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600字四年級
今天2月21日,是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從唐代流傳下來的。這一天月亮特別圓,要吃湯圓,湯圓又叫湯團,意思是團團圓圓。元宵節的活動也很多,有耍獅子、舞龍、踩高蹺等。
今天晚上,月亮很圓,像一個大玉盤,高掛在夜空,又像一個精致的銀盤。我和我的家人到廣場去看元宵晚會。還沒到廣場,只看見人群向四面八方涌來,黑壓壓的人群一眼望不到頭,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廣場上空不時地在放煙火,把夜空都照亮了。人們都發出嘖嘖不絕的驚嘆聲,孩子們更是高興了,喜笑顏開,齊聲叫著:“哇!”煙花的形狀有很多,有圓形、愛心形等,五彩繽紛。有的像一條龍,筆直地竄起,直奔天空;有的像銀條一樣垂掛下來,十分壯觀。廣場上的花燈真漂亮呀,五顏六色,色彩十分明艷,有蓮花燈、西瓜燈、兔子燈等。這些燈上總是有一些吉祥的成語,比如:吉祥如意、恭喜發財等。
我期盼的元宵晚會終于開始了,出來了幾只獅子,它們一會兒張嘴,一會兒點頭,一會兒擺出一副威猛的架勢,栩栩如生。這是舞獅表演。又出來了一條龍,它轉來轉去,一上一下的,非常威猛,像一條真龍。
元宵晚會結束了,我懷著高興的心情,戀戀不舍地回家了。我心想:今天的舞龍大會真壯觀啊!我不能不感嘆,我們家鄉真繁榮昌盛啊!我在這么好的環境下生活,一定是一件幸運的事。但愿普天之下的孩子能和我一樣快樂無比。
元宵節作文600字四年級篇2
我終于盼來了期待已久的元宵節!元宵夜,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包湯圓。
記得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姐姐一起在廚房里包湯圓。我們先準備好材料:糯米粉、水和芝麻餡。就要和面了,我先把白花花的面粉倒在一個盆子里,然后在面粉上倒水,但我一不小心倒多了,面粉幾乎成了面粉湯。沒有辦法,我只能將計就計,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上,這才好些。看著動作利索的媽媽已經捏了許多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放在盤子里,我也趕緊拿了一塊面粉放在手心里搓,小面團在手掌間滾來滾去,越滾越圓,好像一顆大珍珠。接著我把它壓成圓片,在里面放上芝麻餡,又用力一合,在手中滾呀,滾呀,不一會兒就變得又白又胖又圓,真像一張白白胖胖的小圓臉。就這樣一只可愛的湯圓在我手中誕生了。跟大家的一比較,才發現我的湯圓整整小了一圈。爸爸風趣地說:“小孩子包的就是小孩子樣!”我反唇相譏:“這叫與眾不同!你瞧,多可愛呀!”
經過大家的一番勞動,盤子里的湯圓越來越多,沒多久就把所有的面粉都包完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由媽媽把關,在煮開了的水中把一顆顆湯圓放進去。過了一會兒,湯圓從鍋底慢慢地浮了上來,不時地翻滾著,猶如一個個小銀珠在鍋里跳著歡快的舞蹈。“開鍋了,開鍋了!”我開心地歡呼起來。好香啊!我圍在鍋前,尋找到了自己做的湯圓,美滋滋地想:這鍋中的湯圓里包的不僅僅只是芝麻餡,還包進了無窮的歡樂啊!我真喜歡這個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600字四年級篇3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有賞花燈、舞龍、舞獅子、吃湯圓等習俗。這天,我跟著家人一起去下小溪看龍。
我、爸爸、表嫂和哥哥姐姐來到了一個大市場,只見這兒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的踮著腳,一副急不可待的樣子;有的象猴子偷桃似的,手搭涼棚,左顧右盼;有的談笑風生,好不熱鬧啊!
龍還沒來,爸爸便跟我說:“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節,而它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是燈節……”
說著,天空綻開了一朵朵“花”,給這灰暗的天空添加了幾分姿色。這“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綠的、有藍的、有紫的,五顏六色,彌補了下雨的不足,美麗極了。
龍來了!龍頭如三層樓房那么高,五、六米那么寬,博得一陣陣歡呼。龍身一彎一彎的,每一彎都象一座橋似的,變幻著顏色。紅的、黃的、藍的……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龍尾繞了幾個彎,在最后哪里掛上了幾串小燈,做工可精致了。
這龍很長,有一百八十多節,一眼望不到頭,如同一條長廊。它很美,它要是人,只能用如花似玉來形容。
最有趣的要數團龍了。一會兒龍頭被圍,一會兒龍尾被困;一會兒排成兩豎,一會兒筆直一豎;一會兒團成圓圈,一會兒變成迷宮……
真是喜過元宵喜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