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工程專業大學排名
農業工程專業大學排名
中國農業大學(排名第1)、浙江大學(排名第2)、江蘇大學(排名第3)、吉林大學(排名第4)、東北農業大學(排名第5)、華南農業大學(排名第6)、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排名第7)、河海大學(排名第8)、南京農業大學(排名第9)、河南農業大學(排名第10)。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農業水利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農業水利、水電、水保等部門從事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試驗研究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技術、電子技術、工程測試技術、生物學基礎、農牧業生產基礎、工程材料基礎、工程結構基礎、農業工程導論、農業機械與設備、土壤與水資源、農產品加工工程、設施農業工程、機械裝備設計、農業工程項目規劃與設計、工程項目管理、機電系統驅動與控制等。
農業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農業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到農業水利、水電、水保等部門從事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試驗研究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學生畢業后可到現代農業工程設施與裝備部門、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開發園區、規劃設計院所和科研教學單位工作,從事農業工程及相關領域的規劃、設計、開發、建設、管理、教學或試驗研究等工作,也可到工業部門從事設計、研發、管理與銷售工作。
從事裝備生產、經營以及管理部門中從事農業裝備的性能設計、管理營銷和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工程技術工作。
農業工程專業畢業生需具備的能力
1.掌握水利、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農業水土工程學科的相關知識;
2.掌握農業水利、水電、水保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試驗研究的基本技能;
3.具有從事農業水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及鄉鎮供水工程的規劃、設計能力;
4.了解國內外水利工程學科、農業工程學科及相夫學科的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5.熟悉國家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水資源開發與保護、水土保持方面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7.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農業工程
作用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如美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巨大增長主要就是依靠農業工程的發展。農業生產規模較小的日本,僅采用小型農業機械進行作業,就使農業勞動者節省出大部分時間來從事工副業勞動,90%以上的農民成為兼業農民。
抗御自然災害
中國所以能成為世界文明古國,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自古以來興建了大量農田水利工程,并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各種鐵制農具,從而增強了抗御旱、澇、洪、堿等自然災害的能力,保障了人民衣、食、住的需要。
農業生產的集約化
保護地栽培和工廠化飼養是達到農牧業高產穩產和不受季節影響并能周年生產的根本措施。有關的措施都離不開農業工程。
保護農業自然資源
水是農業的命脈,土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能源是農業的動力。這三者均可利用工程手段對之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以利于發展農業生產、保護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