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書筆記初三作文1000字
人生有許多事都是冥冥中早已注定,比如那一夢紅樓,夢魂中是多少人生的恩恩怨怨,悲歡離合。或許世上有太多的繁華,襯托著有些人的落魄,命運是公平,或許下一秒鐘繁華就灰飛煙滅,隨之而來的是有些人繼而來之的富有,可誰又知這不是一場循環,環著每個人的命運?
《紅樓夢》中就是這種聯系的真實寫照,這里面的人,都太貪戀人間煙火。在眾人物之中,林黛玉最是不食人間煙火,而她錯就錯在太清高,讓誰看得都難受,或許還有種說法,就是林黛玉清高了許多年,最后卻貪戀紅塵,以至于亡命,是因為她把一切都看得和她一般清高,殊不知身邊的人有誰可以對人間煙火無動于衷?這兩種說法我都不算贊同,事實上一切都早有安排,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在那一場太虛幻境中便已明了。因為賈府太繁榮,繁榮得讓人看著眼紅,而她們,賈府里那些姑娘卻并不適合享受這種繁榮,在繁華面前,她們的一顰一笑都要受人約束,可卻在約束中榮華富貴,享受仙境般的待遇,更可見想要得到的得到了,可另一件東西卻會被取走。她們更適合在鄉間紡織,和普通少女一樣逛集市、采山花。可惜她們生的太美,太不平凡,在命運面前她們真的無動于衷,她們受命運的擺布,卻無力反抗,也不想反抗。
我曾經喜歡過一句話:信命,但不認命。命運是受人指控的,如果賈府沒有當年的那氣派繁華,也不會襯托著被抄家之后的失魂落魄,或許我們再舉一個例子,王熙鳳機關算盡,最后卻因病而終,誰知道這不是忽然的變化造成的?這就像傳說中的冰火兩重天,剛經歷過寒冰刺骨的人,怎能再經得起烈火焚燒?也就是昔日的人兒太跋扈,落魄之后回想起昔日,才會難受。《紅樓夢》里的人,病死的那些,估計大多都是心病,才會沒人能醫治。
或許《紅樓》只有一次,有些人含冤而死卻無怨,有些人傷心至死卻無恨,有些人熬過了落魄的時候壽終正寢,有些人本就平凡所以有屬于自己安樂的一生。最終一切結局,都歸在“紅塵煙火”這四個字上,賈府像《收尾?飛鳥各投林》中的那一句“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一樣由盛而衰,和人對紅塵煙火的控制有著密切的關系。
最終落幕,有些人貪戀錢財,因而不得善終;有些人因貪戀紅塵,死得讓人心疼;有些人看破世間煙火,才會出家為僧;有些人則不食人間煙火,卻因清高和高調死去……
人世間的繁華,終究還是要靠每個人貪戀煙火的程度而決定的,或許這也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對于煙火,節制的人不會善終,貪心的人卻只得一晌貪歡。世間煙火,或許不需要太多的束縛,可卻不能太自主,煙火不得不食,可卻不能貪心不足。
紅樓夢讀書筆記初三作文1000字精選篇2
合上《紅樓夢》這本書,才清楚其妙處所在。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人人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好處的賈寶美女生路途而展開的一場封建路途與起義者之間的劇烈奮斗為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起義者的悲慘劇為主要內容,經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敗進程的活潑描繪,而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各種陰郁和迂腐,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曾經到了"運終權盡"的季世,并走向毀滅的前史趨向。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間圖畫,極端真實地,活潑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悉數生涯。全書規劃雄偉,構造嚴謹,人物活潑,言語優美,此外還有一些分明的藝術特點,值得后人品嘗,鑒賞。
作者充沛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異傳統手法,展現了一部社會人生悲慘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顯示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淺笑,感人的低泣,脫俗的情味,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仗我國優異傳統文明的豐厚藝術素養培養出來的,然后使她在十二釵的群芳中一直漣漪著充溢詩情畫意的非凡神韻,飄散著東方文明的芳香。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復雜性,使我們讀來如同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涯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托,《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黑暗,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伶俐才俊,說不得俗氣平凡",令人徒加談論。不只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予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幻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斯,甚至連王熙鳳如許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滿是壞",而是在"憎惡"之中交錯著某些"心愛",然后顯示出各種矛盾復雜的實踐景遇,構成性情"誘人的真實"。
作者擅長經過那些看來非常平凡的,日常生涯的藝術描寫,提醒出它所儲藏的不平常的審好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錄的社會習氣和細節,在紅樓夢里都有詳細活潑的描畫。
《紅樓夢》在思維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杰出成就,不只在國內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降服的高峰"。而且在國際上也遭到很多國度學者的注重和研討,有法國談論家稱譽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靈敏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級的才能。”
紅樓夢讀書筆記初三作文1000字精選篇3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好一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你本為仙草化身落凡,有著靈動的美態。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你本是女媧補天遺落下的靈石,化身為人找尋真愛。他們,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故事。
黛玉,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卻能理解她的苦衷。她從小父母雙亡,又寄人籬下,她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獨,為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和冷漠去對待他人,這也是她養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她在絕望中死去,身邊只有服侍她的一個丫鬟在默默的為她哭泣。
寶玉,一個外表看上去柔弱帶點天真的男孩子,其實也有剛強男子的一面,也許到最后誰也想不到他會去出家,是因為他看破了紅塵吧,他是一個渴望得到自由的人,當姐妹們成家后都抱怨著生活中的事,他的內心漸漸的成熟了,更何況在這種“指腹為婚”的時代,對他來說更是一種水深火熱。同時他又是一個癡情的人,他對林黛玉可以不顧一切,從這也可以看出林黛玉之死對他的打擊有多大。我不禁替賈寶玉感到惋惜,美好的青春就這樣被斷送了。
《紅樓夢》中的人物命運幾乎都是悲慘的,從王熙鳳的“一從二令三休”到薛寶釵的“可嘆停機德,金簪雪里埋”再到林黛玉的“堪憐詠絮才,玉帶從中掛。”都能體現出來。曹雪芹先生曾慘痛的寫道:“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譴愚忠,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然后紅樓,則成了歷史中的一葉典型的情感扁舟。它是古代情感的終始遞接到現代情感的開端,是情感史的遞接橋梁。 它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情感的激烈執著、凄怨哀美,在強有力的精神推動下展現了他們對愛情 在精神力上的質感。讓我們我們看到了一個鏡中花、水中月,月朦朧、鳥朦朧的神秘情感境界。
所以,它即使遺憾,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灌溉;即使可悲,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寄托; 即使可憐,卻擁有了他人后世的同情與憐嘆;即使成為歷史,卻也擁有了后世人無盡的膜拜與贊嘆。
轉眼現在我們的這個繁榮、快速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以為我們很快樂,我們以為我們很幸福,我們以為我們 這樣,就什么都比古代的一切還要完善。也許,我們滿足了物質的給予;也許我們滿足了現在都市的喧囂;也許我們滿足了周遭環境的科學與現代,可是我們卻不知道,也許我們在精神方面卻是貧瘠的、荒涼的。
也許愛情的悲劇存在于每個時代。癡也好,傻也好,所有一切的轟轟烈烈和遺憾惋惜都成為了歷史潮流中的一點飛灰,銷匿于滾滾歷史塵埃之中。
紅樓夢讀書筆記初三作文1000字精選篇4
滾滾紅塵,攜著記憶的枷鎖,永遠地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后一抹余暉中,被風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終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個朝代,腐朽的王朝在墮落,這里沒有親情,沒有仁義,卻有著凄涼無情但又純美如水的愛情。
黛玉是水,這已無可非議。即是從姑蘇水鄉走來的女子,是為白甘露之恩的降珠仙子下凡投胎,她自然帶著股清甜的水氣。“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她有著喜怒無常的性格,愛哭的脾氣,與那作詩作詞的才情,無一不帶著水的特征——柔美,空靈,變化無常。然而黛玉有她堅守的一面:對寶玉的愛情,用情之深深至泣血。我覺得,這種愛情視富貴官爵為泥土,建立在互相欣賞,心有靈犀的基礎上,干凈飄渺。但,它始終是空虛的,如肥皂泡一般,會隨時破滅。“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寶釵則不然,她是一個復雜的矛盾糾葛體,且不論她在“寶黛戀”中的角色,看她為人處事:和氣中帶著堅強,待人接物親厚、一視同仁,在被言語冒犯后一笑置之,是一個委婉內斂的人。她從小受到正統教育的熏陶,深受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毒害,為人行事遵守三從四德,綱紀倫常。寶釵如山,穩重,守分,才知。她的柳絮詞更托出她的沉穩,賈母不也如此夸她!“賈寶玉奇緣識金鎖,薛寶釵巧合認通靈”,他們的愛情是大家認定的金玉良緣。
只可惜寶玉是個情種,他只看到山水各自的好,看到釵黛各自的美,最終選了一瓢水。也許曹雪芹想歌頌的就是如此干凈純美的愛情。為了真愛的人可以拋棄一切世俗名利,甚至可以背上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罪名。但這并不現實,在封建社會里,把握如水的愛情是很難的,縱然它靈動純潔美麗,也只是從人們的手中一點一點滑落罷了。曹雪芹曾慘痛地寫道:“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寞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一曲紅樓,萬聲嘆息。紅樓一夢,寫盡了大觀園的繁華,寫盡了豆蔻年華的熱烈,亦寫盡了在這所有繁華掩蓋下的因男尊女卑引起的重重悲劇: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青春守寡的李執,遠嫁的探春,跳井而死的金釧……想到那些我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女子,最終都逃不了的凄苦命運,真覺得造化弄人。有貌怎樣?有才怎樣?有家世又怎樣?那些曾經擁有的一切竟然無法換取一個簡單幸福的生活,這才是她們最大的悲哀。這樣的紅樓,是對這個人情冷暖世間的社會的無情的鞭撻。但,任是無情也動人!
紅樓夢讀書筆記初三作文1000字精選篇5
一本紅樓夢,一部曠世奇書,使多少癡情兒女因情而醉,因多少斷腸人因感而傷。一個大家族的榮辱興衰,一對癡情兒女的悲歡離合。在這“假來真去真勝假,無原有是有非無。”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輕輕切切,皆使我步入紅樓。
紅樓的夜,皆融在了闌珊的燈火里,一輪醉月在冷凝出懸吟,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溶溶的明月在淡淡的晚風中亦真亦幻,我卻一眼望到了瀟湘館,望到了那細細的龍吟,森森的鳳尾;望到了它那“一帶粉坦,里面數楹修舍。”通過窗欞,我望見了黛玉,她這時散著發,臥在榻上,靜靜地看著那些詩與紙在盈盈的火光中化為點點灰燼。
最終,纖弱的手將一對兒舊帕也送入了火里,她的手顫抖著,深切的眸子里平靜地倒映著火光,隨后便將眼里蒸得水汽朦朧。她終是閉上了眼,嘴里念著:“寶玉,你好……你好……”終是靜聲,那位女子,如煙花,芳華剎那。
黛玉,你在那人生的最后幾瞬時,在想些什么?
塵世里的初相見,他是賈府的嫡孫,你是父母雙亡的孤兒;他無憂無慮像一尾活潑的魚,你心灰意冷像一頭受驚的鹿。你們的相遇,像紫藤花與風的相見。紫藤花開,輕輕地放著香,隨后一陣風來,吹過了花的心,也沾了一身花的香氣。
你們也曾書生意氣去,揮斥方遒;也曾嬉戲歡笑,溫言軟語。是他讓你從葬花的傷中走出,將賈府真正當成自己的家;他也曾在挨打之后送你一雙舊手帕,你機敏聰慧,又怎會不知他的情意。你們男歡女愛,他不讀,不考,大罵科舉八股文是文人“餌名釣祿之階”,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寶釵和襲人勸他,他卻說:“好端端的一個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詩作對,卻比那些所謂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籌。他與你骨子里都有一種叛逆。
你在賈府極端奢侈的生活中感到了一種不安,但你與他得這一生,只有那半生的緣分,你們彼此心心相印,是一對詩人,也是一對知己,你們追尋自由戀愛,你對他的愛冰潔透明,愛得一塵不染,但你們的愛在那個封建的時代終究是一場悲劇。
黛玉,你悔否?我想你不悔。你在最美的時光與他相遇,周身越是污穢不堪,他便越發得晶瑩剔透,只不過明媚姣好的日子逐漸被封建的矛戳得千瘡百孔。
丁立梅曾說:“最好的愛情,原不是長廂廝守,而是愛而不得,悵然相望,無法牽手。是把彼此嵌進靈魂里,用一輩子去想、去念、去追憶。”這樣的愛情很遺憾、很凄美,卻也因此變得恒久,永生永世占據心頭,開出一簇不敗的相思花。
所以寶玉在知黛玉死后,一身僧袍離開了家,削發為僧,了卻塵緣,重振家業,最后和一僧一道出走。
愛像水墨青花,塵緣相誤,流年偷換,誰是誰的劫,這也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是君生我亦生,君去我心亦歸去。
紅樓夢讀書筆記初三作文1000字精選篇6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記得初中時開始看紅樓夢,高中和大學又看了兩遍,這首卷首語至今記憶猶新,其中所透出的“無奈、悲涼、宿命、超然”的意味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雖然每看一次紅樓都有新的體會和感悟,但從小說的藝術成就來看,紅樓夢的巨大魅力的確跟它的悲劇意蘊有密切關系。
《紅樓夢》體現了人生的悲劇色彩,并且文中的人物也蘊含著個體生命的悲劇。悲劇來源于哲學,將人的本質作為最本質的問題,是人對自我意識的發掘,哲學的歸宿和出發點是人,悲劇的歸宿和出發點也是人,《紅樓夢》將人作為描寫的目的,是其悲劇理論的重要基礎和內容。《紅樓夢》通過優美的文筆向我們展示了人世的巨大痛苦,展示了人們通過減少生活的欲望而獲得的解脫。但在實際生活的過程中,解脫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覺察自身的痛苦;第二,觀察別人的痛苦。例如,賈寶玉的解脫就是一種悲壯和悲劇的解脫,將生活作為立足點,將悲劇的苦痛作為基礎,最終成就人世的解脫,這正是《紅樓夢》這部作品偉大的原因。
《紅樓夢》之所以為悲劇,主要就是其中塑造了帶有悲劇色彩的人物,《紅樓夢》的結局就是悲劇人物在經過漫長的痛苦掙扎后最終放棄了生活的欲望,從而在精神世界上得到了解脫。《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就是典型的悲劇人物,他目睹了大觀園中的生命走向痛苦與絕望,并深刻感受到個體在悲劇命運中的渺小,最終他在悲劇性的人生中尋找到解脫的方式,放棄了世俗的享樂與美好。在《紅樓夢》的故事情節中,更大的悲劇體現寶黛之間的愛情,由于人物性格以及命運的不同,黛玉與寶玉最終都走向了悲劇的結局,他們在痛苦的掙扎過后,終于找到了解脫各自痛苦的方式。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悲劇,甚至于整個大家族的興衰,都是由于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產生的,是因為人內在的問題,在通過痛苦的經歷之后得到解脫,這是將中國的傳統思想和西方的悲劇思想相融合的體現。小說從無功利的、人性的和藝術的角度出發,避免了外部環境對現實生活的干擾,將人作為本體進行結構和剖析,對人性進行道德評價,通過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對悲劇的固有性和深刻性進行揭示,讓讀者有振聾發聵的感受。這其中所蘊含的的美學和哲學觀點,正是對人生的關懷,對人生意義和人的問題的闡釋。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反封建傾向的、尋找生命家園的偉大作品,寶玉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作者通過他寫了一個叛逆者的美好人生和理想的.破滅,揭露批判了封建社會毀滅美好生命、美好感情、美好人性的罪惡。作為一部震撼人心的巨著,它更具藝術感染力的是深埋在作品深處的尋找生命家園的意識和情懷,是作品情節流露出來的生命和人生的悲劇精神。作者不但在作品中寫了如夢的人生,寫了人生中種種美好東西的破滅,還寫了夢醒之后不知路在何方,這是小說《紅樓夢》最具悲劇意蘊的所在。
紅樓夢讀書筆記初三作文1000字精選篇7
假期,我讀了《紅樓夢》一書。翻開書,當“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一副對聯映入眼簾時,我不由得被深深吸引住了,看完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
《紅樓夢》里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筆下,寫得感情豐富、純潔無瑕,超過了一般人的感情描寫,長長的人物描寫讓我一點也不感到厭倦,好像被一種魔力所吸引,不能自拔。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薛寶釵”,她天資聰慧、博學瀏覽,跟林黛玉比起來,雖然林黛玉也很聰明,但她沒有薛寶釵寬厚、大度。林黛玉一生氣就會使“小性子”,還經常譏笑、戒備薛寶釵,但薛寶釵一點也不在乎,在林黛玉生病的.時候,還帶藥給她,表現的很有教養。薛寶釵的優秀品質,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
《紅樓夢》這本書里有許許多多的好詩,每一首詩都非常動聽,非常有吸引力:
無天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干年。此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做奇傳?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
《紅樓夢》講訴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林黛玉本是天上的仙草,而賈寶玉是天上澆灌她的使者,為了報答賈寶玉的灌溉之恩,于是林黛玉跟隨賈寶玉也投胎人間。賈寶玉一出生,口中就含著一顆晶瑩剔透的“寶玉”,但從小就喜歡女孩的東西,說話也非常奇怪,這時林黛玉來了,他們一見面,就覺得非常面熟,玩得非常開心。林黛玉聰明伶俐、非常乖巧,可就是心眼太小,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和賈寶玉鬧矛盾、使性子,讓大家都很不開心。
有一次,薛寶釵過生日,因為她非常有才華又寬宏大量,賈母非常喜歡她。于是,薛寶釵的生日會就比林黛玉的要熱鬧、要好,林黛玉就很不高興,薛寶釵呢,一點也不在乎,選戲的時候照樣體貼地選了賈母喜歡的戲,這讓賈母更加喜歡她。
因為林黛玉和賈寶玉經常在一起,又看了《西廂記》,他們非常希望能像書中人物那樣,可以天天在一起看書、寫詩。隨著他們漸漸長大,賈寶玉該結婚了,由于賈母非常喜歡薛寶釵,就想讓賈寶玉和她結婚,可又怕賈寶玉不同意,左右為難。王熙鳳就想出了一個主意,讓薛寶釵假扮林黛玉做新娘,嫁給賈寶玉,正歡天喜地的賈寶玉一看,不是林妹妹,于是就大哭起來。林黛玉聽說賈寶玉結婚了,可新娘不是自己,傷心欲絕,吐血身亡了。賈母也從那天起,一病不起,最后也死去了。不久,家也被抄了,整個家就此滅亡了。
看完這本書,我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小性子的人不可能干成大事,如果林黛玉可以像薛寶釵那樣寬宏大量,不那么老使性子,說不定她和賈寶玉就可以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