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六級閱讀理解附詳解:認知與學習(2)
1.作者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______________。
A)將兒童的行為與猴子的行為作了比較
B)告訴我們兒童不是靠模仿來學習的
C)告訴我們,作者認為把模仿看做“有樣學樣”是不全面的
D)意思是孩子不應該通過模仿父母來學習
[C]首段末句提到,我們應當放棄“小猴看樣學樣”的觀點,轉而探索型深奧的理論。而文章首句中也說斷言孩子們通過模仿來學習是把問題過于簡單化了。結合這兩句可知,認為模仿就是“小猴看樣學樣”有失偏頗,因此選項C為正確答案。
2.孩子通過模仿來學習時,第一個起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A)需要找到一個方法來獲得想要的目標
B)想要獲得他的社會群體的認可
C)想要找到一個專家和權威
D)需要找到一個方法來避免受批評
[A]第2段第2、3句提到,孩子處在新情況下,沒有形成現成的反應。他尋找一個能夠實現一定目的的反應。如果他對這個新情況既沒有現成反應,又不能想出該怎么去做,就會想通過模仿來學習。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起作用的第一個因素是尋找一個能夠實現一定目的的反應,因此選項A為正確答案。
3.根據第三段講到的內容,除了獲得目標,兒童也應該學會____________。
A)盡快獲得他想要的結果
B)顯示出他愛父母和朋友
C)低聲說話
D)做出恰當的行為
[D]第3段第2句提到,孩子們也許能夠立刻實現他們的直接目標,卻發現他的這種做法遭到其監護人的批評。接著通過舉例說明孩子還得學會舉止得當。因此選項D為正確答案。
4.可以推論出,兒童通常會模仿________________。
A)很少責罵自己的人
B)他們想要成為的人
C)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
D)給他們很多獎勵的人
[B]第4段第2句提到,孩子會模仿那些看上去值得效仿的人,第3句舉例如果這個學生想成為一個卓越的小提琴手,他就會觀察并模仿一個出色琴手的技巧,也就是說他們會模仿那些他們想成為的人,因此選項B為正確答案。
5.最后兩段主要是講___________________。
A)兒童如何靠模仿來學習
B)兒童模仿的動機
C)兒童最可能選擇什么樣的人來模仿
D)模仿是怎樣影響兒童的成長的
[C]文章倒數第2、3段提到,“學習者不會隨便選擇模仿對象”,“他模仿那些看上去值得效仿的人”,“我們知道他們是可靠、值得模仿的對象,因為模仿他們可以走向成功”,可見最后兩段都是關于如何選擇榜樣的,所以選項C為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