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池大面積魚群跳龍門
從8月6日開始,云南昆明海埂西碼頭和滇池-草海連通泵站排水口處,不斷有大量白鰱魚跳出水面。有人猜測,這會不會是地震或者地質災害的前兆。
云南省地震局聯合昆明市防震減災局、西山區防震減災局工作人員在8月7日進行了現場調查,魚躍主要有兩個區域,分別為海埂西碼頭和滇池-草海連接泵排水處,兩處水域狹窄,其中海埂西碼頭快艇進出頻繁,滇池-草海連接泵排水處魚躍時段恰值泵站向外海排水,這些影響因素可能誘發白鰱魚群聚集缺氧而出現魚躍現象。
初步分析認為,魚躍現象與所處區域本身的水體環境以及人為活動關系較大。
地震前兆是什么
地震前,在自然界發生的與地震有關的異?,F象,我們稱之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觀前兆和宏觀前兆兩大類。常見的地震前兆現象有:地震活動異常、地震波速度變化、地殼變形、地下水異常變化、地下水中氡氣含量或其它化學成分的變化、地應力變化、地電變化、地磁變化、重力異常、動物異常、地聲、地光、地溫異常等等。當然,上述這些異常變化都是很復雜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例如地下水位的升降就與降雨、干旱、人為抽水和灌溉有關。再如動物異常往往與天氣變化、飼養條件的改變、生存條件的變化以及動物本身的生理狀態變化等等有關。因此,我們必須在首先識別出這些變化原因的基礎上,再來考慮是否與地震有關。
地震前兆傳播規律
根據顆粒物理原理,前兆信息主要以巖塊滯滑移動、斷層泥壓縮或剪切形變和力鏈方式傳遞。地震前兆發生時,在各巖塊分別相繼滯滑移動情況,前面的巖塊受的作用力大,其后巖塊受力依次減小。當遇到后面某個大阻力巖塊而不易移動或鎖定時,前面所有巖塊隨滯滑移動的逐步積累,所受阻力不斷增大,鎖定巖塊上作用力隨其前斷層泥被壓縮而增大。
日常如何預防地震
(1)家具擺設應牢靠
家庭裝修盡量減少吊燈、掛鐘、空調掛機、鏡框圖片等懸掛物。高大家具要固定,頂上不要放重物。組合家具要連接,固定在墻上或地上。櫥柜內重的東西放下邊,輕的東西放上邊;儲放易碎品的櫥柜最好加門、加插銷;盡量不使用帶輪子的家具,以防震時滑移。
(2)臥室防震最重要
地震可能發生在人睡覺的時候,而睡覺時人的警覺力最差,撤往室外的路線較長,因此按防震要求布置臥室至關重要。
床的位置要避開外墻、窗口、房梁,擺放在堅固、承重的內墻邊;床上方不要懸掛吊燈、鏡框等重物;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帶有輪子的床;床下不要堆放雜物。為預防地震的突然襲擊,睡覺前,應檢查眼鏡、手機、手電筒、防震包是否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3)準備好室內避震場所
將堅固的寫字臺、床或低矮的家具下騰空;把結實家具旁邊的內墻角空出來;室內家具不要擺放太滿;內外走廊上不要堆放雜物;有條件的可按防震要求布置一間抗震房。
(4)準備必要的應急物品
生活日用品,如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等;必要的常用藥品,如治療感冒、腸胃病的藥,一般外傷用藥等;照明用品,如應急燈、手電筒、蠟燭等;必要的身份證件等重要物品。這些東西集中存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輕巧的小提箱里。
(5)隨身攜帶家人聯系方式
地震時你和家人可能會失散,要寫下重要信息,以便失散后相互聯系,或緊急情況下使別人可以幫你聯系。包括姓名、電話、工作單位、學校等,最好還有外地親友的姓名和聯系方式,以及家庭應急物資的存放地等信息。
地震預防措施
1、要避免地震的災害,最有效的辦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預防災害的準備。一般家庭常備的東西有糧食和飲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為佳。另外再準備一些防災用品,如防災頭巾、手電筒、急救藥品、蠟燭、半導體收音機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攜式炊具、固體燃料等。
2、由于住宅不寬裕,人們總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如棚、架、擱板)。不過,由于地震的震動,擱板上放臵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來的。因此,平時放臵東西要多加考慮。
3、人們對黑暗很難適應,這不僅僅是看不見,還在心理上增加了壓力。因地震而停電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間也很難分辨東西南北,所以手電筒隨時帶在身邊,就不會有太多的恐懼了。
4、地震發生后,電視中斷,電話不通,報紙???,信息來源完全被斷絕。此時,只有小型的收音機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重要情報,從而可以更好地應付不斷變化的情況。
5、當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飲用水的問題。這種場合,水道斷水是經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時候發生地震的情況下,有必要每晚睡前準備一些應急的飲用水。
6、考慮到地震后的`混亂情況,準備好三個月的現金花銷是必要的。因為地震之后,銀行、郵局等處往往取不出款。
7、人們總喜歡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這些東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時要把它們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8、地震時,穿高跟鞋對避難百害而無一利。平時應穿或備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運動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適,高跟鞋絕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