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七年級文言文閱讀原文
在官廉謹,當時少匹。魏、齊世,臺郎多不免交通餉遺,聿修在尚書十年,未曾受升酒之饋。尚書邢邵與聿修舊款,每于省中語戲,常呼聿修為清郎。大寧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經歷兗州,時邢邵為兗州刺史,別后,遣送白綢為信。聿修退綢不受,與邢書云:“今日仰過,有異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貽厚責。”邢亦忻然領解,報書云:“一日之贈,率爾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來旨,吾無間②然。弟昔為清郎,今日復作清卿矣。”及在吏部,屬政塞道喪,若違忤要勢,即恐禍不旋踵,雖以清白自守,猶不免請謁之累。
二年,出為熊州刺史。尋卒,年七十二。
注:①戢:此處指深藏在心里。②間(jiàn):空隙。此處指尋其間隙而非議之。
七年級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彥深后被沙汰停秩 / 門生藜藿 / 聿修猶以故情存問來往 / 彥深任用 /銘戢甚深 /雖人才無愧 / 蓋亦由其接引。
B.彥深后被沙汰停秩 / 門生藜藿 / 聿修猶以故情存問來往彥深 / 任用銘戢甚深 /雖人才無愧 / 蓋亦由其接引。
C.彥深后被沙汰 / 停秩門生 / 藜藿聿修 / 猶以故情存問 /來往彥深任用銘戢甚深 /雖人才/ 無愧蓋亦由其接引。
D.彥深后被沙汰 /停秩門生藜藿 / 聿修猶以故情存問 / 來往彥深 / 任用銘戢甚深 /雖人 /才無愧 / 蓋亦由其接引。
5、下列對文中加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辟”先指君主招來,授予官職,后來把官府征召授予官職也稱“辟”。
B.“釋褐”指脫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職。也指新進士必在太學行釋褐禮,脫去布衣而換穿官服,及第授官。
C.敕:漢時凡尊長或官長告誡子孫或僚屬,皆稱敕。南北朝以后專指皇帝詔書。
D.刺史,又稱刺使,其原來職責是巡行監察郡縣。后來地方的軍政長官都稱刺史。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袁聿修性格深沉而有見識,清凈寡欲,與人無爭,深受尚書崔休的賞識。任博陵太守期間,大有政績,聲譽頗佳,得到遠近百姓的稱贊。
B.袁聿修他為政清靜。在信州的周圍,御史都檢舉揭發出官員的不法行為,而御史竟然不到信州來,足見袁聿修所受到的信任。
C.信州百姓鄭播宗等七百余人請求為袁聿修立碑,托中書侍郎李德林來撰寫碑文以記述他的功德,有關部門為此上奏,皇帝下詔同意。
D.袁聿修在尚書省十年,沒有接受過別人一升酒的饋贈。尚書邢邵派人送去白綢,袁聿修沒有受禮。邢邵因此稱之為清郎清卿。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時望多相器待,許其風鑒。(5分)
(2)及在吏部,屬政塞道喪,若違忤要勢,即恐禍不旋踵,雖以清白自守,猶不免請謁之累。(5分)
七年級文言文閱讀答案
4、A
5、D (漢孝帝時后由監察官變為地方軍事行政長官。后來各朝代地方長官有不同的稱呼)
6、D(邢邵正擔任兗州刺史,也不是發生在尚書省)
7、(1)當時名士多很賞識他,稱許他的風采與見識。
(2)到袁聿修在吏部,正趕上國政衰敗,道德淪喪,如果違背權要之臣,恐怕立刻就會引來殺身之禍,袁聿修雖然自己仍嚴守清白,但還是不能擺脫請謁的煩勞。
七年級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