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
如何寫好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看看吧。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跡都不陌生吧,事跡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1)
王樸生于1929年,犧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僅有14歲。王樸誕生在村里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侵占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樸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里,王樸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后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樸:“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樸吧”。王樸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一定明白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里,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樸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樸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王樸應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應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樸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2)
小蘿卜頭的名字叫宋振中,在一歲時和媽媽一起被抓進白公館監獄。由于終年住在陰暗、潮濕的牢房,吃的是發霉的'飯菜,他長到八、九歲時,個頭卻只有四五歲那么高,成了一個大腦袋細身子的孩子,被難友們稱為“小蘿卜頭”。在小蘿卜頭六歲時,由同監獄的政治犯黃顯聲教他念書,學習語文、算術、俄文和圖畫。小蘿卜頭學習非常刻苦,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他九歲生日那天,黃顯聲送他一支鉛筆,這禮物太珍貴了,他很少用,每天都在牢房地上用小石頭寫呀畫呀。他還經常幫大人做秘密工作。淮海戰役勝利的消息傳到監獄后,就是他在男牢、女牢間傳遞的。特務在旁邊時,他就和黃顯聲說俄文,特務聽不懂,只好干瞪眼。
1949年9月6日,兇殘的敵人用刺刀殺害了小蘿卜頭的父母。小蘿卜頭憤怒地喊著:“我沒有罪,我要出去!”喪盡天良的劊子手扼住他的喉嚨,用帶血的屠刀刺進他的胸口……小蘿卜頭犧牲時年僅9歲,他是我國最小的烈士。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3)
黃繼光(1930~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農歷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國內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后長眠于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4)
敵人把夏明翰關進監獄,先是勸他“投降”,說什么只要他放棄信仰共產主義,就一定虧待不了他。夏明翰好不含糊地回答說:“我可以犧牲我的生命,決不放棄我的信仰!”于是敵人又對他來硬的,用盡各種刑法,直把他折磨得遍體鱗傷,血肉模糊。可是,對于胸懷共產主義理想的夏明翰,皮肉的痛苦不能動搖他革命的堅強意志。
敵人對夏明翰實在沒有辦法,決定殺害他。在殺害之前,敵人又對他進行一次審問。
一個殺氣騰騰的主審官問夏明翰:“你姓什么?”
夏明翰鎮定地回答:“我姓冬。”
那個主審官一聽,生氣地說:“什么,你明明姓夏,為什么說姓冬?”
夏明翰冷冷一笑說:“這是跟你們學來的。你們從來都是把黑的`說成白的,把賣國說成愛國。照你們的做法,我姓夏當然應該說成姓冬。”
那個主審官氣得要死,但他還不死心,又問夏明翰:“你多大年歲?”
夏明翰白了他一眼,回答說:“我是共產黨,共產黨萬萬歲!”
那個主審官又問:“你的家在哪里?”
夏明翰的聲音越來越高,說:“革命者四海為家,我的家在全世界!”
“我在問你,你們的人都在哪里?”
夏明翰聽了,狠狠地盯了那個主審官一眼,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們的人都在我心里。”說完,把嘴一閉,再也不說一個字。
敵人把夏明翰押到刑場的時候,夏明翰昂著頭,挺著胸,一邊大步往前邁,一邊高唱《國際歌》。敵人急了,問他:“你還有什么要說?”
夏明翰大聲說:“給我拿紙來!”
夏明翰接過紙筆。略一深思,隨即昂然一笑,抓起筆就寫了一首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然后用力把筆往地下一扔,就英勇就義了。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5)
英雄,是歷史巨人,更是人民心中的豐碑……
北京密云縣,有一位英雄母親。她的丈夫和6個孩子,全部為國捐軀。
這位偉大的母親叫鄧玉芬。
鄧玉芬是個倔強的女子,她堅信只要努力,家里人丁興旺,日子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婚后,她和丈夫借住在親戚家,靠租種地主家的幾畝地,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7個兒子。
好日子還沒有熬到,1933年長城抗戰失敗后,日本侵略者就把鄧玉芬的家鄉強行劃入了偽滿洲國。為了生活,她被迫搬到張家墳村東南的豬頭嶺山上,開荒度日。
1940年,八路軍10團挺進密云西部山區。在鄧玉芬的家門口,八路軍宣講抗日道理,字字句句都說到了她的心坎上。她知道,只有拿起刀槍打鬼子,才能挽救國家、拯救自己。
當年6月,10團組織游擊隊。鄧玉芬和丈夫商量:咱家有人,在打鬼子這件事情上,絕對不能含糊。就叫兒子打鬼子去吧!于是,鄧玉芬的大兒子永全、二兒子永水成為白河游擊隊的首批戰士。
9月,鄧玉芬知道游擊隊正缺人手,毫不猶豫地又把三兒子送去了白河游擊隊。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實行“三光”政策,制造“無人區”。鄧玉芬響應黨的號召,開展反“無人區”斗爭。她叫丈夫把在外扛活的四兒子、五兒子找回來,在環境最殘酷的時候,參加了抗日自衛軍模范隊。
1942年,抗日政府發出了“回山搞春耕”的號召。鄧玉芬和許多山地群眾決定重返“無人區”。她讓丈夫先回山里搭窩棚自己隨后就到。誰知丈夫走后沒幾天,竟傳來噩耗:丈夫、四兒子和五兒子在種地時遭日軍偷襲,丈夫和五兒子同時遇害,四兒子也被抓走了。
堅強的鄧玉芬沒有屈服。親友們勸她不要再回山。她拉起兩個小兒子,堅定地對他們說:“走,回家去。姓任的殺不絕,咱和鬼子拼了!”她又回到了豬頭嶺,拿起丈夫留下的鎬頭,沒日沒夜地開荒種地。
國難當頭,人命如螻蟻,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在這位母親身上。1942年秋,大兒子永全在保衛盤山抗日根據地的一次戰斗中英勇犧牲。
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兒子永合慘死在鞍山監獄中。同年秋,二兒子永水在戰斗中負傷回家休養,因傷情惡化無藥醫治死在了家里。三兒子也下落不明。
白發人送黑發人,面對沉重的打擊,鄧玉芬咬牙挺住了。只是,往日性格開朗的她,變得沉默寡言。春種秋收,做鞋做襪,照料傷員,她從不得閑。她的家成為八路軍和傷員的休息站,干部戰士到了她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
戰士們就是她的親兒子!鄧玉芬為了讓傷員能多吃點兒,自己節衣縮食。家里養的'幾只老母雞,雞蛋卻一個也舍不得給親兒子吃,統統送給了傷病員。戰士們都知道在密云的豬頭嶺有個鄧媽媽。
1944年春,日偽軍為了肅清“無人區”的抗日力量,圍住豬頭嶺一帶,一連折騰了7天7夜。小六兒跑丟了,她背著剛滿7歲的小七躲進一個隱蔽的山洞里。她為了掩護藏在附近的鄉親和干部們,眼睜睜地看著幼子連病帶餓死在懷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了,中國人民勝利了。鄧玉芬眼噙淚花,告慰九泉之下的親人,咱們勝利了!
值得一提的是,唯一的兒子小六兒也被媽媽送去當兵。1948年在攻打黃坨子據點的戰斗中壯烈犧牲。
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男女老少齊動員。為了保衛家國,鄧玉芬獻出了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至愛,這是抗戰時期最普通的百姓代表,他們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6)
江竹筠在她8歲的時候,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板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11歲的時候,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群。后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新民主主義論》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后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涂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后,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被用鏹水毀尸滅跡,時年29歲。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7)
周銀海,1933年生,江蘇靖江侯河鄉幸福村人。家境貧困,主要靠父母種地主的租田生活,生活朝不保夕。幼小的周銀海不得不幫大人干活,有時挖點野菜充饑。
1940年新四軍東進,周銀海的家鄉獲得解放,從而使他有機會入學讀書,接受革命教育。1943年,鄉里成立農抗會和兒童團,周銀海高興地報了名,成為一名兒童團員。從此,他白天上課,晚上到村頭、路口站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一天傍晚,周銀海扛著紅纓槍在路口站崗,突然村外來了一人。此人身穿長袍,頭戴禮帽,腋下夾著一只小布包,像是教書先生。周銀海想:“怎么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于是便舉起紅纓槍,攔住來人要路條。那人見此情況,連忙掏出路條給周銀海看。這時,鄉農抗會吳會長正好路過此地,一看來人是縣委的陳部長,兩人不禁哈哈大笑。陳部長見周銀海辦事認真,表揚了他,并鼓勵他好好學習,跟共產黨干一輩子革命。從此,周銀海在兒童團干得更出色了,不久當上了兒童團團長。此后,他經常帶領兒童團員在村里唱歌、上操,在路口站崗、放哨,還多次配合民兵破路拆橋,常常受到區鄉干部和村民的贊揚。
1946年,土地改革運動在周銀海的家鄉展開。那里有8家大地主,都是遠近聞名的吸血鬼,剝削農民心狠手毒。運動中,周銀海帶著兒童團員,配合民兵監視地主的行動。在一次斗爭地主的大會上,他領著兒童團不時高呼口號,使斗爭大會開得十分熱烈。這年冬天,蔣撕毀“停戰協定”,大舉進攻解放區。國8黨軍對靖江實行重點“清剿”。因為靖江是蘇中解放區南部的“門戶”,侯河區是靖江縣的.老解放區,迎祥鄉又是靖江的土改實驗鄉,所以國8黨反動派決心要將這里的共產黨員和革命干部斬盡殺絕。
1947年1月18日清晨,國8黨整編第四師對侯河地區進行“掃蕩”。周銀海發現敵情后,立即通知正在準提庵小學開會的鄉干部,要他們迅速轉移。為了掩護這些鄉干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己卻英勇被捕。
敵人將周銀海押進團部,逼他供出誰是共產黨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知道!”。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共產黨,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知道!”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后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但是始終沒有屈服。
第二天,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共產黨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一定會打敗反動派!”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 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解放后,靖江文教科曾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編入《兒童團長周銀海》一文,以他的光輝事跡教育全縣青少年。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8)
黃繼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國內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
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還加入了共青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9)
羅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縣人。
原名雨成,新化縣松山鄉人。少時在維新、文德小學讀書,后因家貧輟學。1945年冬,去乾城縣所里鎮(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師附小就讀。1947年,考入省立九師,畢業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學高中部求學,并改名羅盛教。
由于家境貧寒,羅盛教11歲時才上小學,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學了。為了有口飯吃,父親將他送去當了道士。14歲那年,他不得不到鎮上叔叔開的雜貨鋪幫工。
1949年,羅盛教的家鄉解放了。這年11月,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湘西軍政干部學校的一名學員。羅盛教文化程度較低,聽起課來感到吃力,抓不住重點,筆記記不全。為了不掉隊,每次下課后,他都要將別人的筆記借來,和自己的筆記對照,查缺補課,然后用鋼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一遍。在建校勞動中,需要將倒在河中的一棵樹抬到岸上搭橋用。羅盛教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帶動下,全班二三十個同學都跳進河里,最終將樹拖上了岸,搭起了橋。1950年2月1日,羅盛教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1年4月,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并隨部隊奔赴朝鮮。
任志愿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
在朝鮮的日子里,羅盛教時時感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和駐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鄉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經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親們都夸獎羅盛教是好樣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云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進了冰河里。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鉆進水里。又過了一會,羅盛教最終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云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勇獻身。
全村老百姓都趕到了河邊,沉痛哀悼這位英雄的志愿軍戰士。村民們將羅盛教安葬在村莊邊的佛體洞山。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羅盛教追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一級模范”、“特等功臣”的稱號。同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決定追認羅盛教為“模范青年團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及一級戰士榮譽勛章。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10)
王惠民,1925年生于黑龍江省林口縣刁翎鎮的四合村。因父親“王皮襖”參加“抗聯”并任第五軍軍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燒毀。她和弟弟妹妹們跟著媽媽到處躲避日偽漢奸的.追捕,王惠民12歲時就隨父親上山參加“抗聯”第五軍。
不久,她爸爸英勇犧牲了,小惠民在戰場上表現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烏斯渾河激戰中,她為祖國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后一滴血獻出寶貴的生命,當時只有13歲。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11)
邱少云(1931~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出生于四川銅梁縣(1997年后屬重慶市)關建鄉的一個貧農家庭。15歲那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鮮作戰。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邱少云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任了發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戰后,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戰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軍第15軍全體指戰員獻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云烈士的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士,英雄不朽的'功績”。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群眾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被志愿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于1952年11月6日給他追記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并將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的偉大的戰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12)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蕩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干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干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后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13)
劉傳文原名劉堅,羅浮徐東鄉笠石人。他為人勇敢剛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親劉觀英,母張氏,有兩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貧苦,難以度日。他在小學讀至十三歲時,因家貧輟學,爾后,跟他叔父劉鏡淵(軍劉志陸部下當副官)在部隊當勤務員,經過三年的部隊生活,看出政治腐敗,軍心渙散,感到長此下去,沒什么前途,便離開部隊,回家耕田,農閑磨豆付,做付竹出賣。以后,又在徐田村謝自瑤手下當民團,因謝在徐田村設卡抽稅,苛捐繁重,傳文對重稅甚感不滿,對客商則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經抽稅的客商給予放行。后被謝自瑤發覺,即把他開除,于是他私帶駁殼一支,憤然離去。
當時,革命烈火已燃燒到大信,并且已成立了大信蘇維埃政府。傳文與共村的劉王妹、劉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蘇區跟從劉光夏、劉靄環等參加革命工作。傳文參加革命隊伍后,英勇善戰,用心工作,經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門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后提升為駁殼隊排長。
1927年間,由于謝自瑤在徐田村設卡抽稅,勒索群眾,早已使傳文不滿,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心抱不平。所以,有一天指曉,他親自持槍到謝自瑤家,當場打死謝自瑤、謝泉芳、謝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羅崗霞嵐把練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參”,解決當時革命活動經濟困難的.問題。
1928年,他帶領紅軍、赤衛隊攻打巖前地主賴乾古的新屋和羅浮義興當。是年冬,又攻打嶺峰丹竹樓的民團,繳獲槍彈后,又率領赤衛隊攻打羅浮橋云當。他以前帶領紅軍攻打羅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經常對戰士說:“打仗不要怕,俗話說:耕田吾怕屎,當兵吾怕死,我們為窮人翻身鬧革命,就不怕殺頭,萬一為革命而犧牲,也是光榮的。”所以,他屢建戰功,提升為連長。出征時,他經常騎馬或騾子,身先士卒,有個醫生王森雄也騎騾子跟隨同行。
自從傳文同志參加革命后,興寧的反動頭目,對他又怕又恨,如陳堯古兩次帶領部隊到笠石村,揚言放火燒屋,抓走他的鄰居,結果人將傳文老屋內的賞田三斗種賣掉,贖回被捉去的八人。傳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僅存兩間爛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蘇區紅軍由營長張國標率領,聯合赤衛隊共約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羅崗。劉傳文連長帶領赤衛隊從左翼鐮子寨進發,但當時陳堯古的部隊聯合由羅崗頑畬上的敵人,已趕到鐮子寨,阻擊我左中兩翼部隊
前進,由于敵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僅有粉槍、炮等,結果在無法取得勝利時,我軍下令撤退。當進,劉傳文同志為了掩護赤衛隊后撤,阻止敵軍追擊,他使用兩支駁殼槍靠在大松樹下與敵人激戰,結果,在敵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卻壯烈犧牲了,那時他年僅22歲。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14)
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她在村里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后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
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趙一曼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于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在二人幫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
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敵人反復折磨了趙一曼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
趙一曼負傷被捕解到哈爾濱后,日寇和偽滿的警察頭目立即對她進行審訊。此時,她傷口不斷流出的'鮮血濕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絕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國東北的暴行。負責審訊的日本特務惱羞成怒,竟用竹簽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狠戳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幾次昏死過去。
日寇將趙一曼送到醫院,傷勢剛好一點,日寇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不吐實,日寇拳打腳踢,她的傷口再度破裂,又昏迷過去。醫護人員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對她產生了敬佩。”
2024烈士英雄事跡材料(精選篇15)
敵人把夏明翰關進監獄,先是勸他“投降”,說什么只要他放棄信仰共產主義,就一定虧待不了他。夏明翰好不含糊地回答說:“我可以犧牲我的生命,決不放棄我的信仰!”于是敵人又對他來硬的,用盡各種刑法,直把他折磨得遍體鱗傷,血肉模糊。可是,對于胸懷共產主義理想的夏明翰,皮肉的痛苦不能動搖他革命的堅強意志。
敵人對夏明翰實在沒有辦法,決定殺害他。在殺害之前,敵人又對他進行一次審問。
一個殺氣騰騰的.主審官問夏明翰:“你姓什么?”
夏明翰鎮定地回答:“我姓冬。”
那個主審官一聽,生氣地說:“什么,你明明姓夏,為什么說姓冬?”
夏明翰冷冷一笑說:“這是跟你們學來的。你們從來都是把黑的說成白的,把賣國說成愛國。照你們的做法,我姓夏當然應該說成姓冬。”
那個主審官氣得要死,但他還不死心,又問夏明翰:“你多大年歲?”
夏明翰白了他一眼,回答說:“我是共產黨,共產黨萬萬歲!”
那個主審官又問:“你的家在哪里?”
夏明翰的聲音越來越高,說:“革命者四海為家,我的家在全世界!”
“我在問你,你們的人都在哪里?”
夏明翰聽了,狠狠地盯了那個主審官一眼,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們的人都在我心里。”說完,把嘴一閉,再也不說一個字。
敵人把夏明翰押到刑場的時候,夏明翰昂著頭,挺著胸,一邊大步往前邁,一邊高唱《國際歌》。敵人急了,問他:“你還有什么要說?”
夏明翰大聲說:“給我拿紙來!”
夏明翰接過紙筆。略一深思,隨即昂然一笑,抓起筆就寫了一首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然后用力把筆往地下一扔,就英勇就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