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阿米巴經營心得體會
管理層了解到哲學是《阿米巴經營》這本書的的基礎,因此決定從貫徹經營哲學開始,試圖讓員工們先從認識上提升,達到哲學共有。
一時間,稻盛哲學和阿米巴經營的相關書籍、資料人手一份。
每天下班前后的一個小時,安排成經營哲學講座學習分享時間。
每天晨會,成了經營哲學的考試時間,對前一天大家的學習掌握情況進行考核。
稻盛哲學的根基源自中國傳統文化,的確非常符合中國員工的口味。
起初,員工的積極性很高,每次學習過后,還會做交流與分享,進行熱烈的討論,有人甚至把書中的重點理論倒背如流。
半年過去了,每天的學習活動還在繼續進行著,可是公司的效益并沒有上來,公司仍然在困境中掙扎,這與稻盛哲學里面講的員工物質和精神雙豐收
似乎不是一碼事,每天的學習轉變成沉重負擔。
員工開始抱怨不斷:飯都吃不上了,天天學這些東西有什么用!
公司領導困惑不已,明明大家每天都說已經理解了敬天愛人、利他之心,每天都在分享自己所做的努力,為什么企業狀況還是如此窘迫呢?
這個案例向我們呈現了阿米巴經營的誤區之一餓著肚子談哲學共有。
餓著肚子,即企業無法滿足員工的物質需求,如工資水平比同行業低,員工覺得自己的投入與回報不成比例等。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經營者的吝嗇,可能是企業確實效益不佳,但結果只有一個:員工不滿。
畢竟員工為企業工作不是義務勞動,理所應當獲取應得的薪酬。
哲學,是抽象的理念,屬于精神層面。
哲學共有,是將抽象的理念讓人們理解、認同,進而運用到工作中去,讓思想真正影響行為。
餓著肚子談哲學共有,就是在員工物質生活得不到改善的情況下,一味地從精神上灌輸哲學理論。
一、哲學貫徹以物質提升為基礎才持久那么,物質和精神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呢?當我們把物質看做金錢、生活資料時,物質與精神是相輔相成的。
物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鋪墊,精神生活是物質生活的升華,沒有人可以把這兩種生活分離開來。
任何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也不可能只擁有完全的精神生活或是單純的物質生活。
沒有精神的支持,物質生活就是枯燥的;沒有物質的支持,精神生活也沒有存在基礎。
所以,好的企業中,精神與物質是雙豐富的。
現在,我們就能找出案例中的主要矛盾了,員工迫切想要提高物質水平,而 A 公司的哲學共有過程無法讓員工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
無法指導企業實踐的經營理論是沒有用的理論,同樣,不能夠落地的經營理念也是沒有用的經營理念。
只談理論不去實踐,再有用的哲學思想也只能成為掛在墻上的裝飾品,無法為企業成長提供應有的推動力。
只有理念在經營活動中得到運用并且真正產生業績成果了,員工才會逐步相信原來哲學真這么管用,老總的話沒錯。
這樣一來,在哲學學習和實踐運用中產生正向作用的循環提升,相互促進。
而純粹學習哲學很容易會走入誤區,開始員工覺得新鮮,時間一久大家就疲倦了,也不相信了。
A 公司在組織學習的過程中,空談理論,每天只組織學習哲學、分享哲學甚至要求員工背誦,違背了精神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哲學原理。
公司本來就已經處于虧損狀態,其員工學習M稻盛哲學半年之后業績仍無任何起色,員工感受不到學習哲學到底能帶給他們什么實質性的好處。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當員工連正常生活都無法維持時,自然沒有耐性再聽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哲學理論。
物質與精神的天平嚴重失衡,哲學共有的成功幾率必然不高。
二、空洞的理念對企業經營毫無價值稻盛和夫創辦的企業在日本不是最大、最賺錢的,員工的工資水平在日本也并不是最高的,但他們的員工仍然為企業全心全意的服務。
其實物質上的滿足并非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讓員工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回報的,正是因為始終懷著利他之心去努力工作,才使自己獲得生活的富足。
而生活富足會更堅定員工對企業經營理念的信任,深信不疑這樣做人、這樣工作是對的,并繼續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循環往復,形成良性發展。
這也就是稻盛和夫一直所追求的讓全體員工獲得物質和精神雙方面的幸福。
哲學不是談出來的。
我們經??吹竭@樣的現象,一些企業想要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領導們聚在一起一商量,弄出一個理念,比如自由、平等、博愛,但是理念提出之后企業情況一切照舊:員工并不自由,層級觀念依然很鮮明,同事之間勾心斗角。
這個時候的自由、平等、博愛僅僅成了一句口號,毫無實際意義。
只有當企業采取具體措施改善這種狀況,讓員工真正感受到自由、平等、博愛的企業氛圍,員工才會變被動為主動,由被動地執行任務,到主動地思考企業文化的意義并探究完善的方法。
同理,當員工通過貫徹經營哲學后看到成果,看到企業的改變,看到高層的改變,看到自己也能夠從中得到物質和精神的收獲之后,才會自愿把這些理念植入自己的價值觀,并體現在日常的點點滴滴行動中。
綜上所述,只有在滿足員工物質生活的前提下,才有基礎談哲學共有;只有將經營哲學真正貫徹到生產生活中,讓員工看到它的正向作用,才能讓員工信服;只有將哲學的空談變為實際舉措,才能使員工從被動到主動。
讀阿米巴經營心得體會(篇2)
我這人一慣不愛看書,每次拿起書就像聽到一首催眠曲,不知不覺得睡著了。這次清明節三天假期能完完整整的看完這本書全歸功于天氣。由于天天下雨,外出不方便只能宅在家里。為了打發時間所以拿起了這本書——《阿米巴經營》。
《阿米巴經營》——這是由日本資深企業家稻盛和夫依據親身管理經驗編寫的書籍,書中主要介紹了他自創的經營模式。
全書共分為五章:每章主題明確,觀點通俗易懂。首先令我觸動的是書中描述的經營者與員工關系?!栋⒚装徒洜I》中提到京瓷把“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為人類和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定為公司的經營理念。讓全體員工為了公司的發展而齊心協辦地參與經營,在工作中感受人生的意以及成功的喜悅。實現“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經營”是《阿米巴經營》目的。
閱讀《阿米巴經營》后,我終于明白,每個人都是團隊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只要給予每一個員工一個應有的責任感,就能夠激發出他們工作的激情與熱情,從而不斷培養具有經營者意識的人才,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源源不斷的管理者。企業的發展就能夠進入一個良性循環。企業擁有了一個好的制度或者模式。
讀阿米巴經營心得體會(篇3)
《阿米巴經營》最近一直在讀,雖然沒有讀完,但是回想前半部分的內容,發現它所講的內容能夠給我們平時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
書中的主人公剛開始經營一家公司時,沒有任何經驗,所以把所有的工作內容攬于一身,像最初的開發、生產、銷售、管理等等,如有問題自己立馬到現場,所以搞得自己非常累,精神狀態非常差,看到他這樣的時候,讓我聯想到了咱們店面的管理者,剛開始的時候完全和他是一樣的,都非常累,所有的事情自己都要親力親為,很不放心店員去做,擔心員工出錯,久而久之自己的狀態就會出現問題。
那主人公后來怎么做了呢?
經過一段時間他多次思考,認為自己不能長期這樣,光靠自己一個人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想到了,把自己所負責的各項不同工作交給一些能夠獨立管理幾個人的管理者,把整個組織系統化分成若干個小單位,讓他們獨立經營。這樣獨立經營,管理者立馬有了責任感,能夠站在公司角度上考慮問題,想盡辦法努力提高業績。
聯想到店面的管理者,完全可以《阿米巴經營》的內容,在店面時可以把所有的工作內容細分成幾個項目,然后分成幾個小組,選出組長讓他們單獨進行,管理者也可以著重培養組長,這樣不僅自己的時間有了,工作效率也會提高的,員工進步的速度也會很快的。
《阿米巴經營》雖然還沒有看完,但是內容非常值得學習,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建議學習這本書,里面會有更多你想要的。
讀阿米巴經營心得體會(篇4)
首先十分感謝公司舉辦的讀書會,這讓我們有機會在一起探討《阿米巴》讀后的感悟。
阿米巴主張的是將公司或者企業這一個大的整體組織分成小的集團,通過與市場直接聯系的獨立核算制進行運營,培養具有管理意識的領導,讓全體員工參與經營管理,從而實現“全員參與”的經營理念,特點是能夠提高員工參與經營的積極性。簡單說就是一種量化的賦權管理模式。同時與“經營哲學”、“經營會計”結合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完整的經營管理模式。
在該書的【實戰篇】中主要講述了日本一家汽車零件生產商“荻野株式會社”遇到了關乎企業存亡的一次考驗,經過實行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后逐漸由瀕臨倒閉走向正常經營并且越來越好的一個案例。
從該案中了解到了一個成立了四十多年的汽車零件制造商因為企業內部的管理不善,不能及時的對突發情況作出正確的處理,從而致使企業陷入危機。后來荻野導入阿米巴經營模式。在導入的過程中暴露了荻野這家汽車零件供應商企業管理上的多種問題。
后經過幾年的改善和改變企業內部成立了多個小阿米巴并明確了結算部門,建立并運行雙重檢查機制,確立公司運作與實際結果有直接聯系的組織體系等一系列轉變,使荻野從一個零部件供應商轉變成了一個零部件制造商。
我們在工作中也要明確自己工作內容,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激發員工的全部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來使公司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
讀阿米巴經營心得體會(篇5)
《阿米巴經營》閱讀完成以后,我知道了學習和吸收別人的先進經驗是多么的重要,只要讓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才能夠達到更高的成功。從而避免我們自己盲目地摸索,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可能會走很多彎路,如果我們借鑒先進經驗,我們就可以高效地學習,從以往快速地積累經驗和智慧。
我之前不知道《阿米巴經營》這本書,也沒有做過管理工作。然而,從自己周邊的.工作環境來看,基層員工看不到他們自己的工作效率與公司整體商業利益的好壞關系,所以他們工作永遠無法自主地去做,需要公司給予他們分配工作。
企業主責怪員工缺乏主人翁意識,沒有奉獻精神,工作人員認為的是工作太沉悶和枯燥,沒有歸屬感和成就感。企業與員工之間就是這樣的關系,如此往復這個企業的員工流動率就很大了。
仔細閱讀《阿米巴經營》我終于明白,每個人都是團隊中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只要給予每一個員工一個營收的責任感,就能夠激發出他們工作的激情與熱情。
公司的發展靠什么?事實上,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公司的發展,不完全依靠高級管理層的遠見卓識,更加是依靠每一位員工的日常努力積累,只要讓每一個員工發揮熱情與能動性,企業才能夠真正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