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
記得是去年的清明節,天下著蒙蒙細雨,我和爺爺拿著一些上墳的東西的東西去姥姥墳上祭拜,路很滑,我很小心地邊走邊和爺爺說:“爺爺,你小心點,路很滑的小心摔跤,爺爺說沒事的,你自己注意點就行了”。我和爺爺有說有笑的來到墳前,爺爺看到姥姥的墳上長著很長很長一根的草,他用手使勁的拔,我在邊上把這些零零碎碎的小草拔掉,雨是越下越大了,沒一會兒功夫,墳上的小草全部拔得干干凈凈了。我們把帶來的酒和米飯還有一些小菜都擺在了姥姥的墳前,放鞭炮,嗑三個頭,我聽見爺爺嘴里小聲的嘮叨些什么,我對姥姥說:姥姥你在天上還好嗎?你要是在天上過得好記得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每年我們都會來跟您掃暮的。拜完我們收拾好地上的東西又和爺爺一起回家了。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天好像是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離我們遠去的外婆,想著他以前疼愛我的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的是,我非常想念他了。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床上的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著,干枯的手掌,指節發白。我與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的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了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的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的外婆,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的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的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的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巨額的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盡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生涯,盡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了外婆病情的惡化,唯一能做的,只是減輕她的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的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愿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了她陷入經濟上的困境。甚至于,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了偷偷服食,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于醒來的一剎那,我們懸著的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的目光所刺痛。媽媽摟著我哭了,她說:“該自責的是我們呀!你的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著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就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了幾句話,她滿是不舍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了大學,這就夠了。后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的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的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說她是一個教了一輩子書的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的“感動__”的人一樣,感動著村里的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么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的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的我感到生命的悲涼與母愛的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于多么痛苦的憂患中,她的生命書寫了多么深刻的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了決心,以后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的思念。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讀起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眼前總會浮現出人們打掃烈士陵園的情景……
小朋友的歡笑把我吸引到電視機旁。電視上一大群小同學舉著鮮艷的五星紅旗,邁著堅定的步伐去烈士陵園掃墓。到了烈士陵園,小同學們把每座墓都打掃得干干凈凈,并為逝去的烈士們獻上了花圈。我多想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去啊。為那些替我們犧牲的烈士獻上花圈,以表示我們的敬意。園中的烈士們有的有名字,有的無名,但他們都為了解放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烈士的鮮血……”當這優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響起時,眼前浮現了一幅幅難忘的歷史畫面,烈士在刑場上視死如歸;英雄在戰場上沖鋒陷陣戰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
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在心里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4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啦,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節日,是祭拜祖先,悼念己逝去親人的一種活動。這一天,奶奶早早地就準備好啦給太爺爺太奶奶和爺爺上墳用的東西,叔叔開著車,我們很快就到啦山上。我們先去啦太爺爺太奶奶的墓前,放上鮮花,又燒啦些紙錢。然后又到啦爺爺的'墓前,他們的墓離的不遠,我們把爺爺最喜歡的煙酒拿出來,擺在爺爺的墓前,在給爺爺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快樂地生活著。
轉眼間,爺爺已經去世四年啦。爺爺是因病去世的,走的時候還很年輕,我隱約記得一些我小時候和爺爺一起玩的畫面,心里不由得多啦幾分思念與傷感。
一天的掃墓就這樣結束啦。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認識到啦生命的珍貴。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5
清明節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踏青、除塵的好時節,其名字也正是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的意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于清明時節的小詩。祭奠親朋,在這個傳統的日子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對親人的懷念。
又是一年清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為老奶奶掃墓,在她的墳前獻上鮮花,希望她能知道我們在思念她,由于清明時節也有許多人拿著鐵鍬帶著小樹苗,在地上種植小樹希望為子孫增添福。
清明時節風俗也是甚多,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打馬球、插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要好好學習,珍惜生活,就是對逝去親人最大的慰藉了!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6
清明,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節讓我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今年清明節的前兩天像詩中描述的那樣,下了幾天的蒙蒙細雨。到了清明節這天,老天似乎很賞臉,一改以往“雨紛紛”,變得晴朗,我問爺爺:“我們要不要去給太公太婆掃墓?”爺爺說:“因為我們正月去掃過了,清明節就不去。”
雖然清明節我沒去掃墓,但我會在心中緬懷我的太公、太婆,還有在各種各樣的生死戰場上、災難救援中挺身而出的英雄們。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7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和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清明節源于戰國時期,人們在這一天有掃墓,踏青的習慣。
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去掃墓,哥哥,弟弟。妹妹和我一路上有說有笑,而大人們則默默無語。路邊綠茵茵的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枝頭點點新綠,春色迷人。
到了墓地,爸爸把準備好了的糖,水果和肉擺好,把買來的紙錢給拿了出來。叫我們幾個孩子撕好。于是,我們撕得很快,但是沒有一張是好的。爸爸看見了說:你們不要撕了,撕爛了,老人用不掉的。奶奶見我們沒有事干,就叫我們把墓地邊的雜草鋤干凈。我們細心的鋤,連一根也不放過。等我們把草鋤干凈了,爸爸把紙錢也撕好了。于是爸爸把紙錢一張一張的燒了。紙錢變成了一只只灰蝴蝶在空中飛舞。爸爸叫我們跪下拜爺爺,而且要許愿。
我誠心的磕了頭,許了個愿:請保佑奶奶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工作順利,我考上重點大學。我許了愿以后,爸爸把火炮掛在樹枝上,噼哩啪啦的聲音震耳欲聾,把我嚇得跑到媽媽的背后,哥哥樂得哈哈大笑。
我們上了墓,就踏上了歸途。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來臨之際,我們去給爺爺掃墓。
站在爺爺墓前,不禁黯然淚下。轉眼,爺爺離開我們己經十六年了。但往事仍然歷歷在目。爺爺一生勤勞儉樸。為把爸爸他們弟妹四人撫養成人,吃盡了苦頭。父親是個能工匠,剪紙,雕刻樣樣精通,二胡也拉得極好。爺爺一生與人為善,臉上整天露著笑容……
上花籃,點上香,燃上鞭炮,化完紙錢,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爺爺的墓前。爺爺,您安息吧!如果有來世,我還做您的孫子,再來盡一個做孫子的孝道吧!
路上,我緊緊地攙扶著年邁的奶奶。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加倍地孝敬她老人家。
“子欲養而親不在”如今,我已深深地體會了其中的含義。之所以有清明節,一則是緬懷先人,二則是教育后人要學會感恩。我想,這也許就是清明節的本意吧。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9
說到清明節,大家都知道,清明不光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更重要的是它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因為清明前后的天氣非常特殊。
在古詩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說明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這個特殊氣候現象了。這清明時節雨紛紛主要是指我國江南一帶,在這段時間里多雨,而且還說明這時的雨是蒙蒙細雨。
為什么會有這種特殊的天氣呢?為了找到答案,我看了許多關于天氣之類的書,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在一本關于天氣的《十萬個為什么》中找到了答案。
它是這么說的:這種現象主要是冬天一去,春天剛來造成的,冬天,我國江南地區一直被北方的冷空氣控制著,所以雨水較少。至于這個時期為什么多是細雨蒙蒙,陰霾綿綿的天氣,那是因為這時南方來的暖濕空氣還不太強,還不會形成大雨的緣故。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10
清明節是我公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主要的“八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旦節、中秋節、重陽節、和大年節)之一。個別是在公歷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旬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年齡時代,晉公子沉耳亡命在外,途中饑暈君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給他吃。起初公子重耳成為晉文私,封賞忠臣記了介子拉。該重耳想伏時,介子推卻不愿再仕進,腹著母疏現居在綿山。重耳就抬火燒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燒了3天初末不睹己沒去,上山覓找發現他跟其母未燒逝世了。在燒焦的柳樹上大仙了有血詩的衣襟“割肉奉臣絕赤忱,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將縱火燒山的這一地定為寒食節。第二年越日,重耳登山祭祀察覺老柳樹回生,賜名“清明柳”,并定為清明節,以祭祀介子推,并鼓勵本人懶政清明。現現在的冷食節、清明節折二替一,一是為了感仇留念二是催護新生二層寄意。
從此清明節拜月的風氣在官間傳啟了。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11
清明節這天我、媽媽和姐姐帶著弟弟去公園,這時的公園是一年中最漂亮的。青青的草,茂密的樹,美麗的花,還有清明菜……可我最想的是撿一些漂亮的小石子帶回家養多肉植物。
公園這么大,我們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小石子,我有些想放棄了。這時,媽媽要我和姐姐、弟弟幫忙采清明菜。找不到小石子,閑著也沒事我就和媽媽、姐姐、弟弟一起采了起來。我們采呀釆,采呀釆,不一會兒就采了一大堆清明菜。
在采清明菜時,我發現了很多小石子,那正是我養多肉植物的石子啊!現在終于找到你了。為了節省時間,我爭分奪秒地撿石子。
找到石子了,我終于可以心滿意足地回家了。通過這次戶外活動,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輕易放棄,努力去找,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和收獲的。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12
今天是4月5日,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放假,媽媽帶我去外婆家。一路上,我們看到一片片金黃油菜花和碧綠桑樹。油菜花金黃金黃,像地上鋪滿了金子一般燦爛;桑樹長出很多嫩芽像碧綠珍珠,有還抽出了幾片嫩葉。麥田里麥苗一片綠色,一陣微風吹過,麥苗層層涌動。啊,大自然真美呀!
但是,這個節日,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一個紀念先人日子,我也在網上祭奠了那些為了祖國和平、人民幸福烈士,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清明節是一個既快樂又悲傷日子。快樂,是因為這樣假日,家人可以團聚在一起;悲傷,是因為這個日子,我們會更懷念先人!
到了外婆家,外公、外婆也正忙著祭祀祖先。桌子上供著各種食物,點著蠟燭,祭好后,外公燒了紙錢。
晚上,我們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飯菜很豐富,擺了一大桌子。特別是外婆親自挖來馬蘭頭,鮮嫩鮮嫩,由媽媽親自掌勺,又讓我大飽了一次口福!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13
我們步履匆匆走進四月,又迎來一年一度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它充分表達詩人沉重心情,也表達我們此時此刻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蒙蒙,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圣地方,這里埋葬著許多英烈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掃墓儀式后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后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里對英烈們說安息吧!心里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安康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幸福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后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于此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軍區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故鄉,一想到這里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敬仰和哀思。雖然這里沒有留下他們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人、最親近人、最可敬人,他們是為我們幸福生活而犧牲,我要記住他,以后每年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著細雨,我眼里飽含著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清明節最好詮釋吧!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14
清明那天早上,我早早就起床了,剛吃過早飯,我和奶奶、老媽、爸爸、三姑夫、三姑媽、二姑媽、大姑媽就出發去棗園山墓園去給爺爺掃墓了,我很開心,我最喜歡掃墓了
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路兩邊的風景很美麗,都是油菜花,金燦燦的。
還有粉紅粉紅的櫻花,還有許多不知名的紅花悄悄的開放。我們不知不覺就到了造園山墓園。那個墓園一眼望不到頭。因為爺爺的墓在高處,所以要走好多好多的臺階,終于墓旁邊了。我的腿都軟了。終于開始掃墓了,我先把墓碑上的樹葉撿了,接著大人們拿出抹布,把墓擦的干凈又明亮,我想,爺爺在墓里呆了這么長的時間,一定很餓。于是大人們拿出食物放在了墓碑旁。我們還給爺爺燒香,點蠟。還磕了頭,然后燒紙。
時間過得真快,眼看著墓就要掃完了,最后我們還灑了花瓣,有康乃馨,菊花、勿忘我……灑完之后我就回家了。
今天掃墓真開心,希望明年還能掃墓。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15
我的家鄉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的一個小村莊,每到公歷四月五日前后,家鄉的空氣里到處都彌漫著春天的氣息,春天將五彩繽紛的顏料四處潑灑,風柔了,燕來了,花兒笑了。
我們這清明節是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拜祭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此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清明節里,人們是踏青掃墓兩不耽誤 。
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聽著鳥語,聞著花香,來到墓地,為墳墓除草,培上新土,栽上幾棵果樹或成片的樹林,然后在墓前點上香,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 叩頭行禮祭拜,鳴鞭炮,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人們出了墓園。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用掃墓,燒錢等一些活動表達了對親人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1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著淅淅瀝瀝的細雨來到了。
這天早上,太陽好像太困了,遲遲不肯出來,烏云趁勢而來,在天空徘徊不愿離去。在這特殊的日子里,這陰沉沉的天氣,令我倍感憂傷。吃過早飯后,我和爸爸帶上掃墓用的物品去掃墓。來到奶奶的墓前,我和爸爸的心情跟這天氣一樣陰沉。爸爸邊清掃奶奶的墳墓,邊對我說起奶奶生前的事跡。
奶奶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但她又是不平凡的,她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我的爺爺是長子,兄弟姐妹共7人,奶奶嫁給爺爺時,最小的弟弟才3歲。那時爺爺家里很窮,兄弟姐妹都擠在四間不大的草房里,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太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對奶奶說:“啟霞,你和老大已結婚了,家里兄弟姐妹多,我們就把家分了吧!”奶奶聽后含著眼淚說:“娘,兄弟姐妹這么多,爸又不在了,只有您一人,我們作為長哥長嫂,無論如何都要等到弟弟妹妹們都成家后再分家吧!”太奶奶聽后流下了感激的淚水。奶奶每天起早貪黑地做活,什么能掙錢就做什么,掙到的錢奶奶一分不少地全交給太奶奶補貼家用。奶奶磨過豆腐,賣過蔬菜,養過豬,直到姑姑和爸爸出生后,爺爺又當上了村支書,奶奶不能東奔西走了,便在家里搖“麻繩”掙錢,奶奶每天天還沒有亮就開始搖,晚上一直搖到深夜,奶奶的手指被麻繩磨爛了也不舍得停下來治一治。為此奶奶的食指比正常人的食指短小了一大截。那時,奶奶幾年都沒買過新衣,左鄰右舍見了,都夸奶奶善良、賢慧,真是長嫂如母啊!
奶奶有博大的胸懷,她不僅愛小家更愛大家。爸爸說自從爺爺當了村支書,家里的大事小事奶奶從不用爺爺操心,就連爸爸和媽媽的婚禮也是由奶奶一手操辦的。有一年,村里有位孤寡老人生病了,沒人照顧,爺爺作為一村之長便把老人接回了自己家里,奶奶每天喂她吃喝,給她擦身、洗衣服,這一住就是幾年,奶奶從沒有一句怨言。自20__年,祖國開展美好鄉村建設,為了將蘇南村建設更加美好,爺爺比以前更忙了,每天在村里帶領鄉親們搞建設,一年四季沒有一天假期,為了使鄉親們都能過上好日子,爺爺常常操心到深夜而睡不著覺。奶奶雖然不識字,不能在工作上為爺爺分擔,但卻給爺爺無微不至的關懷與鼓勵。奶奶常說:“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了,祖國才會強大。你爺爺帶領鄉親們奔小康,我多辛苦點沒什么。”爺爺常說,他獲得的“安徽省勞動模范”的榮譽有奶奶的一半。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如今奶奶雖然離我而去了,但她的善良,她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她對爺爺工作的支持及對鄉親們的愛永遠留在我的心里。我要像奶奶一樣純樸善良、勤奮刻苦,胸懷祖國,爭做一名求真向善尚美的好少年。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1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的古詩大家一定都知道,甚至有些同學會背,可今年的清明和古詩不一樣,今年的清明節是在陽光明媚中度過的。對于中國特有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你又了解多少呢?
說到清明節,大家一定會去掃墓來祭拜自己的親人,也有人是去祭拜革命烈士們,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祭拜,最后在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節,青團是不能少的,傳說我國古代由于清明焚火,所以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我國江南一帶就用艾草的汁拌進面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便成了青團,關于青團的名字也有所不同,青團又名艾團也名清明果。
俗話說:“清明螺,賽只鵝。”農家有清明吃螺絲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的螺絲肉烹食,叫“挑青”。吃完的殼則丟在自家院中,有風輕輕吹過螺絲殼發出那種清脆的聲音不僅動聽,而且還可以嚇跑蛇蟲鼠蟻。所以每到清明節百姓家都要吃上一大盤清明螺呢!
通過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對清明節有了新的了解?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18
明天就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今天都很忙,在其中我們也很高興,你們知道我們全家人都做了什么事嗎?我來給你講講吧!
一大早媽媽就把全家人都叫了起來,大概是6.00左右,媽媽就一個個的叫,都把我們從夢中叫醒,起床后我們都在為清明節做準備!都在想有什么要做的,提前做了。最后爸爸說道,要剪清明調子,買紙錢等等。中午后,我們全家人都開始做事,媽媽去街上買紙錢,我和爸爸在家剪清明調子,我以為不會剪清明調子,所以只好先看看爸爸怎么剪的,爸爸看見我沒什么事做就教我剪清明調子,在學的時候,我有幾次都錯了,弄的爸爸總笑我。媽媽回來后,我們全家人都再剪清明調子。我總是出錯,爸爸媽媽也總笑我。
這次好高興,我也學會了怎樣剪清明調子!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19
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四,也正好是清明節,為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開車來到鄉下掃墓。
我們上山了,我們帶著沉重的心情,來到墳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著老祖宗的保佑。也讓我們這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我們一到那就開始給祖先燒香和紙錢。
我們開始放鞭炮了,父親讓我和哥哥負責把鞭炮擺好,我們繞了好大一圈才把鞭炮擺完。
父親說:“我要開始點鞭炮了。”母親、奶奶、哥哥和我趕緊跑到一邊,父親開始點了,我和哥哥把鞭炮綁成一條。可是,我們用幾條鞭炮連成一條的鞭炮斷開了,所以,父親就要一條一條的點火了。
今天幫祖先掃完墓了,我們全家一起下山了。
作文三年級的清明節篇20
每到清明節時,我們全家、爺爺奶奶、大叔叔一家人、小叔叔和小姑姑整個家族出發去和遠在老家的更大家族會面。
我們這一個大家族,總共有五個地方要祭祖,所以每一次去老家,一定要待個一整天,早餐、午餐、晚餐,都在老家解決。
我記得,我們有個大墓,我忘記是祭祀誰了,可是,那座墓真的很大,我小的時候,還在墓上面跑來跑去,結果被母親罵個臭頭;現在,那座墓,好像沒有要去祭拜了,因為那個祭祀的人,移到別處了,好象是要變成一個更大的墓,不管在哪里里,我都希望我的祖先能很開心的過清明節!
晚上如果有空,一定會到一家餐廳吃飯,那家餐廳有鴕鳥,還有很多小動物,我很喜歡它們。
每次要到那里吃晚餐,我都會很開心,因為那里的菜不但很好吃,也夠大,氣氛又好,又有很多可以玩的地方,我就是在那里和可愛的鴕鳥相遇。
又是清明了,我該與你相遇了,好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