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
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朝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制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制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后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游戲取樂。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2
今年,我們一起在學校度過了一個愉快、難忘的中秋節。
早在中秋節前幾天,我們就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杜老師上數學課時,總會時不時地冒出幾句類似于“哎,咱們買上幾桶可樂哇”之類的話,更激起了我們對中秋節的無限憧憬。
中秋節終于來了!下午來學校時,我們幾個跑校生照計劃將家中的面板、搟面杖等家具拿到了教室。在心猿意馬地上了兩節課后,我們便擺開課桌,開始包餃子了!
由于之前曾學過搟餃子皮,我便綽起搟面杖大干起來。雖然剛開始時還不太熟練,不過不一會兒,我就搟的相當快了,且成品美觀大方,令我十分滿意。
半個多小時后,第一批餃子出鍋了!我正待品嘗,杜老師忽然招呼我道:“跟我來,我辦公室里還有一個電磁爐,端上一盤餃子到那里去煮罷!”
就這樣,我開始了煮餃子這一新工作,不斷重復起了“下餃子——推餃子——撈餃子”這一工作流程。被杜老師中途截住的秦羽和楊瀅照則不斷將煮好的餃子送往教室,再將包好的餃子帶下來。
正當我們煮得不亦樂乎時,“白發蒼蒼”的孟老師突然破門而入,大聲叫喊著:“幺零四那下女森們么瘋啦!我就進個繞了一遭就叫撒了一頭面粉……”說著趕緊向水龍頭沖去。我們三個和杜老師看著孟老師滿頭滿臉的面粉,哈哈大笑。不一會兒,孟老師又帶著滿頭水珠大步走了出去。杜老師也緊跟著去了教室。辦公室里十分安靜,只有電磁爐發出的“嗡嗡”聲。
三四鍋餃子被運走后,寂靜再次被打破了。孟老師再次闖了進來,嘴里嚷著:“幺零四那下女森們絕對瘋啦!追(zui)上九十九班來欺負我……”我抬頭一看,發現短短幾十分鐘,孟老師再次白了頭。只見他沖到水龍頭前,胡亂抹了幾下,便又“絕塵而去”。
這時,我又得到另一項使命——領餃子!我帶領幾個男生在煙霧繚繞的食堂廚房與工作人員交涉許久后,終于領回了五大盤餃子,準備開始正式的宴會!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3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又是一年秋來報,應著落葉飄零,和著微風細雨,中秋時節,人們都踏上了歸家的路,迎來一場期待已久的團圓。
父親駕車帶著我和母親一同回家,陪外公外婆過中秋。經歷了堵車后,終于在四點到家,鄰居家的大黃狗聽見我們的說話聲,機敏地跑出來,蹦蹦跳跳,嗷嗚地叫著,仿佛在訴說對我們的思念。我一面進屋,一面大聲喊著外公外婆,外公正在后院侍弄著他的愛花,聞聲跑出來,飽經滄桑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一道道皺紋更深了,凹陷的眼睛卻盛滿歡喜。
他開始忙忙碌碌,洗茶杯,找茶葉,為我們沏一壺他最愛的普洱茶。聞一聞,清香撲鼻,抿一口,還是熟悉的味道。外婆呢?我走進廚房,果不其然,外婆正忙著準備三線肉,熱鍋大火,雪似的白砂糖漸漸流出了紅色的淚,待到白砂糖炒成焦糖,一勺冷水下鍋燒。鍋中沸騰,三線肉整塊下鍋,肉皮貼鍋底。大火熬煮幾分鐘,肉香四溢,白肉已披上紅棕色的紗衣。冷卻切片,放入調料拌一拌,一片片放入碗底,再在面上放些梅干菜,倒入少于之前的湯水。最后于蒸鍋,噴香四溢。
晚飯后,外婆坐在搖椅上打盹兒,嘴里還念叨著表哥——正值緊張的高三的他無法在這個節日與家人團聚,中秋大概就是陽臺上擺放著的小桌子,小桌子上各式各樣的月餅,月餅里寄托的思念吧。
這個中秋的月亮也有點不盡如人意,躲避在云層深處不肯窺頭一望,即使風不停地吹,將云兒一層層的吹走,她仍緊緊收縮著她的身軀,不愿露面。雨滴隨著微涼的秋風飄搖,先撒在墨綠的樹葉上,后順著葉子的脈絡滑下。便再無任何阻擋,直直與柏油路面接觸,然后流進溝渠里,與其他雨滴匯合在一起,重新開始它的旅途。
耳邊,是姥姥媽媽的喜悅交談,眼前是雨后一片清新的花草綠。清風穿堂而過,不起一絲漣漪,只余下舒適。五仁月餅的香味在口鼻中蔓延綻放。一切都很好。想起小林一茶的一句詩:“清風加朗月,五文錢。”眼前雖無朗月,但清風加細雨,也足矣。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4
當象征闔家團圓的中秋節撞上了普天同慶的國慶節,便是意義非凡的“中國節”。
清晨,太陽微笑著從窗口射進一縷光輝。我一下子從床上蹦起來,今天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給外婆送月餅。走到街上,陽光暖暖地灑在身上,鮮艷的紅旗飄揚在街道上的每一盞路燈下。大街上車水馬龍,小巷里人頭攢動,人們臉上都漾著幸福的笑。喇叭聲、轟鳴聲、吆喝聲……仿佛都在給祖國媽媽送上真誠的祝福。
到了外婆家,外婆帶我們去看望太婆——媽媽的奶奶。太婆已經九十多歲,傴僂著腰,每日的活動范圍就是門前門后這方寸之地,更多的時間是拿一張凳子靜靜地坐在門口,陪伴她的是門前那叢翠竹和那片碧綠的田野。太婆有子女四五個,可她不想給子女們添麻煩,堅持一個人住在簡陋的小房子里。兒孫們有空了就來看看她,送點吃的,聊聊家常,便給她每天枯燥無趣的生活帶來了小小的樂趣。
“太婆。”我大喊一聲。太婆喜出望外,一手扶著凳子慢慢地站了起來。她一邊笑著回應我們,一邊轉身去拿凳子給我們坐。大人們坐在門口東拉西扯地聊著天,我玩著門前的竹葉、石子,其樂無窮。“奶奶,晚上去我媽家和我們一起吃個團圓飯吧。”媽媽提議。“不,不,不。”太婆連連擺手,“我這里都有,你們送給我的夠多了。”“太婆,我們還沒一起吃過飯呢!”我在一旁插話。最后在我們的極力勸說下,太婆這才坐上了黃包車。
等我們吃好晚飯,如白玉般的月亮已悄悄地爬上了天空。月光輕輕柔柔,如輕紗般灑向人間。我求太婆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太婆望著月亮,額上的皺紋慢慢舒展開來,笑了。太婆輕聲細語地給我們講起了故事,這聲音仿佛從遙遠的廣寒宮傳來。哦,美麗的嫦娥仙子此刻在羨慕人間溫馨的團圓吧。
吃著香甜的月餅,賞著迷人的月色,聽著古老的傳說,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今年中秋的月亮比往年更圓、更亮。
國泰民安,家人團圓,便是最好的“中國節”。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5
夜,中秋節的夜,應該是月明風清的月圓之夜。可是,窗外現在是烏云密布,打著雷,吹著風,下著雨一,正如我此時此刻的心情一樣。
站在窗前,感受著迎面而來的風,心中不禁蕩起一股淡淡的憂傷,而這股淡淡的憂傷卻夾雜著濃濃的思念之情,憑風怎么吹也吹不散的濃烈的思念之情。
我還小的時候,我家的中秋節是熱熱鬧鬧的,一家人圍桌而坐,吃著團圓飯,說說笑笑的,歡樂的氣息彌漫在屋里。可是,現在呢?家里充斥著卻是一股凄清的思念之情。聽著鄰居家的歡笑聲,我的思緒飄向遙遠的過去。
小時候,我和弟弟、慢慢,還有爸爸媽媽在中秋節時,喜歡在飯后搬一張小桌子和幾條小板凳擺在陽臺上,而桌子上擺著香燭和水果,還有月餅,一家人圍桌而坐。
每當弟弟將他那雙小手伸向桌子上的水果和月餅時,媽媽就會拍他的小手,“別想偷吃,只有等天上的神仙吃完之后,你才能吃。”
“那天上的神仙什么時候能吃完呢?”幼小的弟弟問道。
“那就是等這三支香燃燒完的時候。”弟弟聽完媽媽的話后,便拼命地向香燭吹氣。那時,我就會和媽媽辯解:“媽媽瞎胡說,天上根本就沒有神仙,媽媽,你太迷信了。”
“你聽誰瞎胡說的,你這樣說是對天上的神仙不敬,小心神仙打雷劈你。”這時,媽媽就會生氣地罵我。雖然媽媽生氣地罵了我,但我仍會說:“是爸爸教的。”
接著,媽媽便會向神仙禱告,嘴里念著我聽不懂的話。
三支香燃燒完后,弟弟和妹妹就會爭著吃月餅,他們兩個從來不會謙讓。而媽媽看了就會說:“真是生的不好,一個屬龍,一個屬虎,天生就會斗。”這是我們村子里的說法,簡稱“龍__”。
吃完月餅,爸爸就會抱著弟弟給我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而媽媽則笑盈盈地看著我們。
現在,父母卻遠在異鄉。我何時才能再過上那美好如童年的中秋節呢?
窗外的風小了些,雨也小了些,但是我心頭的那股流淌著的思念之情仍是那么濃烈。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6
中秋,意味著團圓。又到中秋,夜是涼的。爸媽不在家,我只好一個人獨自吃著月餅。天快黑時,我就看天,尋找那輪圓月,可是沒有,我失落地走回屋,一個人賞月又有什么意思呢?不如把時間沖淡了罷,也留給我幾秒發呆的時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好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夜深了,走到河邊,月亮無語,寂然懸掛在空中。即使它不是最圓的,卻也是最亮的。水中也有一個月亮,那莫不是孤獨的月亮在照鏡子?風兒輕輕吹,心愛的鏡子碎了,又聚了。水中的月影好近,我一伸手月亮仿佛就屬于我了。可是它的高、亮,使它不屬于任何一個人。每個人分享著它的圓,而我卻守著自己的缺,那灰色的臉告訴我——我很寂寞。身邊搖晃的草仿佛也在賞月,然而它有著自己的同伴,會陪著它搖晃。不知不覺,涼涼的眼淚就出來了,涌在眼眶里,無法承受。樂觀一點,享受一點,忘掉一些,可以讓自己更快樂,那不是挺好的嗎?
一些事,想著想著就忘了,看著看著就淡了,走著走著就沒了,時間終歸會沖淡一切,月圓的那種思念突然感覺到一種釋放。平常,用做的一切事情來掩蓋,而在這無數被團圓凝住的日子,再看不到月亮的圓,就如打開了開關一般,心里亂糟糟的。小時候,每年都很是期盼中秋,其實期盼的是月餅。而到后來,越長大,對月餅也就越不感興趣了,再好吃,嘗的依舊是一個人的寂寞。圓月下面照著一個人的影子,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撫摸一下他,也許這樣一個舉動會令那個人完全沉醉于月亮的美,而忘了寂寞悲涼,只聽到圓月在對每個人低語:“中秋了,該團圓了……”聽著聽著,潸然淚下,那個中秋沒有團圓怎么過?無奈的心情渲染過月的色彩,月何時也分一點給我,僅僅一點點,或許可以照亮我的心。
月亮照著我,照著船,照著水。天黑得很,卻是透明。祈禱與無奈,雖然月圓,心卻缺,但依舊是灑脫人生,何況,一年只有這一夜,哪怕一年沒有這一夜哪!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7
今年的中秋節可不一樣,我在老家高郵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中秋。
中秋這天,我早早地起了床,看見公公、婆婆在忙碌著,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在往盤子里放水果,我說!“盤子里有好多水,有蘋果、梨子、桔子、柿子、葡萄、桃子、菠蘿,還有像刺猬一樣的,我也說不上名兒,這些水里看了真讓人垂涎欲滴呀!放完水果,再放香爐,并插上香。
到了中午,公公雙手輕輕地抱著,一個像寶塔的東西,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門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這東西點燃,過了一會兒,等公公干完后,我問公公:“公公,這是什么東西?”公公點起一支煙說:“這叫九層香,是為了出門不遭受風雨!”我聽了點了點頭。
終于到了晚上,一輪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羽毛般的輕云,美妙極了。吃團圓飯了,啊!這么多好菜!全是為了遠到而來的舅公公準備的。吃完團飯,我們看了中秋晚會,看完中秋晚會,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問婆婆:“婆婆,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嗎?放到那兒等壞呀!”婆婆笑著說:“小傻瓜,這些水果是為了敬月亮公公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公公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公公吃飽,出門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點著頭。
到賞月的時間了,我們大家各自搬了張椅子,來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們在談論著,我看著圓圓的月亮想:“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寂寞地住在廣寒宮內,吳剛被罰永遠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兒在廣寒里為嫦娥搗藥……啊!,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豆那可愛的小白兔兒呀!但都不可能成為現實……”這時,媽媽吟起了蘇軾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吃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關于月亮的傳說……
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月亮、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里。我也睡覺了,銀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間照亮了,
圓圓的月亮伴著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8
有人喜歡熱鬧非凡的春節,有人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但我卻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即使它沒有春節那么熱鬧非凡,沒有國慶節那么舉國歡騰,但意義非凡的團團圓圓的中秋節還是我最鐘愛的。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媽媽帶著我去超市買月餅。月餅的種類非常之多,有肉松月餅,有蛋黃月餅,還有瓜子仁味的月餅,它們都散發著香噴噴的氣味。晚上我和媽媽去了奶奶家,剛把月餅送到奶奶的手上,她就笑瞇瞇的考我:“乖孫,你知道月餅是怎么來的嗎?”
我一聽就來勁了,有板有眼的說起來:“知道。”我便滔滔不絕的說起來。嗯,有一天,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它們散發出強烈的光芒和熱量,把地面上的植物都給曬死了。后羿拿出了一把彎弓,射掉了天上的九個太陽。王母娘娘便獎勵他兩顆長生不死的仙藥。后羿很高興,把藥交給自己的妻子嫦娥保管。
嫦娥很想變成神仙,于是有一天嫦娥趁后羿不在家,把兩顆仙藥都吃了,然后飛上了月宮當起了神仙。雖然夢想成真了,可是嫦娥在天上很孤單。嫦娥看見人間熱鬧非凡,發現是在過中秋節。她也想過,但只有她一個人呀,于是她仿照月亮的形狀做了一些餅子,自己嘗了嘗覺得很好吃,但太多了吃不完,于是把餅子扔到了人間。凡人嘗到后覺得很好吃,便也學著做,并且根據它的形狀命名為月餅。
“說的真好”奶奶聽完不住的夸我。到了晚上,奶奶準備了很多美味佳肴。一家人來到餐桌,我看見桌上有宮保雞丁,香辣大閘蟹,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等等。我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起來。吃完了,我擦擦油光光的嘴巴,打了幾個飽嗝,摸了摸像西瓜一樣又圓又大的肚子,舒舒服服的躺在沙發上說:“奶奶下次少燒一點,我的肚子太飽了。”
全家人都吃完后,我們來到院子里賞月。我看見明亮皎潔的月亮像圓圓的肚子,又像一個大西瓜,還像大圓盤子。啊!我喜歡這團團圓圓的中秋節。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9
“十五的月亮,掛在天上掛在邊疆。”這句歌表達的含義是:親人不管在哪里,這一天他們的心都會團圓在一起。那就是八月十五中秋那天。中秋節吃月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它隱含了一個神話,話說:“后翼得到了一顆神藥,他的弟弟非常好奇。于是,他就把后翼約了出去,自己卻悄悄地跑了回來潛入后翼的房里。企圖偷他的神藥。不料被后翼的妻子嫦硪看見。嫦硪為了不讓神藥落入別人手中。順手就把藥給吞進了肚子里,立刻就從窗里朝著月亮飛去,后翼知道上當了。撒腿就往回跑;回到家時,看見嫦硪已經飛到了空中,據了解知道她是吃。了神藥而飛出去的。
因為嫦硪飛走是八月十五日。而他非常喜歡吃月餅。于是,后翼每年的八月十五都會在嬌潔的月光灑滿的庭院中。擺上嫦硪最喜歡吃的月餅。所以每年八月十五日被后人稱為“中秋節”并要吃月餅。
后翼就因為和嫦硪不能團圓:而感到非常傷心。所以八月十五那天每家每戶都要團圓,我家就不一樣。我爸爸遠在山西不能和我們一起過中秋。在媽媽和嬸嬸為了讓我們高興,弄了一桌豐盛的中秋飯,飯香飄滿了整間小屋,可就差爸爸一個人,奶奶叫我們全部坐下吃飯,奶奶問:“人齊了沒?”沒齊,還差你爸爸一個。我從門口走進來說。全家人都陷入了沉思中,叔叔說:“不要想那些。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干嗎這樣?”。
我們開動筷子了,剛吃了一會兒。“咚咚咚”有人敲門,我馬上站起來去開門。開門一看是爸爸,我無比高興,一下子撲向了爸爸的懷里,我們全家人終于團圓在一起吃中秋飯了。
全家日一起吃飯,那滋味不是能用語言表達的,爸爸的出現出乎我的預料,遺憾不再有,此時的月亮正在皎潔的照著我的心。我太幸福啦!
第二天,爸爸又走了。
我又盼著明年的中秋節快點到來,因為那時侯爸爸就又會回來了。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10
我們開動筷子了,剛吃了一會兒。“咚咚咚”有人敲門,我馬上站起來去開門。開門一看是爸爸,我無比高興,一下子撲向了爸爸的懷里,我們全家人終于團圓在一起吃中秋飯了……
“十五的月亮,掛在天上掛在邊疆。”這句歌表達的含義是:親人不管在哪里,這一天他們的心都會團圓在一起。那就是八月十五中秋那天。中秋節吃月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它隱含了一個神話,話說:“后翼得到了一顆神藥,他的弟弟非常好奇。于是,他就把后翼約了出去,自己卻悄悄地跑了回來潛入后翼的房里。企圖偷他的神藥。不料被后翼的妻子嫦硪看見。嫦硪為了不讓神藥落入別人手中。順手就把藥給吞進了肚子里,立刻就從窗里朝著月亮飛去,后翼知道上當了。撒腿就往回跑;回到家時,看見嫦硪已經飛到了空中,據了解知道她是吃了神藥而飛出去的。
因為嫦硪飛走是八月十五日。而他非常喜歡吃月餅。于是,后翼每年的八月十五都會在嬌潔的月光灑滿的庭院中。擺上嫦硪最喜歡吃的月餅。所以每年八月十五日被后人稱為“中秋節”并要吃月餅。
后翼就因為和嫦硪不能團圓:而感到非常傷心。所以八月十五那天每家每戶都要團圓,我家就不一樣。我爸爸遠在山西不能和我們一起過中秋。在媽媽和嬸嬸為了讓我們高興,弄了一桌豐盛的中秋飯,飯香飄滿了整間小屋,可就差爸爸一個人,奶奶叫我們全部坐下吃飯,奶奶問:“人齊了沒?”沒齊,還差你爸爸一個。我從門口走進來說。全家人都陷入了沉思中,叔叔說:“不要想那些。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干嗎這樣?”
我們開動筷子了,剛吃了一會兒。“咚咚咚”有人敲門,我馬上站起來去開門。開門一看是爸爸,我無比高興,一下子撲向了爸爸的懷里,我們全家人終于團圓在一起吃中秋飯了。
全家日一起吃飯,那滋味不是能用語言表達的,爸爸的出現出乎我的預料,遺憾不再有,此時的月亮正在皎潔的照著我的心。我太幸福啦!
第二天,爸爸又走了。
我又盼著明年的中秋節快點到來,因為那時侯爸爸就又會回來了。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11
在圓圓的月亮下,我愿隨明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浪漫的古老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靜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的獨特之美。
正逢中秋佳節,我們全家乘著汽車準備回奶奶家過中秋節,沿途一路的風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能忘懷。
晚上,我利用爬梯,坐在高高的瓦房上觀看者獨一無二的明月:那皎潔的明月,周圍帶著層層輕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寧靜的夜晚月朗風輕,總會給我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明亮清澈如柔水般月色,清幽明凈,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她那銀盤似的臉蛋透過樹梢,照在人們幸福安詳的臉上。星星也散布在月亮周圍,眨呀眨的,似乎在向人們傾訴自己的冒險經歷,訴說月亮的美麗多姿,并祝愿人們:“中秋節快樂!”
可是有多少人不能團聚,有多少人居無定所,家人離去,有多少人遠在他鄉思念親人卻無法回到故鄉。想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一句詩:“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此事古難全”。
在圓月下我不禁想起我的太姥,那去世的太姥為我付出了多少,奉獻了多少無人知道。從我呱呱落地到幼稚無知。太姥把她最寶貴的晚年時間送給了我。當父母忙于工作時,是她陪伴在我身邊,照顧我生活;她把姑姥們給她的零花錢全用到了我的身上,給我買衣服,買零食,買書,而當開始上學離開她的時候,她眼含熱淚依依不舍。而此時當別的老人都在安享晚年,而太姥卻……。唉!早知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我一定始終陪在她的身邊,好好聽話讓太姥可以安心的走,到另一個世界唱歌。
我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卻不忍流下,我想此時在另一個世界的太姥也一定在思念我們這些家人吧。
時光匆匆流去,夜已深去,我扶著梯子,走下瓦房,躺在柔軟的床上,卻久久不能睡去,睡去……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12
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十五的月兒似乎特別的皎潔、寧靜、多情。它藏匿著豐收的喜悅,團圓的歡樂,思鄉的離愁。
“每逢佳節倍思親”,皎潔的月光灑滿整個院落,朦朦朧朧的,就如我此時的心情――喜悅中帶著一絲惆悵。一陣微風吹過,柳條兒隨風飄蕩,是否我想的事情讓微風、柳條也同樣感到惆悵。此時,定是舉國盡團圓吧,可是我那參了軍、當了國防戰士的哥哥,卻還不能回來團聚。他說了,雖然他回不來,但他的思念,他的情感都會托它帶回來。雖然我們無法團圓,但是他的付出可以讓“大家”盡團圓,“大家”的團圓也是為了讓每個“小家”更團圓。是啊,今晚的月兒真的很圓,很圓。
舉頭深望著明月,霧云早已退去,月兒更加明亮了。我想那定是哥哥守望的心,我知道他正守望著我呢。守望著這個“大家”,守望著每個“小家”,還有那隔海想望的臺灣吧,希望它趕快回家。
海的那邊,定也有我們大陸上的親人,海那邊的人兒定是也正思念著這邊的親人。那就讓這輪明月為你們帶去親人們的思念與祝福吧。但愿有一天,這中間隔著的海峽不再成為大家相聚的阻礙,兩岸的人們能用心架起一座橋,一座月亮橋,十五的月亮橋。一半連著臺灣與大陸,一半從水里穿過海峽!
月光間兒又變得暗淡了,烏云擋在了它的前面。夜漸深,晚風愈加冷了,冷得我不禁打了個寒顫,耳邊滿是風的喧囂――還有汽笛的長鳴。不,那分明是冤魂的哀鳴與悲傷的抽泣。哦,今天恰好是新歷的九月十八號,九-一八。這些因戰爭而喪生,變成無家可歸的孤魂們也在思念故親嗎?也在渴望團圓嗎?今年的中秋月為此變得更加繁瑣難懂,他蘊涵了太多的情感,復雜的思緒。
故人已去,而今能活著,并與親人團聚的人們就應更加珍惜,珍惜這份幸福。不忘過去,只為更好的活者。
烏云已不再停留,冤魂的哀鳴亦隨之遠去。月,依然明亮。他們也許又踏上了尋親的漫漫長途了,在這美好的中秋,至愿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13
今天是中秋節,媽媽正在廚房里切月餅,我和弟弟跑過去焦急地問:“媽媽,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吃月餅呀?我和弟弟還要去賞月呢。”媽媽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孩子們,不要著急,要等月亮出來以后才能吃月餅呀。”于是,我和弟弟就坐在陽臺上焦急地盼著月亮出來,可是盼呀,盼呀,月亮還是沒出來。于是我又著急地問媽媽:“媽媽,月亮它今天害羞,不愿意出來了嗎?”媽媽笑著說:“傻孩子,月亮不是已經來了嗎?”忽然,弟弟在陽臺上拍著巴掌,興奮地叫起來:“出來了!出來了!月亮來了!”我朝著天上望去,只見月亮像一個靦腆的小姑娘,輕輕地撥開云霧,先微微地露出它的小臉,然后慢悠悠地探出它的身子,漸漸清晰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終于可以吃月餅了!”我興奮極了。“媽媽,為什么中秋節的月亮是一年當中最圓、最亮的呀?”我不解地問。“那是因為月亮的圓,代表千家萬戶的和和美美,團團圓圓,月到中秋分外明,離鄉在外的游子們每到這天,都是格外地思念家鄉的親人呀!”媽媽認真地回答著,眼里卻噙著淚花。我想此時此刻,媽媽大概也想著遠在老家的外婆吧。
吃完月餅,我和弟弟跑到樓下去玩了。嘿!月亮這個小“跟屁蟲”,我們走,它也走;我們停,它居然也停了,可真難甩掉啊!于是我們停坐在大石頭上,看著明朗的天空,賞起月來。突然,弟弟問我:“姐姐,圓圓的大月亮好漂亮呀,它是屬于我們的嗎?”弟弟突然的詢問,讓我有些驚慌失措了。后來,我帶著這個問題詢問了媽媽,媽媽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孩子,它是屬于我們的,也是屬于大家的。只要你心里裝著它,它就會經常出現在你眼前。”聽了媽媽的話,我似乎體味到了什么。
晚上,我做了一個甜甜的夢。我夢見月亮從天上跳下來,把外婆帶到了我們的身邊,我們一家人和月亮一起玩耍,大家都好開心,好幸福!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14
懷著無比輕快的心情,我們迎來了上中學以來的第一個中秋佳節。
原本打算好好賞一賞月的,我家樓頂是最好的賞月場所。可是原計劃糟到暗算,學校在中秋節那一天,突然傳來了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總之破壞了我原來計劃的駭人消息:按上級領導規定,中學生中秋節將在學校度過,晚上6點30分到校組織看露天電影《走進毛澤東》,全部學生自帶報紙“席地而坐”。我們一聽,全部傻眼了。接著,發出一聲聲嘆息:“唉--”“真討厭--”剎時全班變成菜市場。
可再怎么叫也沒辦法,我們當即決定:既然如此,就要使這個中秋節過得別具一格。于是,我們便密謀了一個開心的“賞月計劃”。
中秋節晚上,我“密謀”的要求,帶了一個雙黃月餅。呵呵,著不是單我一個人吃的,是……哦,My got,不能說,說了這個計劃就完了。
一到校,剛好六點半。我們在憤罵聲中勉強坐下后,便把報紙連接鋪在一起,那時準備用來放月餅和吃月餅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們將在這里一起吃月餅!
一開始,我們混混沌沌地看了一點電影,然后就是擠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齊抬頭望月。呵,月亮呈紅銅色,活像月食發生了。圓倒挺圓,只是……這顏色也真倒挺另類。不過,我們的計劃也很別樣,也就不計較這么多了。紅月亮就紅月亮,月亮還不一個樣,顏色的差異或許會更具吸引力。
八點種悄悄地來臨了。這是我們吃月餅的“神圣時刻”。徐倩華、鐘偉、我、李瀾濤各自帶了一個不同的月餅來吃,恰好湊成一盒多元素月餅--白蓮蓉、哈密瓜、雙黃蓉、五仁香。我們興致勃勃地切開一個又一個月餅,六七個人圍成一圈“品嘗”四種不同味道的月餅,氣氛熱熱鬧鬧,輕松搞笑。邊吃又邊看電影,還在“賞月”(實際上就是隨意看一眼,沒有多少人認真看它)。班長陳秀燁發話了:“我們吃得這么開心,不妨把廖韶婷的雙黃給老師吃吧。”不愧是班長,我們舉雙手贊成。如果老師也能分享我們的快樂,那豈不是“皆大歡喜”?因為“快樂也是一種傳染病”,把我們鬧翻天的快樂通過一個小小的蛋黃月餅所傳達給老師,希望老師也和我們一樣過個開開心心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十分特別,這或許是上中學的第一份“友誼加固禮”吧?!
中秋的作文800字左右篇15
咦,大家在討論什么?哦,原來中秋節就快要到了,我中秋節是要到外婆家過的。今天一放學,媽媽就帶著我上了車、上了馬路、上了高速,到了海門、到了鄉下、到了五七小區。
到了外婆家,可是沒到中秋節。明天的中秋節怎么過呢?我一邊吃著晚飯、一邊思索著,漸漸天黑了,我慢慢地進入了夢鄉。一覺睡醒,我期待美味的月餅,期待與小朋友的游戲,期待柔和的月光。在我心中最少不了的就是對中秋節的感情。
夜,深了,柔和的月光仿佛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銀紗。在這時,朵朵花兒蓋著月光被子睡了,棵棵大樹在輕風的吹拂下慢慢搖晃。蟋蟀唱著一支搖籃曲進入了甜美的夢中,只有小河在月兒的照耀下,一閃一閃的眨著眼睛。月亮升起時有些泛黃,但漸漸地,它變得又大又圓又亮。我望著月亮,為她迷人的光芒而深深陶醉。這一刻,時間好似靜止了一樣,萬物都是在望著那一輪明月。
起初,我發覺月亮升起時的顏色十分奇怪,“怎么會是這種顏色呢?月亮應是潔白如鏡的啊?”我喃喃的滴咕著。但后來一想:太陽西沉,色澤鮮紅,反射光給月亮,是不是會成為紅色的月亮呢?這種擔心沒過多久就灰飛煙滅了,因為過了一會兒,我看見的又是那熟悉的月兒了。她白色純潔的光芒中沒有一絲雜碎,白的似雪,十分干凈。圓圓的月兒讓我想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現在看看天上的月兒,還真像個大玉盤,真像一面圓鏡呢!
這時,我向我們小區里的第二個大花壇走去,我和我的伙伴不約而同的來到了車庫前,開始準備中秋節晚上的活動。首先,我們玩“老鷹捉小雞”。李倩怡,她當老鷹,母雞當然就是我嘍!伴著一聲聲的尖叫與歡呼,我們又玩了詞語接龍、貼燒餅等等游戲,大家都玩的不亦樂乎,大汗淋漓。我拿了幾塊月餅,在大家累了的時候一起分享。這時,所有人都在望著天空中的月亮,我借此機會,給大家每人一塊香噴噴的月餅,看著月亮,吃著月餅,真是莫大的幸福啊!
中秋節是所有人依依不舍忘懷的節日,所有人在這天最少不了的就是那對中秋的感情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