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三級《數據庫技術》背誦資料:計算機基礎知識
精簡指令系統計算機:RISC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指令系統的類型:數據傳送類指令、算術邏輯類指令和判定控制類指令。
指令系統的尋址方式:立即尋址(立即數尋址),指令中直接給出操作數。
寄存器尋址:操作數在寄存器中。直接尋址:指令中直接給出操作數地址。寄存器間接尋址:寄存器給出操作數地址。
寄存器相對尋址:指令中給出操作數的地址偏移量
3、微型處理器分類:通用微處理器、嵌入式微處理器和數字信號處理器等
4、總線:
PCI:不依附具體處理器的局部總線。
USB:通用串行總線。
1394總線:FireWire,為家用電器研制的一種高速串行總線。1394總線在數字視頻設備(數字攝像機)中廣泛應用。
5、計算機的技術指標:
運算速度MIPS(每秒百萬條指令)
影響計算機運算速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是CPU的主頻和存儲器的存取周期。
存儲器容量:基本單位B(Byte) 1KB=1024Byte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數據傳輸率:基本單位bps(每秒傳輸多少位) 1Kbps=103bps 1Mbps=103Kbps 1Gbps=103Mbps
6、計算機中的信息表示
非數字信息的表示:ASCII碼 漢字的表示:三類代碼體系:輸入碼,如:拼音碼、五筆字形碼等;機內碼;交換碼,如GB2312-80;
7、計算機網絡基礎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特征:資源共享。廣域網與廣域網的互聯是通過路由器實現的。
傳輸技術分為: 廣播式網絡(通過一條公共信道實現)點--點式網絡(通過存儲轉發實現)。采用分組存儲轉發與路由選擇是點-點式網絡與廣播網絡的重要區別之一
按規模分類: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廣域網(遠程網)以下特點:1 適應大容量與突發性通信的要求。2 適應綜合業務服務的要求。3 開放的設備接口與規范化的協議。4 完善的通信服務與網絡管理。
幾種常見的廣域網的特點:
X.25:建立在速率低、誤碼率高的電纜介質上,X.25協議包括差錯控制、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等,由通信子網完成,有時間延遲。
FR(幀中繼):建立在速率高、誤碼率低的光纖上,對X.25協議進行簡化,差錯控制由用戶終端完成。
B-ISDN(寬帶綜合業務數字網)、N-ISDN(窄帶綜合業務數字網)
ATM(異步傳輸模式,一種數據傳輸與分組交換技術,能滿足多媒體應用的高速率與低延遲的要求,具有線路交換實時性好和分組交換靈活性好的雙重優點。
各種城域網建設方案有幾個相同點:傳輸介質采用光纖,交換接點采用基于IP交換的高速路由交換機或ATM交換機,在體系結構上采用核心交換層,業務匯聚層與接入層三層模式。城域網MAN介于廣域網與局域網之間的一種高速網絡。
8、網絡協議為三部分:(1)語法,即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和格式; (2)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的響應;(3)時序,即對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
9、Internet的結構和組成
協議:TCP/IP協議組
TCP/IP參考模型可以分為:應用層,傳輸層(TCP、UDP協議),互連層(IP協議),主機-網絡層
應用層協議分為:
a、依賴于面向連接的TCP協議:主要有: 文件傳送協議FTP、電子郵件協議SMTP以及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等。
b、依賴于面向連接的UDP協議:主要有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簡單文件傳輸協議TFTP。
c、既依賴于TCP協議,也可以依賴于UDP協議:域名服務DNS等。
d、網絡終端協議:Telnet;網絡文件系統 NFS;路由信息協議RIP。
10、域名與IP地址:IP地址由網絡地址和機器地址組成:IP地址長度為32位,X.X.X.X表示,X為8為,表示0-255,(點分十進制地址)。主要分為A類(網絡地址7位,機器地址24位)、B類(網絡地址14位,機器地址16位)、C類(網絡地址21位,機器地址8位);域名 格式 主機名.組名.網點名 www.sina.com
11、Internet 提供的服務
(1)WWW服務:采用客戶機/服務器模式a、超文本和超媒體是WWW的信息組織形式
b、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網頁語言)和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是WWW工作的基礎
c、URL(統一資源定位器):查找主頁。由三部分組成:協議類型,主機名和文件名及路徑
比如:http://www.swpu.edu/index.htm,其中http為協議類型,www.swpu.edu.cn為主機名,index.htm為文件名及路徑
(2)電子郵件服務:
電子郵件發送接收協議:發送協議,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MTP),接收協議,可以使用郵局協議(POP3)和交互式郵件存取協議(Interactive Mail Access Protocol,IMAP)
電子郵件內容協議 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可以傳送圖像、聲音等多媒體信息
12、Internet的接入: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Internet服務提供商
局部網接入、電話線接入
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非對稱數字用戶環路,基于電話線,上、下行傳輸速率不同,上行可達1Mbps;下行可達8Mbps。
13信息安全基礎
信息安全包括四方面內容: 信息保密、 完整性、 可用性、 可控性
(1)密碼體制:加密或密碼體制由5部分組成:明文空間(明文的集合)、密文空間(密文集合)、加密密鑰空間、解密密鑰空間、加密和解密算法集
單鑰加密體制分為兩類:流密碼(明文逐位加密)和分組密碼(明文分組,逐組加密)。
密鑰的分配和存儲是最關鍵和困難的問題。
(2)信息認證
有關認證的實用技術中,主要的有數字簽名技術、身份識別技術和信息的完整性校驗技術(消息認證)
(3)惡意軟件:特洛依木馬、登錄陷阱(網絡釣魚,虛假頁面)、邏輯炸彈(在程序中設置的破環代碼)
后門陷阱(在程序中設置的繞開登錄進入系統)、緩沖區溢出、僵尸網絡:一對多進行控制
網絡防病毒軟件:允許用戶設置3中掃描方式: 實時掃描、預置掃描、人工掃描
(4)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服務的主要內容:安全攻擊、安全機制、安全服務
網絡服務攻擊分類: 服務攻擊和非服務攻擊
服務攻擊:對服務器發起攻擊,喪失服務能力,比如對WWW服務器攻擊,主頁被篡改。拒絕服務DoS或DdoS分布式拒絕服務。
非服務攻擊:對通信設備攻擊,使設備癱瘓
網絡信息攻擊: 攻擊類型:截獲、竊聽、篡改和偽造等
14、操作系統安全
操作系統的安全措施一般可以從隔離、分層和內控3個方面來進行考慮。
隔離可分為:(注意后面的解釋)
?、傥锢砀綦x:使不同安全要求的進程使用不同物理實體。
?、跁r間隔離:使不同進程在不同時間運行。
?、圻壿嫺綦x:限制程序存取。
④密碼隔離:進程以其他進程不知的方式隱蔽數據和計算。
操作系統安全措施:訪問控制、存儲保護及文件保護與保密。
訪問控制:認證、訪問權限、文件保護、審計。存儲保護:防止地址越界、防止操作越權。