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讀書心得初一作文600字
《鏡花緣》這部小說一共有一百回,主人公們到訪的國家一共有四十多個,其中涉及到博物知識更是難以細數——它為我們塑造了光怪陸離的海外世界,同時也講述了主人公們腦洞大開的海外奇遇。
本文借由女兒國、君子國、大人國等著名故事片段與讀者共同探討小說中提出的三個話題:第一個是“女性問題”,第二個是“社會理想”,第三個關于“博學知識”。帶著這三個話題來一起閱讀這部妙趣橫生的小說,在獲得閱讀樂趣的同時,理解作者在文字背后的深層次思考。
《鏡花緣》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說,命名取意于“鏡花水月”一詞,蘊涵著對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運的意識。作者用漫畫式的筆調,通過夸大和變形的手法寫出了社會的丑惡和可笑,也寫出他心中的理想社會。在藝術風格上,作品的奇思異想體現了作者的豐富想象力,以及思想的機警和語言的幽默風趣。
千奇百樣的國家,千奇百態的風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場夢。故事中的語言詼諧幽默,妙趣橫生,作者獨具匠心對虛幻世界的描寫,無情諷刺現實社會的黑暗虛偽,寄寓了作者的社會理想。
《鏡花緣》一書的思想意義十分突出,作者借書中人物之口,鮮明地表現了自己的一些社會觀點。其中一個非常重要、非常鮮明的主題,就是要求提高婦女的地位,促使婦女揚眉吐氣。雖然現在人們的觀念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封建殘余思想依然存在,像男尊女卑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一位生活在兩百多年前封建社會作家都能打破世俗偏見,控訴封建禮制,主張男女平等,這是否能引起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當代人深思呢?
鏡花緣讀書心得初一作文600字篇2
近日以來因為讀書節,我有幸一睹《鏡花緣》的風采。
話說入目第一章的內容里有句話讓我頗有感觸,那是百花仙子與百草仙子無意交談間出現的。“不知小仙與這玉碑可能有緣?可惜我們雖成正果,究系女身,將來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載,設或具是儒生,無一閨秀,我輩豈不減色?”就這句話,可能是文中最不出彩的一句話,卻讓我影響頗深,我輩豈不減色?真的是女性無用嗎,還是時代沒給她們機會。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貫徹那男尊女卑時代的名言。無數才女若非武則天開放女科,一身才華可能就要被泯滅在歷史的長河里了。
除此之外,嫦娥這號人物的設定也讓我徹底對她的好影響翻篇,那個傳說中性格淡漠,卻又十分善良,只可遠觀不可褻瀆的女子。在這里卻是咄咄逼人,蠻不講理。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還是凡事物皆有雙面性?就不從而知了。
而武則天醉酒后逆天而行誓要讓百花在冬日齊放,也算是文章精彩內容的開端了。百花應懼怕責罰,不分天道事理,竟真在冬日齊齊開放,讓我也感到頗為不屑,只因怕得罪權貴,放下自身原則,實在讓人無法尊敬。而后百花仙子甘愿墜入凡塵也不愿承認自己未干的事去廣寒殿掃落花三年,著實令我十分敬佩。這是堅守,尊敬自己的表現,值得讓人去敬佩,去學習!
墜入凡塵后也寫了百花仙子(唐小山)的父親唐敖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的種種經歷,體現了人情冷暖,世間善惡……
總而言之,作者李汝珍寫的這本小說真的極好,鏡花水月。其神幻會寫的創作手法數經據典,奇妙地勾畫出一幅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鏡花緣讀書心得初一作文600字篇3
《鏡花緣》,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唯一的一部融幻想、歷史小說、諷刺小說,游記小說于一體的長篇神魔小說,作者是清代作家李汝珍。小說中勾勒出了一個個奇異的畫面,讓人眼界大開。大人國的人腳下云色隨心而變,黑齒國的人渾身漆黑、學識淵博,白民國的人穿戴儒雅、毫無學問……這些也使我們心有所觸,掩倦深思。
開頭部分,百花仙子等仙女去參加王母娘娘的生日宴會,掌管人間文章興衰的魁星夫人以花容月貌的女性姿態出現,嫦娥、風姨,織女等出場人物都是女性。文中尤其寫到了武則天這樣非常有影響力的女性,所以我覺得這本小說中,女性的形象是不可缺少的。
接著寫了一百位花仙被貶入凡間,而尋找流落海外的十二名花,成了唐敖到海外游歷的任務。這十二名花,一個個本領高強,品行高尚,令人欽佩。比如,黑齒國里的紅紅與亭亭兩位女子,竟在學問方面,把很有學識的多九公問得張口結舌,羞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得不佩服這兩位女子知識淵博,能言善辯。古人云:“女子無才便是德。”作者身處封建社會,卻有這樣贊揚女性的思想,實在是難能可貴。
小說的結尾部分寫到,有一百位女子參加科舉考試并名登黃榜,更體現了作者希望女性也擁有和男子同等社會地位的思想。
本領要靠自己來練就,機會要靠自己來把握,自尊、自立、自強,是做人的根本,這是這部小說給人們的啟示。這部小說中的女子淵博的知識,非同尋常的本領,都是自己練出來的,是在逆境中發奮圖強,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才擁有了過人的本領。
所以說,這部小說作者“借海外奇景異事,褒貶身邊百態人生”。用語詼諧幽默,是《鏡花緣》最突出的語言藝術特色,也表達了對封建社會的黑暗現象,以及對種種惡俗的不滿與憎惡。
鏡花緣讀書心得初一作文600字篇4
在清代李汝珍寫成的小說《鏡花緣》里,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想象,鏡花水月般的情節,還有蘊含了對社會的諷刺。
三月初三那天,各路神仙都去昆侖為王母祝壽,百獸、百鳥跳、唱了一陣,嫦娥對百花仙子說:“今天是王母圣誕,你應令百花齊放,既可增加氣氛,又可以助長酒興。”眾仙聽了,連聲稱“妙”。百花仙子卻以“花開有序”為由拒絕了。于是,百花與嫦娥在眾人面前打下一賭:“如果下屆有一位帝王能夠使百花齊放,那百花仙子就被貶下凡間。”正巧心月狐要托生為帝王,嫦娥就對心月狐說:“你若能使百花齊放,那天下萬紫千紅豈不更加好看?”心月狐想了想,答應了。心月狐托生在武家,取名武則天,后來當上了不可一世的女帝王。
一日,天空忽降鵝毛大雪,武則天賞雪飲酒,乘酒醉之際,下召令百花齊放。偏偏這時百花仙子在與麻姑下棋,眾花無從請示,又不敢抗旨不尊,只好乖乖開花。玉帝知道后,龍顏大怒,把百花仙子與其他九十九位仙子一同貶下凡間。百花仙子托生在唐敖家,取名唐小山。因遭奸臣陷害,唐敖被革去功名,與他妻子的弟弟林之洋與舵工多九工一同出海經商,臨行時神仙托夢,要他去海外尋找失落的十二位花仙,從此,他們開始了在海外的冒險與尋覓。
作者沿用了《山海經》中國度的名稱:“大人國”國民腳下的彩云、“君子國”國民的君子風度、“兩面國”國民天生的兩面臉、“翼民國”國民長五尺的頭、“犬封國”國民的狗頭、“深目國”國民長在手心之中的眼睛、“勞民國”國民終日搖擺、勞碌不停的生活、“豕喙國”國民只會說謊話的嘴、“無腸國”國民吃飯的傳說、“女兒國”國民女子當政、男子為婦的傳統……無一例外的反射出作者生活的`那個年代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如:自私、虛驕、奢靡、吝嗇、作偽、狡詐。同時也顯示出作者對生活在一個完美的世界里的渴望。
《鏡花緣》這部優秀的書籍猶如一面心靈的明鏡,不但可以照人,也可以照己。
鏡花緣讀書心得初一作文600字篇5
從小到大,我讀過的書不計其數,有一本令人深思又令我難忘的書——《鏡花緣》。
《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博學多才,精通文學、音律、圍棋。晚年雖然生活貧困,卻用十多年時間寫了號稱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最奇特的一部——《鏡花緣》。當代學者稱之為“雜家說”,國外學者評為融幻想、歷史、諷刺、游記四類小說于一體的巨著。
剛翻開書的第一頁,就看到上面那段簡介,我心中暗想:“一個老頭兒能寫出什么巨著,沒聽說過這本書,我倒要見識見識。”
故事從百花仙子被貶開始,沿著兩條主線敘述。明線為唐敖官場失意,索性與妻舅林之洋出海經商游歷,暗線則是百花仙子在凡間的故事,兩條線一明一暗,為故事增添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看《鏡花緣》的第一感受是幽默。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和場面描寫都能看出。淑士國人十分迂腐。在一家小酒館,伙計是這樣招呼客人的:“三位先生光臨,莫非飲酒乎?用菜乎?請明白以告我也。”淑士國人的呆板,酸,透過一個小人物的幾句話,躍然紙上。
看《鏡花緣》的第二感受是凝重。幽默與凝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氛。在笑過之后,我也有些羞慚。白民國書架上擺得滿滿的,人人都有一股書卷氣,卻連《論語》都讀不正確;而黑齒國人皮膚黝黑,卻詩書滿腹,真是不能以貌取人呢!
看《鏡花緣》的第三感受是感動。雖然某些國家的習慣不好,但每一個失德行為背后又很快出現一個反襯人物,厭火國人因為貪財而噴火傷人,而被唐敖放生的`人魚卻出手想要救助,最終趕走了厭火國人。
《鏡花緣》雖然是虛構的小說,卻嚴厲地抨擊了現實中的不良風氣,真可謂是一面“鏡子”。從此《鏡花緣》成了我書架上的老居民、好居民。
鏡花緣讀書心得初一作文600字篇6
李汝珍,是清的一位男小說家,他生性耿直,對八股文允滿了不滿,于是在作官的道路上盡遇坎坷,一直沒有名氣,只能做縣官。他終于明白自己不屬于這條路,用自己的才華和淵博的知識,花了20年的時間寫完了《鏡花緣》。
《鏡花緣》這本書主要講述林之洋、唐敖與多九公三位好友一齊出海游歷,他們一共游歷了三十二個國家,結識了不下十位的花仙。
在這三十二個國家中,最吸引我的就屬“大人國”了。唐敖早就聽聞大人國只能乘云能在地下行走,十分感興趣,便在“大人國”中暢心游玩。在去往“大人國”的途中,唐敖和多九公遇到一位并不削發的僧,老僧告訴他們,“大人國”中的人有云霧護足并非自幼生的,是按人心決定的。云霧是五彩的,此人最為善良,黃色的僅次于五彩的,而黑色最為卑賤人心惡毒。在市內,唐敖和林之洋看見一位乞丐和酒肉和尚腳登彩云,心生疑惑。多九公告訴他們,腳登云之顏色在行為惡善,不在于富貴貧賤。心角寬廣,光明正大的,腳登彩云;心胸狹隘,滿腔奸私暗昧的,腳便登黑云。云由足生,色隨心變。如果惡心痛改前非,一心向善,云也會隨之改變。
林之洋聽了,只罵道老天不公,云只生在“大人國”,不生在其他國和自己的國家。如果有了云,每人都可以輕易分辨此人的善惡,善于辨別,還讓人自我監督,告誡自己心生善良。
這篇文章,林汝珍批判了當時黑暗與不公的社會,以及他對公平、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與向往。這本書表達了林汝珍對現實社會的批判,以及對理想國度的描繪與建構。我們何嘗不也想有個自己理想的、美好的國度呢?
李汝珍的耿直與對當時黑暗、不公社會的批判,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嗎?
作者在書中運用了夸張的寫作手法,利用諷刺的語氣突出自己對社會的厭惡,也讓語言變得更幽默風趣。使我們本應為他感到不公而又微微上場了嘴。
鏡花緣讀書心得初一作文600字篇7
對“才女”一詞最好的詮釋是什么?這部百科全書式的古典魔幻小說——《鏡花緣》給出了答案。讀罷此書,既如沐春風,又若醍醐灌頂。
從成書形式上看,《鏡花緣》和我暑假讀過的《西游記》一樣,也是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從寫作內容上來看,《鏡花緣》類似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主人公涉足到很多奇異的地域。清代小說家李汝珍憑借著漫無邊際的想象力,借“鏡”“花”二字展開全文,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瑰麗多姿的神仙世界,講述了百位花仙子翩然入凡世后發生的神奇故事。前五十回向讀者講述了男主人公唐敖跟隨妹夫林之洋游歷各國訪“花”遇到的奇人異事,后五十回寫的是一百位被貶下凡的花仙子同考女試,重新聚首的情節。作者在書中流露出他對男女平等、婚姻、世族、官場等方面的獨特看法,同時文中婉轉地表現出有關命運的感悟——人在塵世,不過如鏡中虛影,水中之月,終將如花般凋零謝世,消失在塵煙中。
回望書中人物,才女們對琴棋書畫無一精通。尤其是百花仙子轉世的唐小山,她文武雙全,算得上是“才女”的集大成者了。作為一介女子不惜踏上征途,遠赴萬里尋找游歷在外的父親,這也反映出她對親情的渴望與執著,是中國傳統美德孝道的精彩展現。最終她聽從父命返回國土得中女試,又再次展露她巾幗不讓須眉的自強本性。盡管唐敖確為作品的主人公,但是唐小山更值得令我欽佩,就像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要靠實力。”唐小山堪稱實力派兼偶像派才女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