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四級聽力考試應試技巧
順便提一句,這種訓練法也非常適合備戰中高口的同學。中高口的筆試中有聽譯題,口試中又有口譯題,其實這兩種題型,也要求聽一個語段,并進行信息概況表達,這和我們練習的聽寫是一脈相承的,區別就在于聽寫要求我們聽完后直接寫出原文內容,而聽譯要求直接寫出與所聽信息對應的中文表達;口譯就要求把中文表達說出來,所以難度更高些。要搞定這兩種考題,都需要聽力基礎非常扎實。而根據我自己做口譯的經驗,在聽的時候能夠極快地提煉和概括信息,是一個口譯員最重要的素質。這樣的聽寫練習,對于想成為口譯員的同學來說,就是最好的基本功訓練。
應試技巧2:提高聽力能力的最佳途徑
有很多同學都知道練聽寫可以提高聽力能力,所以起初練習的興致很高,但往往發現自己花了大量時間精力來進行練習,卻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望“聽”生畏。這種情況極為普遍,究其根源,原因有三:一是未能選擇適合自己的聽寫練習素材,比如選用了內容太難,語速太快的材料,每次練習,感覺都像在啃自己啃不動的硬骨頭;二是沒有掌握循序漸進的正確聽寫方法,導致練習雖做得很多,但錯誤率總是居高不下,練了很久還是原地踏步,看不到學習成果;三是沒有合理地把做過的練習進行總結,因此無法發揮出聽寫練習的最大效能,也就談不上通過練聽寫,提高整體的英語能力了。
為了克服這種事倍功半的現象,首先要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材料。從材料的體裁內容上來說,可以選擇大學英語課本上的課文、經典的散文、美文、時事新聞、四六級、托福雅思考題的語段材料、著名電影的臺詞等等,不一而足。
應試技巧3:精確聽寫每一詞,每一句
練習聽寫還可以這樣進行:一句話先聽一遍,要求自己嚴格地把所聽到的內容一詞不變地記錄下來,如果有記不下來或不確定的,就先留出空格,然后再聽一遍。基本上一句話可以反復聽三遍,如果有某些部分聽了三遍還是無法攻克,就先放一放,聽下一句。就這樣逐句把整篇材料聽完。接下來對照錄音原文,把之前沒有寫出來的,或者寫錯的部分圈出來,并進行分析:為什么這里我會犯錯?原因往往有二:第一,這個詞你確實不認識,反復聽也沒感覺,或者聽的時候似曾相識,但拼寫發生了錯誤,那么對答案時要馬上把它背出來。通過這個過程背單詞印象深刻,效果絕對優于死背詞匯書;第二,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聽寫時,有一個詞反復聽也聽不懂,但最后對照原文一看馬上就認識了,不由感慨道“原來就是它呀,其實我早就背到過了”。為什么有的單詞你會看得懂而聽不懂呢?很可能是因為你對于它的發音存在誤解。比如lamb這個詞,表示小羊羔,最后一個字母b是不發音的,但很多同學在積累詞匯時,總是以為這個b是要念出來的,所以對于這個詞的發音便留下了錯誤的印象。試想,聽寫時,你從錄音中聽到的發音肯定是標準的,而這個發音和你對lamb這個單詞的記憶對不上號,自然就聽不懂了。碰到這種情況,應該馬上在把錄音再聽一遍,并跟讀,把自己的發音糾正過來,以后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
可見,一旦練習時精確到點,那么對答案時的分析總結非常重要。不知同學是否了解中醫學里面的“刮痧”?它的原理是,用牛角梳沾取精油在病患的背部來回刮拭,刮過以后,背部會呈現出紅色的斑點,也就是“出痧”,醫生會根據出痧的部位和性狀進行診斷。其實我們練習聽寫,并在原文上圈出錯誤部分,讓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呈現出來,和刮痧是一個道理。這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和判斷自己英語老提不高的“病根”究竟在哪里,然后“對癥下藥”——單詞不認識的背單詞,拼寫不熟悉的記拼寫,發音不正確的糾正發音,從而全方位提高英語實力。
應試技巧4:橫豎結合精聽訓練
一般說來,短文聽力備考訓練必須抓住豎聽和橫聽兩點結合來進行。
所謂豎聽,是指一套題目從頭聽到尾,從第一題聽到最后一題。所謂橫聽,是指把相同題材和體裁的文章放在一塊對照比較著聽,從而迅速抓住同類型文章的規律,真正做到以不變應萬變。例如,有關人物傳記的文章在近幾年的考題中共出現過兩篇, 1999年1月的passage1和1996年1月的passage1,把這兩篇文章放在一起聽,可以發現這類型文章都以介紹式寫法開頭,將記敘人物的姓名、出生年月、出生地點以及社會評價置于開頭,以引起注意。這些內容往往會考到。而文章結尾部分則通常會提到該人物的重大成績,評論其功過是非。
文章一般用記敘的語言講述人物的經歷,較少有情節的描寫或人物對話。通過這樣反復對比聽,可以使我們很快掌握人物傳記題材文章的模式和考題思路,在短時間內抓住考點,做到舉一反三。
筆者在此提供一套具體的短文聽力訓練辦法:
考生可以在歷年考題中選取10-20篇不同題材和不同體裁的文章,依據以下幾個步驟,橫豎結合來進行精聽訓練。
Step 1:第一遍聽磁帶時認真做題,對所選取的每段文章都認真仔細,注意時間,模擬考場氛圍。做完以后還需注意統計對錯個數,并分析選項設置特點,練習快速掃描選項的能力。
Step 2:脫離文字材料再聽4-5遍磁帶。此時絕對不允許照著文字材料聽,應該反復使用錄音機上的重復鍵,盡最大努力聽懂全文內容。聽第5遍或第6遍的時候,可以一邊聽一邊將全文筆錄下來,然后對照文字材料,看看筆錄有什么問題,分析聽不懂的原因,是語音、詞匯還是語法?然后有的放矢地加以解決。
Step 3:在足夠熟悉此段落中的內容后,打開文字材料,一邊聽錄音一邊看,并在段落中相應考點和問題答案,仔細體會,分析自己為什么被某些干擾項誤導。
Step 4:跟著磁帶大聲朗讀,以提高自己的語速。如果自己的語速能基本跟上聽力材料的語速,再做同類型題目,困難就不大了。
另外,練習過程中有一些事項值得我們注意,請大家養成良好的習慣,盡量避免:
1.鴕鳥式聽法。很多同學聽力過程中沒有動手的習慣,聽就是聽,在做題時才努力回憶與該題有關的信息。甚至有同學喜歡閉著眼睛聽或者把頭低下來,伏在桌子上聽,并認為這樣注意力更集中,但這樣往往容易走神,聽的效率非常低。
2.多而不精。對于已經聽過的材料,很多同學都很少再聽,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片面追求練習的量,并不能有效提高做聽力題時的悟性,必須用心去感受才能收到顯著的效果。
3.不愿對著文字材料大聲朗讀,認為聽力就是聽力,沒有必要和朗讀口語聯系起來。其實聽力考的是口頭語言,口語提高了,聽力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同時朗讀可以培養正確的語音語調,可以加強我們對文章的領悟力。
4.訓練時間安排不得當。聽力訓練需要思想高度集中,故時間安排以每天精神最佳時候為宜。時間不宜過長,每次連續聽半小時到一小時就可。另外,由于聽力是一種習慣成自然的技巧訓練,所以最好每天安排一段時間,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總之,四級短文聽力并不可怕,如果我們能夠宏觀把握,平時堅持“用心去聽”,我們肯定能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提高自己的英語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