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學排名
時間:
倩愉
專業排行
全國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學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486 | 武漢大學 | A+ |
2 | 90005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A+ |
3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A- |
4 | 10001 | 北京大學 | B+ |
5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6 | 10533 | 中南大學 | B+ |
7 | 10424 | 山東科技大學 | B |
8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B |
9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10 | 10710 | 長安大學 | B |
11 | 10147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B- |
12 | 10294 | 河海大學 | B- |
13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學 | B- |
14 | 10016 | 北京建筑大學 | C+ |
15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C+ |
16 | 10286 | 東南大學 | C+ |
17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學 | C+ |
18 | 10145 | 東北大學 | C |
19 | 10405 | 東華理工大學 | C |
20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C |
21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學 | C- |
22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學 | C- |
23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學 | C- |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簡介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培養掌握遙感理論基礎、信息處理與分析理論基礎和基本技能,具有遙感基本理論、傳感器技術、信息獲取技術、遙感數據處理技術、多傳感器數據匹配和融合技術、圖像自動解譯技術、導航及地理信息系統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識與方法,能夠在民用領域及軍事領域從事遙感系統設計與研發、遙感信息處理及有關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的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寬知識面,掌握一定的相關學科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發展與學科前沿,有創新意識,并能獨立從事本學科及其交叉學科研究的能力的高級人才。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課程
電磁場理論、電子技術應用、航空與航天攝影、數字圖像處理、遙感原理與應用、近景攝影測量、攝影測量學、微波遙感、數據結構與數據庫、模式識別、遙感圖像解譯、環境保護與規劃、數學規劃與測量中的應用、計算機視覺、海洋測繪、計算機網絡與應用、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信息論、地圖投影與變換。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在測繪、地質、林業、農業、資源、環境、交通等傳統領域和衛星遙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從事遙感工程項目的設計、實施和管理工作。
畢業生可從事攝影測量與遙感、測繪方面的生產、設計、規劃和管理及有關教學、科研工作。畢業生適應性的崗位有遙感、測繪類以及信息產業、航空航天、城市規劃、地震監測、氣象、國土、國防、農業、海洋、環境、以及石油、電力、物探等能源領域。
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前景
目前,遙感科學與技術已成功地應用到包括資源調查、環境保護、政府管理與決策、城市規劃、防災減災、重大工程和國防建設等眾多領域。在國民經濟建設以及國防建設等方面顯示出獨特的戰略地位和意義,許多發達國家已將其列為優先發展的戰略目標,具有很好的發展和應用前景。
畢業生社會需求量大,就業前景廣闊,例如測繪,氣象,土地、地質、林業、農業、水利. 等等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