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23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網上報名
據山西省招考中心消息,山西今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將于4月15日至16日、4月22日至23日舉行,網上報名將從2月21日開始。
本次報名工作分兩段時間進行,第一段報名時間:2月21日8時至2月27日18時,可報考4月15日、16日的考試課程;第二段報名時間:3月3日8時至3月6日18時,可報考4月22日、23日的考試課程。根據全國考辦、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的文件精神,4月22日、23日的考試課程供山西省2022年10月因疫情影響停考的四市一區(大同市、朔州市、臨汾市、運城市、晉中市榆次區)的考生報考。逾期不予補報。
山西省2023年4月自學考試共開考經濟學等28個本科專業和會計等7個專科專業。凡我國公民,不受年齡、性別、民族、信仰、職業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有關規定報名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考生可在規定時間內登錄山西招生考試網,詳細了解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有關政策。
自考本科找工作會被拒嗎
學歷文憑是一個門檻,很多單位只招收全日制本科畢業生,質疑自考生的能力,對于這種有硬性規定的單位,各位自考生也是無可奈何的。
但是另一個方面來說,具有這種硬性規定的單位是在少數的,一些行業對于從業人員的基本條件有其特殊考慮,因此對參加考試的資格有一些特定的規定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大多數單位都是要看應聘者的能力,如果說應聘者在面試過程中得到的印象分不夠,對專業知識了解不夠的話,不管是什么學歷,企業單位也是會拒絕的。
因此對于自考本科找工作多被拒這種說法,大家要仔細分析,是不是所有公司都是如此,不要一開始就全盤否定,自考本科找工作多被拒是各方面因素導致的,并不是說自考本科文憑找工作就沒有用了,即使有一些單位只招收統招生,但是這也是在少數,只要大家在自考本科的過程中有所收獲,終究會找到合適的工作。
自考本科文憑的含金量
首先,考生需要知道的是,自己只能參加繼續教育學歷,因此,只能在自考、成考、遠程、電大四種教育部官網學信網可查的學歷中進行選擇比較,而排除了跟普通全日制去對比,因為年齡或者是其它條件我們已經不能去參加高考上大學。
因此,我們就在自考、成考、遠程、電大這幾種學歷中進行比較。
目前自考本科文憑是在這四個當中社會認可度最高的含金量也是高的,含金量主要跟難度有關系,不難理解吧,拿普通全日制比,清華大學文憑含金量高于深圳大學,那是因為清華大學在高考中難度比深圳大學大。而在這四種中,自考本科難度高于其它三種,因此,自考本科文憑含金量高于其它三種。
自考本科文憑難嗎
所謂自考就是自己學習自己考試。這過程是相當考驗人的自律能力的。
自考不論是專科還是本科,需要考試的科目大概在10-15門左右。也就是說考試的科目是相當多,并且專業不同每個課程的難易程度也不同。而自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地方在于,你要進行自考是固定的學習場所的,也沒有老師為你做講解課程。
參加自學考試是相當麻煩的,說自考難也不是完全不對的。也有不少人表示自考并不難,至少對于高考來說,真的不難。而造成自考通過率極低說法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其中80%的未通過的人中有50%的人中途放棄,并不是說通過率低,而是堅持到最后的人很少。
據有關的數據顯示,自學考試于1981年開始試點,三十幾年來累積有9048萬人參加考試,本專科畢業人數達244.2萬人,被稱為中國的“第一考”。但其中80%的未通過的人中有50%的人中途放棄,并不是說通過率低,而是堅持到最后的人很少。自考可以說是自律和堅持的大考驗!
沒有具體的學習場所和老師,你可以在家或者在圖書館,通過網絡視頻課的學習方式。不知道自考應該是該如何操作,你完全可以在網上搜索自考資訊了解考試報名、準考證打印、畢業證獲取等問題。
參加自考的同學會發現,雖然自考考試的科目非常多,但其實有些內容還是很淺的,在考試的時候不可能一整本的知識點都會出,只要熟記重點,通過是沒有問題的。并且還有免考政策,除去免考的,自考又容易一點。
從自考的試題難度上看,自考不可能比高考難,比公考和考研難的。因此,說自考難的,不能說不對,但大部分都是自己懶得堅持學習、懶得花時間整理和規劃考試。世上所謂難易的事情其實都是相對的,決定難易程度的從來都不是外界的因素,而是我們的決心。
自考本科含金量高不高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簡稱“自考”,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目前,自考已經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開放式高等教育形式。教育部的數據顯示,全國13億人口中,平均每30人就有1人參加自考。
50.6%的人認為“與同等學歷、同等院校的統招文憑相比,自考文憑含金量更高”,80.0%的人認同“自考需要極大的毅力和努力,自考生會比統招生更優秀”。但同時,72.1%的人認為自考生面臨的主要困難是“社會廣泛存在的歧視和不理解”,70.4%的人認為“自考生更容易受到用工單位的歧視,就業更難”。
現在統招院校的關卡主要在高考這一道,是“嚴進寬出”。普通高校生入學以后,學校的要求就比較寬松,不好好學也能混過去,畢業“放水”現象比較嚴重。其實普通高校應該是“嚴進嚴出”的,但目前很難達到這個要求。
自考卻是“寬進嚴出”,雖然門檻不高,但要求學生一門門考下來,需要很大毅力,這樣取得的文憑含金量會有所保障。我的學生中有不少就是通過自考取得本科文憑,然后再讀碩士、博士的。我感覺他們都很珍惜學習的機會,不像有些統招生那樣容易懈怠。
自考將來的發展應該多樣化,它的職能、功能應該拓展,不能僅僅定位為一種“學歷文憑考試”。有學者認為自學考試可以向農村、農學方面推廣,有人建議往職業化方向發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自考的“爪子”可以伸到更多的地方。另外,就是加強自考與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溝通、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這樣自考才有能力向多重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