蘇軾的那首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吃完月餅后,姑媽、姑伯……向我們告別走了。
這真是一次愉快的中秋節。
學生寫的中秋節作文篇4
這個星期一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去了外婆家過“中秋節”。
我們早早地吃完了豐盛的晚餐,天已漸漸地暗了下來,我們來到了屋頂上,月亮姐姐終于露面了。我舉起望遠鏡,瞄著月亮看了看“哇”,今天的月亮可真圓啊,像一只渾圓的玉盤,我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欣賞著月亮,這時讓我想起了大詩人李白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突然,我發現月亮上有斑斑點點的黑影,我想這會不會是玉免留下的腳印呢?嫦娥和玉免又在哪里呢?我仔細地把月亮看了一遍又一遍,始終沒有發現它們。后來聽媽媽講,我才知道月亮上其實沒有生命,這都是古人們想象出來的美好傳說。
月亮,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其實是月球,上面斑斑點點的黑影其實是月球上的環形山、坑地或巖石。月球其實是圓形的,它的形狀并不會變,只是有時太陽照到整個月球,整個月亮就露面了,叫做“滿月”,有時只照到半個月球,我們就只看到半個月亮,叫做“新月”,有時月亮沒有出現,其實是被厚云層擋住了。關于月亮的知識可真神奇啊!
從屋頂下來已經不早了,在皎潔的月光下,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今年中秋節過得真不錯,既讓我飽覽了明月,還讓我知道了不少關于月亮的知識。
學生寫的中秋節作文篇5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要到了。這兩天,大家都為過一個有意思的中秋節而忙碌準備著。看到大街上琳瑯滿目的月餅,去年中秋節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中秋節晚上,爸爸媽媽帶著我去紅磨坊買月餅,到那以后,我驚呆了!這里的月餅品種好多呀!有我喜歡的椰蓉和鳳梨味兒的,還有蛋黃、五仁、豆沙、棗泥……太多了,我實在記不住了。聽媽媽說,他們小時候吃的月餅只有五仁的。
八月十六日早上,我們整裝待發,帶上月餅去看姥姥。一路上秋風習習,天高云淡,馬路兩旁的欒樹披著五彩的衣服向我們招手。麻雀也都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中秋節來了!中秋節來了!”
兩個小時后,我們來到了姥姥家,姥姥早已經在大門口迎接我們了。下車之后,我把手中掂著的月餅遞給姥姥,說:“姥姥,這是我們給您買的中秋節禮物,是我們濮陽吃的月餅,可好吃了!我最喜歡鳳梨味兒的了,這盒是姥姥最喜歡吃的棗泥味兒的!”姥姥熱情地迎接我們,還給我們做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姥姥吃了我們帶的月餅后,笑得合不攏嘴,說:“現在的月餅真好吃呀!我們以前吃的月餅都是硬梆梆的,牙都快硌掉了。”媽媽在一旁笑著說:“給您買的月餅是我們濮陽吃的,能不好吃嗎!”
晚上八點,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姥姥坐在院子里賞月,其樂融融的品嘗著月餅,笑聲充滿著整個院子。那明如燈籠,圓如玉盤的月亮,高高地懸掛在夜空中,給人無限的遐想。那明亮的月亮上仿佛有嫦娥在廣寒宮內揮袖起舞,玉兔在搗藥,吳剛在砍那棵永遠也砍不倒的散發著永恒香氣的桂樹……
學生寫的中秋節作文篇6
中秋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各地慶祝方式都非常隆重。
我的家鄉雖然對中秋也很重視,可卻有點與眾不同。每年的中秋節來臨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亦樂乎。主要是制辦節貨,買月餅、水果,而水果當中,柚子是不可缺少的。有一樣東西也同樣必不可 少,它就是再平常不過的蓮藕。它在中秋節時可不是用來吃的,它是用來供奉祖宗、敬天地的,以求先人保佑。不光如此,人們對蓮藕也有要求,一定要是有頭有尾,完整的一枝藕,包括旁邊的小枝也 都要留下。
節日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殺雞宰鴨,擺酒慶祝。到了晚上,家家戶戶便在自己的庭院中,陽臺上擺上月餅、水果,沏上茶,團團圍坐,一邊開心地品嘗點心,一邊賞月。當月亮最圓的時候,家家戶戶 都放起鞭炮,點上香和燭以示對月亮的敬畏。
在家鄉,孩子們還有一種特別節目,就是在中秋節的晚上,要去燒“寶塔”。所謂“寶塔”就是許多孩子相約好各自去找一些破磚碎瓦,搭在一起。最后就成了一個空心“小塔”。這項工程孩子們在中 午就做好了。晚上,孩子們聚到一塊,用枯樹枝、稻草……東西塞進塔內,然后點火燒起來。火焰從寶塔中射出來,非常好看。待到時間燒得長了,寶塔也被燒紅了。從遠處望去,還真有點壯觀呀!
這就是家鄉還有點古老的中秋節。
學生寫的中秋節作文篇7
月已圓,人歡聚,同舉杯,共歡慶!家鄉明月愛無限,他鄉皓月也多情!齊歡唱,同頌今宵明月!歌傳萬里,祝福彼此頻傳!”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
今天是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俗話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所以我和媽媽一起到陽臺上去看月亮,
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它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
后來,媽媽讓我們進屋,一進門,哇!桌子上擺滿了豐盛了飯菜。我迫不及待地對媽媽說:“媽媽,今天的菜看上去就好吃,我先嘗嘗哦!”“是嗎?”媽媽笑瞇瞇地說,“好吃就多吃點,不過得等你大伯和小董阿姨回來一起吃。”
等來等去,大伯還是不回來。媽媽已經打過三、四個電話了,可他總是說“過一會就回來”、“馬上就到”……七點了,大伯和小董阿姨終于來了,我大喊一聲:“吃飯了!”便狼吞虎咽起來。不一會,紅燒螃蟹、豬蹄子、木耳炒肉片、水煮魚……就都不見了。
晚飯后不久,我們全家就坐到了陽臺上。吃著月餅,聽媽媽念叨著:“不知你爸爸出差在外有沒有吃月餅?”看著那圓圓的皎潔的月亮,我不由得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學生寫的中秋節作文篇8
中秋,在我看來就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因為中秋節的月亮是圓的,月餅是圓的,自然而然一家人也要團圓咯!但是,我這一家卻在五湖四海,爸媽在上海,姐姐在杭州,而我在巢湖私立學校上學。所以每年的中秋節我都格外的想家。
但是去年的中秋節卻讓我難忘!
雖然同樣是在學校過的,但是氣氛卻讓我倍感溫馨。上午,學校舉行了一個迎中秋詩歌朗誦比賽。我們有序的進入學校的階梯教室欣賞選手們的表演。本為中秋還呆在學校里的事抱怨,為聽無聊的朗誦鼓著嘴。但是,或許是表演者也想家了吧,他們的朗誦真的很有感情,讓枯燥乏味的現場彌漫著思念的氣息,讓人沉浸在情感的氛圍里。尤其是其中一位女選手,她的朗誦聽著讓人眼睛發酸,我差一點就流出眼淚了。因為怕丟臉,我硬是將淚水忍了進去。比賽結束后,我還在細細的咀嚼詩句,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
學校也想的挺周到,晚飯后,還給每個學生發了中秋節最讓人期待的美味的月餅,月餅在月光的照耀下似乎更甜、更香、更有嚼勁。吃著月餅,看著親愛的同學們,不禁讓我想起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兩句千古名句來。
回宿舍的路上順便賞了個月。皎潔的月亮在黑色的天幕高高掛起,而且我感覺她每一刻都在變得更圓更明亮。突然,月亮被一層層霧氣籠罩住,隱隱約約還能看到她淡淡的光芒。她多么頑皮啊,還跟我捉迷藏呢!
想必遠方的親人們同樣也在賞月、吃月餅吧!不過去年的中秋節沒有讓我產生孤獨、寂寞之感,學校的體貼,老師的祝愿,同學的互相安慰都讓我有了中秋團圓、溫馨的感覺。
遠方的親人啊,我過得很好,愿你們也能快樂每一天!
學生寫的中秋節作文篇9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有著悠久的歷史,已成為我國固定盛行的傳統節日。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今天晚上,享受了一頓團圓盛宴之后,我便獨自一人坐在陽臺上,準備一睹中秋明月的嬌姿。七點半,圓月冉冉上升,哇,中秋的月亮好圓啊!圓得像一個大月餅;中秋的月亮好亮啊!照得大地亮堂堂;中秋的月亮好大啊!似乎近在眼前。面對靜謐的夜,聽著蟋蟀的“獨唱”,望著空中一輪皓月,我不禁想起了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天下人都能團團圓圓,開開心心地過中秋節 。
中秋節,當然要吃月餅,這時爸爸捧著一盒大月餅上來了,里面只有一個夾心層大月餅。媽媽把月餅分成五份,她一份,我、爸爸、奶奶、爺爺各一份,象征一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相親相愛。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在月下談笑風生。
看著皎潔的明月,我趴在爸爸腿上,聽爺爺講關于中秋節的神話故事,像“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這些故事,歷經漫長的歲月,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是我國古代傳說的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典型神話。
中秋節的夜晚是美麗的,中秋節的夜晚是溫馨的,中秋節的夜晚是幸福的。
中秋佳節,常說是團圓日。團圓代表和美、和諧,希望全社會促進和諧,共建>和諧社會,共創美好明天。
學生寫的中秋節作文篇10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popular and important lunar harvest festival celebrated by Chinese people. The festival is hel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eighth month in the Chinese calendar. There are some traditions in this holiday. For example, people would have a big dinner with there families. After dinner, they often enjoy the full moon which is round and bright. The other tradition of mid-autumn festival is eating moon cake. Moon cake is the essential of that day, which means reunion. As time goes by, there are various kinds of moon cakes, but they are much more expensive than before. I like mid-autumn festival because my families will get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