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后期有3至4億立方米水過境
據河北省水利廳預測,后期還有3億到4億立方米水要過境涿州。蓄滯洪區退水還需要一段時間,地勢高的區域一個星期可能就會退去,地勢低的區域可能需要一個月左右。
目前河北各地正在排摸受災受困底數,妥善轉移安置受災民眾。涿州職教中心是涿州最大的安置點,目前這里物資充足,水電供應通暢。每天的早中晚餐時間,群眾都有序地從食堂窗口領取飯菜。對于腿腳不便或者上了年紀的群眾,食堂還會提供打包服務。此外,安置點內還設有一支衛生隊,輪流值班,為人們提供全天候的醫療服務。
河北涿州暴雨洪水導致逾13萬人受災
涿州全市因特大暴雨、洪水受災人數超過13萬,受災面積225.38平方公里。雖然目前已停雨,仍有許多地方內澇嚴重,各方救援力量正克服種種困難,不斷救出被困群眾。
志愿者稱進入涿州救援已無需“邀請函”
山東平陰縣朝陽救援中心相關負責人周隊長告訴南都記者,8月1日凌晨,該中心第一梯隊力量首批進入涿州參與救援。此前,他收到了來自保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關于請求協助保定市防汛的函”,并向相關主管部門平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報備領取“協調函”。據他介紹,民間救援隊伍赴外地救援,通常需要履行類似的手續。
到達涿州后,曾有其他民間救援隊伍找到他,希望協助聯系當地街道、社區,開具邀請參與救援的函件。“可以開出來,但是那個公章太難弄了,基本上鎖在保險柜或者是辦公室里,因為洪水太厲害了,有些沖走了。”但據周隊長了解,也有外地的民間救援隊伍,“沒有邀請函一樣能進來”。
周隊長告訴南都記者,8月1日晚,一則提示消息在救援隊伍中流傳。該消息稱,“未經省廳邀請的河北省外救援隊伍,已經到達保定市的或正在途中的,請及時向保定市應急管理局報備……另外,未出發的隊伍一律不再安排對接。”
8月2日,保定市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確認上述消息屬實。該工作人員表示,當地有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協調機制,“首先從全市調配,如果不夠,再向省廳報告,從全省調配,主要是就近調配,逐級調配。河北省的救援隊伍也非常多,平時的培訓考核、裝備情況,我們心里有數,從安全性考慮,外地過來路途遙遠,不能因為救人造成自身損失。”
該工作人還稱,發布上述提示是為有效引導民間救援力量,“不是說不讓外地救援隊伍來,安全第一,科學施救,如果大家都盲目跑過來,高速也堵了,救援現場也堵了。”
2日下午,涿州一名對接外地民間救援隊伍的志愿者告訴南都記者,當日外地民間救援隊伍進入涿州,已無需當地相關部門的邀請函件,“下高速掃二維碼登記信息,免費通行。”
涿州遭受暴雨洪澇災害
為有效應對此次臺風暴雨洪水,截至目前,河北省陸續啟用7處蓄滯洪區,分別為寧晉泊、大陸澤、小清河分洪區、蘭溝洼、東淀、獻縣泛區、永定河泛區,完成轉移群眾84.74萬人。
關于涿州的水文
涿州市河流較多,轄區內有永定河、白溝河、小清河、琉璃河、北拒馬河、胡良河等,屬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
洪水會造成哪些危害
1、導致人員傷亡
洪水災害直接淹沒引起死亡或因水災沖擊建筑物的倒坍致死、致傷,同時因災饑荒或疾病引起災民鋨死或病死。這是洪水災害對人群的最直接的危害。
2、引起疾病的暴發和流行
由于洪水淹沒或行洪、畜洪需要相起人專利號的大量移動。一方面是傳染源的轉移帶到非疫區,另一方面是易感人群進入疫區,這種人群的移遷潛存著疾病的流行因素。如流感、麻疹和瘧疾都可異這種移動引起流行。上些多發病如紅眼睛、皮膚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觸,增加傳播機會。
3、個體免疫力降低、精神心理壓抑,增加致病因素
受災時食物匱乏,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使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于傳染病的發生。由于受災的心情焦慮,情緒不安,精神緊張和心理壓抑,影響機體的調節功能,易導致疾病的發生。一些非傳染病的慢性病增加發作機能,易導致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