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蛋鬼日記的閱讀心得體會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書叫《搗蛋鬼日記》,我邊讀邊笑。
書的主人公叫加尼諾,這半年中由于他的調(diào)皮搗蛋,他干了許多大人們眼中的壞事,如用釣魚桿釣走了,他叔叔的最后一顆白牙齒;用槍打中了他姐夫的臉,差點把他姐夫的眼睛打瞎了;弄壞了他姑媽心愛的植物;捉弄他寄宿學(xué)校的校長,拔了他的門牙……
我覺得,這本書很真實。加尼諾的本質(zhì)不是壞,就是太好動了,有報復(fù)心,好奇心,對有些事情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他不知道,他對學(xué)習(xí)不是太感興趣。因為對槍的好奇他打中了他姐夫的臉,他絕對不是故意的……所以看完這本書,我不討厭加尼諾,我覺得他不是一個壞孩子。而且加尼諾在經(jīng)歷了很多的事情之后,也慢慢地長大了,不是太搗蛋了。
媽媽說,因為加尼諾身上,有我的影子,不愛讀書、好動、好奇、瞎折騰。所以我喜歡他。我覺得不完全對,也許我對課本不是太感興趣,但是我對課外書是很喜歡的。
搗蛋鬼日記的閱讀心得體會【篇2】
孩子的天性就好似千難萬險中的一盞明燈,為挫敗的內(nèi)心點亮正前方光輝的路面。而絕情的成人卻一次次地抹殺了這一份天性,但是那樣的孩子即使獲得了再多的殊榮,也終歸僅僅深更半夜的蟈蟈,僅遵照著不會改變的自然法則。
而《搗蛋鬼隨筆》一書正紀錄著那樣的景色,他要我體會到日常生活的所有喜怒哀樂,在我的心室直射了一束久違的陽光,要我感受到天性的能量。與此同時也滋長了針對主角加尼諾斯托帕尼的憐憫和欽佩,更要我想到了自身那如黑白畫一般沒什么顏色,都沒有太陽的兒童時代。加尼諾每一次都揣著著一顆心地善良而又赤熱的心,卻經(jīng)常功虧一簣,擁有與別的孩子一樣的憧憬,卻不被大人接納。可他依然沒忘記自身的初衷和那顆掩埋在心里的童真,也許這才算是要我欽佩的緣故吧!但是最后他變成了一個當之無愧的搗蛋鬼,是一股如何的能量使他有這般極大的變化呢?
因為它有一個十分古怪的家中:君王一樣的爸爸,對加尼諾的教育方式粗魯不堪,促進在他在心靈深處留有了一塊永久性的疤痕;一味嬌慣他的媽媽,不管加尼諾做出了什么錯誤,都用包容的心看待,使他肆無忌憚的撒點野,沒什么道德底線;個人行為不一的親姐姐表姐夫,行為與心理狀態(tài)和性情徹底不符合,或許是加尼諾心里的“模范”。恰好是那樣的一股家中能量,以“為孩子好”的為名奪走了孩子的隨意,抹殺孩子的童真。
喪失童真隨意的他,與此同時也干了數(shù)之不盡的拙事,尋找垂釣的快樂,卻一不小心掉進河里;興高采烈地演出魔術(shù)師,卻扎傷了顧客的雙眼;想為姑姑提前準備一個意外驚喜,卻惹得她火冒三丈;想讓隔壁鄰居的孩子長些眼界,卻讓孩子的爸爸媽媽義憤填膺;與同學(xué)們打堵,卻釀出了一場車禍事故……這一件又一件的事兒再一次地損害了他的心里,使他逐漸的踏入誤入歧途,變成了惹人討厭的搗蛋鬼。
針對我來講,這本書不但是一本逗我高興,令我愉快的惡劇全集,也是一位與我同行的愛人,一位擁有魔法的心靈導(dǎo)師,在我碰到挫敗時激勵并寬慰我。但該書也揭露了社會發(fā)展在文化教育層面所存有的極大難題――大人用自身的方法去擠壓孩子。如同加尼諾常說的一樣:“孩子應(yīng)當重視大人,而大人卻沒有責任重視孩子。”但是那樣的社會發(fā)展應(yīng)當警示大人的反省:不論是聰明的孩子,或是驕縱的搗蛋鬼,都有著自身的觀念,也憧憬自身的日常生活,能和鳥兒一樣隨意地展翅翱翔。成人應(yīng)當用孩子的目光對待這一多彩的全球,采取合適孩子的方式,也許搗蛋鬼也將蕩然無存!
搗蛋鬼的全球,有著無窮無盡想像力,無窮的想像力,總讓人捉摸不透,但千萬別扼殺孩子的這一份天性,也許這一份天性,也是他最珍貴,最非常值得追憶,最有使用價值的!
搗蛋鬼日記的閱讀心得體會【篇3】
臧克家曾經(jīng)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個益友。”今天我要講的是意大利作家露易基。貝臺利寫的搗蛋鬼日記。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吧!
文中的“搗蛋鬼”其實是一位天真、善良的孩子,他名叫加尼諾。這本書主要講天真、善良的加尼諾一心想著為別人做點好事,并沒有惡意,比如:他買煙花是為了慶祝姐姐的婚禮,但卻嚇壞了姐姐。加尼諾想變魔術(shù),卻打倒別人眼睛……就因為這些事,家人們給他取了個外號叫“搗蛋鬼”和“災(zāi)星”。
讀完了《搗蛋鬼日記》,我覺得加尼諾不應(yīng)該叫“搗蛋鬼”,因為,加尼諾只是想做好事,而不想搗蛋,但是他總是很不幸,總是要做錯事,如果加尼諾就在我眼前,我想對他說:“加尼諾,你不要放棄,總有一天,你不再叫“搗蛋鬼”,總有一天,你不再苦惱;總有一天,幸福就會來臨!幸福來臨了,姐姐們交不會再嘲笑你,打你、罵你,而是嫉妒你了……
當我想到你難過的樣子,我也覺得很難過;看見你熱淚滾滾的樣子,我覺得心都要碎了;當看見你開心的時候,我也開心;當看見你欣喜若狂的進修,我高興地像吃了長生不老藥一樣開心、快樂。加尼諾,我陪你一起開心一起傷心。而每當讀到加尼諾被誤會時,我好像真的看到加尼諾非常非常氣憤的樣子,我都很為加尼諾感到不幸。
我覺得《搗蛋鬼日記》真是一本好書!
搗蛋鬼日記的閱讀心得體會【篇4】
在一個陽光普照大地,落葉開始鋪滿街頭的秋日,我翻開了這本書--《搗蛋鬼日記》。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個聰明絕倫又愛搗蛋的加尼諾。這本書的開頭就是從他媽媽給他買的這本日記開始的,加尼諾十分珍惜這個漂亮的日記本。于是,他將日記本視為自己的小伙伴,每日與它訴說自己的故事。這里面包含了他對生活的希望、對大人們的不滿、對探索未來的渴望等等。
在這期間曾發(fā)生過許多好玩的事情,例如:
有一次他的老師給他們上課,老師問了他們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祖國是你的什么?比德站起來回答:祖國是我的母親。而加尼諾正打著盹,老師氣憤地叫他再回答一遍。他自信滿滿地回答:祖國是比德的母親。看著老師疑惑的表情,他又充道:“因為剛才比德說過了祖國是他的母親……”
像這樣好玩的事還有很多很多。讀這本書,真是其樂無窮,有趣極了。
看完這本書,我知道了:大人們?nèi)魏螘r候不能匆忙的判斷事情的對錯,應(yīng)當先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而在判斷。孩子們應(yīng)該不能滿足于書本上的知識,要敢于探索,提出自己的問題。也就是作為我們孩子應(yīng)該時刻保持好奇心。當然也希望家長們能越來越理解我們。
搗蛋鬼日記的閱讀心得體會【篇5】
這部小說講述了九歲的小男孩“加尼諾”,受到姐姐的啟發(fā)學(xué)寫日記,上演了他在半年里種。種傳奇的搗蛋經(jīng)歷。從書名大家就可以猜到,這本書講了許多有關(guān)于“搗蛋”的故事。
加尼諾是一個總因為好心而闖禍的孩子,他不僅僅只是會惡作劇,他更是一個聰明熱情誠實充滿正義感和好奇心富有想象力的孩子。
回答問題時,我不敢積極發(fā)言,您用那好似有生命力的眼神鼓勵了我,讓我把恐懼化為平靜,勇敢地舉手發(fā)言,您還帶頭鼓掌激動了我的心靈。從此,我變得喜歡舉手發(fā)言。他的故事非常多,你想也想不到,他曾經(jīng)在姐姐的婚禮上把炮仗拴在了姐夫的扣眼上;他在客廳里表演魔術(shù),差點兒射瞎了客人的眼睛;他在家里玩釣魚,卻釣下了一個老人的牙齒;他在火車上拉下了緊急制動閘,僅僅出于好奇;他自己搞了一個動物園,掛在樹上的“猴子”竟是鄰居家的小孩……
這些事雖然給他帶來了快樂,但也給他帶來了委屈,原來,加尼諾的快樂建筑在“倒霉”的邊緣。每次我看到一些特別搞笑的地方,都會忍不住開懷大笑,有時甚至都能笑出眼淚來。
這本書讓我學(xué)到了一個道理: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考慮做這件事后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才能開始行動。其實我也挺同情加尼諾,他闖禍之后,大人們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痛打大罵。我也十分佩服加尼諾這做事的勇氣,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搗蛋鬼日記的閱讀心得體會【篇6】
“你好,加尼諾,這幾天沒有挨打吧!呵呵,開玩笑而已。”作者萬巴手下的加尼諾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描寫出了現(xiàn)在小孩子的“冤屈”,充分展現(xiàn)出了現(xiàn)在大人對小孩的不理解。讀完這本書之后,就會讓人回憶起那甜蜜而酸澀的童年時代。童年總是那一瞬間,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而萬巴筆下的《搗蛋鬼日記》便能讓你想起小時搗蛋的快樂。
說到加尼諾——一個總是因為好心而闖禍的孩子。在好心的驅(qū)使下,加尼諾創(chuàng)下了不少活:把炮仗拴在姐夫身上;把苯胺放進肉絲湯……他的搗蛋事例真是太多了!他去了哪兒,哪兒都會被他搞得翻天覆地,久久不能安寧。闖禍之后,得到的沒有表揚,凈是數(shù)落。其實加尼諾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后來……這就是小孩所受的“冤屈”;這就是大人對小孩的不理解;這就是家庭教育的誤區(qū)。
沒錯,現(xiàn)在的小孩總是被不分青紅皂白的父母給挨罵,小孩的好心被大人誤以為是“不好的事”,而小孩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因為有口難辯,小孩子只好被蒙上不白之冤了。如果大人換個角度來想,想一下加入自己是小孩,會怎么做?大人也許就不會這樣了。生活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一天,小明在放學(xué)的路上看到一個小弟弟受傷了,當小明準備赴他去醫(yī)院的時候,他想到爸爸給他的警告:早點回家!他轉(zhuǎn)來又一想,這是件好事啊!爸爸不會罵我的!于是他就扶那個小弟弟去醫(yī)院了。回到家后,已經(jīng)很晚了。小明還沒說話,爸爸就揚起了巴掌……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事例,但是卻體現(xiàn)出了家庭教育的缺陷;父母的不可理喻……加尼諾就是這樣。
《搗蛋鬼日記》這本書蘊藏著快樂,而快樂卻徘徊在“倒霉”邊緣。經(jīng)過我的閱讀,我發(fā)現(xiàn)“倒霉”一詞經(jīng)常都出現(xiàn)在加尼諾的日記里面呢!這本書不僅是在像品味陳年老酒一般讓我品味著童年,也一樣在教育著家長。
再見了!加尼諾,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