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心得初二作文600字
“有那么一大群孩子在麥田里奔跑,我只是坐在那里,把孩子們抓住,告訴他們該往哪里跑。我只想做一名麥田的守望者。”這就是《麥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爾頓的理想,也是他在對現實不滿的情況下發出的感嘆。
霍爾頓是一個反抗現實、追求理想的人。他不愿意認真讀書,因為那里充滿了各色的偽君子。在第四次被開除后,他只身在紐約游蕩了一天兩夜,看到社會上各種丑惡,接觸了許多事物。他看不慣一切,想逃離這個社會,但又不可能。他只得生活在矛盾中,苦悶、彷徨,最后變成真正的叛逆。
他酗酒、逃課、濫交女友······但他真是這樣一個不中用的人嗎?不,他只不過是看不慣現實,只能通過一系列行為來發泄心中的苦悶罷了。可是,人們在一開始卻無端地判定他沒有前途,這本書還被禁止閱讀。實際上,霍爾頓比他們看得更遠,他知道當時學校里的老師都是勢利的偽君子,只是教導一些所謂的基本信條。而霍爾頓呢?追求光明的理想,敢于反抗黑暗的現實。他其實有許多優點,和老師眼中的霍爾頓相差甚遠。
可我們呢?以貌取人,只看重表面。討厭那些面貌丑陋的人,嫌棄那些家境貧困的人,喜歡那些阿諛奉承的人······我們也做不到像霍爾頓那樣勇于反抗昏暗的社會。我們沒有自己的選擇,只知道像家長教導的那樣認真讀書、將來成為有用的人,對于不正確的事物置之不理,長輩怎么說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見解。即使心里不滿也只是私下里抱怨幾聲。只是和別人一樣,不想、也不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我們跟霍爾頓差遠了!
雖然如今的社會不同了,我們也不該盲目地叛逆了。但是他敢于反抗權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愿與別人同流合污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他的精神將永垂不朽!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心得初二作文600字(篇2)
主人公霍爾頓,一個性格復雜而又矛盾的青少年,帶著滿嘴的污言穢語走進了我的視線。他的憤世嫉俗思想引起了消極反抗,他認為成人社會里沒有一個人可信,全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他渴望的是樸實和真誠,但遇到的全是虛偽和欺騙,而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現狀,最后不免對現實社會妥協,甚至想逃離這個現實世界,到窮鄉僻壤去裝成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但他有一顆純潔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為了保護孩子,不讓他們掉下懸崖,他還渴望長大成人后做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發出“救救孩子”般的呼聲。總之,他是個孤傲掙扎的人,但他又是個要求世界完美的人而又無奈屈服于現實的'人,這個矛盾著的人的那顆善良而又不安現狀的心在狂跳,在淌血,我的眼里貯滿同情的目光。
霍爾頓的所作所為、言語行動竟然像是我們身邊走過的“他”:憤世嫉俗,玩世不恭,卻又認真執著、充滿愛心的愣小子,他時而獨自胡言,時而大聲發泄,他的那顆躁動著的青春氣息的心。
讀小說,我似乎讀到了青少年在跋涉人生途中的迷茫與不滿。反顧我們當下生活中,有沒有霍爾頓這樣的掙扎者?一定不少。青春期的迷茫是必須面對的。每個處在青春時代的人,也許就是一個個霍爾頓。他們走過不少彎路、窄路、險路,甚至懸崖峭壁,然后再在苦苦的掙扎中站立、疾走、迅跑,最后踏上人生的康莊大道。也許手腳損傷,也許頭破血流,也許心力交瘁,但終于會走過來,臉上浮起了堅毅的笑意。
《麥田里的守望者》正是青少年迷途中的一束曙光,青青春路上的行動指南。霍爾頓們的迷茫與失落永是成長中人們的迷茫與失落,但愿現實中的霍爾頓們終會糾正行程中的偏差,快速步上人生正軌,大步流星的行走在人生征途上。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心得初二作文600字(篇3)
樸實的麥田,微風吹過可以泛起綠色的麥田。
——題記
《麥田里的守望者》講述了主人公霍爾頓是個中學生,出生于富裕中產階級的十六歲少年,他在第四次被開除學校之后,不敢貿然回家,只身在美國最繁華的紐約城游蕩了一天兩夜,住客店,逛夜總店,酗酒??他看到了社會中的種種丑陋,接觸了各式各樣的人物??霍爾頓看不慣周圍發生的一切,甚至想逃離這個地方,但這是不可能的。最后,仍不免對現實社會的妥協,成為了一個叛逆的人的故事。讀完后,原本一個誠實、善良、純樸的男孩哪去了?其實,認真閱讀這本書,不難發現:學校里有些裝模作樣的老師;假仁假義的校長??這些人使我和霍爾頓有同樣的感受——惡心至極。在這樣“惡心至極”的學校下學習,怎么不會不厭學呢?盡管俄,霍爾頓看不慣這個“虛偽”的社會,但他不得不接受。因此,他只好苦悶,彷徨,用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來安慰自己,自欺欺人。
這本書的作者塞林格以犀利的文筆解剖了一個青少年的復雜心里,栩栩如生地描繪了霍爾頓的精神世界,既揭示了他純樸、善良、敏感的一面。
讀了這本書,讓我不由得想起在現實生活中:十六七歲,一個正處于叛逆期的人物,他們原本有善良、純樸、誠實的心卻被周圍的人所影響,變的貪得無厭、不學無術。忘記了當時的熱情與目標,對事物有著不同的追求。他們追求刺激感,來彰顯自己的個性。塞林格在書中曾寫到“我呢,就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是往哪兒跑。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做個麥田里的守望者”。多么簡單的想法啊!
雖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做不了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但我們可以做一輩子的守望者。我們擁有善良,那就守望善良;我們擁有純樸,那就守望純樸;我們擁有誠實,那就守望誠實。讓我們一起守望我們原有的東西吧!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心得初二作文600字(篇4)
守望本是一種難得的情懷,一種勇氣,一種姿勢,又飽含著一份期待。
然而,《麥田里的守望者》卻將這份守望演繹到另一個極端——是叛逆,卻又有著一種混沌中的清醒與孤獨,乃至無助。當然,所說的是主人公霍爾頓,也是作者自己。因為這世界總不缺乏一種“明白人”:自己洞察世事,卻以一種極端的`偏執混沌浮游塵世,然自己也套上一件世俗的外衣,只在夜深人靜之時獨自蹉跎。我想說的其實就是霍爾頓之類,以濁見清,以昏見明。然而霍爾頓本身又只是一個孩子,他必然有著對抗不合理現實世界的熱情,也必然有著自以為是的偏激。也因此,此人物的設定就自然引起了讀者的兩種共鳴——其一,為其反叛而嘆;其二,為其幼稚而惜。為構建悲劇,全書又在結尾設置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妹妹結束了霍爾頓漂泊之旅——這部不僅僅是肉體之旅的結束,更暗示著精神的回歸,即回歸世俗。看罷不禁一心悲涼——出世是東方文化所盼,而又是這樣一種心境卻在萌芽階段就在西方現代文明的浸淫中化為死灰。
我無意于那些霍爾頓的模仿者,因為他們的意識里還未對霍爾頓有清晰完整的認識。但值得留意的是一些并未接觸過此書的青少年也在走著霍爾頓之路。不用多說就是所指是90后。誠然,當代中國的發展已不可避免的走到了當年美國那一步。中國的新一代也面臨著當年美國青年面對過的困惑。90后又將何去何從?
還是一片麥田,只不過位置已經跨越了一片太平洋。這里,誰又在守望?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心得初二作文600字(篇5)
看到這本書名,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會認為這本書是一本勵志書籍,但是只有讀完《麥田里的守望者》,你才會覺得原來我們的青春也是這樣走過,會與書中產生共鳴。
確切的說,這本書我并沒有仔細的讀過,只是粗略的看過,但是書中的內容卻總會讓我記憶猶新。從字面上來看,麥田里的守望者指的是在麥田里看望稻米的稻草人,因為有了稻草人,那些鳥兒才會產生畏懼,不敢來禍害人類的糧食。這本書則是以回憶的方式,敘述了一個只有16歲的中學生的漫長的三天,故事的主人公霍爾頓只是一個中學生,但是他非常厭惡學校里的一切,包括老師和同學,也常常考試不及格,打架,這一次,霍爾頓因為考試不及格被開除了,他沒有沮喪,反而非常高興,但是唯一不好的的就是他不敢回家。
于是他就住進了一個小旅館,在旅館里,他看到了各種各樣的人,這些人分布在社會的各個層次,他們讓霍爾頓感到惡心和厭惡。第二天,他同樣遇到了他一生中都沒有見到過的人,他在酒吧跟老同學喝酒,喝的爛醉,又加上天冷的原因,他得了肺結核,他害怕自己死去,于是回家跟妹妹告別,他跟妹妹敘述著他的理想,他說他想當麥田里的守望者,看著孩子們在麥田里玩耍,他站在懸崖邊上,看見孩子過來,他就去拯救他們。
這是一本勵志書籍,書中細膩的描寫了作者起起落落的困惑和反抗,寫出了青少年的捉摸不定的心里,是啊,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青年,我們曾經勵志,有自己的理想,可是最終又有多少能夠實現呢?這本勵志書籍讓我想起了我自己的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