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考語文作文真題范文
杭州中考語文作文真題:用心傾聽
海倫·凱勒作為盲者,道出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心聲,而所有的失聰者,他們內心深處也一定會有“假如讓我傾聽三天”的呼喊。是啊,行走在一個徹底靜寂的世界,猶如流浪在荒漠中,是多么孤獨和恐懼。當我們陶醉于莫扎特生機勃勃的《春》時,當我們傷感于《梁祝》凄涼優美的旋律時,當我們沉迷于動感的流行樂時,當我們散步于鳥語林陰時,甚至當我們在“寒蟬凄切”聲中與朋友告別時,你是否想到過傾聽也是一種幸福,想到過它對于失聰者而言,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相對于生理上的失聰者,更多的人在心理上也“聽力不佳”,因為生命中的另一種聲符——心靈的傾訴,是我們難以用耳朵聽清的。有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一位女大學生向來以自己賣豆腐的啞巴父親為恥。但是,當她遭遇車禍被宣告“死亡”后,是父親仍執意要求醫生救治她;在她成為植物人的日子里,是父親悉心地照顧她,以致在為她操勞半月后
頭發就全白了。真是天也動容,地也深受感化,她終于奇跡般地蘇醒過來,并承擔起撫養父親和償還醫療費用的責任。盡管生活艱苦,但她卻深感幸福。原來當她處于昏迷之中時,父親以他強烈的愛發出了模糊的“呼喊”,召喚、引領著她重新回到世間。她終于明白了,原來從小到大父親就一直在用行動“絮叨”著他的愛,只是自己封閉的心沒有聽到罷了。
這無疑是一種生命的傾聽,傾聽的是誠摯的愛,是莫大的幸福。
另有一則報道,一位馳名中外的航空研究領域的院士,為了實現她的理想——創辦一所免費高校,數十年來一直節儉度日。學校開辦后,為了盡可能供更多的學生入學,她常常要補貼上自己的工資,甚至拒絕了子女要她到美國養老,享受天倫之樂的邀請。她的理想由何而來?僅僅是因為有位學生曾寫來一封血書——“您看到這封信時,我已經不在了,但我仍是您的學生,我仍然想說,我要讀書……”原來,這位學生是因家境貧困、無法完成學業而選擇了自殺的。接受采訪時,這位院士由衷地感慨:“面對這一強烈的呼喚,我知道自己別無選擇,雖然路是艱難、坎坷的,但我只能堅持著走下去。”這,確實是一種心靈的傾聽引發的心靈的共振。學生用生命向老師訴說自己的愿望,而老師則用半世的時光來傾聽,來作答。面對這樣的事實,我不由感動得潸然淚下。
我想說,我們只是平常人,或許并不能聽到很深刻的音符,但只要用心傾聽,那么生活中的每一個音符,生命中每一段旋律,都會讓你感動,引你深思,給你溫暖,催你奮進。
杭州中考語文作文真題:欣賞是一種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獵時,無意在松林中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志。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名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鐘愛有加。他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后得知作者兩歲喪母,七歲失父,是由姑母一手撫養照顧長大的,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濘,作者剛跨出學門便去高加索部隊當兵了。于是,屠格涅夫傾注了極大的同情和關注,幾經周折,找到他的姑母,表達了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里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稱贊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涂鴉以打發心中的寂寥,并無當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身的價值,于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在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去欣賞別人。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肯定了別人也是肯定了自己,誠如愛默生所言:“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了別人之后,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臺灣作家林清玄青年時代做記者時,曾報道過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細膩,犯案上千起,第一次被捉到。他在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嘆:“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么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無心寫下的這幾句話,竟影響了一個青年的一生。如今,當年的小偷已經是臺灣幾家羊肉爐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這位老板誠摯地對林清玄說:“林先生寫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點,使我想,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沒有想過做正當事呢?”從此,他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回頭想想,如果沒有林清玄當年對小偷的“欣賞”與企盼,恐怕也不會有他今天的事業與成就。不難看出,欣賞對人生是多么重要啊。
與欣賞對立的是漠視與詆毀。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城、四海枯竭、叢山荒蕪。”讓我們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馨香,一種溝通與理解,一種信賴與祝福。人世間人人彼此欣賞,世界就充滿了溫暖與生機!
杭州中考語文作文真題:學會贊美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人類本性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人贊美和尊重。”渴望贊美是每個人內心里的一種最基本的愿望。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成績與優點得到別人的認同與尊重,哪怕這種渴望在別人看來似乎帶有點虛榮的成分。
其實,贊美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是一種并非人人都會的技巧,是一門也許需要窮己一
生的智慧去領悟的哲學。用自己的心去贊美值得贊美的人和事,我們的生活才會因此而擁
有更多的樂趣,別人的人生也會因為有了我們的贊美與尊重而更加亮麗。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贊美是一種產出大于投入的投資。給人以贊美,我們甚至不需要做物質上的付出,但卻可能得到超出想象的回報。一句普普通通但卻真摯誠懇的贊美之語,也許在別人卻是莫大的鼓舞與激勵。贊美使人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贊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因此也就有了繼續甚至更加努力的動力。美國著名幽默大師馬克·吐溫更是對贊美的作用大加贊賞:“我可以為一個愉悅的贊美而多活兩個月。”贊美是心與心的真誠交流,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贊美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不知不覺中縮短,一句簡單的稱贊,也許是一段偉大友誼的源頭。
贊美是人們心靈的艷陽,是催人奮進的興奮劑。年輕的母親都懂得,教育和激勵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贊揚。在孩子取得成績時,他們最想得到的,就是母親對他的一句表揚與鼓勵。對于父母來說,孩子的成績在大人眼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大方地給予如蜜般甜美的贊美之詞,在孩子們看來也會是一種莫大的鼓舞。生活在孩子眼中會是一片燦爛與美好,良好的心理與品德也許就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氣氛中產生了。
贊美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表達,而不是無中生有或卑躬屈膝的諂媚奉承與溜須拍馬。贊美是對他人成就的認同,對他人人格的尊敬。贊美他人之際,我們也在對自己進行著激勵。由衷的贊美,哪怕是一句平平常常的話,一個充滿敬意的眼神,一下輕輕的拍肩,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違心的奉承,只會讓受稱贊者感覺發自內心的厭惡,“贊美”者的人格與尊嚴也在不經意間喪失殆盡,又怎么會得到他人的尊重?
然而,審視我們今天的周圍,贊美卻似乎總是那么貧乏與不可多得。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居多的中學生,不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與成績,不喜歡用優美的評語去表揚值得我們稱贊的事和人,也不習慣用我們的真誠去感動和鼓舞別人。相反,我們似乎更習慣用訓斥、嘲笑、譏諷的語氣去評價他人的不足,指責他人的過錯。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閃光的地方,每一段人生都有值得回味的經歷,只要我們能夠用心去體會。相反,如果對贊美已麻木,不會去贊美別人,也不會從別人的贊美中得到享受,那么,生活的情趣在我們的麻木中就變得寡淡和渺茫了。
朋友們,學會贊美吧。慷慨地敞開我們的胸懷,多容納一些別人的優點,多種植一些快樂的綠陰,讓別人和自己分享生活給予我們的快樂與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