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總做題粗心怎么辦
每個學生粗心的真正原因
1、心不在焉的
有不少學生讀書和作業心不在焉,他們或者東張西望;或者摸這摸那;或者談話說笑,總之,人在教室,神飛室外。這樣,粗心的事便容易發生,“理想”寫成“理論”,“3+2”會寫成“3×2”,有時嘴上念叨著這個字,到紙上又變成另外一個字,這便是心不在焉,精神分散所致。
2、自以為是的
在人們的頭腦中,對見過的東西,印象往往是很深的。這樣,當他們遇到“臉模兒”和見過的差不多時,便以為就是見過的,滿心歡喜地按見過的做。比如有的學生把“兵民”讀成“民兵”,把“腸胃運動”寫成“腸胄運動”。于是,便可根據孩子“自以為是、不以為非”的心理特點,將“熟臉兒”題目稍加改動,便使不少粗心者“上當受騙”。不是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嗎?考試后,一個同學說“那題目簡單,考試前老師剛剛講過”,另一個說“哪兒呀,問的問題不一樣。”“啊?”前者傻眼了。由于“自以為是”,有些學生不愿復看看過的題目,即使看也是走馬觀花,使本來可以避免的錯誤而不能避免。
3、意緒匆匆的
這種情況最普遍,或是由于考試時緊張,或是由于急于求成,有些人心情急躁,意緒匆匆,這種情緒害了許多人。有些學生把《我的理想》寫成《我的理論》。現在考試分一卷二卷,一卷都是選擇題,要涂到答題卡上,有些人沒看清題號,就橫著或豎著涂下去,電腦讀卡時可是六親不認,導致選擇題全軍覆沒。由于這種作風,做數、理、化題目時,也只看個大概,便動手運算,結果花了很大的功夫,題目還是做不出來。到了此時,應該重新審查題目,并且慎之又慎了,可是不,他們仍是不看題目,而是只作運算過程的驗算。題目已看錯,檢驗運算過程有何用呢? 這種作風還表現在“漏”做題目上,他們只看試卷的正面不看試卷的反面,結果反面的題目漏做了。有時由于某些題目暫時做不起來而擱下,結果擱下的題漏做了。
4、孩子的能力問題,“粗心”反映了他們大腦注意力的持久性和力度的不足。
學習方法,避免粗心
只要哪一種方法對避免粗心有效,就學習哪一種方法,使用哪一種方法。
下面介紹幾種方法:
1、編順口溜
細心審題休著忙,一字一句莫輕放。
粗心害人當記取,覆轍重蹈太荒唐。
編順口溜的好處是有趣、易記、難忘。
2、寫座右銘
有錢難買回頭望
“回頭望”就是復看,以防錯,漏,“有錢難買”是說“回頭望”的重要,這句話作為座右銘可以時刻提醒人們。
3、使用符號
在考試中,為了避免粗心,可以使用如下符號:“★”表示極其重要的解題條件或答題要求,“?”表示做不起來或雖做了把握不大,使用這些符號,可以引起注意,又可以便于查找,如果考試時間不多了,就盡快地把畫了“?”的題目看一看,既節省了時間,又避免了漏做。實踐證明,符號法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