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英語四六級考生直呼:史上最難被逼吐血
今年的六級考試從“儒家道家”到“科學發展”,從“上山砍柴采藥”到“松下吟詩作畫”等翻譯題讓考生大呼考到“吐血”,自嘲有幸邂逅“史上最難六級考試”。
而相較六級試題的出挑,普遍反映四級試題中規中矩接地氣。
吐槽:英語考試頻刮中國風,考生戲稱“中西合璧”
近年來,翻譯題都是四六級考試中失分的“重災區”,頗受考生關注被重點盯防,而近年來考題頻現的“中國風”也讓不少考生抓狂。
“誰能告訴我‘道家’和‘儒家’用英語咋說?”
“求大神幫翻譯‘上山砍柴采藥’和‘松下吟詩作畫’這兩句。”
走出六級考場,不少考生吐槽“神翻譯”讓人“崩潰”。
據了解,這道讓考生頭疼的翻譯題目為“傳統中國畫”,講述了“儒家和道家的理想鄉村生活”,其中“男人在耕耘收割,婦女在織布縫衣”等對稱式的語句,讓不少考生大呼“深奧”。
其他兩個翻譯題分別為“教育公平”和“經濟改革”,其中的“十二五規劃”、“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等專業詞語,讓許多考生交了白卷,不少“刷分”學霸也紛紛感慨自己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調查:四六級難度冰火兩重天,七成考生稱“欲哭無淚”
周六上午,英語四級考試結束后,網絡一片祥和。下午的英語六級考試則讓眾考生開了眼界:“原來四級考試的一片祥和都是六級考生的血淚換來的。”
“2014年12月英語六級考試難不難”的網絡調查顯示,73.4%的參與者選擇了“難,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選項,有10590票;2918人表示“一般,沒有特別的感覺”,占20.3%;有908票投給了“不難,做起來如魚得水”,占6.3%。
參加四級考試的考生則普遍反映試題難度適中,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作文題目,讓不少學生感覺印象深刻,不僅作文脫離“假大空”走起“校園風”,翻譯題也沒有為難學生,分別考了“互聯網”、“大熊貓”、“旅行”等題,考生大贊“接地氣”。
現象:考級熱情不減,考生“刷分”想為求職加碼
近些年,不少高校逐漸松綁學位、學歷與英語四六級掛鉤,高考[微博]改革后,英語的地位也相對下降,不過考生的考級熱情依舊不減,不少“過級”考生繼續參加考試。
“只想‘刷’個高分。”如今的四六級考試已不專門發證,取而代之的是表明分數的成績單。現在,不少用人單位以及公務員[微博]考試對四六級分數都有要求,有的甚至要求考到500多分。不少考生擔心找工作時受限,因此多次參加考試,想把分數盡量“刷”高。
翻譯原題
“反映在藝術和文學中的鄉村生活理想是中國文明的重要特征。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道家對自然的感情。傳統中國畫有兩個最受青睞的主題,一是家庭生活的各種幸福場景,畫中往往有老人在下棋飲茶,男人在耕耘收割,婦女在織布縫衣,小孩在戶外玩耍。另一個則是鄉村生活的種種樂趣,畫有漁夫在湖上打魚,農夫在山上砍柴采藥,或是書生坐在松樹下吟詩作畫。這兩個主題可以分別代表儒家和道家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