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自考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考試大綱國家實施貿易政策的措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 關稅措施
(一)關稅含義
(二)關稅的種類
按照征收對象或商品流向,關稅分為進口稅、出口稅和過境稅。
按照征稅的目的,關稅分為財政關稅、保護關稅。
按照差別待遇和特定的實施情況,關稅分為進口附加稅、差價稅、特惠稅和普遍優惠稅。
(三)關稅征收
從量稅、從價稅、復合稅、選擇稅、技術性關稅。
(四)海關稅則與國際貿易商品分類
海關稅則分類:單式稅則、復式稅則;自主稅則、協定稅則。
國際貿易商品分類體系:海關合作理事會稅則目錄、國際貿易標準分類、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
第二節 非關稅措施
(一)非關稅措施的含義
(二)非關稅措施的主要種類
進口配額制、絕對配額、關稅配額、“自動”出口配額、進口許可證、外匯管制、進出口國家壟斷、歧視性政府采購政策、國內稅、進口最低限價制、禁止進口、進口押金制、海關估價制、進口商品征稅的歸類、技術性貿易措施、綠色貿易措施。
第三節 貿易促進措施
(一)出口信貸與出口信貸擔保
(二)出口補貼
(三)商品傾銷
(四)外匯傾銷
(五)促進出口的行政措施
(六)經濟特區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關稅含義
1.識記:關稅的含義。
(二)關稅的種類
1.識記:(1)按照不同標準劃分的關稅種類;(2)各種關稅的概念;(3)普遍優惠制方案的主要規定。
2.領會:各種關稅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異同。
(三)關稅征收
1.識記:(1)從價稅、從量稅、復合稅與選擇稅;(2)離岸價格、到岸價格、法定價格。
2.領會:(1)最惠國稅與普通稅、特惠稅的區別;(2)離岸價格與到岸價格的區別。
3.簡單應用:學會運用公式計算關稅稅額。
(四)海關稅則與國際貿易商品分類
1.識記:海關稅則及分類。
2.簡單應用:學會使用海關稅則。
(五)非關稅措施
1.識記:(1)非關稅措施的含義;(2)主要非關稅措施的內容,具體包括:進口配額制、絕對配額、關稅配額、“自動”出口配額、進口許可證、外匯管制、歧視性政府采購政策、海關估價制、技術性貿易措施、綠色貿易措施。
2.領會:(1)絕對進口配額與“自動”出口配額的區別;(2)最低限價達到限制進口的方式。
3.綜合應用:應對各種非關稅措施對進口限制的建議。
(六)出口促進措施
1.識記:各種出口促進措施的內容,具體包括:出口信貸與出口信貸擔保、出口補貼、商品傾銷、外匯傾銷。
2.領會:(1)出口信貸與出口信貸國家擔保制的關系;(2)直接出口補貼與間接出口補貼作用的差異;(3)商品傾銷的種類;(4)商品傾銷與外匯傾銷的區別。
(七)經濟特區措施
1.識記:各種類型經濟特區的內容,具體包括自由貿易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
2.領會:各種類型經濟特區之間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