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駱駝祥子心得體會
我再次讀起了《駱駝祥子》,我覺得對這本書的了解更深了。《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
祥子孤身一人從鄉下來到北平當人力車夫,他懷著買車的信念,拼命的賺錢。苦干三年,終于湊足一百塊錢,買了輛新車。可是不到半年,他的愛車被搶。于是他又拼命拉車,攢錢準備買新車,但辛苦攢的錢卻被人搜去,當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車,那是以自己的婚姻為代價的。后又因為老婆搬喪事賣了車。最后他又失去了喜愛的小福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墮落成為社會垃圾。
想起以前第一次讀的時候,我似乎對這本書的了解更深了。第一次我看完了我很不理解祥子,為什么他要放棄希望呢?會什么不繼續奮斗呢?如果他繼續奮斗下去,終有一天他會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啊。于是我把書掉到角落里去了。直到前些天整理房間時偶然發現了這本書,便再次拿起這本書來讀。
重新再讀這本書,我卻發現原來我以前的想法是那么的單純。但現在我想那是對生來困苦的人們這實在是不容易,他們活著就是為了要拼命換一口飯吃,溫飽就是他們的理想,就算祥子沒有放棄,但到頭來不都一樣,只會落得相同下場。
對于以前那個時代,我們更應感謝現在的社會,作為青少年,有書讀,而且到處都有人維護著,鼓勵著。所以我們不能辜負新中國對我們的期望。至少,我們要學習駱駝祥子奮發向上的精神。
讀駱駝祥子心得體會(篇2)
懷著沉重的心情,終于翻完了最后一頁。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作品,據說是抗戰前為止的最佳現代中國長篇小說。這本書以祥子為主角,“圍繞車”,講述了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 有一次,祥子花了三年時間拉車,掙來了一輛車。但后來連人帶車都被擄去;第二次,買車錢又被孫偵探騙走了;第三次,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后因虎妞難產而死,不得不賣車 虎妞下葬。 在這段時間里,祥子身上的農民特有的勤勞,誠實,質樸與要強;逐漸隨著時光的流逝,在一次次絕望中逐漸磨滅,直至消失。 最讓我感動的是,祥子經過不懈努力,終于買到一輛車的時候,他竟然哭了,能讓一個漢子如此激動,可見這輛車對于他的重要性。甚至還把那天定為自己的生日,在他看來,車就是自己的全部。祥子對于夢想的矢志不渝,讓我衷心佩服。
除了祥子,書中還為我們講述了:好逸惡勞的虎妞,為養活弟弟出賣肉體的小福子,妻離子散的馬氏祖孫等。在那個封建黑暗的舊社會中,誰也沒有逃過厄運。虎妞難產而死,小福子上吊自殺,也許,真有一些人成為那個年代不可挽回的犧牲品,社會才會覺悟。 當我讀到“祥子徹底墮落”時,我有些厭惡祥子。但是轉念一想,他也是被逼的呀!如果這個只會上演悲劇,只會否定個人奮斗道路的社會變的光明起來,人們變的思想開放,平等起來,祥子也許就不會墮落。祥子與老車夫相處,他們瞧不起自己;與劉四爺相處,他卻認為祥子娶了虎妞是為了錢;與虎妞相處,她如此霸道,與自己是不同世界的兩個人;與小福子相處,他能感到唯一的安慰,可當他絕望后,小福子早已自殺。 從此,這個世界無人陪伴祥子。在他認清世界真面目后,他絕望了,墮落了。所以,當我們看到結尾時,去祥子內心深處想一想,是這個社會,不讓好人有出路!
真希望這個世界多出現一些絕望前的“祥子”,不要在出現墮落后的“祥子”。 這就是我的感受。
讀駱駝祥子心得體會(篇3)
最近,我讀起了《駱駝祥子》這本書,他的每一章、每一節都猶如調味料一般使我讀的津津有味,同時,也深深地吸引著我的味蕾,感悟生活。
祥子從農村來到北平當人力車夫,苦干三年,買了一輛嶄新的洋車。可沒多久,他在一次拉車中被憲兵抓去當壯丁,使他的希望第一次破滅。后來,他半死不活的逃了出去,賣駱駝,拼命拉車,省吃儉用的為了他買車的理想再一次奮斗。可命運似乎又跟祥子開了個玩笑,祥子為了幫助他心目中的“圣人”曹先生,祥子努力攢下來的錢被偵探搶走,使他的希望第二次破滅。為了生存,虎妞以低價買下了“無賴”二強子的車,祥子又有車了。可恰恰因為這時,虎妞難產與祥子未出世的孩子死了,祥子為了給虎妞辦喪事,不得已賣掉了車。在這重重的打擊下,箱祥子漸漸變得沒有尊嚴,自私自利的社會墊底蟲。
緩緩合上這本書,聞著淡淡的書香,我心中卻早已波濤洶涌。我仿佛身處在那個黑暗、腐朽的社會;我仿佛看見了那憲兵可惡的嘴臉;我仿佛聽到了那些車夫的抱怨;我仿佛聞到了濃濃的煙草味兒;我仿佛觸到了祥子裝錢用的翁……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深深的厭惡。
但這也讓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諦。生活在世界,不應該是時代在催促你前進,而應該是你推動時代前進。哪怕做不到牛頓,萊特兄弟,愛因斯坦……那般,只要我們做一個小小的舉動,哪怕是不隨地吐痰,不踐踏草坪,文明過馬路……也許就會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也是你在推動這個社會走向光明。可相反,你想讓社會催促你,也許你便不會走向光明,只會像祥子一般走向黑暗。你可以因為一個小小的挫折而放棄自己有史以來的理想;你可以因為他人的影響而變得與他們相仿;你可以因為來自社會的誘惑,而變得自私自利。這一切都不是我們想要的。
但這一切正是大家正在面臨著的,現在我們何嘗不是在社會催促著前進呢?整天伴著我們的手機電腦,使我們變得不思進取。我們為什么不放下手機看看蔚藍的天空呢?我們為什么不推動世界前進呢?這樣中國才會更強,更有內涵,又能重回舊日的文明古國。
是《駱駝祥子》這本書使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諦!
讀駱駝祥子心得體會(篇4)
《駱駝祥子》是當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最具代表性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末期的北平(現北京)。故事的主人公叫祥子,他的形象是當時北平底層勞動人民苦難生活的真實寫照。
祥子的家鄉在北方的農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出身,他年輕力壯,吃苦耐勞,19歲來到北平打工掙錢,當上了一名洋車夫。
祥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買一輛拉人的黃包車,當一個“自由獨立”的車夫,他不怕辛苦,即使腳脖子腫得像兩條瓠子一樣,再也抬不起來,他還是咬牙堅持,跑、跑、跑……一天到晚都在等活拉車,憑著倔強的個性,他省吃儉用通過三年的努力與奮斗,終于如愿以償的買了第一輛屬于自己的黃包車。
可惜好景不長,在一次軍閥混戰之中,祥子連車帶人被亂兵搶走。半夜他趁亂兵打仗,逃了出來,在逃亡的途中,他偷了三匹駱駝,拉到一個村子賣了三十塊大洋。面對這樣的打擊,祥子更加不要命了,他拼了性命去拉車,好不容易積攢了夠買第二輛車的錢,不料卻被可惡的孫偵探騙去了。
恰恰在這個時候車廠老板劉四的女兒虎妞引誘祥子,祥子被迫與虎妞結婚。婚后,虎妞為祥子買了第三輛車。但是禍不單行,沒過多久虎妞就因為難產死了。祥子為了給虎妞辦喪事,不得不把第三輛車賣了。自此祥子失去了往日堅強向上的精神,自暴自棄,吃喝嫖賭,幾乎成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大壞蛋。
整部《駱駝祥子》就是祥子從自強向上進而淪為自甘墮落的悲劇史,而造成這一悲劇的主要原因我覺得有三點:
1、是把人變成鬼的舊社會。
2、是虎妞的誘騙。
3、是因為祥子雖然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卻用在意氣用事、肆意報復上,使反抗流于消極、盲目,最終落了個自甘墮落的可悲結局。
祥子買車的愿望,就像農民想擁有一塊土地的愿望一樣,只不過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愿望罷了,但是在舊社會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祥子一生中的三起三落,使他精神崩潰,失去了與命運抗爭的勇氣和力量。該部小說不僅控訴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惡,也暴露出舊社會的黑暗。
讀駱駝祥子心得體會(篇5)
祥子本身與駱駝沒有多大關系,只是因為祥子為了生計賣了幾頭駱駝而得到的一個代名詞,祥子是個車夫,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他的命運幾經周折,但始終脫離不了與車子的關系,車夫的命運改變不了現實,不僅僅是一種生計,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寄托。
地點:北平人和廠周邊
主要人物:祥子,劉四爺,虎妞,小福子,曹老爺
主要事件:1。祥子為了自我的夢想堅持著車夫夢
2。現實逼迫與虎妞結婚,過著不冷不熱的生活
3。虎妞與孩子一同死去,祥子開始墮落
4。憧憬與小福子過他想要的生活,而小福子卻不堪受辱死去
5。祥子最終的精神支柱失去了,從此一蹶不振,迷失自我,連自我也不明白什么時候會埋葬了自我
祥子一開始是個老實敦厚的年輕壯實小伙子,有自我的夢想,會為自我的未來努力奮斗。但生性沉默寡言,任勞任怨,不太會表達自我真正的想法,以至于之后受人擺布,想擺脫自我厭惡的東西時,卻找不上勇氣,也變得委曲求全,理解現實的無奈。可是假若他不這樣做的話,又能怎樣呢還是堅持自我的夢想,他能好強多久,而現實又會如何殘害這樣一個車夫這些都是社會逼迫的吧。可憐的祥子就這樣從一個活力有夢想的小伙子變得自甘墮落,以至于最終連自我的靈魂都無處寄托……
讀駱駝祥子心得體會(篇6)
這個暑假,我讀了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
祥子給我的印象很深:一個實實在在的車夫,勤勞、樂觀,對生活充滿了自信,但他的結果卻是悲慘的。
他帶著希望來到了北平,因為不怕吃苦,所以祥子干起了拉車這一行。經過三年的努力,祥子終于買了一輛屬于自己的車。但是在那個非常時代,不到半年,祥子的車就被士兵搶去了。然后,從那兒牽了三匹駱駝回來了,祥子賣了駱駝,得了三十五塊錢。他知道離買上自己的車還很遠,于是,他繼續努力賺錢,但是賺的錢又被孫偵探騙走了。后來在和虎妞的婚姻中,他終于又拉上了自己的車。虎妞因為難產死了,人和車都沒了,自己喜歡的小福子后來也死了。這使祥子對生活徹底失去了信心,他變了,變成了社會上的垃圾。
我同情他,為他的遭遇而感到不公;我敬佩他,為他一次次從跌倒中爬起來而感到高興。可他帶給我的卻是失望,從前他老實、堅韌、吃苦耐勞,最后變得好占便宜、自甘墮落。
這不是他的錯,對,這不是他的錯,是他生的不是時候,是命運摧毀了他。我同時感到很慶幸,因為自己生在了一個民主、安定的時代,不像祥子那個時代,非常混亂,這個時代有許多人也像祥子一樣追逐自己的夢想,為社會做出貢獻,但不需要經歷祥子那么多的苦難和坎坷,就能取得成功,同時讓自己也過上幸福的日子。
讀了《駱駝祥子》這本書,讓我學會了珍惜當今的美好生活,學會了為自己的夢想出發,成為時代的追夢人。
讀駱駝祥子心得體會(篇7)
讀了《駱駝祥子》這本書后,我從中了解到當時混亂的社會,人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這部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祥子的悲慘遭遇為情節,深刻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以及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祥子是一個性格鮮明的普通車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勞動人民的優良品質。他善良,淳樸,熱愛勞動,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的精神。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買一輛車。
后來,經過三年的省吃儉用,用血汗錢換來屬于自己的一輛車,可過了不久,卻被大兵搶走。第二次又攢夠了錢,卻被可惡的孫偵探給詐去了。第三次,他娶了虎妞,用她的錢買了車子,日子過的得很不錯,可后來虎妞卻難產死了,祥子傷心欲絕,只好把車子賣了來安葬虎妞。他的這一愿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后完全破滅了。他所喜愛的小福子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后一點希望的光。他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他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賭的行尸走肉。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舊社會是多么的黑暗,多么讓人畏懼,竟然能把人變成鬼模樣。
如果祥子生活在我們這個年代,也許他就不會變成這樣的行尸走肉了。以他那樣的奮斗,那樣的善良,那樣的正直,必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法治社會,應該珍惜這樣的機會,好好地學習,不要辜負家人和老師的教導,將來才能為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讀駱駝祥子心得體會(篇8)
《駱駝祥子》是我國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篇長篇小說,內容十分精彩,故事很感人。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老舍的作品有許多,例如: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二馬》,話劇《龍須溝》、《茶館》等。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講述的是上世紀二十年代舊中國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及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斗,而搏斗的結局,卻是他的失敗而告終。
下面這段故事說的是,祥子的雇主曹先生因被人誣告不得已遠走他鄉,祥子又因曹先生的牽連,白白的被孫偵探劫去了用來買車的全部積蓄。祥子怎么也想不通這是為什么。但是被迫得到隔壁家借宿一晚了。
祥子需要被人證明他的誠實,就像我們需要身份證一樣。祥子需要被老程證明,他是守義的,也是厚道的,他是有良心的。你千萬不能認為祥子不拿曹家的一草一木是應該的。祥子不是中國的知識分子,他沒有上過什么學,沒讀過書,他可能壓根就沒聽過什么“平賤不能移”、“舍生取義”的大道理。
可他這個底層辛苦掙命的小老百姓,竟用實際行動履行了大丈夫們的誓言,這實在應該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因為我們會發現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讀駱駝祥子心得體會(篇9)
寒假我就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駱駝祥子》,講的是一位舊北京人力車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個理想:擁有自我的洋車。于是他憑著勤勞和堅忍省吃儉用,最后如愿以償。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他的洋車就被士兵搶走。但他沒有灰心,靠自我的努力又買了一輛洋車。但是他實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積蓄又被洗劫一空。就這樣反復了三次,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他開始游戲生活,吃喝嫖賭,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
這故事是一個杯具,徹徹底底的杯具。一個以前勤勞堅忍,有著自我目標的人最后卻淪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祥子善良淳樸,正直誠實,對生活有著像駱駝一般用心和堅韌。周圍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而祥子卻不安于現狀,他為了完美生活而努力,而奮斗,他寧愿冒著極大的風險去賺多一點的錢,來到達自我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斷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這樣,也終究沒有改變他最后的悲慘結局。
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我的理想不斷奮斗,最終卻不必須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完美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對于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祥子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我,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尸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我的關系,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動物,就應有自我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么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復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
讀駱駝祥子心得體會(篇10)
剛到開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有一輛黃包車停在眼前,車子前面有四個大字“駱駝祥子”,作者是老舍。《駱駝祥子》怎么就牽扯到黃包車了?書的開篇告訴我們“駱駝”只不過是祥子的一個外號而已,祥子也是拉黃包車來維持生計
祥子從小就沒了父母,十八歲時從鄉下來到城里,他健壯的身體確實可以來拉車。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拉車夫還有派別,像年輕力壯的或比這一派歲數稍大,還有年紀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再者就是二十以下,有點知識和環境的特異的又陵城派別。祥子當然渴望有一輛自己的車,擁有自己的生活的高等車夫。祥子為了自己的理想,風里來雨里去。他為此咬著牙,一直堅持下去。
但有時,他還是會遇上一些障礙。他現在的老總還是會換他,三兩個月或者十天八天,他就得另找工作。于是他常常會在拉車時出錯,不能專心,車自然就拉不好,車碰壞了自然要賠錢;他經常白白懊睡一天,浪費一天的時間,然后他又后悔,自恨;他的飲食也沒了規律,并且經常生氣上火,身體承受不住,就有毛病,可是他又不舍得花錢,病情只得越來越重,她不只要買藥還得休息好幾天。
三年他湊足了一百塊錢。當他拿到屬于自己的車子時,他的手激動的抖了起來!這是他自己三年來的努力和汗水啊!他有了自由和自己的生活。這輛車對于他來說是多么的親切,這象征著他新生活的開始!
佩服他的決心和勇氣,他的理想。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