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需要感恩作文范文
成長路上需要感恩
風,夢醒大地。
那裸露的光影聲色,
將感恩的情愫散落綿延。
感恩從來都不是無緣無故存在的,外面感恩是因為曾經獲得和索取;生日,從來都是一如既往的獲得和索取,卻忘了感恩。
精致的掛歷上某個角落被紅色的水彩筆圈起了一個圈圈,而劃著這個圈圈的人,不是我,而是媽媽。當我數著日子,準備好好大慶祝自己的生日一翻的時候,角落上的記號使我愕然了,呆呆地站了很久。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著以前看過的一幕場景:風吹過,一株蒲公英被壓彎了腰,她的孩子們散去了,笑魘如花地飛往世界各地,去找尋自己的夢想。而另一幕場景:母親默默地望著,望著孩子的出生成長,她只有如此,祝福千萬,替他們開心,微笑……
我的母親,華發叢生,坐在夕陽的余暉下,緊緊捧著我給她寫的短短的一封信,微微動著嘴唇,念著:“媽媽,我愛你。我從小到大的任性,讓您為我操盡了心。還好,我還有時間,好好愛你。”淚在無聲中滑落,但母親是笑著的。我從來沒有覺得她如此美麗過。我走近她,將頭埋在她懷里,笑了。
其實,孩子們并不知道,母親的難過。他們幸福徜徉在微風中,散發著迷人的氣息,渴望馬上離開母親,讓風把他吹走,吹到夢想的國度。他們不曾稍稍扭轉一下頭,即使是輕微的,他們會看到,母親的送別,是易碎的水晶,假裝堅強的笑臉,在他們離開的那一瞬間,全部瓦解,成為碎片,反射著悲傷的極光。
人類是自私的,當自己離開的那一剎那,我們不曾為母親著想。當我們生日的時候,我們只會想到自己的快樂,要求父母為我們張羅,為我們慶祝。
我們可曾想過,我們出生的那一天,也是母親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天。母親忍受著劇痛,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沒有經歷過的人們,難以想象那種痛苦。孩子的出生成長,是以母親辛苦一輩子作為代價,孩子們的快樂是以母親的痛苦作為代價。我們絕不能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母親的身上,我們不能做那些一路追求向前奔跑的蒲公英,成長路上,我們需要感恩,感謝母親的付出。感恩的心,就像天上的繁星,彼此真誠地照耀著,溫暖著,默默守望,相映生輝。
16歲后的每一個生日,都是母親的節日。
當日子在指尖慢慢滑落時,依然感懷于心。
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滿了惆悵
今年冬天,我終于回到了這里。
這里是條老街,以前熱鬧非凡。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溜到門口,坐在門墩上,靜靜地看街面上的人。家門右側常有一個捏面人的小攤兒,攤主只是個普通的老人,但一手捏面人的功夫可不得了。看著一個個彩色艷麗活靈活現的面人,我實在是難以想象,這都是出自他那雙長滿了老繭的手中。街上還有賣拉糖絲的,拿一根小棍挑起已經在鍋里煮得黏黏的糖稀,然后在光滑的板子上繞那么幾下,就是一幅美麗的糖制圖案了。拿在手里,讓人舍不得下口。我還在這個賣糖絲的攤位前看到過一個女孩,和我一般大小,她也靜靜地看攤主繞糖絲,有時候也會盯著我,看著我手上的糖葫蘆輕輕地舔嘴角,悄悄地咽口水。于是我就把剩下的糖葫蘆遞給了她。她便沖我笑了,笑了很久。
就這樣,在這條熱鬧的老街上,又多了一段純真的友誼。兩個小孩也不知道這里印下了多少追逐的身影,撒下了多少歡快的笑語。
一年冬天,大雪紛飛,父母要帶我離開了這里。“多好的雪啊,不要走了,好嗎?”我舍不得走,舍不得離開這里。
隨著年齡漸長,我慢慢知道,這一走,我錯過的,不僅僅是一場冬雪。
如今生活的地方,是個很不錯的小鎮,但是從來到這里的第一天我就覺得我不屬于這里。這里沒有漫天的大雪,沒有活靈活現的面人,沒有晶瑩剔透的糖絲,沒有和我分享糖葫蘆的女孩……
在這里生活了多年,我認識了許多值得深交的人,經歷了許多讓人歡欣的事,但卻總也找不回那份天真,那份灑脫。
所以今年的冬天,我又回到了這里,回到了這條無數次在我夢里出現的小街。
又下雪了,漫天的雪花歡快地向我擁來,紛紛親吻我的額頭。我伸手去接,它卻又化作冰涼的液體,在我的指間悄悄溜走。漫步在曾經的街頭,我發現兒時的弄堂小巷早就被現代化的建筑湮沒了,街上還是那么熱鬧,卻已是物是人非,捏面人和繞糖絲的藝人早不知了去向,那個女孩更是難覓蹤影。
“糖葫蘆——”不遠處傳來賣糖葫蘆的吆喝聲,我一陣激動,奔過去,買一串,嘗一口,卻失望地發現,根本就嚼不出當年的滋味。
我重新來到了這里,可是突然不知道該繼續走向哪里。也許,有些東西一旦逝去,就永遠也找不回來了。這一刻,我的心里充滿了惆悵。
不知怎么地,忽然想起了三毛:
“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樹梢鳥在叫/不知怎么睡著了/夢里花落知多少”。
這時候,才算長大
月圓月缺,夢回夢斷,走過山長水遠的流年,打開貯藏美麗的心扉,與你相伴的時光,如一脈溫情的月光,訴說著我的成長。
“三月韭,不松口”別說話,細細品………停留在唇齒間的韭香,不知翩躚了多少時光。
兒時,最愛的便是奶奶炒的“刀頭韭”。
韭菜上桌,熱騰騰地冒著幾絲清香,綠得發亮,油光點點,如同碎銀。放至嘴邊竟不忍吃進去,更別提放入嘴中的滋味了,那個時候,我愛極了韭菜清清爽爽的香味。
常喜歡端著飯碗,夾一筷的韭菜,坐在小木凳上,邊吃邊望著蔚藍的天。童年時光,歲月靜好,寸寸金色。
那時,我也愛幻想,吮著韭菜的清香,我長大了嗎?瞧啊,我都能把整整一盤韭菜吃下肚了!
后來,離開鄉下,回到小城,韭香日益淡出生活,每當身邊環繞著濃郁的物質氣息,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清明時分,又回鄉間,熟悉的院子里仍充盈著韭菜香味。剛下過雨,道路有些泥濘,我不顧污泥,徑直跳下車去,循著那韭香的根源。
果然,奶奶坐在門檻上,手里捏著一把韭菜,細細地擇著,生怕牽連出一絲綠葉。才是初春,田地間的韭菜便低伏到了地面,濃郁的清香又彌漫開來。燕飛低,鵲淺啼,連不遠處的籬笆也散發出清幽之香。
好香!是韭菜的清香!是兒時的清香!本以為會被濃郁的物質氣息所覆蓋,然而韭香仍執著地留駐在生活里。
如今,我們太多人匆匆行走在用物質搭建起來的社會里,困惑在城市的水泥高墻中,迷失在街頭繚亂的霓虹燈光下,是否忘記了身邊這抹清新的顏色與氣味?
便是這一刻,我恍然懂了,我愛的是韭香那平靜質樸的內心啊!生活缺的也是這純真淡泊的色調啊!我猛然抬頭,見奶奶笑盈盈地看著我,我聽見她的唇形交替的聲音:“孩子,你讀懂了,你長大了!”這時候,我是真正長大了……
韭香,附著在大地上,便是土壤;沉浮在空間里,便是塵埃。不管世事多么變遷,不管自身多么渺小,韭香從未改變,從未消散。我愿成為一粒小小的“韭香”因子,只因為,在這時候,我已悄然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