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的讀書心得
提起豐子愷,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漫畫,其后才是他的文章。他描摹了生活中的許多場景,用日常寫字的毛筆畫下來,發表出去,得了人們送贈的漫畫二字。于他本人而言,畫畫也好,寫文字也好,原不過是些自然而然的單純之事,漫畫也好,散文也罷,都只是表達自己的內心感懷。
豐子愷的散文我也看過一些,這本散文集以帶點笑容,山水間的生活,不惑之禮和我的苦學經驗為總攝分了四輯,選錄了豐子愷先生的30篇散文。在這散文之中還穿插了豐子愷先生的漫畫,筆調粗疏放達,但細品都別有一番風致和意趣。
豐子愷的散文總帶著一點天真的意味,同時又夾雜些困惑與不解。而他的困惑和不解正是因了他的天真。比如在《大賬簿》一文里,豐子愷設想著每一枚銅板的歷程,一瓣花一粒米一顆沙的由來,他關注著落水的不倒翁,丟棄的樹枝,寫壞的字紙,他想知道這些東西會有個怎么樣的將來,這些想法本該是天真兒童才會有的癡念,卻在他一個成年人的心中反復出現。在《兩個?》這一文里,豐子愷先生又對時間和空間的盡頭有了無盡的追想,他總能保有如此強烈的好奇心,總能看到想到這世界里為大眾忽略的東西,觀察它們,猜想它們,也書寫它們。在這些散文里,豐子愷先生文字中保留的天真可見一斑,這也正是藝術家們靈感的來源,永葆赤子之心,永葆精神的青春。
豐子愷先生的文字雖有著天真單純的一面,但他卻并非不知人間疾苦之人,恰好相反,在他的文字里,常有一種擔荷人間苦難的執著。在他的散文《新年懷舊》中,吸引人的固然有那些存于他的回憶中的新年樂事,但在結尾里,他那種對于如今因為戰亂和災害導致的經濟凋敝生活困苦的感嘆更為引人感懷。昔日的快樂與今朝暗淡的新年兩相對比,讓人怎么能不去思考這已經存在的社會問題呢?在《車廂社會》里對那些霸占位置的人諷刺勸喻,在《云霓》里對望天求雨的人們的憐惜無奈,他的文字從來都不曾離開生活。雖說豐子愷的散文常有那種想要擔荷人間疾苦的感覺,但在他的筆下,總不致人完全的灰心,生活便有苦難也總包含著希望。
這希望就是兒童和年輕人。對于兒童豐子愷曾反復的描摹過他的幾個兒女,瞻瞻新郎官,軟軟新娘子,寶姊姊做媒人。他寫過這些曾見的場景,也畫下過這些讓他感動欣喜的時刻。在豐子愷的心中,兒童的天地才是無盡大,而他們的創造力也是無盡大。不知是否因了他的這種想法,他的筆調里才能始終保有一絲純真之意。對青年,豐子愷先生則是寄予厚望,提出了許多鼓勵和勸勉。在《惜春》里,他希望人們尤其是年輕人能夠愛惜時間,在《我的苦學經驗里》,他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歷,對年輕人臥在眠床,坐在花樹下的學習態度提出了委婉的批評和建議。豐子愷先生除了是畫家,散文家,他還是個教育家,因此他很關注青年人的學習和發展,在他的漫畫和散文中,總能看到他對青年人的勉勵和以一個過來人的指導。
豐子愷在抗戰期間還寫過有關逃亡之路,抗戰艱辛以及戰爭終于勝利的一系列文字,那些文章讀來也都是非常動人的。在艱苦的抗戰歲月里,豐子愷先生總也能苦中作樂,便是在他的文字里寫著那苦難的日子,里面也總有讓人懷念感動的細節在。可惜的是本書限于篇幅沒能選錄,順境的日子總是好過,然而在逆境里才最能見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質。
活著本來單純,生活永不簡單。
豐子愷的讀書心得精選篇2
在豐子愷奇妙的筆下,那一組“母愛”的動物漫畫深深地吸引著我,并讓我印象深刻:一只母雞對著四個空的雞蛋殼疑惑的看了看,仿佛在訴說:“我的天吶,我的寶貝孩子們,你們都去了哪了?”
在生活中,我們的母親不也是這樣的嗎?從我出生時總給媽媽增添麻煩,但媽媽總會微笑著看著我。我貪玩跑出去,回家后,總會看到媽媽在門口,焦急地注視著門口的方向。
記得那次,我貪玩很晚回家,手表電話沒電了,爸爸媽媽聯系不到我。當我急忙趕回家時,看到的是這樣一幕:他們倆門口,焦急地走動著,時不時向外張望,急得腦門上都是汗珠。看著這樣一幕,我害怕爸爸媽媽會責備我貪玩這么晚回家,只好小心翼翼地邁開腳步,踏進家門。爸爸媽媽見到我,立馬迎了上來,焦急地問我這問我那,就是沒有一絲絲責備。
回想那一刻,微風吹過我的臉頰,我的心也溫暖了起來,我繼續翻閱著這本書。
豐子愷的讀書心得精選篇3
近日,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閱讀《小學生豐子愷讀本》。書里面的一個個故事就是豐子愷爺爺的一篇日記,再加上編者在日記后加入一段"讀后所思",這就構成了一篇擁有深刻道理的閱讀短文。
這一本書,共分為五個篇章,分別是:生物樂園、兒童樂園、茶坊樂園、藝術樂園、故事樂園。我最喜歡閱讀生物樂園中的文章,其中《"不喝肉湯"的楊柳》,我閱讀了多遍,很有感悟。文章中,豐子愷爺爺贊揚楊柳的"下垂"精神。楊柳就算長得有多高,但它始終不會忘記它的根本。是啊!我們長大后,不管取得多少成就,有多大的榮譽,但我們始終不能忘多年來辛苦養育我們的`父母,不能忘了我們做人的根本。
在生物樂園中,不僅有許多有深刻道理的故事,還有豐子愷爺爺的第一個寶藏——《護生畫集》,護生的意思就是護心,看管好自己的良心,讓它保持仁愛、善良。我認為護生的意思就是保護世界上的每個生命,小至螞蟻。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有它們所存在的意義,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能力大,然后去剝奪它們的生命,踐踏它們的生命。就算是一只細小的螞蟻,也有它的價值。護生,可以讓我們認識善良,"人之初,性本善"我們要永遠保持這一份善良,讓善良之心永遠純潔,不受到傷害,善良是歷史上的珍珠,請好好的保護!你只有永遠保持了善良的心,才會知道生活的歡樂、美好。
豐子愷的讀書心得精選篇4
我的暑假豐富多彩,當然離不開讀書,在胡老師的推薦下,我讀完了《豐子愷》 。豐子愷爺爺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漫畫家、藝術家。豐子愷爺爺還畫過許多有趣的漫畫。
我發現這本書寫了動物、人物、植物和豐子愷爺爺的家鄉往事,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文章是《白鵝》,豐子愷爺爺描寫了鵝的叫聲、步態和吃相用詞十分生動,把鵝的傲慢寫得十分具體十分有趣,由此可見,豐子愷爺爺是一個仔細觀察生活熱愛身邊事物的人。在《阿慶》一文中主要描寫了柴主人阿慶的喜好拉胡琴與他的樣貌,由此可見,豐子愷爺爺是個認真思考的人。在《楊柳》一文中,豐子愷爺爺描寫了楊柳不忘根本的心以及對環境別無所求,只需剪一根枝條插入土中,它就會活過來,長成一大株楊柳樹,可見豐子愷爺爺對楊柳樹的熱愛。
豐子愷爺爺的很多散文我都很喜歡,只要我們要像豐子愷爺爺一樣永遠保持一顆真、善、美的童心,那么我們的生活一定很美好。
豐子愷的讀書心得精選篇5
因為竹久夢二,我知道了酷愛他作品的豐子愷,想當年,豐子愷買到《春之卷》,對他的作品愛不忍釋,為了收集到《春》《夏》《秋》《冬》四本畫集,他花了許多時日,最后讓朋友從東京轉送到上海,這其中輾轉曲折,這股鍥而不舍的勁頭,讓我記憶猶新,甚至當初看他寫的《阿咪》時,與貓的點滴過往,也讓我很深刻,作為中國文學大師,他熱愛生活,熱愛繪畫,對我而言,他就是一個真性情的化身。
記得在《藝術的逃難》中,家人曾反對他畫圖,但是他說,“‘_’中我承認我的畫都是毒草,然而世間有一種人視毒草為香花,什襲珍藏。對此種人,我還是樂意給他們珍藏。”他或許在眾人眼中是異類,但如今在我們眼中,是如此的與眾不同。
朱光潛曾說豐子愷的性情向來深摯,待人無論尊卑大小,一律藹然可親,也偶露俠義風味。記得他看到一群學生在校園看抗日宣傳畫展板前能咯咯發笑,能鎮定自若的說婦人頭顱被炸,他是失望的,他內心痛斥著國人的麻木,他希冀人有“同情之心”甚至是“童真之心”,當一個人的疾呼找不到共鳴,他會渴望尋找放逐心靈。
豐子愷也許在國人眼中,是很光鮮的,他的名號很多,比如現代散文家、畫家、文學家、藝術教育家和翻譯家。作為一個文藝大師,他的成就可圈可點,但是在我眼中,因他有多舛、無奈的一面,同時他也有獨立的一面。
這本新版豐子愷散文,收錄了四章內容,從《帶點笑容》到《山水間的生活》從《不惑之禮》到《我的苦學經驗》,這里有不少經典舊作,如《兒女》《給我的孩子們》等。這本書里不僅有他的作品30篇,還有不少他的插畫,編輯的用心之處,隨處可見。
當然,這本書里的散文,筆調散漫,卻自帶一種天然之氣,在《帶點笑容》中,他曾說,我并不主張照相時應該板臉孔,也不一定嫌惡裝笑臉的照相。但覺照相者強迫鏡頭前的人“帶點笑容”,是可笑的,可恥,又可悲的。
豐子愷常常會在自己的文中,透著自己的主觀思想,他既有敘事,也有抒情,比如《惜春》中, 他寫道,我也曾經立意要不費時間,躲在床角里不動。然而璧上時辰鐘“的格的格”地告訴我,時間管自在那里耗費。于是我想,做了人真像“騎虎之勢”,無法退縮或停留,只有努力地惜時光,積極地向前奮斗,知道時間的大限的到來。
豐子愷是很感性的人,他的文筆很細膩,也許初看,會覺得他很隨意,但是細看,就會發現他條理清晰,對自己所感,都會徐徐道來。
他是一個用心過生活的人,在他眼中,貓是家人,他的孩子是他的伙伴,一年四季,都是他的靈感來源,但是他也有甘苦悲欣之時,他說,我的年齡告了立秋以后,心境中所起的最特殊的狀態便是對于“死”的體感。
面對花開花落,人世無常,他對事物已不像初見世面的青年少女為花的幻姿所誘惑而贊之,嘆之,憐之,惜之了。況且天地萬物,沒有一件逃得出榮枯,盛衰,生滅……
作者的文章,鞭辟入里,字字深得我心,也許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很細微,但是細微之處見真章,他的感性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文字是一個人的心聲,我看見童真的豐子愷,他是單純世界里,難得的單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